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WNEVC創新技術解讀|基於昇騰AI的自動駕駛雲服務技術

2020-12-13 騰訊網

技術創新性

華為自動駕駛雲服務HUAWEI Octopus(以下簡稱Octopus)基於「昇騰910」AI晶片和AI訓練平臺,通過軟硬體加速,實現車雲協同的自動駕駛數據快速閉環。Octopus提供數據、訓練和仿真服務三大服務,旨在降低自動駕駛開發門檻,讓自動駕駛開發變得更智能、更高效、更便捷。從而助力車企及開發者快速上市自動駕駛,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核心能力的構建中去。技術創新性體現在:1)數據服務部分引入自動分析算法對自動駕駛的場景進行分析定位,將自動駕駛實際路採數據轉換成為仿真評測和感知訓練所需的場景化數據集;2)訓練服務平臺基於「昇騰910」 AI晶片,提供軟硬體加速,能大幅縮短訓練時間,提升訓練效率;3)仿真服務的並行仿真能力的構建保證了算法測試的效率,突破了真實世界時空的約束,在仿真空間更高效地運行算法,快速得到算法裡程數據和性能評測數據。Octopus所基於的AI晶片「昇騰 910」是已發布的單晶片計算密度最大的 AI 晶片,單片執行速度超過同期 AI 晶片。「昇騰910」基於達文西架構的 AI 核,還集成了多個 CPU、DVPP 和任務調度器 ,因而具有自我管理能力,可以充分發揮其高算力的優勢。

技術先進性

Octopus所基於的AI晶片「昇騰910」,16 位浮點下的單片計算速度為 256 TFLOPS,遠高於業界目前友商 TPU3.0 的 90T 和V100 的 120T。Octopus技術先進性體現在:1)雲上自動標註,海量存儲,加速數據處理閉環,感知及自動標註算法具備多模態、多任務、全場景標註能力,在KITTI等多個國際知名數據集上準確率達到第一,端對端標註成本降低70%;2)軟硬體加速, AI加速訓練效率,提供更豐富場景,AI訓練平臺連續兩年在斯坦福DawnBench排行榜排名第一,在典型的ResNet50 網絡的訓練中,Octopus訓練速度比友商提升近2倍,通過雲上規模化算力,使得算法和模型迭代效率從月到天;3)豐富的仿真場景,並行仿真能力,實現日行千萬公裡及虛擬仿真,加速規控算法迭代效率,提升自動駕駛汽車安全性。

技術重要度

自動駕駛對大批量數據存儲、檢索和AI算力等方面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戰,雲服務的引入可以有效解決業界面臨的這些難題,因而Octopus基於雲服務提供自動駕駛雲服務:1)實現全託管,開箱即用,用戶無需從零搭建一套複雜的自動駕駛系統,從而能聚焦於核心價值(自動駕駛算法和數據標註),快速開展自動駕駛業務,跟上瞬息萬變的市場節奏。2)支持海量數據。路測車預計每天產生64TB數據,平臺可支持PB級數據量存儲和億級數據秒級檢索。3)軟硬體加速。模型訓練和仿真需要使用大量GPU資源,平臺提供大算力滿足每天百萬公裡仿真測試和模型訓練;同時,華為自研昇騰AI晶片和AI框架能大幅提升訓練效率。4)自動化標註。路測車每天需標註近百萬張圖片。5)仿真場景。合計提供2萬多個仿真場景,智能駕駛、主動安全、危險場景等六大場景覆蓋大部分駕駛路況。6)車雲無縫對接。Octopus天然支持無縫對接MDC(移動數據中心)等車端硬體平臺和ADAS系統,實現車雲協同。

技術應用前景

Octopus發展基於昇騰AI生態,打造先進的自動駕駛開發平臺。目的是幫助車企「造好」車,造「好車」,帶動自動駕駛產業的蓬勃發展,助力打造智能網聯產業生態鏈。Octopus已於2019年9月正式發布上線,並已在湖南長沙湘江新區商用落地,服務於轄區多家自動駕駛開發企業和評測機構,並在全國的自動駕駛示範區發揮了示範作用。Octopus還將提供涵蓋自動駕駛模型建立、訓練、仿真、標註等全生命周期業務。目前華為自動駕駛雲服務已與多家主流車企建立合作,應用場景覆蓋了乘用車、商用車、特種作業車等多種智能駕駛應用場景。未來,Octopus還將把高精地圖、5G及V2X技術、更多的AI算法、仿真場景等能力集成到「華為八爪魚」中去,攜手更多的車企、開發者和檢測機構等,加速智能駕駛快速商用,共同邁向智能網聯汽車新時代。

技術所屬單位: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相關焦點

  • 自動駕駛開發者利器:華為雲自動駕駛雲服務Octopus亮相上海車展
    自動駕駛開發者利器:華為雲自動駕駛雲服務Octopus亮相上海車展    4 月 16 日- 25 日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期間,華為雲自動駕駛雲服務Octopus(八爪魚)
  • 華為昇騰AI全棧知識深入解讀,師資培訓沙龍深圳場圓滿落幕!
    在AI+雲+大數據+5G的快速發展下,機器視覺產業正在經歷第四次新物種爆炸,在這個背景下,全愛基於華為昇騰Atlas200和全流程開發工具鏈MindStudio 2.0創建了全愛機器視覺平臺。這是一個國產自主、開源開放、模塊化、平臺化的產品,華為提供半導體和嵌入式/AI教育開發工具,可實現教育平臺自主可控,廣泛應用於教學科研、智能硬體、智慧安防、自動駕駛等產業應用。
  • 華為昇騰AI全棧知識深入解讀,師資培訓沙龍深圳場圓滿落幕
    在AI+雲+大數據+5G的快速發展下,機器視覺產業正在經歷第四次新物種爆炸,在這個背景下,全愛基於華為昇騰Atlas200和全流程開發工具鏈MindStudio 2.0創建了全愛機器視覺平臺。這是一個國產自主、開源開放、模塊化、平臺化的產品,華為提供半導體和嵌入式/AI教育開發工具,可實現教育平臺自主可控,廣泛應用於教學科研、智能硬體、智慧安防、自動駕駛等產業應用。
  • 博世聯手奔馳 共同開發自動駕駛技術
    兩家公司聲明,將建立一個聯盟,旨在2020年推出無人駕駛的計程車系統「Robo Taxi」。雙方對合作的具體信息披露得並不多,只是在在聲明中表示該項目將「採用高端汽車製造商奔馳的車輛整合專業經驗,與汽車供應商巨頭博世的系統和硬體專業技術相結合」。
  • 華為昇騰 910 AI 晶片正式商用,全場景 AI 框架 Mind...
    由此,徐直軍表示:昇騰 910 總體技術表現超出預期,作為算力最強 AI 處理器,當之無愧。我們已經把昇騰 910 用於實際 AI 訓練任務。針對未來的計劃,徐直軍表示,針對不同的場景,包括邊緣計算、自動駕駛車載計算、訓練等場景,華為將持續投資並推出更多的 AI 處理器,面向全場景持續提供更充裕、更經濟、更適配的AI 算力。雷鋒網注意到,在發布會上,徐直軍已經公布了部分 AI 晶片的名稱,比如說昇騰 610、昇騰 620,還有昇騰 920。
  • 華為發布全球最快AI訓練集群,訓練ResNet50僅59.8秒昇騰910加持
    在 AI 伺服器內部,昇騰 910 AI 處理器之間通過 HCCS 高速總線互聯;昇騰 910 AI 處理器和 CPU 之間以最新的 PCIe 4.0(速率 16Gb/s)技術互聯,其速率是業界主流採用的 PCIe 3.0(8.0Gb/s)技術的兩倍,使得數據傳輸更加快速和高效。
  • 無人駕駛關鍵技術拆解
    毫米波雷達技術被視為比雷射雷達更可靠的技術,因為它的遠距離探測能力,並且沒有易損壞的旋轉運動的元件。並且它成本更低。因此毫米波雷達被廣泛應用於自動駕駛汽車和ADAS功能中。Lunewave在2018年9月收到了來自BMW的500萬美金的種子輪融資。這家公司正在使用3D列印技術來創造作用距離更遠和更準確的天線系統。他們的技術是基於在1940年發明的龍伯透鏡天線。
  • 深度揭密:華為自動駕駛雲服務Octopus,一隻八爪魚的前世今生
    2019年10月22日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發表主題演講,全面闡述華為智能汽車業務戰略:華為不造車,聚焦ICT技術,成為面向智能網聯汽車的增量部件供應商,幫助車企「造好」車,造「好車」。大會現場,我們用金字塔圖描繪了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的五大業務板塊:智能網聯、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電動、雲服務。
  • 自動駕駛 | 傳感器融合–自動駕駛的關鍵技術_易車網
    傳感器融合為了使車輛能夠自動駕駛,必須藉助傳感器來感知周圍環境:攝像頭、雷達、超聲波和LiDAR傳感器等。傳感器如何實現自動駕駛大眾甲殼蟲看上去很美,但它並不能識別周圍的環境。對於汽車實現自動駕駛來說,感知環境就像人類利用感官一樣至關重要。
  • 華為雲醫療智能體喬楠: 基於EIHealth平臺的抗疫全景解讀
    例如,在武漢,武漢希望組和華為組成聯合團隊,在無固定IT基礎設施的臨時醫院,實現並驗證了基於三代測序技術的新冠病毒快速基因檢測技術。在廣東,華為雲EI團隊協助廣東省再生實驗室,加速新冠肺炎影像AI模型開發,完成新冠肺炎影像AI模型訓練,並且聯合華中科技大學、藍網科技共同推出AI輔助醫療影像篩查服務。服務整合了華為雲端的AI+CT推理服務,可以直接給到醫院供臨床醫生使用。
  • 回顧:Drive.ai 、文遠知行WeRide、51VR,三大視角解讀自動駕駛仿真
    目前行業內逐漸達成共識,仿真成為每一位自動駕駛玩家的技術儲備。擁有10年自動駕駛經驗的Waymo依舊非常依賴模擬測試;百度阿波羅也早早將仿真平臺作為其主要的核心技術;Roadstar.ai、Pony.ai、AutoX等諸多自動駕駛初創公司都在自主研發模擬器。不同於雷射雷達、晶片、算法,自動駕駛模擬器因對標公共環境路測,其發展相對較晚,擁有成熟產品形態的公司較少。
  • 解讀2020數據分析技術十大趨勢,看DataFocus如何持續創新!
    解讀Gartner 2020數據和分析技術十大趨勢,看DataFocus如何持續創新! 新冠疫情對數據分析領域有什麼影響?新的技術又將帶來哪些機會?每個數據分析領域的創新者和從業者都在關注著這些問題。
  • dSPACE與LeddarTech合作推動自動駕駛雷射雷達技術發展
    打開APP dSPACE與LeddarTech合作推動自動駕駛雷射雷達技術發展 MEMS 發表於 2020-12-23 14:42:00
  • 中國首部自動駕駛仿真藍皮書《中國自動駕駛仿真技術研究報告(2019...
    此部自動駕駛仿真藍皮書是由51VR發起,由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廣汽研究院智能網聯技術研發中心、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智能汽車研究室暨汽車軟體測評中心、江蘇省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北京智能車聯產業創新中心、奇點汽車和當家移動綠色網際網路技術集團有限公司(51VR)聯合發布。
  • Anthony Levandowski又回來了:攜Kache.ai重返自動駕駛舞臺
    他先是攜自己的自動駕駛摩託車在 DARPA 挑戰賽上一戰成名,後又憑藉能力在谷歌自動駕駛部門扶搖直上,接著出走創業打造出自動駕駛卡車公司 Otto,而後被 Uber 收購引來了一場巨頭之間的「泰坦之戰」。這次重回自動駕駛行業,Levandowski 的方向還是自動駕駛卡車,現在的 Kache.ai 還不為人所知,Levandowski 可能正在「蓄」大招。
  • AI創新進行時!2019年百度AI十大創新技術盤點
    而在12月,基於百度自主研發的AI加速晶片-KUNLUN1的百度崑崙雲伺服器也正式在百度智能雲上線。百度崑崙雲伺服器與百度自主研發的產業級深度學習開源平臺飛槳深度適配,支持知識增強語義理解框架ERNIE等完全自主可控的領先算法模型,讓中國最好的AI跑在中國自己自主可控的晶片之上。
  • 華為、騰訊、百度扎堆進入的自動駕駛仿真市場,到底藏著怎樣的秘密?
    事實上,Waymo、騰訊、百度一直將其視為自己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核心能力,最近華為也加入到這一領域的競爭,推出了自動駕駛雲服務Octopus(八爪魚)。另外一個維度,以AutoX、文遠知行、Pony.ai、希迪智駕等為代表的幾乎所有的自動駕駛初創公司也根據各自的需求,自主研發模擬仿真環境。
  • 遊戲+雲伺服器+自動駕駛樣樣全,看NVIDIA為中國市場帶來了哪些好...
    此外,包括百度、騰訊、阿里巴巴在內的諸多客戶,也在藉助HGX-2為內部應用及雲客戶提供一系列更強大的AI服務;聯想、華為、曙光也已宣布成為HGX-2雲伺服器平臺的合作夥伴。T4雲計算卡緊接著,黃仁勳還介紹了其T4雲計算卡。
  • 自動駕駛技術向前商業化還有多遠?
    自動駕駛產業鏈企業動作頻頻:百度阿波羅繼與南京達成智能交通戰略合作協議後,又與成都籤約,開展在自動駕駛計程車、車路協同等方面的落地應用合作;亞馬遜宣布收購自動駕駛初創公司Zoox,推進其物流無人化發展戰略;滴滴出行在上海上線「未來出行」自動駕駛網約車服務……自動駕駛產業發展再次加速
  • 偉世通推出DriveCore自動駕駛平臺,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的普及
    DriveCore™作為第一個支持汽車製造商與第三方的開放合作,快速開發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的技術平臺,將大大加快自動駕駛技術的開發和商業化。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1/374233.htm  DriveCore™是一個完整的技術平臺,由硬體、車載中間件和基於PC的軟體開發工具套件組成,滿足3級以上自動駕駛對開發機器學習算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