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最生動的脫貧故事

2020-12-11 雲南日報

    「凝心聚力打贏脫貧攻堅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宏偉目標,承載著太多人的努力。在過去的一年裡,我省實現136.8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淨脫貧、3005個貧困村出列、33個貧困縣申請脫貧摘帽。至此,我省累計有79個貧困縣脫貧摘帽,佔貧困縣總數的89.77%,離全面完成目標更近一步。

    聆聽了政府工作報告,參加兩會的代表、委員們紛紛劃重點,想策略,熱議打贏脫貧攻堅戰中的措施與成效。

    周平代表介紹,滄源是全國最大的佤族聚居區,是民族直過區。2014年全縣貧困鄉(鎮)佔比達50%,建檔立卡貧困戶1.11萬戶,貧困面廣、貧困程度深。5年多來,滄源佤族自治縣通過開展生產脫貧一批、易地搬遷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等「五個一批」措施,累計脫貧11627戶43258人,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27.5%降至2019年的0,貧困村退出率達100%。

    「接下來滄源縣將圍繞打造若干『億元產業』目標,持續提質增效核桃、橡膠、甘蔗、茶葉、烤菸、生豬養殖等傳統產業,培育發展肉牛養殖、沃柑、竹木產品等新興產業,打響『佤』字頭系列品牌,同時抓實勞務輸出就業、持續鞏固基礎保障、大力改善人居環境,以全新面貌推進鄉村振興。」周平說。

    「丘北是集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貧困地區為一體的山區農業縣,也是滇桂黔石漠化連片特困地區。」楊波代表說,2014年以來,丘北縣以脫貧攻堅統領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投入大量資金實施產業、就業、飲水安全等惠民項目,實施了21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建設,7797名幹部職工掛包幫扶17621戶貧困戶,全面改善了群眾生活生產條件。

    楊波說:「當前全縣尚有173戶836人未達到脫貧標準。丘北縣將建立健全返貧監測預警機制、貧困動態幫扶機制,聚焦剩餘貧困人口脫貧,實施產業扶貧、就業扶貧、健康扶貧、飲水安全等8條措施,開展責任壓實、掛牌督戰、抽查複查、督導督查、資金保障等專項行動,確保今年6月底前剩餘貧困人口全部達到脫貧退出標準。」

    宋光興委員表示,保山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的重要論述和中央脫貧攻堅的方針政策,聚焦「兩不愁三保障」,通過壓實黨委和政府主體責任、壓實行業部門具體責任,壓實掛包單位幫扶責任等措施紮實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目前保山市4個貧困縣全部摘帽。

    「我們也清醒地意識到將要面臨的困難。」宋光興說,「雖然有較多困難,但我們將拿出攻堅決戰的勇氣,向最後的堡壘發起總攻。」

    聶明委員說:「在脫貧攻堅的進程中,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政協強化政治擔當,注重系統謀劃,不斷增強做好脫貧攻堅的思想自覺與行動自覺,全州2787名委員積極投身脫貧攻堅第一線,形成有力出力、有智出智、有技出技助推脫貧攻堅的良好局面。」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發揮委員優勢,聚焦政協系統脫貧攻堅助推行動獻計出力,堅持富『口袋』與富『腦袋』並重,扶貧與『扶志』『扶智』結合,組織全州政協委員持續深入開展『七個助推』『十個一活動』,嚴格落實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的要求,堅定不移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聶明說。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對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論述,我感觸很多。」黃自麗委員說,「武定縣是我省27個深度貧困縣之一,現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5889戶101585人。自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以來,縣委、縣政府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圍繞脫貧摘帽的目標,聚焦『兩不愁三保障』標準,按照『五個一批』『六個精準』要求,工作向脫貧攻堅聚焦,力量向脫貧攻堅聚合,資源向脫貧攻堅聚集,舉全縣之力打贏脫貧攻堅戰,2014年至今,累計減貧24926戶98514人,共有116個貧困行政村脫貧退出,貧困發生率從38.7%降至1.25%,日前,已公示擬退出貧困縣序列。」本報記者 馬喆 郞晶晶

相關焦點

  • 廣播劇《駱駝灣的笑聲》編劇任小敏:用聲用情講好脫貧攻堅故事
    廣播劇《駱駝灣的笑聲》編劇任小敏用聲用情講好脫貧攻堅故事日前,由河北省委宣傳部策劃指導、河北廣播電視臺創作錄製的廣播劇《駱駝灣的笑聲》,在河北廣播電視臺新聞綜合頻率記者對該劇編劇任小敏進行了採訪,為大家講述創作背後的故事。《駱駝灣的笑聲》以習近平總書記2012年到阜平縣駱駝灣村視察,並向全黨全國發出脫貧攻堅進軍令為創作背景。「該劇結構簡潔,敘事樸素,豐富的細節設計以及精湛的聲音藝術表現力,將一個個生動、形象的扶貧故事呈現在聽眾面前。」
  • 專家研討《百裡洲紀事》:「解剖麻雀式」書寫一線脫貧攻堅現場
    區別於其他書寫脫貧攻堅的文本,這部作品給予弱勢群體較多的關注,尤其關注他們的心理狀況。此次線上研討會由中國作協、湖北省扶貧辦支持,長安街讀書會、湖北省作家協會、北京聯合出版公司主辦,北京華景時代傳媒公司協辦。研討會上,來自文學界的多位專家圍繞《百裡洲紀事》的主題價值、創作特點、現實意義等方面進行了討論。
  • 天地出版社以文學扶貧書寫動人篇章:以"繡花"功夫講好扶貧故事
    原標題:以「繡花」功夫講好扶貧故事——天地出版社以文學扶貧書寫動人篇章 近年來,天地出版社聚焦脫貧攻堅工作,出版了一系列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群眾的脫貧攻堅主題的好書,如2018年推出了《高腔》《嚮往》《山神》等作品,其中《高腔》入圍2018年度「中國好書」,《山神》入選2018年度「中國好書
  • 決勝2020|講好脫貧故事 凝聚攻堅力量——「決勝2020」網絡主題...
    行走一線,書寫媒體擔當途經貴州省貴陽市修文縣谷堡鎮,數小時的山路崎嶇不平,還伴隨著突如其來的陡坡和急轉彎。海外網記者張婧妍用背包墊著筆記本電腦,全程認真改稿。下車後大家關切地問張婧妍暈不暈,她調皮地笑了一下:「一言難盡。」
  • 講好脫貧攻堅故事 堅定「四個自信」
    在打贏脫貧攻堅戰、邁向全面小康的重要關口,記錄好呈現好脫貧攻堅的偉大壯舉,講好我國脫貧攻堅故事,唱響「偉大祖國全面小康」的動人旋律,對於我們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更加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理論和實踐意義。
  • 【彩雲網評】用脫貧攻堅書寫「穩穩的幸福」
    原標題:【彩雲網評】用脫貧攻堅書寫「穩穩的幸福」脫貧攻堅越到後半程,壓力也就越大,也就越需要立下宏圖志、堅定必勝心,拿出管用有效的真招實招,一步一個腳印、扎紮實實攻堅克難。  消除貧困,自古以來就是人類所夢寐以求的,但歷史與現實告訴我們,只有中國在實現這一理想的路上走得最穩健,也最徹底。黨的十八大以來,前所未有的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心和力度,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蹟。
  • 「我所經歷的脫貧攻堅故事」徵集活動開始了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全面展現脫貧攻堅取得的巨大成就,生動講述廣大幹部群眾投身脫貧攻堅的偉大實踐,廣泛宣傳扶貧一線的感人故事和先進典型,現面向社會開展「我所經歷的脫貧攻堅故事」徵集展示展播活動。
  • 汲取首倡之地脫貧經驗,書寫新時代精彩的民生答卷
    「十三五」以來,湖南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扶貧」囑託,奮力攻堅,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全力以赴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747萬人脫貧,51個貧困縣、6920個貧困村全部脫貧摘帽,貧困發生率從13.43%降至0.36%,脫貧攻堅取得了重大決定性進展。湖南樣本滿大地,千年夙願看今朝。
  • [鏡頭中的脫貧故事]小甜葉菊大力量 河埠村民增收不拐彎抹角
    中國網/中國扶貧在線訊(記者 劉夢雅)為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充分展示黨十八大以來我國脫貧攻堅事業的偉大成就,講述扶貧一線的生動故事,由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主辦的「鏡頭中的脫貧故事」拍客大賽線下活動——「鏡頭中的脫貧故事:走進贛州」 5月18日在江西省贛州市啟動,5月20日走進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
  • 用生命最後的時間書寫脫貧事業
    用生命最後的時間書寫脫貧事業——沉痛悼念下拉秀鎮蘇魯村第一書記弋肖鋒扶貧必需精準,不落一人一戶病情迫在眉睫,卻一拖再拖病魔沒有壓垮你的鬥志晝夜戰鬥在攻堅一線在沒有硝煙的戰場為蘇魯村脫貧摘帽貢獻了健康、智慧和熱血身先士卒、廢寢忘食用生命最後時間書寫脫貧事業堅守崗位,無私奉獻
  • 決勝中原丨洛陽:奮力書寫脫貧攻堅的出彩答卷
    邀請來自洛陽各縣(市)區,以及洛陽各有關部門的主要領導、扶貧脫貧代表,講述廣大黨員幹部群眾扶貧脫貧的奮鬥故事,向社會發布洛陽推進落實脫貧攻堅重點任務的舉措成效。在嵩縣三合村,青山綠水間,一座座寫生賓館沿汝河而建,白牆黛瓦、鄉愁鄉韻,宛如一幅田園水墨畫;在伊川鴉嶺,「嶺上硒薯」土裡「掘金」,讓望天收的山坡地種出了「萬元田」;在欒川潭頭,易地搬遷社區成為大山裡最亮麗的風景,人們告別山溝、搬進新家,開啟新的生活;在汝陽小店,村村建起了「網際網路醫院」,一條網線讓鄉親們足不出村「雲端」就診……放眼河洛鄉村,一幕幕真實、生動、精彩的脫貧故事
  • 青春的讚美詩寫給脫貧攻堅偉業
    該劇聚焦扶貧一線的青春理想,刻畫了全國脫貧攻堅中的青春力量,洋溢著青春氣息。其製作和播出,體現了湖南廣電通過文藝作品書寫人民偉大實踐、記錄時代進步,傳遞著真善美、向上向善價值觀的責任擔當。湖南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湖南廣播電視臺)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臺長、總編輯龔政文在致辭中表示,湖南衛視「脫貧攻堅三部曲」(專題片《從十八洞出發》、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電視劇《江山如此多嬌》),是湖南廣電探索國家敘事、書寫民族記憶的努力嘗試。三部曲同聲相應、一脈相承,力求做到對時代脈搏的精準把握、對社會群像的傳承刻畫、對主流價值觀的深刻表達以及一以貫之的現實主義關懷。
  •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顯著優勢的生動體現
    脫貧攻堅任務重的地區黨委和政府把脫貧攻堅作為「十三五」期間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貧困地區農民生產生活條件顯著改善,貧困群眾獲得感顯著增強。  生動展現了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確保國家始終沿著社會主義方向前進的顯著優勢。脫貧攻堅,加強領導是根本。
  • 「用民間藝術講述脫貧故事」作品
    作品:泥塑-《脫貧致富奔小康》作品簡介:該作品為泥塑作品,講述貧困農民通過養羊走向勤勞致富的故事。作者:杜秀鳳 太原市作品:泥塑-《抒寫新生活》作品簡介:泥塑《抒寫新生活》作品,運用了糧倉,春聯「福」字為素材,通過小女孩端墨,老人書寫後的喜悅之情,表達了在脫貧中,用自己的勤勞雙手,或靠一技之長,或自主創業,或承包塑料大棚,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過上了好日子,實現了幸福生活,同時祝願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
  • 「復興路上工作室」推出動畫:從雲南小粒咖啡看中國脫貧故事
    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之際,「復興路上工作室」與「中國好故事」資料庫聯合出品短視頻《一杯咖啡裡的脫貧故事》,以動畫形式「趣說」「數說」中國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新模式,展示中國脫貧攻堅事業的偉大成就。
  • 助力脫貧攻堅 書寫貴州故事|此心安處是榕江
    3年來,行走於苗山侗水之間,一聲聲清脆的山歌,一張張樸實的臉龐,一個個真實的故事,像清晨葉尖上一顆顆晶瑩剔透的露珠,輝映著脫貧攻堅的崢嶸歲月。每到一個村,肖智勇都要查看村民飲水設施。(受訪者供圖)姚秀軍,是我剛來榕江時認識的土生土長的本地漢子。清癯、瘦削和不善言辭,是他給我的第一印象。
  • 脫貧攻堅,文學在記錄在鼓勁
    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階段,廣大作家深入脫貧攻堅一線,或主動投身於脫貧攻堅,或用心記錄、用情書寫脫貧歷程,發揮了文學的鼓勁和記錄作用。本期聚焦脫貧攻堅題材文學作品,敬請關注。   對朱朝敏來說,書寫百裡洲的扶貧故事,也是一段溯源故鄉的親近之旅。那裡的一草一木都有她童年的記憶,那裡的每一個人都輾轉在她的家族或朋友關係裡。不過,她並未停留在鄉愁的幻象裡,離鄉多年後再次以作家和扶貧幹部的身份踏上這片土地,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微妙距離感正好構成反思的空間。
  • 好記者,好故事,見證好時代丨湖南「好記者講好故事」掠影
    他們講述的那些親身見證的時代故事,讓全場所有人「感受到了滿滿的感動、激情和正能量。」一位評委這樣評價:這是一個鮮活又真實的「四力」比拼的課堂,這是一個生動又凝重的技藝較量的賽場,這是一個溫情又豪邁的時代記錄的縮影。
  • 體驗「成長」,見證「獲得」《最野假期》講述孩子眼中的脫貧故事
    最新一期《2020最野假期—幸福的夏天》來到甘肅省張掖市的前進村,孩子們不僅體驗到了秋天豐收的喜悅,更見證了一個貧瘠村莊10年脫貧的努力蛻變。近日亮相螢屏的《2020最野假期—幸福的夏天》,是一檔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體育青少節目中心打造的大型少兒戶外成長體驗節目,節目緊扣培育時代新人主題,從大涼山腹地的「扶貧小火車」到大學生返鄉創業開辦有機茶園,從福建沿海的鄉村變化到西部地區的舊貌換新顏,將脫貧攻堅、小康社會等宏大主題融入少年兒童的成長之旅,讓孩子們在成長體驗中見證脫貧攻堅取得的實效。
  • 《河南脫貧攻堅故事會》新書首發式舉行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歸欣  「一篇故事一個理、一組故事一堂課、一個人物一面旗,講好一個故事,能引發創造無數的故事。」10月19日下午,《河南脫貧攻堅故事會》新書首發式暨捐贈儀式在鄭州舉行。  據介紹,這是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省扶貧辦以脫貧攻堅為題材正式出版的第一本書籍。全書共計15萬字,精選優秀故事108篇,分為「光輝的使命、向上的榮耀、澎湃的春潮、滾燙的鄉情、實幹的力量」5個篇章。  「這些故事,記錄著河南脫貧攻堅工作中的一些不為人知的歷程,記錄著成功背後的艱辛,記錄著廣大幹部群眾用辛勞和汗水,換來脫貧攻堅紮實成效的生動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