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帶娃矛盾多?聰明的媽媽的6個秘訣,第2個很多人沒想到》

2020-09-22 花花老師說情商


一談隔代帶娃,都是痛。細數老人帶娃多少罪,很多媽媽都不用打草稿,上來十二宗罪:

學步,砍綁腳繩,堅持孩子越早走路越好,

加鹽才有力氣、追餵、堅信養胖才是養好,

熱愛把尿,嫌尿不溼不透氣,

生病就吃藥,相信各種偏方,

一個勁的多穿,總怕孩子冷,

奶奶把尿圖


摔倒打地板,

娃玩總打斷,破壞專注力,

什麼都不能碰,

溺愛,給吃零食,

給孩子看電視,

一會愛孩子一會兇孩子,情緒走兩個極端。

讓電視帶娃


大家看完上面的「罪狀」,是不是共鳴得讓人想落淚?

隔代帶娃這麼痛,有沒有好法子破解呢?

做為一名7年帶娃2000+的情商老師,同時跟公婆同一屋簷帶娃的寶媽。我整理了6個秘訣,親測有效,分享給大家。

秘訣一:清楚老人帶娃的真正目標


大家想一想,為什麼我們對老人帶娃很多不滿,可是還有一半以上的家庭是老人帶?


用馬斯洛需求理論,老人帶娃至少達到了前兩個基礎需求: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而我們總是用後面三個需求去要求老人,當然會不滿。這也很不明智。

其實老人帶娃的目標是:省時省錢還安全。只要能做到前兩個要求的,都是超棒隊友了。

畢竟,自己帶,沒時間掙錢。育兒嫂帶一月5千,一年6萬,是很多人一年的工資了。更別提保姆帶不可控的危險等。

我們能工作,娃又安全,家還省錢。牢記三點,你會從心裡感恩老人。

秘訣二:隔代帶娃有你想不到的好處


對於年輕父母:省時省錢還有安全感。避免全職媽媽一人帶,會有疲勞感;

對於老年人:他們是養孩子,也是孩子在滋養老人,孩子可以讓老人的生命更有活力,生機。

最大的好處是對孩子。老人嘮叨,是孩子最好的語言啟蒙方式。

我婆婆剛開始會跟我說:「我這人就是太嘮叨,總忍不住嘮叨嘮叨的。」她是先鋪墊,以後嘮叨讓我不要介意。

她沒想到的是,我超開心地說:「媽,嘮叨好啊,嘮叨對孩子特別好。你越嘮叨,孩子肯定說話又早又好。這是中科院心理所佟樂泉老教授說的,中國最權威最有名的語言學專家。媽媽,你放心去嘮叨孩子吧」。

如果你家老人特別嘮叨,5歲前的孩子,都讓他去跟孩子說。3歲前有個嘮叨的老人,是寶。我們給老人真心的肯定:「媽,孩子說話比同齡人都早,都是你的功勞。」

多元化環境給孩子更強的適應力。

4+1的模式,也給孩子提供了多元化成長環境,可以避免媽媽一個人帶大,孩子幼兒園分離感比較重。


老人更願意肯定孩子和肯花時間無限陪伴,真的是童年裡很珍貴的禮物。

每每想到這一大串好處,真心感恩。

我相信每對父母都會感恩老人,可現實的摩擦怎麼辦?看第三個秘訣。

秘訣三:設置底線、責任明確

我常常說一句話:「養娃就是全家齊心協力開公司,父母是法定人,老人是職業經理。父母做孩子的決策,老人做孩子的執行工作。」

換成老人能聽得懂的話,就是:「從誰肚子裡出來的,聽誰的。」一開始這樣說,老人肯定不好接受。老公負責多「洗腦」,你養兒子的時候,媳婦不是也沒幹涉過。

推薦一個小方法,我們在身邊找了一位人稱大明白的姥姥,帶我家奶奶去拜訪分享帶娃經驗。大明白姥姥很給力,跟我家奶奶說:「咱們給兒女帶孩子,就是幫忙,不做主的。

我給自己閨女帶娃,就是孩子今天摔到一點皮了,都要告訴年輕人。孩子是他們的,不要想做孩子的主。時代不同了,我們不管多,也不累。」

你發現,老人不聽年輕人的,但是樓下大媽說什麼,她信。

這一點,讓爺爺奶奶在大部分衝突下,都願意說你們的孩子,你們做主吧。

當然,如果一位老人的話就完全解決,也不現實。再看第四個秘訣。

秘訣四:樹立父母的權威

其實老人不聽年輕人,聽老人。總還有一個大原因,老人比我們有經驗。

要樹立在育兒在絕對權威,我們就釜底抽薪,直接超越老人的經驗值。父母總覺得自己的科學育兒好,好在哪?要讓老人看得見。

我家兒子出生後,我們對自己有兩個要求:孩子晚上必須跟父母睡;每天陪玩半小時不玩手機,玩手機就看育兒文。

實在是學了很多方法後結果是:

小寶月子裡哭不停,奶奶說我來,哄不住,我們用6S法輕鬆哄睡。

1歲半愛說「不要、不要」,不要吃飯,天冷不要穿襪,有時候用講故事,有時候用遊戲力,搞定。


我家寶寶從一夜醒5次,哄睡哄到懷疑人生,後來我引導寶寶成功實現自主入睡、吃飯一定坐在寶寶椅,2歲不到愛讀繪本、自己穿鞋脫襪,奶奶帶起來很輕鬆。

現在每次我帶寶寶時,爺爺奶奶都站旁邊。後來,我才知道,他們在「偷師」。如果年輕父母搞定娃有絕招,老年人也會心裡欣賞。

這就夠了嗎?要讓老人聽話,關有權威還不夠,還要同心。怎麼做?下一條告訴你。

秘訣五:跟老人做一個戰壕的戰友


過去,隔代之間特別容易成為敵我雙方。因為把孩子放中間,雙方開戰。

其實,我們把孩子需要改的問題放在對面,我們和老人站一面。統一戰線,把老人和我們牢牢綁定在同一個戰壕裡。

比如,孩子不愛吃飯。不是都怪你給孩子吃零食。正確的站隊是,這個問題真討厭,爸爸媽媽,我們一起想辦法搞定它。

這就夠了嗎?要真正同心,一定是因為真正懂得。隔代養娃最需要下面一條秘訣。

秘訣六:有恩有情才有愛


這是我最想分享給你們的秘訣,不要在家裡講道理,要講感情,這句話同樣適用於隔代之間。

很多媽媽是在生孩子後,才有機會跟婆婆公公一個屋簷相處;就算是公公姥姥來帶,你們原生家庭也許也不會相處之道。

在養娃的路上,老人也需要我們的愛。愛老人有一個非常好的方法:聽他們講過去的故事。

我在兩年的時間,有空跟老人吃飯的時候,就總愛問爸爸媽媽過去的事。最長的一次,聽了2個多小時,有的故事聽了三遍。

因為聽得實在太多了,我差不多知道了:他們是介紹認識的,見兩面就結婚了,婆婆一輩子沒聽幾句浪漫的話;

我知道奶奶生第一個孩子是女孩,生出來4斤多要住保溫箱,要交70塊錢,她被婆婆嫌棄;

我知道家裡最窮的時候,10個孩子,只有稀飯吃,最後一個去的,就沒吃的了,只能撈到水;

雞蛋是最高級的營養品,給孕婦和生病的小孩子吃.......

我看得到,她才55多歲,一半白髮。

後來,我理解了很多事。為什麼她拼命塞孩子吃雞蛋?為什麼她一個快遞紙箱都要留下賣錢?為什麼她要孩子用尿不溼,怕孩子冷,拼命加衣服?因為曾經的窮,曾經的不容易。


我們一起做過幾件事,帶媽媽染髮燙髮,買人生第一件商場的風衣,媽媽過生日第一個蛋糕是我送的;爸爸媽媽33年結婚紀念日,我和老公準備了一大束粉色玫瑰,全家一起開燭光夜談,聽過去的故事。

如果有什麼好的建議給到隔代相處,我認為,跟老人之間,有恩才有愛。一定要多去創造有恩的回憶。


養娃不易,且帶且珍惜。養孩子的過程,是收集愛的過程。

老人帶娃,使用以上6大秘訣,造一個愛的城堡給孩子。


你家老人帶娃怎麼樣?歡迎在留言區討論哦。我是中科院婚姻指導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心理學科班出身,有7兒童情商教育經驗,是家長喜歡的金牌情商老師。願第一次做爸媽的路上,有人愛你。

相關焦點

  • 老人帶娃矛盾多?聰明的人這麼做,這些方法有奇效
    導讀:老人帶娃矛盾多?聰明的人這麼做,這些方法有奇效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老人帶娃矛盾多?聰明的人這麼做,這些方法有奇效!
  • 老人帶娃容易有家庭矛盾?年輕父母學會3個解決方法,好處多
    文 | 小書蟲媽媽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但現在身邊的很多年輕父母都不敢把孩子交給父母帶,心理負擔很重。生怕老人太寵孫子或孫女,容易使寶寶變成愛撒嬌的嬌氣包。有些年輕父母也擔心,給老人來家裡帶娃,在相處的過程當中產生分歧和矛盾,從而帶出了家庭矛盾。
  • 「聰明」奶奶帶娃火了,誰說老人不會帶娃?這樣帶娃媽媽都沒話說
    「聰明」奶奶帶娃火了,很多父母都自慚形穢近一段時間有一個視頻在網上火了,裡面就是一個奶奶的帶娃日常,尤其是讓大家熱議的是這個奶奶的帶娃方式,讓很多的網友讚嘆:「誰說老人就不會帶娃的,就憑這位奶奶的操作,很多父母都自慚形穢吧。」
  • 和老人一起帶娃,常見的7個矛盾,你家的中了幾個?
    見過很多這樣的家庭,本來婆媳關係蠻好的,可自從有了孩子後,婆媳關係就變得越來越緊張,有的還影響到夫妻感情,鬧得離婚收場。和老人帶娃,會經歷很多的矛盾,總是會讓平靜的生活不時地激蕩起水花四濺, 擾亂心神。
  • 誰說老人不會帶娃,聰明的老人這樣帶娃,家庭矛盾都少了
    年輕人忙著搞事業,家裡的孩子基本上就只能交由老人來帶,但畢竟老人的思想觀念和現在的生活環境不符。導致很多家裡因為老人帶孩子而鬧得雞飛狗跳,讓老人出了力還不討好。但並不是所有的老人帶娃都是一個模式,有的老人就有自己的帶娃妙招。
  • [媽媽吐槽團]全職媽媽帶娃累到崩潰 卻沒人理解
    1、寶媽「親親小寶2013」:一個人帶娃 我時常累得要崩潰我女兒現在兩歲多,出了月子就是我一個人帶。回想一下,沒娃的日子簡直太瀟灑了,自由自在。生完孩子兩年,我都沒買過一件衣服,去年過年我問老公要三千塊去買件大衣回娘家,他說別買了。我說為什麼你可以花一萬多買兩個蘋果6,而我買件衣服都不行,結果他回答因為錢都是他賺的,所以他可以多花。還有一次,周末他在那兒玩遊戲,我想讓他幫忙帶下孩子,我休息一會。結果他說:「我天天上班賺錢累死了,你在家閒著還喊累?要不你今天就出去上班,看看有多累?有本事你去賺錢!」
  • 老人帶娃好處多,3個方法,助你輕鬆化解隔代教育矛盾
    下面是化解隔代育兒矛盾的三個小方法,分享給大家:①首先,要能看到老人帶娃的優點 其實隔代育兒矛盾的產生,關鍵的一點還是只看到了對方的「差」,卻沒看到對方的「好」。無論是年輕父母帶娃也好,老人帶娃也好,都有其自身的優點與缺點。放下成見,取長補短,才是解決雙方矛盾的最佳方法。
  • 老人幫忙帶娃,卻帶出了矛盾,這個結怎麼破
    農村老太太伺候兒媳婦兒坐月子,沒想到卻被要求只能洗尿布,不允許碰小孫女兒。在兒媳的強烈要求下,全家只好忍痛花錢請專業月嫂精心照顧孫女。這事一出,再一次把老人帶娃的問題推到了風口浪尖上,老人好心幫忙,卻幫出了一系列的矛盾和問題,那麼老人帶娃,你害怕嗎?
  • 想要老人高質量帶娃,牢記三個原則,減少家庭矛盾
    前言其實不用想,父母都知道,孩子終歸自己帶最好。只是現實太過殘忍,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實際問題,所以並不是每對父母都能自己帶娃。很多時候,還是需要老人幫襯,甚至全職帶娃。不能避免的是,在帶娃問題上兩代人意見難以統一,必然會出現很多分歧。此刻年輕父母的態度就特別重要,若是只體諒老人的辛苦,那麼對孩子的整體發展肯定不利,因為老人的教育觀念本質上是存在問題的。
  • 誰說老人帶娃不行?聰明的奶奶帶娃有妙招,3種方法帶出優秀娃
    文/曉梅媽媽聊育兒現在老人帶娃早已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老人帶娃是為了子女能夠減輕負擔,但是也會有不少人認為老人帶娃會有很多的弊端,在「隔輩親」的方面,會比較溺愛孩子,甚至讓孩子再次回到父母的身邊生活,會養成一些不好的行為習慣。
  • 看不慣老人帶娃的方式?不如換個思路
    要問生娃後的幾大煩惱,「誰來帶娃」這條絕對位列前三。媽媽辭職在家帶娃?經濟來源的減少,和孩子成長中不斷增加的開銷,對大部分家庭來說是一對不可調和矛盾。請保姆帶娃?盤算著自己和娃他爸的工資,好像也不是很夠支撐得過來。更何況,這兩年來月嫂、保姆的新聞就沒斷過。誰能放心就這麼把娃交出去呢。
  • 誰說老人帶不好娃,聰明奶奶帶娃方式火了,三類老人帶出優秀娃
    可並不是所有的老人都能像這位奶奶一樣,網上有不少帖子裡在說老人帶娃的壞處,也有很多網友在抱怨和老人之間,因為帶娃而產生的矛盾老人離開家鄉就是為了照看孩子,而且由於二胎的全面開放,帶娃的老人也越來越多,無論你是否願意,但都無法不優先選擇請老人幫忙,否則就會讓自己的家庭有可能陷入生活的窘迫。但在老人帶娃的生活裡,一方面大家都在享受著寶寶到來給家庭帶來的甜蜜,另一方面也是由於照看寶寶而隨之產生的矛盾。
  • 「你不幫我帶娃,我也不給你養老」,老人帶娃跟被贍養該劃等號嗎
    沒想到老太太的話更絕:我養大了我兒子,他必須給我養老,即便缺德到家,不給我養老也沒關係,我還有兩個兒子。彤彤媽媽多次跟我們抱怨,發誓賭願說如果以後伺候這個老婆子自己名字就倒著寫。從這個角度來說,如果兒媳婦希望老人在有能力的時候幫忙照顧孩子,那麼老人幫忙帶娃就會成為她贍養老人的附加條件。
  • 老人幫助帶娃的家庭,媽媽堅持以下原則,矛盾少三代人更融洽
    對於大部分普通家庭來說,生完孩子後一般都需要老人幫忙帶娃。但是讓老人帶娃,很多年輕父母又很焦慮,畢竟隔代育兒的問題不容小覷。如果為了避免矛盾,什麼都順著老人,體諒老人,那麼肯定對孩子的教育不利。但是如果事事較真,什麼都要管,不僅會讓老人寒心,自己累得夠嗆,家裡肯定也會鬧得雞飛狗跳。
  • 為什麼姥姥逐漸成為帶娃「主力軍」?這2個優勢,奶奶比不了
    為啥奶奶帶娃越來越少,姥姥卻逐漸成為帶娃「主力軍」?這2個優勢,是奶奶比不了的!自古以來,婆媳矛盾就是很多家庭的困擾,離得稍微遠點,還好一些,如果婆婆幫忙帶娃,婆媳倆抬頭不見低頭見,很容易出現矛盾;再加上兩代人的育兒理念不同,很容易發生衝突,增加婆媳矛盾,甚至影響了家庭的和諧。
  • 老人帶娃矛盾一籮筐?不好意思,你吐槽老人的樣子真醜
    老人帶娃,確實是一直困擾我們的問題。,來了只會有矛盾。同事茉莉,也是一位媽媽,有個兒子,今年上一年級。老人啊,即便和你有過矛盾,即便知道自己已經時日不多,也依舊在努力的,用自己的方式,愛著你。家有老人在,是一種福氣;有願意幫你帶娃的老人,更是一種加倍的福氣。
  • 很多女性加入全職媽媽陣營,難道是娃沒人帶?背後的心酸更現實
    現在越來越多的媽媽選擇在家裡面當全職媽媽,在很多人眼中,全職媽媽是一個非常輕鬆的事情,拿著老公的錢,每天照顧一下孩子就可以到處閒逛。很多人都沒有真正去了解帶孩子的辛苦,很多家長都是在家自己帶孩子的,這裡面的心酸也只有她們自己知道。如今很多女性加入了全職媽媽陣營,難道就是因為娃沒人帶?小月是一名九五後的全職寶媽,今年也才24歲,這個年紀很多人可能還在上學,或者剛剛工作,但小月的孩子都已經三歲多了。
  • 誰說不能讓老人帶娃?聰明奶奶帶娃方式走紅,比年輕人更勝一籌
    很多家庭中寶媽除了上班還得帶娃,實在是分身乏術,便只好請老人來幫帶。但是不少年輕父母都認為,老人帶娃是有很多弊端的,所以心裡並不情願讓老人帶娃。網上有一位聰明奶奶帶娃方式走紅,她成功扭轉了大家對"老人帶娃"的一系列刻板印象。這位奶奶可不像傳統奶奶帶娃的方式一樣,無盡地寵著孩子、慣著孩子,她有著屬於自己的一套帶娃方式。奶奶在網上分享了很多帶娃的日常,其中有一個視頻獲得了很多寶爸寶媽的點讚。
  • 媽媽帶娃坐公交沒給老人讓座,被說沒教養,娃的反擊讓乘客羞紅臉
    導讀:媽媽帶娃坐公交沒給老人讓座,被說沒教養,娃的反擊讓乘客羞紅臉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媽媽帶娃坐公交沒給老人讓座,被說沒教養,娃的反擊讓乘客羞紅臉!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老人帶娃衝突不斷?《童年不缺愛》化解矛盾,家庭和諧,孩子安心
    心理學上,有一種現象叫「投射」,投射會讓人戴上一副「有色眼鏡」視人,透過它,任何人和事物都被印上底色,看到的世界都是不真實的。我也是一個二寶媽,二寶不到6個月,有一天婆婆拿著一盒維生素D滴劑問我「你是不是一直給孩子吃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