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物成分表

2021-03-05 我們是平凡人

編輯:清修 禪定    愛·多多

「堅持原創的公眾號不到7%,感激遇到你」

這是【我們是平凡人】第604 篇原創文章

全文閱讀約需5分鐘

2020年09月09日

 

昨天的這篇文章推出後,小編後臺收到了一些老師的諮詢信息,以及一些不太可能完成的請求,比如將《中國食物成分表》分享在公眾號內

首先,不是小編不想分享哈,一是小編手裡也並沒有最新版本資料,二是《中國食物成分表》內容很多,三是我們需要尊重著作版權;今天上午和一位老朋友(某院營養科的主任)進行了溝通,她手裡肯定是有最新版本的《中國食物成分表》標準版第六版/第一冊,因為內容很多,老友只是隨機給小編拍了幾頁,咱們先來一起研究一下:

單看蔬菜瓜果,就很多很多頁,再細看,同樣都是「茄子」:有長、有圓、有紫皮、綠皮、白皮,品種多樣,各種元素的含量是大有不同;

沒脫水的胡蘿蔔和曬乾了的胡蘿蔔(脫了水的)鉀的含量可以達到119 : 1117(單位:mg/100g),這單位含量可是蹭蹭蹭的在上漲;

昨天一個老師留言提問如圖,

一些水果還是需要確認一下品種,才能得到更準確的指導,實在不行,不確定的就只是適當的品嘗一點點,其實很多東西也不是非吃不可的

未進入透析的腎友,早期低蛋白飲食控制是控制疾病發展很重要的一個的手段,而往往很多腎友並沒有在此時期做好相應的飲食控制管理工作,或者說大部分腎友處於一種失管理狀態。在中國臺灣地區慢病管理系統已經非常成熟,大陸地區因為多因素導致目前在慢病管理方面發展還是差距較大;

腎病的飲食本就很糾結,也是困難重重,許多腎友進入透析期後,是需要轉換低蛋白飲食的思想,需補充優質蛋白作為營養支持,而高蛋白食物同樣兼具高磷、高鉀的特性,很難將其分離取用,只取所需。看看食物成分表後得出的結果極大可能就是「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

針對腎友專用的一些食材和營養補充劑目前在國內市場因為成本問題,價格也是很難親民,也屬自費範疇,所以,很難讓腎友接受並堅持長期使用。除了經濟因素以外,基層腎病科醫生的觀念傳遞也是影響腎友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關於飲食教育,尤其是對於早期發現腎病的腎友,需要及早付諸於行動,提高認知率,控制疾病進展進程;腎友飲食指導,如何做,如何做好,還需要醫護和營養專家一起攜手,不斷努力。

好了,不說了,小編要去買那本2018年《中國食物成分表》標準版第六版/第一冊了,有需要的感興趣的可以一起 

最後,再按小夥伴們的要求,呈上昨天剩餘的幾張常見食物成分查詢表的圖片,分享(雖然不是最新版本,但小編覺得相對簡便),也感謝監製及支持製作這張表格的機構:


我們是平凡人】用心寫文,歡迎大家轉發,如需轉載請聯繫我們,並請註明出處。圖片來源於網絡,不做商業用途,向圖片原作者致謝。

用心講述血透的故事

相關焦點

  • 《中國食物成分表》標準版第六版出版
    為了與國際食物成分數據保持同步發展,保障國家在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中食物成分數據的使用,由楊月欣主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編著的《中國食物成分表》標準版第6版第一、二冊日前出版。  新版《中國食物成分表》共3個分冊,第一冊是我國現有植物性食物營養成分數據的集合,第二冊是動物性食物營養成分數據的集合,第三冊是加工食品營養成分數據的集合。本次標準版的出版,是對我國食物成分數據的豐富和擴展,也是對我國營養學研究的推動和促進。
  • 你會看食物營養成分表嗎?教你用營養成分表來挑選食物
    不知大家是否注意過,食物食品包裝袋的背面都會印刷一個表,表頭寫著營養成分表。當你購買一種食物時,它自身的能量、所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等等都體現在這上面。當我們挑選一種並不十分了解的食品時,最簡單的辦法便是通過營養成分表來選擇。小Ta今天就教大家如何通過營養成分表來挑選食物。
  • 學習食物「紅綠燈」,看懂營養成分表
    學會使用營養成分標籤購買食物的時候學會查閱營養成分表,可以幫助你更明智地選擇食物,也能更好地平衡能量,一般來說包含以下幾方面:1. 看標準首先要看看是按照每份還是每100g或100ml的標準計算的。比如1包食物180g,但營養成分表裡是按照每份
  • 《中國食物成分表》最全的『糖尿病食物寶典』,果斷收藏!
    糖尿病人在吃的時候,生怕吃了什麼食物,血糖一下就升高了。那麼,如何才能吃對食物呢?下面這個控糖食物表,你一定要記住!直降血糖食物玉米、薏米、綠豆、黃瓜、芹菜、海帶、木瓜、黃鱔、鯉魚、茯苓、黃精理想降糖食物玉米、黑米、薏米、綠豆、燕麥、苦瓜、南瓜、黃瓜、芹菜、牛奶、花菜、海帶、白菜、菠菜、山藥、紅薯、西葫蘆、蘋果、木瓜、菠蘿、牛肉、兔肉、黃鱔、牡蠣、鯉魚、魷魚、鰻魚、豆腐、大蒜、西洋參、人參、蓮子心、茯苓、黃芪、黃精、桔梗胰島素食物
  • 成分黨---始於成分表,終於成分表?
    成分表信息示例更高級一點就是化妝品成分的作用和用途。對成分黨來說,成分黨---「始於成分表,終於成分黨」!今天我們就帶來點不同的內容。安全濃度通常指成分添加量不會發生紅斑等不良事件的濃度。2.談到成分,成分配伍很重要談到成分時,不得不提到的是成分配伍與禁忌。《化妝品配方配伍與禁忌》文章中有明確列出原料的配伍與禁忌。
  • 1分鐘教你看懂「食物營養成分表」,讓全家吃得更健康!
    逛超市時,我們會看到大部分食品包裝的背面,都印著『營養成分表』和『配料表』。看懂這些表格,科學選擇零食,才能有效避免『也沒吃啥啊,咋胖了?』的慘劇發生....今天我們就來教給各位『營養成分表』和『配料表』裡的秘密~能量,是判斷一樣食物是否容易讓我們長胖,最為簡單直接的指標。
  • 晏紫︱成分表,了解一下!
    主要的原因有兩條:一是,認為成分表只能看出是否添加了該成分,並不能看出該成分是否達到了有效含量。二是,認為即使是成分表一模一樣的兩個產品,也可以用成本和質量相差都很大的原料來製作完成。由此看來,成分表的分析價值似乎大打折扣了,但是是否真的如此呢?
  • 想變美變健康,你得學會看營養成分表
    我們在超市選購商品時,會發現幾乎所有食品包裝背面都有一個表格——「營養成分表」。消費者到底如何看懂這個表格呢?營養成分表主要標註了食品中不同營養素的含量和營養素參考值。營養成分表的第三列為營養素參考值%(NRV%),代表的是100克或100毫升或1份食品中的營養成分佔每日需求量的百分比。對於消費者來說,NRV%是營養標籤中最重要的一項,只要看這個百分比就知道吃100克或100毫升或1份食物能為自己一天帶來多少能量和營養。那如何根據營養成分表選擇合適的食品呢?在日常飲食上,我們應該儘量選擇高蛋白質、低脂肪、低鈉的食品。
  • 生活必備技能:教你看懂飲料包裝上的營養成分表
    但是具體各種營養成分的量是多少,從配料表裡是看不出來的,要評估一個食品的營養價值,還得看營養成分表。很多人會覺得,自己身體挺健康的,所以不必在意食物的營養成分。但是攝入熱量過多會導致肥胖;鈉攝入過多會顯著增加高血壓風險;脂肪的攝入,特別是反式脂肪的攝入,和心血管疾病相關。
  • 想減肥,要先讀懂食品營養成分表
    對此,袁文臻教授提醒大家養成閱讀食品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的習慣,特別對於想減肥的夥伴來說,讀懂營養成分表,看清營養成分表的單位是必修課。 專家簡介 袁文臻:蘭大一院臨床營養科負責人,外科學博士、副教授、腫瘤外科主任醫師,中國醫師協會臨床營養委員會委員,中國醫促會營養與代謝委員會青委副主委,甘肅省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專委會副主委。
  • 看懂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避開「三高」零食
    配料表的順序是按照各種成分的含量來排序的。排在第一位的成分,就表示這種食物中該成分含量最高;反之,最後一位的就表示該成分含量最少。依據這一點,每次我給寶寶買酸奶時,生牛乳不在第一位的堅決不買,白砂糖或蔗糖排名靠前的,也必須淘汰。
  • 想變美變健康 你得學會看營養成分表
    我們在超市選購商品時,會發現幾乎所有食品包裝背面都有一個表格——「營養成分表」。消費者到底如何看懂這個表格呢?營養成分表主要標註了食品中不同營養素的含量和營養素參考值。除此之外,食品廠家還可以自行選擇是否標示其他營養成分,比如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類別。營養成分表的前兩列很容易看懂。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第二列標註的單位有所不同,一般分為每100克(毫升)或是每份,前者的標註方式更為常見。營養成分表的第三列為營養素參考值%(NRV%),代表的是100克或100毫升或1份食品中的營養成分佔每日需求量的百分比。
  • 主要食物營養成分表
    (每百克食物所含的成分。 類別 食物名稱
  • 「沒吃多少」或是你的誤解 想吃對要學會看食品營養成分表
    通常預包裝食品的外包裝上印著食品標籤,標籤中會以表格形式標註營養成分表。營養成分表是食品營養成分含量多少的參考標準,以一袋麵包為例:這是我國通用的「4+1」標註模式的營養成分表。「4」為4個核心營養素,即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鈉,「1」為能量。這5項為國家標準強制性標註的內容,其他的營養成分如鈣、鐵和維生素等,廠家可自行選擇是否標註。
  • 買食品除了看配料表,還要學會看營養成分表
    今天,繼續昨天的內容發布,就是為大家介紹另外一個重要的東西,營養成分表。除了配料表之外,我認為最有用的就是營養成分表了。但是,國內的營養成分表強制標識的營養素太少,這是我要吐槽的地方。另外,國內對嬰幼兒等特殊人群提供的食品,營養成分表標註還是很全的。
  • 給孩子選擇食品一定要看成分表和配料表
    比如,在中國,大多嬰兒第一個添加的輔食,就是蛋黃,這和成人吃的完全一樣。而且很多食品,根本很難劃出「兒童標準」。  記者了解到,現行有規定的兒童食品標準,只在於部分2歲以下兒童的輔食。比如嬰幼兒奶粉,明確規定,1歲之前的嬰幼兒奶粉不能加白砂糖。  不過,採訪中,不少家長表示,「其實並不是很清楚兒童食品和普通食品有什麼不同。但是既然寫著是兒童食品,總歸是針對寶寶的。」
  • 看不懂食品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你交了多少智商稅?
    商品的包裝正面相當於外表,而背後的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就是內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健康飲食,但是很容易被一些包裝上所謂的健康標籤誤導,比如說「綠色食品「、」天然粗糧「、「低脂「……這其中很多所謂的健康食物跟健康其實並不沾邊。
  • 護膚品看成分表,食品保健品的營養標籤同樣重要
    相信各位愛美的粉絲都養成了買護膚品看成分表的好習慣,對於食品、保健品,除了看成分表以外還有一個東西也值得一看,就是營養標籤。有些人覺得太專業了看不懂,尤其是有些海淘回來的還是外文標籤,看著就頭大,其實營養標籤並不複雜,看懂了不僅可以幫我們合理膳食,避開不健康的食物,還可以幫我們計算保健品的攝入。
  • 這樣做,讓你1分鐘看懂「食品營養成分表」
    生活中,我們隨處可見食品包裝上都印著「營養成分表」,那些這些「營養成分表」給我們透露著什麼信息呢?1、能量:判斷一種食物是否容易讓我們長胖,能量是最簡單直接的指標!所以食品營養成分表中標註的「反式脂肪」為「0」的食物,應該優先選擇。但如果成分表中沒有標註「反式脂肪」怎麼辦?還有如何分辨「碳水化合物」中添加糖是多是少呢?這就需要結合配料表來看了。6、添加糖在配料表中的順序:白砂糖、糖漿、蔗糖、麥芽糖、紅砂糖等,根據含量由高到低排列。
  • 臺灣營養師教你6步看懂成分表
    不是中國3天發證的那種。我國目前沒有大學開設相關專業。一項一項來看的話,飼料每一個成分都會掉到這六個項目之中,現在來列舉幾個常見的成分讓大家更容易了解。每一種成分都有它在營養素的「優點項目」,同時不得不也有「缺點項目」,像雞蛋就是一個營養素很豐盛的食材,擁有十七種胺基酸但還是有它的缺點的,像卵黃含磷過多,完全不含有任何纖維素、維生素C,同時維生素B3(Niacin,菸礆酸),維生素K含量很少……所以雖然說雞蛋是接近完美的全營養食物,但是我們是不可能只吃雞蛋過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