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帶和老人帶有啥差別?家有這幾類老人,媽媽最好自己帶娃!

2020-12-16 貝貝豆育兒課堂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常常聽到有媽媽抱怨:「孩子都被老人慣的不成樣子了。」「那你為什麼不自己帶呢?」「上班哪有時間帶孩子,再說,現在不都是老人帶娃嘛!」

當今社會,有一種理所當然叫「老人帶娃」,媽媽只管生,養的義務完全交給了老人,而往往受累不討好,帶著帶著就帶出了「婆媳矛盾」,原因無非是因為兩代人教育觀念的不同。

媽媽帶孩子和老人帶孩子,到底有哪些差別呢?會對孩子造成哪些影響呢?

@青青草:「兒子從出生到上學一直都是我自己帶,從小就培養他良好的習慣,給他樹立規矩,在我面前從來不會無理取鬧。暑假的時候婆婆想孫子,就去住了半個月,等回來以後完全變了一個人,淘氣調皮,起床還要我給他穿衣服,經常提各種無理的要求,不滿足就哭給你看。

差別一:規則意識

媽媽由於思想意識超前,對孩子的教育格外注重,給孩子灌輸好的思想和理念,對孩子會更有原則,面對孩子哭的時候也能正確對待,讓孩子明白哭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讓孩子提前適應初會規則。

而老人對孩子比較寵愛,對孩子的教育意識薄弱,只看重孩子的外在需求,他們最看不得孩子哭,一哭就心軟,因此不管什麼要求都統統答應。長期如此,孩子會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

差別二:自理意識

媽媽帶孩子會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自己動手的能力。會讓孩子自己穿衣服,自己刷牙,自己吃飯。獨立自主的能力強了,孩子上學後才能更好的適應學校生活。

而老人由於對孩子的寵溺,經常會包辦孩子的一切。什麼都不捨得讓孩子做,他們會給孩子穿衣服、餵飯。長期如此,孩子什麼都不會做,也不想做,會讓孩子形成依賴心理,上學以後也很難適應裡面的生活。

差別三:健康意識

媽媽帶孩子會經常陪孩子玩耍,探索新鮮事物,挖掘孩子的想像力,讓他們大腦更活躍,同時也會鍛鍊孩子的運動能力,無論心理素質還是身體素質都會非常健康,孩子性格也會更加活潑開朗。

而老人帶孩子生怕孩子磕磕碰碰,受到傷害,所以每天都把孩子放在一個安全區域內,不帶孩子出去適當鍛鍊,孩子長期接觸不到新鮮事物,而且也沒有運動能力,身體健康也會出現問題。

由此可見,媽媽帶孩子是最佳選擇,家有這幾類老人,媽媽最好自己帶娃!

1、身體狀況差的老人

現在很多年輕人結婚普遍都晚,而生孩子隨之也會推遲,而老人到了一定歲數,身體都會或多或少出現問題,精力也不會那麼旺盛,他們帶孩子的時候也不能全身心的投入,而且也不能很好的和孩子交流,會讓孩子缺乏安全感,而且因為長期不懂怎麼和別人溝通,導致性格內向。

2、有封建迷信的老人

老一輩的人大多都會有封建迷信思想,果果的奶奶就是典型的例子:家裡經常供著神像,如果有哪裡不舒服就趕緊找神婆「頂神」,給自己「指點迷津」。久而久之,果果也變得非常迷信,有一次腿磕破了,趕緊讓奶奶去菩薩面前「念叨念叨」。長期在這樣封建迷信的環境下成長,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響。

3、沒有文化的老人

孩子正在探知階段,對什麼事情都比較好奇,而且上學以後也會遇到很多不會的問題,如果交給沒有文化,不識字的老人帶,很可能會耽誤了孩子的教育。老人只知道一味的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而面對孩子的精神需求,卻心有餘而力不足。由於愧疚,會更寵溺孩子。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很可能變得自私,自大。

4、有婆媳矛盾的老人

媽媽和奶奶如果經常發生矛盾,這時候孩子由奶奶帶,很可能會經常聽到奶奶對媽媽的不滿和牢騷。有可能還會有意無意的給孩子錯誤的引導和教育,讓孩子認為自己的媽媽確實很差勁,久而久之也會對媽媽產生不滿,並越來越疏離。破壞母子間的親密關係。也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在這個「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本該承擔贍養老人,教育子女的責任,因此,不要認為老人帶娃是本分。自己的責任還是自己承擔吧。

相關焦點

  • 媽媽帶vs老人帶,誰帶出的娃更優秀,區別在這裡
    現如今由於工作和生活的壓力,帶孩子已經成為一個家庭的負擔,很多家庭矛盾都是由於孩子到底由誰負責帶而引發得,現在90後的寶媽越來越多,本身有著獨立性的同時還要負責帶娃,真的是難以兩頭兼顧,自己的孩子其實自己帶才會更放心一些,孩子會按照自己的想法快樂的成長,自己內心也會得到滿足。但有時候實在會因為工作的原因而不能很好的照顧孩子,於是只好交給家裡的老人帶。
  •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這3類老人帶出的娃更優秀,你家有嗎?
    ,連小寶貝也是世界上最亮地崽,這是大家對於辣媽帶娃的印象。而這,也成為了許多媽媽放棄工作,全心照顧孩子的最大的動力。那奶奶帶娃是怎麼樣的呢?不管這件外套孩子合不合適,褲子時尚不時尚。因為,奶奶的眼中只有一件事情:暖和實用最重要。在眾人看來,奶奶帶娃會產生許多的不利因素:老方式、不乾淨,沒有科學、孩子不聰明?老人帶娃缺點真的這麼多?NO,這三個類老人帶娃,孩子越帶越聰明。‍
  • 媽媽沒時間帶娃,又不放心給老人帶|學會接納,讓媽媽豁然開朗
    但是,在這個交接期內,左左媽媽的情緒極其不穩定,她經常白天晚上都往外面跑。她不放心左左的成長,她也不放心交給老人來帶娃。可是,她又沒有辦法改變局面,只能是不斷的焦慮,不斷的抱怨。而她的負面情緒,也越積越多,把自己帶入困境,連自己都搞不定。這樣的她,還怎麼可能帶好娃呢?
  • 老人帶娃不放心?家中有這幾種老人,媽媽可以放心把孩子交出去
    導讀:老人帶娃不放心?家中有這幾種老人,媽媽可以放心把孩子交出去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老人帶娃不放心?家中有這幾種老人,媽媽可以放心把孩子交出去!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家裡老人若是有這3個問題,就算再困難,父母也要自己帶娃
    現如今,不少父母生了孩子之後,面臨不工作就沒有經濟來源,去工作又沒人照顧孩子的窘迫境遇,基於這個現狀,老人帶娃就成了「潮流」。除了全職媽媽之外,很多家庭都是由老人帶娃的,有找保姆的,但比較少。但老人帶娃雖然為年輕父母解決了經濟問題,卻又帶來了一個新的問題。這個問題,就是孩子的教育問題。有不少寶媽大吐苦水,說婆婆衛生條件不好,連帶著孩子也不講衛生。甚至有些婆婆還挑撥寶寶和媽媽之間的關係,總是在他面前有意無意地說而孩子媽的壞話。
  • 年輕人和老人誰更適合帶娃?
    撫養我們這一代人長大,並讓我們成家立業的老人被指不會帶娃?最近有一位女性朋友辭職了。原因是生了二胎,需要全職在家帶娃。為什麼不讓家裡老人帶?答案居然說是老人不會帶娃。這個結論好像不止一次的被聽到,並被很多80後和90後的寶媽們默認為標準答案。而更尷尬的狀態是有人選擇自己全職帶娃,而有人讓老人帶著娃,卻不斷否定著老人的辛勤付出。到底年輕人和老人誰更適合帶娃?
  • 老人帶娃做到「三不問」,自己不受氣兒媳也歡喜,全家人跟著享福
    當婆婆幫兒媳帶娃時,最好不要過多幹涉,給自己和對方留足夠的空間。如此一來,一家人才能相處得更加融洽。同一個小區的婆婆們都羨慕極了,紛紛向張阿姨取經,發現以下三點很值得學習:1、教育孩子不多問老人帶娃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兒媳在管教犯錯、不聽話的孩子時,很多老人捨不得自己的寶貝孫子、孫女挨罵,總是會習慣性插手,老人是處於心疼,但會讓寶媽覺得妨礙到自己管教娃了。
  • 婆婆帶娃和自己帶娃的差別很大,這幾個方面很明顯
    我們經常會看到奶奶帶孩子和媽媽帶孩子的對比照片,那個差距經常會讓我們捧腹大笑,那麼兩者帶孩子的區別為什麼會那麼大呢? 從孩子出生到養成,婆婆與兒媳好像一直在關於孩子的教育問題爭吵不休。新媽媽根據書上的育兒理念去教育孩子,婆婆則是用自己的經驗去教育孩子。 下面這些婆婆帶娃和自己帶娃的區別,你中了幾個?
  • 家裡老人有這幾種特點,真不適合帶孩子,寶媽再難也要自己帶
    文|文兒最近,我朋友特別煩惱,因為要上班,她就把老人接過來幫忙帶娃了。可是,才帶了半個月,孩子就開始排斥她了。主要是,老人帶娃,凡事都聽孩子的,還總說爸爸媽媽忙,沒空管他,只有爺爺奶奶最愛他。我朋友也知道,老人這麼說是為了儘快取得孩子的信任,省的帶娃時孩子總找媽媽。但是,這種有損親子關係的帶娃方式,她實在接受不了。事實上,有些老人帶娃,確實存在很多問題。像家裡老人有以下這幾種特點,真不適合帶孩子,寶媽再難也要自己帶。
  • 該不該讓老人帶孩子,二胎媽媽有話說
    我是佑佑兜兜媽媽,今天我們來說一說「老人帶孩子」的話題。老人帶孩子的這個話題,一直是媽媽們所苦惱和頭疼的事情,由於生活的壓力和對工作的追求,讓他們不得不做出選擇。有人說,老人給你帶孩子,你解放了一大半,甚至還可以去做你想做的事情。
  • 老人「假帶娃」不如不帶娃!過來人:寧願辭職在家帶娃,不請公婆
    爺爺奶奶不說話,這時女兒萌萌才說,在爺爺奶奶家每天都吃不好,每天只能喝米湯。並且爺爺奶奶都喜歡打麻將,常常在家和別的老人打麻將,不管自己的孫女,萌萌胳膊上的傷就是萌萌在家一個人倒熱水喝時不小心燙到的。周媽媽這時感到非常後悔,對爺爺奶奶的不負責任感到氣憤,她決定以後還是要自己帶孩子。
  • 智慧奶奶帶娃方式火了!又跳圈又遊戲,誰說老人帶娃不行?學著點
    文/曉梅媽媽聊育兒中國有句俗話「隔代親,輩輩親」。老人一直是帶娃的主力軍。從奶奶到姥姥,雖然帶娃的女性角色在變化,但老人帶娃始終沒有退出過舞臺,爸媽在嫌棄老人的帶娃的同時,也在請求老人帶娃。2、對娃安全更上心老人帶娃對安全更上心。由於老人已經有了帶娃經驗,在帶孫子的時候,會比父母還要注意。因此,在安全問題上,老人的經驗要高於年輕父母。在這一點上,值得年輕父母放心。
  • 生完孩子後誰來帶娃?首先排除四類老人,容易影響孩子身心健康
    為此,小敏在家裡沒少跟老公吵架,最終她忍無可忍,還是讓婆婆回老家去了,自己親自來帶娃。經過這件事,她總算是明白了,並不是所有老人都適合帶娃,寶媽們千萬別抱太大希望在自己的公公婆婆身上。,寶媽要注意1、生活惡習多生活中的不少老人都有抽菸喝酒的習慣,如果自己家的公公婆婆常年吸菸酗酒,是不建議帶娃的。
  • 《老人帶娃矛盾多?聰明的媽媽的6個秘訣,第2個很多人沒想到》
    而我們總是用後面三個需求去要求老人,當然會不滿。這也很不明智。其實老人帶娃的目標是:省時省錢還安全。只要能做到前兩個要求的,都是超棒隊友了。畢竟,自己帶,沒時間掙錢。育兒嫂帶一月5千,一年6萬,是很多人一年的工資了。
  • 老人帶娃的時候,如果出現了第三種行為,媽媽們還是自己帶吧
    導讀:老人帶娃的時候,如果出現了第三種行為,媽媽們還是自己帶吧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老人帶娃的時候,如果出現了第三種行為,媽媽們還是自己帶吧!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家有老人帶娃的必看!這3句口頭禪,分分鐘害了孩子
    ,如果老人總說這3句話,媽媽們就要注意啦。這樣的場景,想必每個老人帶娃的家庭中,都會時有發生。這幾天和閨蜜們聊天,這樣的煩惱,也困擾著她們。一旦孩子在小時候,養成這樣一種錯誤的觀念,那以後不論他遭遇了何種境況,都會認為這不是自己的錯,而是別人的錯,自己不必為此承擔責任和後果。就像佑佑的奶奶會反駁一樣,很多老人會覺得:我只不過是打了椅子和地板,又不是教孩子打人,有什麼關係?
  • 誰說老人帶不好娃,家有這三類老人幫忙帶娃,孩子有出息爸媽省心
    今天和大家聊的話題是:家有這三類帶娃的老人,真幸福。前兩天,一個奶奶帶孫子做遊戲的視頻在網上火了,網友看了直呼,「我家要是有這樣的奶奶就太幸福了。」視頻裡,奶奶在一塊瑜伽墊旁邊,以不同方向、不同數量放置了鞋子,然後,小孫子根據鞋子的方向和數量來決定是單腳跳或是雙腳跳。
  • 家有老人帶娃的必看,這3句口頭禪,分分鐘害了孩子
    這樣的場景,想必每個老人帶娃的家庭中,都會時有發生。這幾天和閨蜜們聊天,這樣的煩惱,也困擾著她們。且不說大家都知道的一些帶娃分歧,單單是老人常常掛在嘴上的那些口頭禪,就總是令我們這些做父母的,頭疼不已。
  • 奶奶帶2歲孫子,廣場一幕笑翻媽媽,老人帶娃沒有你想的那麼可怕
    一個廣泛存在於年輕父母之間的矛盾就是如何兼顧工作和帶娃?最後不少父母都只能選擇退而求次,把孩子交給老人照顧。奶奶帶2歲孫子,廣場一幕笑翻媽媽這位媽媽也是數不清的職場媽媽中的一員,她想趁著年輕多賺點錢,以後等自己不年輕了,賺不了多少錢的時候就能夠專心陪伴孩子了。
  • 老人帶娃的家庭和自己帶娃的家庭,有何不同?這些優缺點你要知道
    當今社會,很多人的生活壓力很大,所以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結婚有孩子之後依然還得工作賺錢,所以不能在家全職帶娃的人有很多。為了減輕家裡負擔,把帶娃這個重任交給家裡老人的也不少。很多老人看見孩子就很開心,心想孩子在自己身邊熱鬧,也可以緩解下一代的經濟壓力,所以便很爽快答應幫兒女帶娃。但是只有當雙方生活在一起的時候,才發現家庭矛盾有多麼的大。那麼,有老人幫忙帶娃的家庭和寶爸寶媽自己帶娃的家庭將會出現哪些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