紳士是英國最成功的文化輸出

2020-12-11 學習辣點事兒

撰文 / 奈傑爾·克利夫

翻譯 / 陸大鵬

你們心目中的英國紳士是什麼模樣?身穿細條紋西裝、手拿雨傘的倫敦金融城銀行家?身著花呢獵裝、腳邊跟著獵犬的鄉紳?或者,紳士形象與服飾無關,而主要是看禮貌風度:對女士溫文爾雅,遵循倫敦證券交易所著名格言「言出必行」(My word is my bond)所代表的榮譽法則。或者,英國紳士是不那麼美好的形象:偽善、反動、倨傲欺下的衣冠禽獸?

紳士淑女風度就像懷疑精神和雨水一樣,是英國人個性的核心部分。不過要定義紳士風度是什麼,實在太難。的確,很多英國人能夠本能地判斷某人是不是紳士。不過,也有可能即便是兩位摯友在這個問題上也有分歧。不過紳士風度的標誌之一便是低調審慎,所以他倆即便有分歧,也可能永遠不會知道對方的意見和自己不同。

紳士風度有很多奧妙,也會激起不同的反應。有人仰慕它,有人嘲諷它。不過紳士風度是英國最成功的文化輸出產品之一。我在牛津大學的一位中國學生向我提議寫一寫英國紳士這個話題,因為他覺得這個話題既令人著迷,也讓人困惑。

這讓我不禁思考,對紳士的崇拜為什麼會存續這麼久,紳士在今天還有沒有什麼作用。今天我們的社會氣氛非常激烈,人們為了脫歐、川普、福利和移民等問題而分歧嚴重,#MeToo(我也是)運動對男性特權發出了嚴厲的抨擊。在今天這個時候,是不是應當把紳士這種理念掃入歷史的的垃圾堆?或者,紳士理念對我們來說仍然有價值?

嚴格來講,在歷史上,紳士(gentleman)是士紳(gentry)階層的最低一級,低於騎士(knight)和仕紳(esquire)。士紳是擁有自己紋章的地主。但紳士這個詞除了表示銜級之外,始終代表一種品格。它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紀和那時的榮譽法則、騎士風度與勇氣。神話中的6世紀英格蘭君主亞瑟王的傳奇已經包含了一些相關的母題。與我們時代的城市紳士與鄉紳一樣,亞瑟王的騎士有特殊的制服:笨重的成套鎧甲,象徵著特權與責任。他們是強有力的人物,但他們坐在圓桌周圍,這代表他們的集體責任。他們統治著國家,但他們受到誓言的約束,去追尋高尚的事業,而不是謀求一己私利。

高貴者的行為理應高尚,特權者對生活境況不如他的人負有扶助的義務。這種理念是紳士的根本。雄心壯志值得佩服,但它必須為公眾福祉服務,並用恰當程度的謙遜來遏制雄心。我讀過的那所學校建於14世紀,它的格言是「禮貌養成紳士」(Manners Makyth Man)。時至今日,這家學校仍然教導學生,要為了更高尚的目的而提升自己,或者至少要努力這麼做。

人無完人,亞瑟王的騎士當然也有缺陷,這暴露了他們榮譽法則的漏洞。在14世紀的浪漫傳奇《高文爵士與綠騎士》中,亞瑟王手下最年輕的騎士高文爵士砍掉了一名神秘綠色巨人的腦袋。巨人撿起自己的腦袋,堅持要求一年後再比試一次。為了兌現諾言,高文到處尋找綠騎士,來到一座城堡。那裡的女主人勾引他。他堅貞不屈地抵制誘惑,但最後接受了她的綠色絲綢腰帶。決鬥來臨時,綠騎士饒了高文一命,並揭示自己就是那位貴婦的丈夫。他中了亞瑟王姐姐的魔法才變成綠色巨人,為的是考驗國內騎士們的道德。

高文羞愧地返回亞瑟王的圓桌,其他騎士笑著原諒了他,並發誓每人都系上綠色絲綢腰帶,以提醒自己要誠實。這個騎士符號究竟是為了紀念一次英雄壯舉,還是提醒讀者即便最優秀的人也不可能符合那些不可能實現的完美理想,就請讀者諸君自己決定了。

這種理想在文學中難以把握,在現實生活中就更難追尋了。11至13世紀,騎士美德的最高峰就是前往耶路撒冷,去攻擊掌控聖地的穆斯林。聖殿騎士團那樣的十字軍騎士團和獅心王理查(英格蘭國王理查一世)那樣的國王憑藉其嚴格的紀律性、英勇和基督教熱忱而受到傳頌。而今天,騎士風度失去了宗教內涵,所以我們更喜歡神聖羅馬皇帝弗裡德裡希二世那樣的人。他在1229年與耶路撒冷的穆斯林統治者坐下來談判,談成了基督徒對耶路撒冷一定程度的控制。他會說阿拉伯語,並讚頌了伊斯蘭教的宣禮。在那個時代,企圖將自己的文化強加於海外異國的騎士,比那些向不同宗教的人展現出騎士風度的人更能得到好評。弗裡德裡希二世的上述努力換來的結果是,他在歐洲遭到絕罰。

英格蘭經歷了百年戰爭、玫瑰戰爭和內戰,騎士法則與派系鬥爭和仇恨發生了衝突。從政治角度講,我們今天可能處於類似的困境中:支持脫歐還是支持歐盟,擁護民主黨還是共和黨。這些矛盾都很普遍而深刻,我們很難尊重對手,很難把他們看作正派人。

1660年英國王政復闢,紳士也回來了,但他們已經變成了戴假髮、撲粉的廷臣和貴族地主。總的來講,他們鄙視平民,平民也鄙視他們。18世紀和19世紀初是紈絝子弟和花花公子的時代,他們是特權階層吵吵鬧鬧的公子哥兒,夜間在倫敦西區的劇院、妓院和賭場揮金如土,而等到普通人早晨去工作的時候,他們才放肆無禮地乘馬車回家,並不時停下車來嘔吐。

太多的放蕩造成了反彈,就是這個時期,作家們把紳士風度寫成了英國小說的一大主題。艾迪生和斯蒂爾那樣引領潮流的記者為「資產階級」紳士喝彩,讓人們越來越堅定和普遍地相信個人才華與道德比出身更重要。簡·奧斯丁對士紳階層的剖析最細緻敏銳。她入木三分地揭露地位高貴之人(如《曼斯菲爾德莊園》裡的亨利·克勞福德)的卑劣,但也提醒我們,我們對人的快速評判可能是錯的。在《傲慢與偏見》中,聰明伶俐的伊莉莎白·本內特是一個家道中落的上流家庭的女兒,她在小說的大部分情節裡都沒有認識到達西先生的品格。達西儘管富有且出身高貴,其實是一位紳士。

在攝政時代,即瘋王喬治三世的兒子以他的名義統治的時代,花花公子紳士達到了臭名昭著的頂峰。攝政時代典型的花花公子是美男子布魯梅爾,他對人類知識的最大貢獻就是發明了一種圈,將它安放在鞋底,可以確保紳士的褲腿不會弄皺。年輕的女王維多利亞於1837年登基時,花花公子的末日就快到了。

維多利亞時代的新型紳士不管出身如何,都表現出了高尚的道德。他穩重、有尊嚴、博學、剛毅、仁義、溫和,並且純潔正直。文學呼應了時代的變化,並推動這種變化。查爾斯·狄更斯是一個因負債而坐牢的職員的兒子。十二歲時,狄更斯不得不輟學,在工廠勞動,給鞋油瓶子貼標籤。憑藉才華、認真和勤奮,他攀升到了令人尊敬的社會地位。在《遠大前程》裡,他把自己的親身經歷濃縮為出身貧寒、努力奮鬥的紳士形象,這是文學史上最令人難忘的紳士之一。這部小說表面上的主人公皮普在一個卑微鐵匠的小屋長大成人,他渴望自己的地位能得到提升,好去娶傲慢的埃斯苔娜,而埃斯苔娜住在附近一座豪宅裡。

查爾斯·狄更斯

這座豪宅籠罩在黑暗與絕望中。皮普突然獲得巨額財富之後越來越堅信不疑,他註定會迎娶埃斯苔娜。在倫敦,他與一群吵吵嚷嚷的年輕勢利之徒為伍。他們終日酗酒賭博,浪費光陰,而他以為紳士的生活就是這樣。等他發現自己的財富來路不正並且他與埃斯苔娜並無緣分的時候,他發現自己只不過是身穿華服、彬彬有禮的廢物而已。被皮普稱為「真正的基督徒紳士」的鐵匠將他從債務與幻想破滅的絕望當中挽救出來。《遠大前程》的真正主人公是這位出身工人階級的紳士,他的紳士身份不是來自出身,肯定也不是因為財富,而是因為他內在的善良與正直。

到20世紀初,紳士的形象如同廉價衣服一般快速瓦解。出身、就讀於好的學校和財務獨立就能讓人成為紳士的想法遭到冷嘲熱諷。在P. G. 伍德豪斯的吉福斯與伍斯特系列小說裡,伯蒂·伍斯特(Bertie Wooster)是個蠢笨無能的貴族,而他的男僕吉福斯(Jeeves)多次將他從五花八門的困境中拯救出來。吉福斯比他的僱主睿智和聰明得多,靜悄悄地、低調地超越了他身為「紳士的紳士」的角色。「紳士的紳士」指的就是一位紳士的男僕,早在1725年前後就有了這種說法。但在伍德豪斯的小說裡,兩人當中誰是更了不起的紳士已經很難說得清了。

紳士的形象越來越脫離社會責任,而一些出人意料的合成詞如同荒廢豪宅裡的野草一樣瘋長。最讓人想不到的就是「紳士竊賊」(俠盜),A. J. 萊佛士(A. J. Raffles)和粉紅豹(Pink Panther)這樣的人物就是俠盜的代表,大衛·尼文(David Niven)經常在銀幕上扮演這樣的角色。

「善良」竊賊的概念可以追溯到羅賓漢,他出身高貴,同情窮人,並發誓要劫富濟貧。而18世紀攔路搶劫的馬賊被稱為「公路紳士」,真是諷刺。

20世紀版本的俠盜彬彬有禮,社會地位無可挑剔。僅僅為了刺激,他優雅地偷竊如名畫或珠寶一類的奢侈品。紳士風度的內核始終有一種顛覆性的特色:越是努力想當紳士的人,就越不是紳士。但把紳士轉化為與道德無關的罪犯,就讓紳士的最後一點正直品格也煙消雲散了。

俠盜主題的一個變體是「紳士暴徒」。肖恩·康納利是第一位扮演詹姆斯·邦德的演員,他把角色處理得非常平衡:溫文爾雅,身穿薩維爾街的高檔男裝,飲用高檔雞尾酒,開著高檔汽車,嫻熟地消滅敵人。仿佛在騎士時代,極端暴力不是壞事,只要它的目的是保護良善:一切都是為了國王(或女王)和祖國。丹尼爾·克雷格是康納利之後最優秀的一位邦德,就是因為他理解,007既是紳士,也是暴徒。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平等主義之風橫掃英國,傳統的擁有土地和頭銜的紳士似乎如同脆弱的老照片一樣,逐漸淡去了。紳士小說的最後一位大師是伊夫林·沃,而他最著名的作品《故園風雨後》描寫的就是地主豪門的衰敗。這部小說充滿了對貴族時代的懷舊,但也有腐朽的臭氣。戰爭讓貴族這個衰退的機體徹底垮掉了:與其他許多豪宅一樣,布賴茲赫德莊園也被軍隊徵用,高貴的壁畫被皮帶和軍靴嚴重磨損。這部小說出版於1945年,但沃能預見到未來是什麼樣:戰後稅賦沉重,農業蕭條,大地主莊園的好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1980年代初,沃的這部小說被拍成電視劇,引起轟動。此時瑪格麗特·柴契爾擔任首相已經有幾年了,一種新的嚴酷的自私自利的哲學打敗了社會公民的理念。突然間懷舊情緒潮水般湧回。《故園風雨後》的主人公查爾斯·賴德(由當時還年輕的傑裡米·艾恩斯扮演)是一個氣氛壓抑拘謹的資產階級家庭的兒子,這種家庭氣氛代表一種失去了浪漫氣息的冰冷版本的紳士風度。在一段時間裡,查爾斯的世界和古老的布賴茲赫德莊園似乎要通過婚姻融為一體,但這兩個世界其實如油和水一般不能交融。沃對舊時代、舊風尚之日落的黃金般哀嘆,撥動了一個民族的心弦。

但紳士並沒有死。他經歷了50年代的賢能政治、60年代的反文化、70年代反權威的工會運動,生存了下來。他還熬過了柴契爾主義的重視收支報表的社會。紳士仍然活著,並且活蹦亂跳,就在我們當中。

與大家之前的預期相反,沃筆下的社會精英今天仍然在國民生活中發揮作用。今天英國保守黨的很多主要人物都來自同一所學校,伊頓公學。根據近期一項民意調查,史上最受人敬慕的英國人是溫斯頓·邱吉爾。他出身豪門世家,就讀於精英學校,渾身洋溢著「高貴者的行為理應高尚」的精神,但也有神氣活現的傲慢自負。

但現代的紳士之所以成為紳士,不僅僅因為出身。總的來講,在今天的公共生活裡,貴族出身是一種負擔,因為權力已經從貴族階層轉移出去了。和大多數國家一樣,在英國最富裕的人群當中,靠繼承獲得財富的人只佔少數。

穿恰當的服裝或加入恰當的俱樂部,也不足以讓一個人成為紳士。有很多網站教人穿衣打扮和行為規矩,保證能把你變成紳士。然而,在市面上買到的衣服往往只會讓真正有批判眼光的紳士注意到你的衣服接縫和上衣翻領的寬度不對勁。一絲不苟的禮節固然重要,但單憑禮節還不能讓人成為紳士。

現代紳士淑女是一種雖然簡單卻難以捉摸的生物。他/她懂得如何對待別人。紳士不需要成為無私奉獻的楷模,但他必須有慷慨大方的精神,注重自己的職責,並隨時願意為了公眾福祉而努力。紳士尊重異性,尊重窮人,不會傲慢造次,不會粗俗無禮,也不會在短期利益和雖然很難獲得但更長久的好處之間選擇前者。

紳士的外在符號與頭銜可能會消失,但紳士的內涵在超過1500年裡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任何人都可以把成為紳士當作自己的目標。紳士彬彬有禮、體諒他人、自我克制、誠實正派,對傲慢、無禮、冷酷和毫無原則的咄咄逼人報以鄙視。紳士風度雖然簡單,但在今天這樣一個分歧嚴重、對立激烈的世界裡,我們和過去一樣需要紳士。最後用蕭伯納的一句名言結束本文。蕭伯納出身普通,但毋庸置疑是真正的紳士。他寫道,紳士「對世界的給與總是多於索取」。

(本文原標題《英國紳士》)

相關焦點

  • 英國的紳士文化:培養一個英國紳士需要三代人的努力
    任何一種文化都無法一蹴而就,當然紳士文化也經歷了幾次變革。1414年,英國國王亨利五世頒布法令,要求在訴訟中,需陳述被告的財產和地位(其實這一目的主要是為了保護貴族特權)。為了在法令中表示騎士、男爵家族中年輕的、還沒有貴族頭銜的成員,「紳士」一詞才得以誕生。從此,地位低於貴族和騎士,但有財產和名望的人開始被形容為「紳士」。
  • 看英國人的紳士文化 感受異域的文化氛圍
    英國的紳士文化要求人們在重要場合需正裝出席。圖為課程作業展示的休息期間,學生們著正裝自由取用學校設置的茶歇冷餐。小夏 攝  英國人的紳士文化獨具特色。英國影視作品裡的紳士們口音純正,衣著得體,優雅而迷人。他們在俘獲了不少少女心的同時,也讓更多的國人了解到英國的紳士文化。近幾年,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選擇赴英留學,他們感受著由英國人的紳士文化所營造出的不一樣的文化氛圍。
  • 紳士還是君子:英國禮儀課程與中英文化的碰撞
    中英歷史文化存在一定的差異,不同的人倫禮儀與價值理念註定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對社會楷模與道德榜樣的理解是不一樣的。因此,英國禮儀課程帶給中國社會的影響,遠比我們言行舉止的改變要更為深遠。在一定程度上,英國禮儀課程是一次毫不誇張的中英文化碰撞。然而,我國民眾在參與這些課程的時候,有沒有真正深入思考過這樣的問題呢?
  • 除了紳士文化外的英國飲食文化
    英國作為作為紳士之國而著名,深色的西裝,高通的禮帽,手中拿著傘人們便是覺得英國人的傳統服飾。那麼英國的特色美食又是怎樣的呢?下面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英國飲食(British cuisine)是指主要流行在英國的飲食文化。
  • 英國寶貴的精神財富和文化內涵:紳士風度,享譽世界的人文名片
    英國,註定是要在這個世界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的。而巨大的財富積累,帶來的自然是本國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中皇室的消費又顯得尤為重要,至今的英國王室,還是過著優雅體面的生活。除王室外,貴族同屬於英國社會的上流階層,並且在幾個世紀的發展後,為英國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和文化內涵。這一精神財富,就是英國現在舉世聞名的紳士風度。
  • 英國紳士是怎樣煉成的——讓孩子打小就做個紳士
    英國作為一個傳統國家,特別重視16歲以前兒童的道德教育,培養符合現代社會需要的有信仰、有德性、有禮儀、有學問的紳士是其始終的出發點。英國父母通常在日常生活的潛移默化中,讓孩子接受紳士教育。紳士精神不同的人、物會創造不一樣的文化,而文化反過來,又會對人與物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諸如中國的孔孟之道,中庸思想,至今仍影響著每一位國民的思想和生活。
  • 看英國「帽文化」如何守住紳士禮儀
    看英國「帽文化」如何守住紳士禮儀
  • 看一部電影就能讓你明白何為英國紳士文化
    一開始看《唐頓莊園》的時候我是拒絕的,因為《哈利波特》看多了,總感覺英國的電影裡充滿了魔法。不過《唐頓莊園》卻是終極還原歷史,裡面從城堡到擺設甚至是地毯,都是精心策划過的「維多利亞」風格。完全沒有魔法的英國,是什麼樣的?
  • 奇怪的英國文化:紳士不穿內褲,要想好運就趕緊摸木頭
    玫瑰花英國紳士不穿內褲據說生活在18—19世紀的英國紳士是不穿內褲的。英國紳士英國蘇格蘭至今還保留著男士穿裙子的傳統文化,以前軍隊作戰也穿裙子。至今英國依然有一部分傳統的英國紳士不穿內褲,他們用襯衫前後的料子來遮住敏感部位,所以英國的傳統裁縫店做的襯衫,要比一般裁縫店做的襯衫長一些。見面就談天氣
  • 英倫,紳士文化與足球流氓的矛盾體!
    不同的人、物會造就不同的文化,而文化的反作用,也會對人和物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英國詩人霍普金斯說:「即便英格蘭民族不能給世界留下別的什麼東西,單憑紳士這個概念,他們就足以造福人類。」「紳士」一詞最早出現在1413年亨利五世時代。
  • 《王牌特工:特工學院》英國獨屬的味道——紳士、文化!
    這種紳士精神也必然有所傳承,影片最後,當艾格西成為人生贏家回家解放母親時,「關門打狗」的戲和老哈利的動作如出一轍,正是用一種並不矯情的方式對於這樣一種恩情的回饋,「不學禮無以立」當艾格西紳士一般的冷靜的說出這句話時,懂的人不禁笑中帶淚。
  • 英國最值得去的地方,傳統文化濃厚,遊客都被當地紳士所吸引
    英國作為歐洲經濟比較發達的國家,這裡的歷史比較悠久,文化氛圍也是比較濃厚的。那麼英國最值得去的地方是哪裡呢?小編覺得這個城市是伯明罕,相比較於首都倫敦,這裡名氣要小很多。伯明罕是僅次於倫敦的英國第二大城市,經濟發展水平也非常不錯,生活在這座城市,人們也會非常的幸福。遊客們選擇出行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有的人會選擇跟隨團隊結伴而行,有的會選擇獨自前去。
  • 英國紳士:如何從貴族家多餘的兒子變為優雅男士的象徵?
    紳士們的成功道路可以有很多條,除了前面提到的參加戰爭以外,還可以進入下議院。英國的議會分為上議院和下議院,因為繼承了爵位的貴族只能進入上議院而不能夠入選下議院。不過,不管是哪一條道路,紳士們想要成功走通,都必須不斷努力,比如通過學習來提高自己的學識和修養,並時刻注重自己的儀表和舉止,從而彰顯自己的地位、獲得別人的尊重。
  • 英國的紳士是怎樣煉成的? | 暑期遊學招募
    ,紳士、女王、英語和體育一定是其中最顯眼的展品。在英國人看來,紳士是西方文明最偉大的創造之一,是人才的代名詞,而公學就是紳士的產生機制。即使在最寬泛的定義下,全英也只有1%的中學生在公學就讀,以紳士為培養目標的教育體制內,學生們必須具備強健的體魄,集德行、智慧、禮儀及學問於一身。
  • 來自英國的父親們:紳士在左,心跳在右
    2018名爵汽車潮流文化藝術之旅祝天下的父親,節日快樂!英國的父親們,紳士並狂野著,這才是完整的大不列顛肖像。起源於英國的MG名爵,其發展史是英國乃至世界汽車工業發展史最重要的一部分;而在名爵輝煌的歷史中,MG A是一定要說的。在那個英國車依然擅長運動的1955年,MG A是MG歷史上的巨大成功,很快風靡全球。1961年,MG A車型總產量創紀錄地突破了10萬輛大關。
  • 如何揭穿虛偽的英國紳士 看過你就會了
    貌似全世界對英國男人的印象,都逃不開「紳士」二字,這種印象來自於英國悠久的歷史與傳統。實際上在18世紀,男人對女人真的都非常紳士,比如泰坦尼克沉沒的時候,都是」women and children first」。
  • 德羅奇管道:一個英國精緻老派紳士的堅守
    俗話說的好:百年企業靠文化。文化是一個企業的精髓和靈魂所在。在這個崇尚文明的時代,有時候企業之間的競爭我們甚至可以理解為企業文化理念的競爭。而且在不同國家或不同地方起源發展的企業在企業文化和理念上也總會帶有比較明顯的地域色彩,例如起源於英國的老牌企業德羅奇管道,在產品的生產和製造上繼承的就是英國的「紳士風格」和「精益求精」的理念。
  • 5項英國紳士禮儀「中國紳士不要錯過第4項電梯開門禮儀」
    5項英國紳士禮儀【中國紳士不要錯過第4項電梯開門禮儀】紳士們哥們兒gentlemen!Manners maketh man.作為一個英國紳士,我每次看到別人不禮貌的行為,比如插隊,我就想向他大喊order!!!但咱們是紳士,所以不可以這樣做。但咱們可以做到的是,這個視頻的5個紳士必備禮儀。
  • 倫敦:最不容錯過的浪漫邂逅,帶你盡情領略英國的紳士情懷風情
    倫敦:最不容錯過的浪漫邂逅,帶你盡情領略英國的紳士情懷風情倫敦作為英國的歷史名城和國都,是其文化、政治和經濟中心,而倫敦也是全球最大的國際都市之一,同時是全球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這裡不僅有歷史沉澱的獨特氣息,還擁有現代化都市獨有的朝氣蓬勃。
  • 英國紳士教育孩子的方式
    而過程,一次次陷入困境,又一次次擺脫它的糾纏,給了成功人士真的生機與活力。・福格一樣,是個一板一眼、嚴格遵守規則的英國紳士。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英國的教育一定也是循規蹈矩的。其實,現代的英國人非常注重培養孩子勇敢和堅韌的性格,他們深知勇氣是一個人主動進取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