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研討《百裡洲紀事》:「解剖麻雀式」書寫一線脫貧攻堅現場

2020-12-12 新華網客戶端

近日,一部《百裡洲紀事:一線脫貧攻堅實錄》的線上研討吸引了超過100餘萬人次觀看,引發讀者和業界熱議。

2020是脫貧攻堅的決戰決勝之年,這部紀實作品來自精準扶貧的現場,作者朱朝敏記錄了當下鄉村物質和精神的深刻變化,既是脫貧攻堅決勝歷程的如實報告,也充滿了文學的美學追求。

百裡洲位於湖北省宜昌市枝江市長江中遊荊江段首段,是長江的第一大江心島,因四面環水、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導致經濟多年來發展緩慢,貧困人口有6076人。朱朝敏兩年來深入百裡洲參加一線扶貧工作,走遍41個村莊,多次走訪百裡洲駐村幹部、貧困農戶,真實記錄鰥寡孤獨、貧困獨居者、留守兒童等困難群眾的生活原態,記錄他們在精準扶貧背景下的悲辛歡愉。

談及《百裡洲紀事》的創作初衷,朱朝敏說,在扶貧工作中她有感於脫貧攻堅戰的偉業——不僅是在經濟上脫貧,也是鄉村的社會變革和精神洗禮。「對於文字工作者而言,記錄下來,是責任之一,也是一個人以文學的面目回歸本源的最好途徑」。《百裡洲紀事》既是一線扶貧日誌,也是她抒寫故鄉百裡洲的長篇非虛構。區別於其他書寫脫貧攻堅的文本,這部作品給予弱勢群體較多的關注,尤其關注他們的心理狀況。

此次線上研討會由中國作協、湖北省扶貧辦支持,長安街讀書會、湖北省作家協會、北京聯合出版公司主辦,北京華景時代傳媒公司協辦。研討會上,來自文學界的多位專家圍繞《百裡洲紀事》的主題價值、創作特點、現實意義等方面進行了討論。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閻晶明表示,本書有非常鮮明的特點。第一作者與敘述對象之間,與表現對象之間是零距離,這在紀實文學創作或者報告文學創作裡面,還是不多的;第二作品採取了細節化的描述,深入到生活的機理,把脫貧攻堅的國家行動和老百姓具有煙火氣的生活建立起了一種必然、緊密的聯繫,本書既表現了脫貧攻堅這樣一個重大的主題,同時也有豐富的細節;第三是作者充分發揮了文學的獨特手法,也充分發揮了自己作為小說家的特長,自覺的融入對人物情感和心理的描寫,讓現實中的幹部和群眾變成了鮮活的文學形象。第四《百裡洲紀事》中女性形象的塑造給人更加深刻的,她的12個故事塑造了多位女性形象,無論是年輕還是年長,都非常鮮活。

《文藝報》總編輯粱鴻鷹認為朱朝敏有著小說家的敏銳,關注到弱勢群體他們獨特的思維方式,獨特的辦事路徑。還有她對於底層人物塑造,像是秦老太,「雖然我貧困但是我不服輸」。那些被扶助的人,他們也有豐富的內心世界,他們在某些方面是有堅守的。「這部作品告訴我們,很多事情是小說家想像不出來的,只有深入第一線你才會發現更多,你也有可能糾正自己。」

《人民文學》主編施戰軍認為《百裡洲紀事》是非常實的寫作,同時又是精神化的一種寫作,可以說它是一種記述生活血肉,從血肉到精神。這本書就是自己去跟人說話、聽人講述,貫穿著的是「我看、我聽、我思」這樣的一種理念。整體上這12章串起來,尤其是序言和後記,這是一個整齊而不是零散的12塊。這本書《百裡洲紀事》無論從作家還是作品,這是一個難得的示範。

評論家李炳銀談到,《百裡洲紀事》很接地氣,很有現實生活的煙火氣,有不同人物生活行動命運的表現,也有現實生活的時代脈動的跳動特徵。這部作品通過12個家庭的故事,把百裡洲脫貧歷史脫貧攻堅以後發生的命運、性格、生活情感的變化寫得比較充分,這是一部非常有個性、有內容、有表達個性追求的好作品。

中國作協創研部副主任李朝全評論《百裡洲紀事》是「解剖麻雀式」的書寫,首先是選材獨特,選取百裡洲這個長江最大的江心島來書寫中國脫貧攻堅事業。百裡洲就像一隻小麻雀,但是五臟俱全,具有獨特性也有典型性,作者通過管中窺豹的方式來寫中國的脫貧攻堅。其次作者選取獨特的視角切入來寫脫貧攻堅,這是大家作品的優長所在。作者不僅關注物質脫貧更關注精神脫貧,是從整體性上把握自己的扶貧對象,這種角度的切入特別難得,也不多見。

與會專家還表示,《百裡洲紀事:一線脫貧攻堅實錄》關注時代變化並聚焦於脫貧攻堅戰的細節,用寫作回應了當下時代的巨變與人民的精神成長,精準、生動地反映了脫貧攻堅戰的成就。該書以細節取勝,不僅呈現了貧困戶物質上的脫貧需求,還寫出了他們在駐村幹部的幫扶下「心理脫貧」的全過程,賦予這類群體以個體尊嚴,寫出了時代新人的精神氣象,是近年來記錄脫貧攻堅戰較突出的作品。作者以扶貧幹部的身份全程參與,紮根人民;以作家的身份現場記錄,「知行合一」,是當代作家表達時代、處理現實題材的積極嘗試。

相關焦點

  • 觸摸鄉村精神現場的紋理——讀《百裡洲紀事:一線脫貧攻堅實錄》
    作者:李雪梅(三峽大學文學與傳媒學院副教授)    百年來,鄉村一直是文學書寫的重要對象。面對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這一重大時代課題,文學當然不能失語。但是,如何精準把握時代的精神光譜,如何理解處在嶄新歷史關口的鄉村和農民形象,是對每一個寫作者的嚴峻挑戰。
  • 脫貧攻堅,文學在記錄在鼓勁
    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階段,廣大作家深入脫貧攻堅一線,或主動投身於脫貧攻堅,或用心記錄、用情書寫脫貧歷程,發揮了文學的鼓勁和記錄作用。本期聚焦脫貧攻堅題材文學作品,敬請關注。   包珊攝/光明圖片    觸摸鄉村精神現場的紋理——讀《百裡洲紀事:一線脫貧攻堅實錄》   作者:李雪梅(三峽大學文學與傳媒學院副教授)  百年來,鄉村一直是文學書寫的重要對象
  • 觸摸鄉村精神現場的紋理
    百年來,鄉村一直是文學書寫的重要對象。面對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這一重大時代課題,文學當然不能失語。但是,如何精準把握時代的精神光譜,如何理解處在嶄新歷史關口的鄉村和農民形象,是對每一個寫作者的嚴峻挑戰。朱朝敏的《百裡洲紀事:一線脫貧攻堅實錄》(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20年5月出版)講述了湖北枝江百裡洲的十二個脫貧故事,從扶貧幹部和扶貧對象的日常生活中探究鄉村和農民命運的變遷,在展現巨大扶貧成果的同時,重點聚焦鄉村的精神現場和心理現場,這是當下鄉村敘事的重要收穫。百裡洲是朱朝敏的故鄉,也是她文學的故鄉。
  • 桂林醫學院:五年攻堅克難只為書寫貧困戶滿意「脫貧答卷」
    「大考」中,桂林醫學院勇擔高校責任,踐行初心使命,五年來持續在黨建扶貧、醫療扶貧、消費扶貧、產業扶貧、教育扶貧、文化扶貧等方面精準施策,為助力龍勝縣打贏脫貧攻堅戰書寫了一份令貧困戶滿意的「脫貧答卷」。黨建領航 ,凝聚脫貧攻堅大合力「學校各級黨組織要形成攻堅合力,站在對黨和人民負責的高度,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民族復興的高度,不折不扣落實好黨中央和自治區黨委關於脫貧攻堅的重大決策部署。」
  • 脫貧攻堅要「敢吃黃連苦、不怕辣椒辣」
    劉江 近日,重慶市領導帶隊奔赴石柱土家族自治縣,開展了一次解剖麻雀式集體調研。大家欣喜地看到,石柱縣電商產業和蓴菜、黃連、黃精等特色產業風生水起,同貧困群眾的利益聯結機制日漸緊密,老百姓增收致富幹勁特別足。
  • 許昌市建安區召開「百日攻堅」第一次現場會 譜寫脫貧攻堅新畫卷
    映象網訊(記者 康世保 通訊員 信文欣 李陽)4月21日,許昌市建安區組織召開決戰決勝「百日攻堅」第一次現場會,現場會以解剖麻雀的方式,在蘇橋鎮東張社區現場觀摩後在鎮政府會議室進行了研討交流。在集中研討交流會上,幫扶責任人代表肖志友匯報了幫扶工作開展情況;蘇橋鎮黨委書記孫曉輝作了「聚焦重點、全力出戰,交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滿意答卷」的匯報;督導指導東張社區專班組長、區人大副主任王志民,圍繞「健全機制,夯實責任,強化措施,狠抓落實」介紹了專班推進機制、互幫聯助機制、周匯報月小結制度,匯報了「一研一編一兜」落實情況,「5672」幫扶成效,帶動群眾務工就業情況及優化環境提升村容戶貌等工作開展情況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奮力書寫脫貧攻堅壯麗...
    原標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奮力書寫脫貧攻堅壯麗史詩  ?——東鄉縣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東鄉縣是我省58個集中連片特困片區縣和23個深度貧困縣之一。
  • 反覆解剖「麻雀」感悟教學理念
    薛克宗近照。組織青年教師聽專家講授教學理念是一條路子。但是,講座講的是「一般」,與每位不同專業的教師講課的「特殊」之間有一定距離。彌合這一距離,是講座培訓的問題。而清華在參加和舉辦教學比賽中,卻開闢了提升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另一「新路」。這一「新路」,其一表現在活動組織上。
  • 【脫貧攻堅】脫貧兒歌唱響農家院壩
    我和媽媽嚇一跳,張大嘴巴腿打顫……」近日,雙河口鎮塘灣村一農家院壩內歡笑聲陣陣,我區「麻雀藝評」基層文藝評論活動——「脫貧兒歌進院壩」正在熱鬧進行中。記者在現場看到,活動設有作品欣賞、引你入門、博士問答、鑑評作品、言為心聲等環節,來自羊鹿小學的10名學生現場誦讀了脫貧兒歌,還有「土專家」現場為觀眾講解如何欣賞兒歌特別是脫貧兒歌,最後大家一起對脫貧兒歌進行了鑑賞,並暢談收穫、體會,不知不覺中,兒歌文化和脫貧攻堅已在大家的心中生根發芽。
  • 蘭州大學:紮根西部助力脫貧攻堅 書寫新時代高校答卷
    蘭州大學:紮根西部助力脫貧攻堅 書寫新時代高校答卷 杜昱欣 王文嘉 黃帆 2020年09月09日13:53  來源:人民網-社會頻道
  • 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提供強有力組織保障——甘肅省開展脫貧攻堅...
    原標題:【擔使命 聚同心 促巨變 省直部門落實脫貧攻堅專項責任工作紀實】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提供強有力組織保障——甘肅省開展脫貧攻堅組織保障工作綜述    打造堅強戰鬥堡壘、激勵幹部擔當作為、引導人才向脫貧攻堅一線聚集……脫貧攻堅戰打響後,甘肅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組織保障專責工作組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政治任務,堅持以高度的政治自覺
  • 【彩雲網評】用脫貧攻堅書寫「穩穩的幸福」
    原標題:【彩雲網評】用脫貧攻堅書寫「穩穩的幸福」脫貧攻堅越到後半程,壓力也就越大,也就越需要立下宏圖志、堅定必勝心,拿出管用有效的真招實招,一步一個腳印、扎紮實實攻堅克難。  消除貧困,自古以來就是人類所夢寐以求的,但歷史與現實告訴我們,只有中國在實現這一理想的路上走得最穩健,也最徹底。黨的十八大以來,前所未有的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心和力度,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蹟。
  • 青春的讚美詩寫給脫貧攻堅偉業
    作為湖南衛視現實主義力作、「脫貧攻堅三部曲」的壓軸之作,《江山如此多嬌》定檔1月10日在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播出,芒果TV同日上線。不辭辛勞致敬脫貧攻堅發布會現場,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湖南廣播電視局局長張嚴表示,《江山如此多嬌》是一部「小成本、正能量、大情懷」的電視劇,藝術創作真正紮根生活,充滿泥土芬芳和煙火氣息。
  • 脫貧攻堅 我在一線|李徵宙:一切為了聯繫村的發展
    ■「脫貧攻堅,我在一線」系列報導編者按  麗水是浙江加快發展地區,近年來全市上下突出「黨和政府為核心,多元主體參與」的脫貧攻堅系列舉措,在基層一線湧現出了一批先進典型人物。他們中間有鄉村幹部、農業龍頭企業負責人以及山海協作結對幫扶幹部等等。
  • 全力打好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的「組合拳」——訪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張富貴脫貧攻堅任務能否完成,關鍵在人,關鍵在幹部隊伍作風。我省是如何做好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提供堅強組織保證的?李秀娟在接受採訪時說,省委組織部作為脫貧攻堅組織保障專責組組長單位,堅持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全力做好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推動幹部、組織、人才資源向脫貧攻堅主戰場聚集,努力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強組織保證。一是著力打造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堅強戰鬥堡壘。
  • 書寫脫貧攻堅的武威「答卷」 ——武威市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武威大地,幹部群眾在脫貧增收的路上感恩奮進……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武威舉全市之力聚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牢牢抓在手上,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  截至2019年,全市339個貧困村全部脫貧出列,古浪縣、天祝縣脫貧摘帽。
  • 河南新野:研討式教學法促脫貧攻堅知識入腦入心
    專題研討重在吃透精神。為推進脫貧攻堅專班弄清弄懂上級政策,上港鄉每周都要召開一次由脫貧攻堅責任組長、支部書記、部分中層參加的脫貧攻堅專題研討會,事前確定脫貧攻堅專班牽頭領導備課,在會上講清弄懂相關政策和業務知識,會中由各責任組長或支部書記提出問題,由專班負責人或站所長答疑釋惑,會後由黨委書記或扶貧主管點評,重在吃透弄懂脫貧攻堅政策,現已召開專題研討會12次。
  • 黔桂大瑤山脫貧攻堅成效吸引專家學者的目光
    這也標誌著國務院扶貧辦確定的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全國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已經完成。脫貧攻堅,中國成效吸引世界目光。而在11月21日至22日,一場主題為「大瑤山與世界對話」的民族地區脫貧攻堅經驗交流峰會,在地處貴州荔波縣和廣西南丹縣的瑤山地區舉行,也同樣引人注目,意義深遠。
  • ——我省開展脫貧攻堅組織保障工作綜述
    打造堅強戰鬥堡壘、激勵幹部擔當作為、引導人才向脫貧攻堅一線聚集……脫貧攻堅戰打響後,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組織保障專責工作組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政治任務,堅持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全力做好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推動幹部、組織、人才資源向脫貧攻堅主戰場聚集,努力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強組織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