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在漫長的歷史文化中,有些熟語已被訛化,如「捨不得鞋子套不著狼」,古代鞋子跟孩子同音,所以變成了現在的「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
現在有那麼一句話經常是情侶之間的甜言蜜語,那就是「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熱戀中的情侶就經常會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說的人和聽的人都甜甜蜜蜜的,對未來充滿美好的憧憬!然而這句話最先確實形容戰友情的。然而這句話原本不是形容男女之間的愛情的,而是形容友情的,戰友之間的友情。這句話我們都知道出自詩經:
擊鼓作者:佚名(先秦) 鑑賞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從孫子仲,平陳與宋。不我以歸,憂心有忡。爰居爰處?爰喪其馬?於以求之?於林之下。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於嗟闊兮,不我活兮。於嗟洵兮,不我信兮。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源於《詩經》「邶風」裡的《擊鼓》篇,原句是「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並非是一首愛情詩,而是描寫了戰士們在上戰場之前立下的誓約,「今日我與你一同奔赴沙場,無論生死都要在一起,同甘共苦」的兄弟情誼。 該詩描寫兵士久戍不得回家的心情,表達渴望歸家與親人團聚的強烈願望。詩從出徵南行寫起,再寫了戰後未歸的痛苦,又寫了當初與親人執手別離相約的回憶,一直到最後發出強烈的控拆,次第寫來,脈絡分明,而情感依次遞進。而現代通常用來形容生死不渝的愛情。真是意外啊!可能是它的語意正中戀人們的憧憬,於是……不過也無妨,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戀人之間能這樣最好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