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博會上,這些非洲特產要來徵服你的胃你的心了

2020-12-16 新華社新媒體

新華社奈洛比11月8日電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進博會)上,「生機勃勃」的肯亞館引人頻頻駐足。

11月6日,在進博會肯亞展區,工作人員準備咖啡。(新華社記者沈伯韓攝)

事實上,除了五彩繽紛的肯亞玫瑰,香味濃鬱的衣索比亞咖啡、鮮美爽口的納米比亞牡蠣、入口甘甜的南非紅酒等非洲物產也現身展會。

都有哪些「色香味」俱全的非洲特產要來徵服你的胃你的心?不能去現場的朋友,快來通過本文了解下。

肯亞茶葉

在北方寒冷的冬日,沏上一杯湯色紅潤、味道醇厚的肯亞紅茶,胃覺難忘。

肯亞很多區域海拔在1500米到2700米之間,茶區就分布在高海拔的高原丘陵地帶。這裡雨水豐沛、光照充足、土壤肥沃,非常適合茶葉生長。

圖為肯亞茶園風光。(新華社記者劉瑞娟攝)

受英國飲茶文化影響,肯亞茶葉主要以紅茶為主。茶農精挑細選出茶葉,使其壓碎、撕裂和捲曲,再經過充分氧化發酵和烘乾,就形成了口感獨特的肯亞紅茶。此外,肯亞綠茶、白茶等品種也廣受歡迎。

儘管當前正值肯亞的「小雨季」,中部加坦加地區依舊陽光明媚,藍天白雲與高低起伏的翠綠茶園一起,如同一幅美麗的油畫。

茶園主卡蘭賈信心滿滿:「肯亞的茶葉傳統而純正,一定能得到中國品茶者的喜歡。」

衣索比亞咖啡

衝一杯耶加雪啡,不加奶也不加糖。周身縈繞甘甜濃鬱咖啡香,細品唇齒間柔和的果酸、花香和一縷柑橘味。這種來自衣索比亞的咖啡豆,曾是東非大裂谷深處獨有的風味,現在卻悄悄地在中國的咖啡館裡流行起來。

一名埃塞人在品嘗咖啡。(新華社記者王守寶攝)

在衣索比亞,咖啡可謂「國飲」。隨著中國咖啡消費群體不斷壯大,埃塞咖啡的生產和出口商也在計劃藉助進博會,向中國輸出更多高質量的咖啡產品及文化。

阿爾福斯公司是埃塞咖啡行業領軍企業,業務包括咖啡豆採購、加工和出口,目前主要出口市場是中東地區。不過公司市場營銷經理約翰尼斯·阿迪告訴新華社記者,中國消費者近年來對埃塞咖啡的興趣日漸濃厚,公司近期專門做了市場調研,計劃拓展對華出口。

阿迪說:「我們相信進博會將是一個絕好機會,可以讓我們在中國尋找合作夥伴,並讓我們的咖啡進入中國巨大的消費市場。」

衣索比亞一家咖啡館裡,工作人員正在忙碌。(新華社記者王守寶攝)

福建人李林和他的非洲兄弟阿比約在衣索比亞南方州的一些咖啡產區投資建立了6座咖啡處理廠,每年處理1000多噸咖啡豆,有不少銷往中國。李林相信,隨著中國民眾生活質量的提升,人們對優質咖啡的需求會越來越高。

加納可可

西非國家加納特馬工業園區的可可加工廠裡,空氣中瀰漫著濃濃可可香,讓人總想忍不住多深呼吸幾口。走出工廠,餘香繞鼻,對於喜歡巧克力的人來說,這樣的體驗無比美妙。

在位於加納東部省的一個可可農莊,一名可可農在處理可可豆。(新華社發,丹尼斯攝)

加納是全球第二大可可出口國,國內約有80萬戶農村家庭以可可種植為生,每年可可出口帶來約20億美元外匯收入,是加納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

加納知名可可加工廠尼施的主要業務是可可半成品出口。工廠經理弗朗西斯·坎加說,來自中國的訂單近年來不斷增長,公司目前生產的可可餅塊和可可粉總量的40%都出口到了中國。

「加納製造」的巧克力擺放在超市的貨架上。(新華社記者趙姝婷攝)

為了提升產業附加值,尼施工廠一年多前啟動了成品巧克力生產線。弗朗西斯說:「加納可可本身就是揚名海外的『金字招牌』,很多外國巧克力產品都會強調自己是『100%加納可可』。而我們本身就在原產地,用的是品質最優的可可豆,在巧克力製造上有著天然優勢。」

「我們期待通過進博會,讓加納可可及其衍生品更多進入中國市場,」加納可可局執行長約瑟夫·艾多說,「中國有13億人口,哪怕只能得到1%的市場份額,對加納來說也是巨大的收益。」

納米比亞牡蠣

西南部非洲國家納米比亞毗鄰大西洋,沿岸受本格拉寒流影響,廣泛分布著豐富藻類,非常適宜牡蠣的生長。

在海港城市沃爾維斯灣的瀉湖內,可以看到水面上漂浮著牡蠣養殖場的浮筒,這裡培育著數百萬隻上等牡蠣,個頭飽滿,口感鮮嫩多汁。

特特勒斯泰公司的工人在清洗收穫的牡蠣。(新華社發,師立偉攝)

牡蠣生產公司特特勒斯泰公司常務董事庫斯·布勞說,公司每年牡蠣產量約佔納米比亞總產量的四分之一,而新鮮活牡蠣的市場主要是中國。

事實上,僅這家公司每年就有90萬隻牡蠣走上中國老百姓的餐桌。

布勞非常看好中國市場,他說,公司正在計劃擴大牡蠣養殖場,進一步提高產量。「我們還在考慮養殖適合中國市場的其他海產品,擴大對中國市場的出口,爭取更多的市場份額。」

南非紅酒

你與友人觥籌交錯間,飄溢的酒香可能就來自非洲大陸最南端的國家。南非是世界六大葡萄產區之一,全國擁有560多個酒窖或葡萄酒廠。

圖為南非最古老的酒莊之一大康斯坦夏葡萄酒莊園的酒窖。(新華社記者楊磊攝)

南非的葡萄栽培主要集中在南部沿海的開普敦地區。那裡氣候涼爽,有著大規模種植優良葡萄品種的理想條件,因此形成了沿海約50公裡的葡萄種植和釀酒區域。

自2000年以來,憑藉優良的葡萄品種、嚴格的釀造工藝以及實惠的價格,南非葡萄酒獲得越來越多認可。中國市場也開始逐漸擁抱遠渡重洋的獨特芳香。

南非學者魯本·理察說,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為南非特產提供一個富有活力的市場,並檢測這些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除了以上非洲國家的「明星」創匯產品外,還有包括服飾、珠寶、手工藝品的更多非洲物產,如坦尚尼亞的坦桑藍、盧安達木雕等,期待通過進博會,拉近與中國消費者的距離。(記者:朱紹斌、許正、王守寶、趙姝婷、石松、吳長偉、趙熙、高原、王小鵬,編輯:王申)

相關焦點

  • 進博會上的「小葉子」
    如果沒有這些「撒落」在進博會場館裡的6311片「小葉子」,恐怕很多展商、客商以及觀眾都會迷路。他們就是進博會的志願者團隊。「做志願者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在服務別人的同時也豐富了自己。平時很難有跟中外媒體打交道的機會,現在我學會了很多溝通技巧,還認識了很多新朋友,收穫很大。」在新聞中心一樓的服務前臺,一位皮膚黝黑的小夥子格外「顯眼」,他有一個很好聽的中文名字——楊山。
  • 進博會上的這些「尖貨」值得你細看
    這些都已實現,就在第三屆進博會的最火爆展區——醫療器械和醫藥保健展區亮相。全球排名前十的生物醫藥企業、行業後起之秀悉數到場,同臺比拼帶來百餘產品,大量為「全球首發」或「亞洲首發」。以進博為「秀場」,一件件健康潮流「尖貨」承接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
  • 非洲特產賣脫銷,烏幹達玫瑰空運長沙
    非洲美食大受追捧,部分賣斷貨位於湖南國際會展中心一層的非洲國家展館人氣最旺,而展館特產區尤其是食品區,又最受市民青睞。 「剩下的這些不賣了,要留作展覽用的。」在布吉納法索展館,櫃檯上擺著從非洲帶來的芒果乾、椰片、腰果等特產供市民免費試吃,志願者魏豔傑面對一波波市民的詢價直擺手。原來,27日展商便試著銷售從非洲帶來的美食特產,結果兩個小時不到帶來的大部分商品就幾乎賣空了,餘下的小部分美食特產只好留作展覽和宣傳。
  • 進博會上最小的展位面積9平方米 感受中國市場有多大
    「每天要加五六十個微信好友,都是希望與我們深入談合作的……」「沒想到中國消費者那麼熱情,我們的產品本來針對商業用戶,但現在覺得可以開發一下個人消費者業務……」9平方米,這是第二屆進博會上最小的展位面積。
  • 發胖的活兒我來!進博會上的巧克力冰淇淋,晨報君替你嘗了個遍
    繼續進博會上的美食!目前,兩家丹麥曲奇品牌均已在本屆進博會上與京東等電商籤署了進一步深入合作的協議。 這裡藏了個「巧克力王國」 各種口味讓你吃個夠 走進億滋國際展臺,晨報君仿佛進入一個「巧克力王國」。
  • 這些來自全球各國的翻譯員,進博會上翻譯最多的一句話是什麼?
    在進博會供需對接會上,上海文化貿易語言服務基地派出了近300名專業翻譯人員。三天的對接會期間,已服務3380輪次。這其中還能看到不少外國留學生的身影。他們在洽談中,翻譯最多的一句話是什麼呢?戴志遠說,中國的發展非常快,機遇也很多,這些都吸引他來到上海。目前他還在上外讀書,畢業後,他想留在中國。進博會是一場全球盛會。戴志遠說,他去年沒能參加進博會,感到非常遺憾。今年能抓住機會來當翻譯,終於如願以償。這幾天,他已經遇到了好幾家義大利的展商來洽談業務。
  • 燃燒你的卡路裡!進博會上的高科技運動裝備,都在這裡!
    燃燒你的卡路裡!進博會上的高科技運動裝備,都在這裡!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小布今天帶你來四葉草
  • 進博會上的「海南熱度」有多高?看完你就明白了
    進博會上,海南自貿港熱度究竟有多高?海南國際經濟發展局相關負責人分享了一個細節:進博會一些參展知名企業為了更好與海南自貿港對接合作,紛紛調整了企業內部架構,以加快與海南的合作步伐,從中足見這些企業對海南自貿港的重視。在一些與會嘉賓看來,海南自貿港關注度之所以如此高,根源在於對開放的期待。
  • 進博會上的這些百年「小」企業,「小」產品卻有大門道!
    進博會上不起眼的展區,「隱藏」著來自世界各地的百年「小」企業,展示著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小」產品——  「小」企業「小」產品的大門道   第二屆進博會上有些看似不起眼的展區,卻藏著來自世界各地的百年「小」企業。
  • 馬英九推銷屏東美食:徵服大陸同胞的胃
    臺「總統府」發言人王鬱琦受訪表示,馬英九拍完上周「治臺周記」推銷南臺灣、萬巒豬腳節後,就決定要拍續集。以後如果其他縣市有需要,馬英九也樂意幫忙推銷。為了推銷屏東觀光特產,萬巒豬腳、紅豆餅、洋蔥、黑珍珠蓮霧一一送進「總統府」,進入這次「治臺周記」的畫面。據透露,紅豆餅拍完後就送進「總統辦公室」,成了祭五臟廟的貢品。
  • 進博會溢出效應持續顯現 這些三屆進博老友都有啥收穫?
    通過進博會,這些三屆進博老友都取得了哪些成果與收穫呢?承接進博會溢出效應的富士膠片開放創新中心·中國上海分站,同時也是中國區首個分站於今年11月23日揭幕開放。據富士膠片(中國)創新中心所長徐瑞馥女士介紹,富士膠片連續三年參加進博會,正是因為通過進博會這一平臺,才讓企業有機會接觸到各行各業。「今年進博會上,創新中心也接觸到一些潛在客戶。我們後續為客戶送去了樣品,供他們試用與評估。最終目標是希望拿出可以量產的產品來」,徐瑞馥女士說。
  • 進博會上的垃圾分類大考
    進博會上的垃圾分類大考  中新社上海11月7日電 題:「這是什麼垃圾?」 進博會上的垃圾分類大考  中新社記者 李姝徵  身著藍馬甲、肩挎垃圾分類「網紅」四格包,一群垃圾分類志願者活躍在進博會主會場周邊的大街小巷內,舉著垃圾分類圖示,向往來客商「科普」,只為讓參加第二屆進博會的中外展商弄懂一個問題——「這是什麼垃圾?」
  • 進博會上造型驚豔的藝術麵包 (6/6)
    進博會上造型驚豔的藝術麵包中新社記者 任海霞 攝 發布時間:2020-11-09 15:36:11 【編輯:李霈韻】 進博會上造型驚豔的藝術麵包
  • 進博會看未來丨這家外資企業為何在進博會上發「新品」?
    今年進博會,不少外資乳企均有備而來,紐西蘭乳品企業a2牛奶公司的兩款重磅常溫新品,也在進博會上首次亮相。a2在此次進博會上發布的新品,圖來源於a2「看好後疫情中國大市場,a2牛奶公司正在中國進行『全奶戰略』。」a2牛奶公司大中華區執行長黎笑說。
  • 徵服你的胃 一塊手切肉眼牛排就夠了
    徵服你的胃一塊手切肉眼牛排就夠了牛排的三大經典部位:西冷、菲力和眼肉西冷、菲力想必大家並不陌生那肉眼牛排究竟是牛的哪個部位呢看完這張圖,你就全明白了肉眼牛排是近牛肋骨末端,位於第6根骨-12根骨之間是一頭牛很少運動到的地方,活動量僅次於牛柳該處肉質柔嫩且多汁、帶有雪花花紋、滋味無窮說到肉眼牛排的魅力之處
  • 首屆進博會上3000人排隊體驗,現在家門口眼鏡店也用上了 | 展品去...
      【新民晚報·新民網】第二屆進博會開幕在即,一年前首屆進博會上的眾多進口商品已經來到廣大市民身邊,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進博大明星,就在你身邊。新民晚報全媒體推出「展品去哪了」系列短視頻報導,尋找那些與民生息息相關的「進博會同款」商品,講講它們展品變商品的驚喜之旅。
  • 進博會上走紅的全球最小心臟起搏器,今天完成上海首例手術
    但我還是堅持要做這個手術。」56歲律師凌先生開玩笑說。12月18日上午,在經過了一年的臨床研究後,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成功完成上海首例、全國首批Micra無導線起搏器植入。這標誌著瑞金醫院心內科心律失常診治水平邁入國際領先水平。
  • 進博會上,那些說著中文的「老外」們
    新華社上海11月9日電 題:進博會上,那些說著中文的「老外」們  新華社記者潘清  「一滴樹脂,歷經數百萬甚至數千萬年才能形成美麗的琥珀。所以我們把自己的品牌命名為『時光之淚』。」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波蘭琥珀展臺上,馬丁·庫別爾斯基用流利的中文告訴記者。
  • 進博搶「鮮」看丨金槍魚家族、義大利麵團、「Q彈」速食米飯...
    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於11月5日在上海開幕,要說參展企業數量最多、面積最大的展區當屬食品及農產品展區。大批海外優質產品,將帶來一場非同尋常的跨國美味體驗,進一步縮短全球美食與中國市民餐桌的距離。小編搜羅大量信息,為您提前「劇透」部分亮點展品,讓我們來先睹為快吧!
  • 中外企業在進博會上同舟共濟合作共擔
    直通進博會|中外企業在進博會上同舟共濟合作共擔  新華社上海11月9日電(記者吳宇、荀偉、桑彤)在特殊時期舉辦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總展覽面積比上屆擴大了近3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