深網丨專訪張亞勤:自動駕駛、雲服務,百度未來如何定位和規劃?

2020-12-18 騰訊網

騰訊《深網》作者 相欣

在昨日舉行的烏鎮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百度總裁張亞勤在接受騰訊《深網》專訪時表示,百度Apollo的目標是成為自動駕駛時代的「安卓」,成為自動駕駛時代的守門者。

去年,百度發布了名為「Apollo(阿波羅)」的新計劃,宣稱將向汽車行業及自動駕駛領域的合作夥伴提供開放、完整、安全的軟體平臺,結合車輛和硬體系統,快速搭建一套屬於自己的完整的自動駕駛系統。

張亞勤對《深網》表示,在過去一年半時間裡,百度Apollo發展速度很快,一方面是自身的加速發展,一方面是來自行業的加速發展。

縱觀百度Apollo與整個自動駕駛產業的發展,張亞勤更為看重「安全」,一是駕駛安全,車輛本身的安全;二是信息安全。就目前,百度也花費了很多時間精力於安全方面。

在智能駕駛的基礎上,百度還於今年宣布啟用「ACE」王牌計劃,其中包含自動駕駛、智慧交通、與智慧城市三大主軸發展。

張亞勤表示,城市是人類生活、工作、旅行的空間,對於百度而言,構建智慧城市的切入點則在於智慧交通。

資料顯示,百度的相關理念已分別在北京市海澱區西北旺鎮以及上海市寶山區率先落地,開啟智能城市的先試先行。接下來,百度還將在長沙規模化落地運營國內首批自動駕駛計程車。百度AI城市已與包括北京、上海、長沙、雄安、長春、合肥、寧波、青島、重慶等十餘個省市地區達成合作。

以下是騰訊《深網》專訪實錄:

問:此次百度Apollo為什麼能獲得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大獎?

張亞勤:Apollo獲獎有幾個原因:第一,技術方面的創新;第二,開放的模式;第三,商業化落地。阿波羅是一個智能駕駛的開放平臺,匯總了百度多年在智能駕駛、計算機視覺、人工智慧方面的技術成果。

百度做智能駕駛有五年時間,去年4月決定將它開放。我們希望能加速產能發展,真正的智能駕駛、無人駕駛需要做很多事,要建立一個合力。這一年半發展很快,我們有130多個全球合作夥伴,現在國內外大的廠商(包括車企、出行企業、政府部門)大部分開始使用、採納我們的服務,這是大的一個生態。

Apollo發展速度很快。一方面是自身的加速發展,一方面是行業的加速發展,不僅僅是中國,也是全球的。無論技術方面、創新方面,產業模式還是產業落地都做得比較好。我們已經申請了600多個專利,這裡面有很多創新。

問:自動駕駛產業的近兩年發展,哪些方面讓您印象深刻?

張亞勤:自動駕駛是無人駕駛的終極狀態。真正的無人駕駛(完全無人)在開放重組,在沒有限制的路況中應用,實現完全無人化還需要很長時間。

但是在某些領域,無人駕駛已經可能做到,例如我們經營的小車、物流配送在園區可以使用。這需要很多創新和突破,比如傳感技術,首先要看到環境的感知——眼睛要看到,之後要做決策,再之後要去控制它,要去制動系統。所以從「看」到解決到制動,是連貫的。「看」的話,車的感知和人不完全一樣,有些地方比人差一點,有些地方比人要強。比如雷射雷達,可以感知到很遠,200米之外可以看到,可以360度。人的話,後面還看不到,所以感知有它的優勢。但是識別的話,肯定比人要快。人對識別,有時不是根據信息做一個邏輯的判斷,有的時候是直感。所以感知系統、決策,這些東西都需要很大的進步。我們在開發的過程中,這些感知、決策、計劃、高精地圖、自定位,包括學習、算法都在不斷地往前走。

這裡面比較重要的,給我印象比較深的是安全。安全其實分兩塊:一是駕駛安全,車輛本身的安全。二是信息安全。因為現在的車就像手機一樣,連在網際網路上,信息可能會丟失,車可能會被攻擊。所以手機上、PC上,網際網路所有的問題重點探討安全,我們這方面花了很多的時間,包括功能安全、信息安全。

問:Apollo對產業的價值是什麼?

張亞勤:我打個比喻,這個比喻不是百分之百準確,比如智慧型手機,安卓是一個開放的平臺,在此基礎上手機製造商就不需要做作業系統,它在上面去做它的手機,開發者也要一個平臺去開發。這個時候把整個生態系統融合在一起,大家就能一起推動它的發展。Apollo也是起到這個作用,可以將Apollo比喻為智能駕駛領域的安卓,但是它比安卓系統要複雜得多,安全有要求,整合技術有要求,包括生態也有要求。手機相對來講是比較清晰的,車是相對比較複雜的,車比手機要大,牽涉到生態鏈的上下遊,包括還有很多不同類型的車。我們希望百度Apollo成為自動駕駛時代的「安卓」,成為自動駕駛時代的守門者。

問:最近,百度公布關於構建AI城市的全新計劃,百度發力智能城市的初衷是什麼?具體是如何規劃的?

張亞勤:城市是人類生活、工作、旅行的空間,它其實是一個點,在這個點上面,智慧城市有很多很多面。對於百度來講,我們切入點是智慧交通。智慧交通包括幾大方面:自動駕駛的車,更智能更聰明的路,這樣使整個城市(運轉)更加高效。所以我們的車會幫助交通變得效用更高,更透明,同時提升整個城市的效率。我昨天看了一個數據,包括堵車的問題、找停車位的問題、交通事故,這些都大大降低城市的出行效率。包括現在我們做的車聯網,在地圖上交通狀態進行了實時的感知,然後預測下面的出行道路、動態的規劃、最短的路徑。這個路徑不是對個人,是對整個城市,整個最佳的狀態,這個已經開始做了。

關於智慧城市,大家已經開始在關注了,但在過去基本沒有太多的解決方案。過去還是網際網路虛擬世界,真實世界還是真實世界,兩個實際上不聯通。現在通過先進的傳感器,通過對於城市道路、環境的感知,然後通過AI技術,把物理世界和現實世界連在一起,實現物理世界的數位化,或者網際網路的物理化。早期我們談網際網路在打造高素質信息工作,現在真正的工作都變成數位化的,各種傳感,路和車可以通距,車和車可以通距,路和路也可以通距。人、車、路互聯之後形成巨大的智能系統,可以用作車輛的調度、路況監測、動態規劃,未來城市效率會大大提高。我們現在已經開始做,在海澱已經在部署更智能的交通燈,在路上布置傳感器,未來交通將會是通過傳感系統來控制車輛的移動。

問:目前國內雲服務市場競爭非常激烈,BAT都推出了自己的雲服務,具體到雲市場的競爭上,百度雲服務的差異化是什麼?

張亞勤:百度本身這個公司長在雲裡面。我們三大業務,都是在大型的數據中心和雲上,一個是搜索,一個是視頻,一個是存儲、網盤。這三個業務,包括伺服器的調度、附載的均衡、網絡的安全、虛擬化,這些東西我們已經做很多年了,由於有這麼大的應用場景,所以這些數據中心都是雲計算核心的內容。

我們在三年前把這個東西拿出來,服務於整個行業。為什麼那個時候把它拿出來服務行業呢?我們認為雲到了新的階段,第一個十年,到第六年叫做把它叫做1.0的時代,更多的雲是基礎技術,是一種路網設施。那時候主要1.0的目的,是把計算、存儲、網絡變得像水電煤一樣,變成一種服務。

到2.0時代,更重要的是雲之上的,數字的服務,人工智慧的能力。2.0時代,我們ABC智能雲可以說是人工智慧到企業的載體。過去人工智慧主要用於行業網際網路、消費網際網路,現在到了行業網際網路、產業網際網路,人工智慧是我們到服務的載體,雲就是一個載體,是最重要的一種商業模式。所以我們的ABC智能雲,從規模效應、能力方面看都是有一定優勢的。百度有AI的優勢,雲有服務內部的優勢,這些技術都是成熟的,現在拿出來,服務於行業。

問:自動駕駛等業務對百度雲有哪些影響?

張亞勤:一方面我們服務於搜索,信息流。另一方面,我們服務於完全是外面的。還有一個在承載百度新的業務,比如車,比如智能家庭。Apollo現在就在百度雲上,Apollo的生態不斷在長大,雲也在不斷長大。比如跟一個廠合作,廠家可能需要和雲的服務,包括數據的一些計算和存儲,有車聯網裡面大量的數據,幫助我們的智能駕駛、車的系統、智能家庭,同時也幫助到一些垂直行業,包括教育、金融、醫療、物流、製造、網銷。對我來講雲是很自然的,一方面內部業務,一方面外部業務,其實這個技術是一樣的,只是客戶不一樣而已,安全的模型不一樣,安全的策略模型不一樣。

問:百度在量子計算、5G方面有哪些布局和規劃?

張亞勤:我講三個,5G、晶片和量子計算。量子計算目前商業化的路徑和實幹還不清晰,對我們來講完全是面向未來的服務。我們現在在量子計算方面,更關注的是三個「A」,即應用、架構和算法。

應用和量子計算的硬體,我們硬體一定是和別的企業,和學術界合作的。但是量子計算對於網際網路企業,整個IT行業都是十分重要的,它可能會是顛覆性的。量子計算一方面可以大幅度的、指數型的提高算力,另一方面,對目前新的應用、新的行業,可能會有衝擊的作用。百度相關的企業,以及「BAT」相關的,都可以有量子實驗室或者研究所,對未來做好準備。

晶片方面,百度肯定不是晶片公司,我們自己目前不賣晶片。但是我們有很多的應用,就目前晶片的要求,現在行業在變化,需要新的架構,晶片架構也在變化,繼續學習,它所需要的架構和算力,和目前市場上一直都有的不完全一樣。我們開發晶片,主要是為了5G為主。

5G對整個行業的發展十分重要,剛才我說的智能駕駛,需要低延時、高速的網絡,講到語音,語音未來的計算在邊緣上,不一定要回到技術中心。一些新的應用,AR/VR,360度的視頻,高清的體驗,當5G來了之後,這些都會慢慢實現。我一直講通訊的設施,每次的提升都會催生一些新的產業,我對5G很看好,5G中國在裡面扮演的角色也越來越重要,很多方面中國是標準的制定者。這對中國是一個機遇,對百度也是一個機遇,但是我們不會做5G裡面的通訊技術,我們更多的是運用場景和整個基礎設施進行優化。

相關焦點

  • 張亞勤參與CES 2018論壇:自動駕駛汽車成為個人時間和空間的延伸
    美國當地時間1月10日,百度總裁張亞勤參加CES大會主題論壇,就"自動駕駛:個人出行的未來"為話題與密西根州州長Rick Snyder、日產全球銷售總監Daniele Schillaci、好事達保險董事長兼執行長Tom Wilson等重量級嘉賓一同探討自動駕駛技術將如何定義未來的出行。"無人車"成為百度2017年的關鍵詞之一。
  • 百度雲的「ABC」狂想曲,三個字母丈量的野心 | 深度
    這個充斥著野心和荷爾蒙的產品,如今殺到了百度產品陣列的最前沿。狂奔,是百度雲帶給公眾的最深印象。雖然百度雲起跑有一些些「遲到」,但是玩起「小步快跑,快速迭代」來,這個網際網路巨頭絲毫不含糊。百度在雲計算領域推進速度之快,讓很多小白用戶還停留在「百度雲」和「百度網盤」傻傻分不清楚的階段。
  • 張亞勤宣布退休:百度使命已達成
    同時,李彥宏對張亞勤在提升百度整體產業影響力,鍛鍊和吸引人才等管理層面的成績也非常認可。張亞勤認為,百度正迎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刻,AI業務進入了發展黃金期。張亞勤動情地說:「此時此刻,我腦海裡浮現出一幅幅畫面:智能+、Cloud 2.0、ABC智能雲、Apollo自動駕駛、AI崑崙晶片、5G、IoT、量子計算……但令我最難忘的是與我一同夜以繼日奮鬥的團隊和充滿靈感、智慧和真誠的每一位百度同學。」
  • 給10萬輛汽車裝上北鬥高精度定位,北雲科技何以聚焦車載?|泰伯網
    據介紹,北雲科技的高精度定位板卡已經應用並穩定運行在全國數萬輛駕考車上,每年為數百萬駕考考生提供釐米級的高精度定位服務。北雲科技的重要合作夥伴——多倫科技的駕駛安全技術研究院院長宋智軍告訴泰伯網,自從與北雲科技達成戰略合作後,多倫科技採購的板卡就從美國進口的高精度板卡,全面替換成北雲科技的板卡。
  • 「開放」才是自動駕駛未來,百度Apollo公開數據集一年後, Waymo也...
    但在數據開放的問題上,百度Apollo一年前就選擇了開放,奠定了自動駕駛加速發展的道路:早在2018年3月,百度Apollo就發布了Apollo數據並正式開放ApolloScape大規模自動駕駛數據集。
  • 自動駕駛如何找準定位的位置
    自動駕駛定位有兩種主流方法:一種是絕對定位法,直接測出空間位置坐標;另一種是相對定位法,已知現在所處位置,和下一步移動的方向和距離,計算出下一步位置。 2000年,軟銀投資阿里巴巴,電商時代自此開始;20年後,軟銀9.4億美元押注無人駕駛運貨車創業公司nuro,這是否預示,20年自動駕駛時代即將開啟?
  • 留不住人才的百度,十字路口的自動駕駛
    之後,又領投了新能源汽車威馬30億元的C輪融資,在自動駕駛領域一騎絕塵,然而平靜海面下卻藏著「暗流湧動」的危機。陸奇離開後,張亞勤接棒Apollo,轉眼張亞勤也要在10月從百度退休,這一次誰來接衣缽?而百度系的自動駕駛創業公司自然也是資本市場的香餑餑。這些人成就了國內的自動駕駛創業熱潮,也間接推進了自動駕駛發展的進程。如果谷歌之於百度、Uber是啟蒙者,那麼百度之於他們,也同樣有著啟蒙的意味。從高精度地圖、雷射雷達、自動駕駛晶片到一整套的解決方案,離開百度的這些技術大牛們也找到了明確細分的方向,他們並沒有執著於和百度一樣,做自動駕駛裡的安卓系統。
  • 直擊達沃斯|百度張亞勤:加深與Netflix合作 繼續投資美國
    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百度總裁張亞勤暗示將在愛奇藝平臺上引入更多Netflix的節目內容,屆時將會有一些「激動人心」的協議達成。去年,百度與Netflix達成合作協議,將在中國引入Netflix平臺上包括《怪奇物語》在內的節目。
  • 自動駕駛市場火爆,為什麼說小車看百度,大車看深蘭?
    在自動駕駛小車賽道,百度、特斯拉等已經領跑行業,那麼,智能時代的公交車應該是什麼樣的?小車看百度Apollo,大車看深蘭科技。深蘭科技推出的熊貓智能公交給出了答案,不僅實現了AI智能駕駛,還有手脈支付、無人零售等功能,改變了人們對公交的傳統認知。還有什麼能比自動駕駛更熱?
  • 慢一步·深兩度丨計程車司機開車太猛 自動駕駛來掌舵
    首先,外觀最特別的地方當然是機蓋和車頂上的自動駕駛設備,這套設備主要包含毫米波雷達、32線雷射雷達、攝像頭、GPS定位系統。它們都是幹啥用的?各自的優勢和弱點又是什麼?視頻正在加載中... 繞車一周 瞧瞧都有啥自動駕駛設備都有啥?
  • 自動駕駛開發者利器:華為雲自動駕駛雲服務Octopus亮相上海車展
    自動駕駛開發者利器:華為雲自動駕駛雲服務Octopus亮相上海車展    4 月 16 日- 25 日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期間,華為雲自動駕駛雲服務Octopus(八爪魚)
  • 深度揭密:華為自動駕駛雲服務Octopus,一隻八爪魚的前世今生
    而自動駕駛雲服務Octopus(八爪魚)就位於這張金字塔圖的塔尖,今天,小編今天就帶大家深度探索這隻"八爪魚"的前世今生。Octopus指的是華為自動駕駛雲服務,對應的中文意思是「八爪魚」,它與智能駕駛計算平臺MDC、智能駕駛OS一起,發揮華為雲+AI優勢,共同組成車雲協同的MDC智能駕駛平臺,開放合作,促進智能駕駛快速發展。
  • 清華智能產業研究院成立,張亞勤喊來了半個朋友圈
    當然,這些來捧場的產業界大佬也不是空手而來,聯想、百度、智源研究院、亞信科技都在現場與AIR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其中,AIR與百度是在智慧交通領域,聚焦推進自動駕駛、智能座艙;與亞信、聯想合作是在智慧物聯方面,針對5G智慧物聯、邊緣計算等課題;與北京智源人工智慧研究院的合作是在智慧醫療領域。
  • 百度雲「一把手」 尹世明已離職 系張亞勤愛將
    智通財經APP獲悉,4月23日市場傳出消息稱,百度方面確認原百度雲總經理尹世明已經離職。尹世明於2016年因百度前總裁張亞勤招徠而加盟百度,負責百度智能雲業務。加入百度前,曾任蘋果大中華區企業部總經理和生態系統負責人,SAP全球銷售總裁助理,SAP大中華高級副總裁等職務。
  • 2020WNEVC創新技術解讀|基於昇騰AI的自動駕駛雲服務技術
    Octopus提供數據、訓練和仿真服務三大服務,旨在降低自動駕駛開發門檻,讓自動駕駛開發變得更智能、更高效、更便捷。從而助力車企及開發者快速上市自動駕駛,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核心能力的構建中去。技術創新性體現在:1)數據服務部分引入自動分析算法對自動駕駛的場景進行分析定位,將自動駕駛實際路採數據轉換成為仿真評測和感知訓練所需的場景化數據集;2)訓練服務平臺基於「昇騰910」 AI晶片,提供軟硬體加速,能大幅縮短訓練時間,提升訓練效率;3)仿真服務的並行仿真能力的構建保證了算法測試的效率,突破了真實世界時空的約束,在仿真空間更高效地運行算法,快速得到算法裡程數據和性能評測數據。
  • 聽大咖講論文丨數據驅動的自動駕駛預測架構及其在Apollo的應用
    去年,百度在長沙宣布自動駕駛計程車隊Robotaxi測試運營正式開啟。今年開始,Apollo在長沙全面開放載人測試運營,目前覆蓋的路網面積已達70公裡,站點數量50個以上。根據今年3月發布的《北京市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報告(2019年)》,百度在多個技術維度上獲得第一。在牌照方面,百度是全國目前唯一獲得T4駕考牌照的公司。而在自動駕駛專利上,百度的自動駕駛技術專利位列全國第一。那麼,百度Apollo在核心技術上具體是如何更迭的?
  • 加入Partnership on AI,百度代表中國參與行業發展規範制定
    對於此次合作,百度公司總裁張亞勤也表示:「隨著我們的人工智慧技術及其能力的不斷提高,我們認識到參與有關人工智慧未來的全球討論的重要性。AI領域變革性技術的影響是沒有國界的,我們期待著分享自己的見解,並向國際同行學習。」
  • 2釐米高精度定位、適配L3級別自動駕駛,揭秘千尋位置高精度定位...
    千尋位置高精度定位將成為L3級別自動駕駛技術的重要構成部分,可以說,當下市場高精度定位已經成為眾多汽車廠商推出高階自動駕駛汽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丨AutoR智駕 明陽千尋位置全球最大規模高精度定位路測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 「自動駕駛」的未來之路
    「兩個黃鸝鳴翠柳,自動駕駛也能走。閒敲棋子落燈花,自動駕駛送到家。」隨著5G和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2020年6月27日,滴滴聯合央視直播自動駕駛網約車試乘過程,並宣布向上海公眾開放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央視主持人朱廣權在北京帶隊幾名主播試乘,並全程直播,「感覺舒適安全,沒坐過癮!」
  • 2018全球自動駕駛12強:美國看Waymo,中國看百度
    乘用車方面, 2020年與奇瑞推出高速/環路自動駕駛量產車型。 今年1月,百度宣布Apollo全球實驗室正式成立,展開全球自動駕駛人才蓄能,加速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和創新。根據開放路線圖,百度計劃2018年年底開放特定區域高速和城市道路自動駕駛,2019年公布高速和城市道路自動駕駛Alpha版,最終在2020年之前實現高速和城市道路全路網自動駕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