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娃的媽媽自己先吃飯,為何被指責為自私和不愛孩子?

2020-08-08 智慧早教經

寶媽瑞瑞發了條朋友圈(屏蔽了親人):「帶娃的寶媽如今連先吃飯的權利都沒有了……今天中午吃飯,寶寶吃飯慢,我就自己先吃的,吃完再餵寶寶,不想卻被婆婆質問,你怎麼不先餵孩子?我說孩子吃飯慢,她卻說,哪有當媽的自己先吃的,心裡有沒有孩子啊!我就納悶了:自己先吃飯,就是不愛孩子嗎?」

寶媽瑞瑞的事情,我也經歷過,我家婆婆雖然沒有明著指責我,但也每次都要求我先餵孩子。當然,她自己餵孩子吃飯時,也是先餵孩子的,在這一點上,她倒沒有雙標。

不過,對於她(當然也包括瑞瑞婆婆)的這種「凡事以孩子為先」的做法,我並不認同。

1. 媽媽們只有先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好孩子

我相信,每一位自己先吃飯的媽媽,一定是有一些原因的,要麼是孩子暫時還不太餓,要麼是孩子吃飯太慢,自己先吃的話能節省時間。如果孩子急著吃飯,任何一位媽媽都會讓孩子先吃,所以,不分青紅皂白指責媽媽們自私顯然是不合理的。

吃誰先吃飯這件事上引申開來,媽媽為自己花錢而不是節衣縮食把錢全花在孩子身上,媽媽和孩子一起吃東西而不是把好吃的都留給孩子吃等等事件,其實也是同樣的道理:媽媽只有先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好孩子

從身體上來說,媽媽也是血肉之軀,要吃飯要睡覺,不可能為了照顧孩子,就不顧自己的身體,媽媽的身體一旦垮了,孩子沒人照顧不是更慘?

從孩子學習的角度來說,孩子小時候最主要的學習方式是觀察和模仿父母的言行,父母如果不愛自己,不把自己的身體當回事,孩子也就難以懂得要好好愛自己的道理。

2. 父母的愛如果過於沉重,對孩子而言是負擔,是阻礙

不少父母尤其是老一輩父母,大多有一種「自我犧牲」的精神,他們或出於自願,或出於社會輿論壓力(比如「媽媽先顧自己就是自私」之類的論調),甘心(或被迫)委屈自己,凡事以孩子為重,同時內心又帶著莫大的委屈和期待,當孩子「不聽話」時,他們的想法是:「我什麼都為了你,你竟然這樣?」對孩子有期待時,他們的想法是:「我為你付出了這麼多,你應該對我更好一些!」

父母這種「自我犧牲」式的愛,對孩子而言,是負擔,是枷鎖,是孩子生命中最難以掙脫的「道德鐐銬」。

當孩子想出去闖蕩時,頭上有一道「緊箍咒」:父母年輕時為你付出了一切,如今父母年紀大了,你不留在他們身邊盡孝?

當孩子買了自己心愛之物時,心中有一道坎:父母還在家省吃儉用呢,你憑什麼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

正是因為有了這一種種道德綁架,有多少孩子放棄了自己的愛好,放棄了自己遠飛的夢想,放棄了另一個城市的愛人?

我相信,每一個被父母的「自我犧牲」式的愛所綁架的孩子,內心更寧願父母「不那麼愛自己」,以換取自己失去的自由。

「媽媽」也好,「爸爸」也好,都只是一個人在社會上多重身份中的一個而已,媽媽首先是她自己,然後才是媽媽,是女兒,是妻子,是兒媳等其他身份,所以,媽媽先愛自己,並沒有什麼可指摘的!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不是將自己全部的愛給孩子,而是給孩子足夠的自由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不是父母的附庸,不是父母生命的延續,更不是父母的全世界,就像詩人紀伯倫曾經寫道的那樣:「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父母如果能認識到這一點,就不會給孩子太多的束縛和沉重的愛,而是告訴孩子:孩子,你就是你自己,你有自己的人生,你應該努力展翅高飛,去創造屬於自己的天地!

今日話題:作為父母,你是否會凡事以孩子為先呢?歡迎大家留言!

相關焦點

  • 「不餵孩子自己先吃飯!」被罵自私,媽媽愛自己勝過愛孩子錯了嗎
    最近一位媽媽在網上吐槽自己的婆婆引起了熱議,她自己是一位全職媽媽,每天帶孩子特別辛苦,有一天婆婆來到她的家,婆婆發現了一件事,就劈頭蓋臉的說了她一頓,最讓她傷心的是婆婆的那句話,「不為孩子自己先吃飯,你真自私」婆婆看到她自己先吃飯並沒有先餵孩子,對於婆婆的教導
  • 寶媽不餵孩子自己先吃飯,被婆婆痛斥自私,愛自己勝過孩子錯了嗎
    因不餵孩子自己先吃飯,寶媽被婆婆和丈夫痛斥小玉是一名2歲孩子的媽媽,生完孩子之後,她聽從丈夫的建議,辭職在家裡專心帶孩子,順便照料家裡的大小事務。可是婆婆看到自己沒給孩子餵飯,竟然當著丈夫的面不分青紅皂白地指責起她來:「你怎麼這麼自私啊?連飯都捨不得給孩子喂,我家孫子攤上你這個媽可真是倒黴!」
  • 「娃都不餵就自己先吃飯,你太自私」,媽媽更愛自己,就有罪嗎?
    娃都不餵就自己先吃飯,你太自私了,我孫子攤上你這麼個媽真是作孽啊!」小賴完全傻眼,最後趕緊吃了幾口就回去給寶寶餵奶了。我認為只有更愛自己的媽媽才會更加愛護孩子!「愛別人之前要先學會愛自己」這句話是我們用在告誡女生身上的,但是怎麼一到媽媽身上就變味了?有多少媽媽一天根本連飯都吃不上?
  • 不餵孩子自己先吃飯真自私,婆婆指責兒媳,寶媽:當媽不配吃飯?
    不餵孩子自己先吃飯真自私,婆婆指責兒媳,寶媽,小張實在有點不耐煩,在吃飯時她沒有管孩子,自己就先去吃了,結果小張的婆婆卻對她說:&34;。小張聽了覺得自己特別委屈,她甚至覺得所做的一切都沒有得到家人的認可,而且,她也很納悶,為什麼媽媽們就不能好好的愛自己呢?媽媽愛自己有錯嗎?肯為孩子自我犧牲才是好媽媽,愛自己就是自私,是這樣嗎?
  • 吃飯不餵孩子,媽媽自己先吃是自私?媽媽更愛自己沒有錯
    這就是母愛,仿佛有了孩子後,多了一副盔甲,無論何時何地她們都會披荊斬棘,一往無前。可當媽媽們稍微做得不夠完美,有一點點愛自己的行為就開始被家人指責,被眾人貼上自私的標籤。但小王的婆婆卻始終對她不滿意,有一次,小王看到孩子在自己玩耍,就先跑到餐桌前去吃飯,結果婆婆質問她說:「你給孩子餵奶了嗎」?小王搖頭回答說「沒有」。這時婆婆開始大聲的訓斥小王並對她說:「娃都不餵就自己先吃飯,你太自私了,我的孫子攤上你這樣的媽真是倒黴。」
  • 「沒一點媽媽的樣子」,寶媽先吃飯後餵娃被罵,愛自己有錯嗎?
    即使家裡有客人來,小張的婆婆自己也從不上桌吃飯,一般只會在廚房留點菜對付一口。 其實很多寶媽都有過「先吃飯後餵娃」被老人指責的經歷,不過寶媽自己先吃飯還真沒做錯。」不是自私,更不應該被指責Ⅰ:大多數孩子吃飯磨蹭,餓著肚子餵娃才是傻之所以很多媽媽選擇自己先吃飯後餵娃,其實是因為現在大多數孩子吃飯比較磨蹭,經常邊吃邊玩。
  • 只因自己先吃飯沒餵娃,被婆婆罵自私,寶媽的「自我犧牲」誰知道
    俗話說「為母則剛」,這本是一句表達母愛力量的話,但如今卻被很多人放大曲解,甚至還會隨意「評論」媽媽對孩子的愛。要知道給小孩餵飯可不容易,追著滿屋跑,等寶寶吃飽了,自己不僅累一身汗,桌上的飯菜早就涼了。況且閨蜜平時都是先給小孩餵飯自己後吃,沒想到婆婆竟把這當成理所應當的事,一次沒做好就要責怪,難道在有些人的眼裡,媽媽愛孩子就要自我犧牲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我們經常聽到一句話「先學會愛自己,才能更好的愛別人」。父母跟孩子的關係也是如此。
  • 「孩子第一,你第二,太自私!」兒媳先吃飯後餵娃,真不可理喻嗎
    婆婆說:每次媳婦兒都是自顧著自己先吃,然後再去餵孩子,似乎很多事情首先都是想著自己,根本就沒有想著孩子,就像孩子不是他親生的一樣。本期話題:「孩子第一,你第二,太自私!」兒媳先吃飯後餵娃,真不可理喻嗎?
  • 孩子兩菜一湯,媽媽開水泡麵,太無私的愛孩子,只會養出自私的娃
    而這麼一大份飯對於孩子來說肯定吃不完,但是孩子的媽媽還是決定都讓孩子吃了,自己都沒捨得夾孩子飯菜。但是女兒卻並沒有感受到媽媽的這份良苦用心,不僅吃飯沒有好好吃,還全神貫注的把精力都放在了手機上。媽媽則是一邊吃著泡麵,還要顧及著餵一口孩子飯菜。從始至終,孩子的注意力一直都在手機的身上。
  • 3個孩子摔倒了,先扶自己娃被罵自私,媽媽的話讓對方自動閉嘴
    導讀:3個孩子摔倒了,先扶自己娃被罵自私,媽媽的話讓對方自動閉嘴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3個孩子摔倒了,先扶自己娃被罵自私,媽媽的話讓對方自動閉嘴!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我愛媽媽,我不想當媽媽」是自私嗎?不想生娃的女孩招誰惹誰了
    「我愛媽媽,我不想當媽媽」是自私嗎?不想生娃的女孩招誰惹誰了?,除了師姐,其餘都是已為人母,孩子最小的兩歲,最大的不過7、8歲,我們不由得都羨慕起師姐來,下班的她是自由而快樂的:健身、讀書、看電影、假期旅行。
  • 穎兒獨自買菜做飯,帶娃看丈夫和婆婆吃飯,戳中大多數媽媽的痛
    媽媽們總在餵完寶寶之後再吃飯,等到寶寶吃飽了,媽媽才有時間吃飯,而這個時候飯菜早已經涼了,這難免會讓媽媽感到十分委屈。產後的生活是否幸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丈夫的態度,因為為了讓丈夫體會到帶孩子的辛苦,媽媽要學會讓丈夫幫忙帶娃。
  • 為何國外媽媽一人帶一窩娃,中國全家帶一個娃?有些優勢比不了
    然而饒是如此,還是覺得養孩子累得不行,一家人忙不過來,甚至因育兒理念不同爆發家庭大戰。與這種常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外的媽媽們帶娃的畫風是這樣的:一個人帶一窩孩子毫無壓力,出門常常推著好幾個。為何國外媽媽一人帶一窩娃綽綽有餘,中國全家帶一個娃還身心俱疲呢?主要是她們的有些優勢,我們真比不了。國外媽媽帶娃為何比我們輕鬆那麼多?
  • 生了孩子不想自己母乳餵養很自私嗎?
    在懷孕的時候我就不想母乳餵養,也不知道為什麼,就是不想母乳,家人都是幫著熬湯催奶,可我本身身體瘦小,生了孩子後仍然九十多斤,我不想喝湯也不想母乳餵小孩,看多了餵養後胸部下垂,被小孩咬的血淋淋的胸部就後怕,所有人都說我自私,有女人像我這樣的嗎?
  • 媽媽帶和老人帶有啥差別?家有這幾類老人,媽媽最好自己帶娃!
    「那你為什麼不自己帶呢?」「上班哪有時間帶孩子,再說,現在不都是老人帶娃嘛!」當今社會,有一種理所當然叫「老人帶娃」,媽媽只管生,養的義務完全交給了老人,而往往受累不討好,帶著帶著就帶出了「婆媳矛盾」,原因無非是因為兩代人教育觀念的不同。媽媽帶孩子和老人帶孩子,到底有哪些差別呢?會對孩子造成哪些影響呢?
  • 好的媽媽,都很會自私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原創 鄧花蕾 丁丁心理✦做媽媽難,做「自己」更難✦壹.「媽媽最難的挑戰 」如果你問我,做媽媽最難學的一件事是什麼?不是睡渣娃的哄睡挑戰、挑食娃的吃飯難題,學渣娃的陪讀考驗。
  • 90後媽媽帶娃累哭,被指責太矯情:憑什麼我當媽,就要做超人?
    一個人帶娃從早忙到晚,沒時間吃飯,沒時間休息。晚上實在太累太壓抑了,就委屈的哭了。可是,老公卻說我矯情,說每個當媽的人都是這樣過來的。無意間刷到朋友圈裡一位90後寶媽的吐槽,心裡很不是滋味。「當媽不就是這樣嗎?帶個孩子有什麼累的?」諸如此類的話語,我相信不少寶媽都曾聽到過。都知道帶娃很辛苦、很勞累。然而,對於獨自帶娃的媽媽們而言;帶娃過程中最無法忍受的苦,就是家人的不理解、不體諒和隨意指責。犧牲自己所有的時間和喜好辛苦帶娃,卻不能抱怨、不能喊累,不然就是不配當媽。這,大概就是一個女人最無助、最難過的時刻。
  • 我愛自己的孩子,但我後悔當媽媽了
    「我很愛我的孩子,媽媽們會因為自己不是一個好媽媽而產生負罪感,這種感覺是永遠無法消除的。但是,媽媽不應該通過犧牲自己的人生和自由,來成全孩子。」,行至今日,她只是認為自己是一個想要為自己多活的人,不適合要孩子,她坦言「孩子佔用了她太多時間」。
  • 老一輩帶娃和現代媽媽帶娃的區別:現代寶媽不輕鬆
    我相信大家對這個話題會深有感觸,就拿自己小時候和現在我們的孩子來對比,大家都能感受到以前帶孩子真的輕鬆,現在帶孩子是真的累,這種累除了體力,更多的是精神。很多人說,現在的年輕媽媽帶孩子的狀況就是:知道的太多,會做的太少;知識面太豐富,能力太有限;自以為能的太多,承認自己不能的太少;想親力親為的太多,但時間精力太少;替孩子做的太多,讓孩子自己做的太少。
  • 90後媽媽帶娃累哭,卻被指責太矯情:憑什麼我們當了媽,就要做超人?
    媽媽不是超人,請讓她做個普通人。 1 一個人帶娃從早忙到晚,沒時間吃飯,沒時間休息。 晚上實在太累太壓抑了,就委屈的哭了。可是,老公卻說我矯情,說每個當媽的人都是這樣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