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慣老人帶娃的方式?不如換個思路

2020-09-23 文迪迪迪

要問生娃後的幾大煩惱,「誰來帶娃」這條絕對位列前三。


媽媽辭職在家帶娃?經濟來源的減少,和孩子成長中不斷增加的開銷,對大部分家庭來說是一對不可調和矛盾。


請保姆帶娃?盤算著自己和娃他爸的工資,好像也不是很夠支撐得過來。更何況,這兩年來月嫂、保姆的新聞就沒斷過。誰能放心就這麼把娃交出去呢。


於是,請尚有餘力的老人帶娃,成了很多家庭的常態。


但,隨之而來的煩惱,也有很多。

隔代育兒,宛如宮鬥?


老人的加入,使得原本小家庭的人際關係更複雜。


同一屋簷下的人們,既是丈夫妻子,又是父母子女,還是婆媳公婿……幾重關係一疊加,些許漣漪也能攪出一場風波。


而生活習慣的差異、看法觀念的不同,也總能產生一些讓父親母親看不慣的事情。


「我婆婆直接用手拿消毒完的奶嘴,和她說了這不乾淨,偏說我挑剔。」


「我爸總喜歡在我們教育孩子的時候在一旁唱反調,久而久之孩子都不聽我們的話了。」


有些事情,當場說明吧,感覺對不住老人;不說吧,覺得對不住孩子。


實際上,老人可能也覺得很委屈。


畢竟一把年紀了,精力體力都比不上從前,小孩又都是「充電五分鐘,放電倆小時」的永動機,一整天下來,老人也很疲憊。


而且,上一輩終於從工作崗位退下來,正是享清福的時候,但為了給子女搭把手,千裡迢迢來到人生地不熟的城市,寄居在並不寬敞的住所,除了子女孫輩,沒有別的親朋好友……


時間一久,難免有摩擦衝突。


其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和爸爸媽媽的共同目標都只有一個:孩子的健康快樂。帶娃絕不是各為其主的宮鬥劇,而應該是互相推進、互相協助的勵志劇。

四大法寶,專治隔代育兒各種不服

1互相尊重

  • 作為子女,長輩在自己需要的時候伸出援手,幫忙承擔育兒責任,為教養孩子付出大量心血,確實應該感恩。


  • 作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應當承認父母的「C位」角色,尊重孩子父母的養育主張。


有了這個互相尊重的意識,有分歧時溝通才能就事論事,避免互相指責,上升到身份,影響雙方感情,比如:


「你這樣哪裡像個當媽的!」

「你還說多愛孩子,怎麼這都做不好?」

2共同學習

不少媽媽自己學習育兒知識很積極,由此嫌棄老一輩育兒觀念落後。


可作為長輩,對信息的獲取與甄別能力都不如年輕一代,更何況每天還要帶娃闖關?再說了,育兒的觀點也是不斷更新的,老人的觀點可能陳舊,但也不應該被放在「鄙視鏈」的下遊。


與其居高臨下地指導,不如帶上勞碌在一線的長輩們一起學習,共同進步。

實在勸不動,不如借「權威」的口來溝通,比如:


給老人轉發和自己觀點一致的專家文章、課堂小視頻;趁著一起去醫院體檢時,積極提問,借醫生來支持我們的做法。


同時,還可以借用老人嘴裡「別人家的爸媽」的影響力。


讓他們喜歡的「小雨媽」「龍龍爸」現身說法,分享自己的經驗,也可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3統一原則

太小的孩子不能理解兩套邏輯,而聰明的大孩子,則會「狡猾」地在父母和祖輩間鑽空子。


因此,對於一些根本原則,譬如飲食要不要加調味料、每天看多久的電視、自己吃飯還是餵飯等問題,爸爸媽媽們應和老人們溝通好,統一戰線。

4適度寬容

老人帶娃,出發點是對子女與孫輩的愛。因此,對於一些無傷大雅的事情,爸爸媽媽們不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要跟老人太過較真。

話說回來,爸爸媽媽也不應因為老人的幫忙,而偷偷「逃避」了自己的責任。


沒有老人,寶寶身上滿載屎尿的紙尿褲不會自然脫落、自動換新;被娃弄了一地的玩具書本,不會自己歸位;飯菜更不可能自己從超市飛回家,「自來熟」地躺在盤裡等我們享用……


帶娃要操持的事情,遠遠比我們想像的繁瑣。


周末適當地參與、代班給老人休息的時間,既能讓大家在許多事情上認知統一,也能給老人一個休息的機會,心情也能更好呀~


相關焦點

  • 老人帶娃:看不慣又離不開,多少家庭的痛
    淘媽老家有很多和我媽媽同齡的阿姨,都去兒女家幫忙帶孩子了。朋友小婭和老公都要上班,孩子從4個月開始一直都是由婆婆帶著。她經常會和我抱怨婆婆帶孩子有很多不好的習慣,有時看著是真生氣。可是他們沒時間,只能讓婆婆帶娃。老人帶娃,看不慣,又離不開,也是很多家庭的痛。
  • 老人帶娃,看不慣又離不開,正確的打開方式在這裡
    有時候想好好跟老人溝通,沒想到卻換來老人的勃然大怒:「我每天這麼辛苦的幫你們帶孩子,你們還嫌我礙事,我不管了!」這位家長說,常常會因為給孩子穿幾件衣服,什麼時間段吃什麼東西這種索事而和老人「開撕」。老人說:「孩子必須穿包腳的褲子,把手腳包起來,怕孩子著涼。」
  • 老人帶娃一萬個不放心,怎麼辦?
    上班族朝九晚五不加班已屬萬幸,這讓身處職場兼顧帶娃職責的媽媽陷入兩難境地,疲憊不堪。於是,家中老人再次衝鋒陷陣,展示出他們無窮的力量,成了新一代帶娃族。儘管大部分屬非正規軍,卻也是使出了全身的解數,毫不怠慢,對娃的寵愛程度絕不亞於當初照顧我們的時候。
  • 兒媳自述:「老人帶娃,看不慣又離不開!」道盡多少家庭之痛?
    一位讀者發來這樣一個問題:我去年生娃,婆婆從孩子出生以後就過來幫忙帶。本來以為婆婆幫忙自己可以輕鬆點,可發現婆媳共同帶孩子有太多無奈。吃飯的時候,婆婆把嚼碎的飯餵寶寶,平日裡,婆婆一高興就往寶寶臉上親,還有很多生活習慣我看了很不舒服。有時,我會不經意說一句,可婆婆卻說「以前我兒子就是這麼帶大的」。我竟無言以對。
  • 老人帶娃看不慣又離不開,隔代教育的矛盾要怎麼解?
    當科學教育正面遭遇經驗教育,寶媽寶爸經常有種秀才遇見兵的無力感,隔代教育中的諸多看不慣,卻又因為城市生活讓年輕人工作壓力大,無力照顧孩子等等原因,離不開祖輩的照顧。看不慣:老人為什麼這麼固執?老人帶孩子,習慣用的口頭禪「我們那時候……」「你們小時候就是這樣的,不是也沒問題嗎?」
  • 一邊嫌老人帶娃不行,一邊又需要他們幫忙,揭露多少家庭的通病?
    事情是這樣的:這位寶媽一開口,就各種抱怨自己的公婆,先是說他們不講衛生,帶孩子不細心,孩子的衣服不知道跟大人的分開洗;每次帶孩子出去玩,孩子都弄得滿身土回來,等等。之後,又說他們很摳門,平時買菜做飯扣扣搜搜,一個星期才買一次排骨,給孩子買玩具也是鬧得不行了才買。最後,還說:「他們帶孩子,說真的,還不如保姆帶的好!」
  • 老人帶娃,抱怨不如感恩
    本文轉載自「丁香媽媽圖書館」生活中經常有人抱怨老人幫忙帶娃引發的矛盾,我身邊有這樣一個朋友,她就不止一次地跟我這麼抱怨過,但是後來她突然就不抱怨了。生完寶寶以後,她婆婆開始在家裡幫著帶娃,兩輩人之間因為帶娃產生的摩擦就拉開序幕了……說了奶粉不能拿開水衝,
  • 老人帶娃:看不慣又離不開!多少家庭之痛
    她不禁感嘆道:哎,以前總嫌棄我媽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她這回去才半個月,我就感覺缺了一隻手,家裡沒個老人可真不行啊。老人幫著帶娃,在中國,這樣的現象應該是比較常見的。如果有老人說要自己偷著樂,不願意幫著帶孩子,多少還會被道德綁架說這個老人有點「自私」。
  • 老人幫忙帶娃,或許你看不慣這些,可是……
    天氣開始變涼了,這個季節出去遛娃是最好的,白天出去遛娃的時候,我看到基本上都是老人在溜娃,老人遛娃看到各種牌局,都停留一會兒,如果孩子大一點的,自己也會參與其中玩兩局,前兩天去公園遛娃時,看到一群老人圍坐在一個石桌子玩的不亦樂乎,有兩個大概一歲多一點的孩子也在其中。
  • 老人帶娃看不慣又離不開,隔代教育的矛盾,到底苦了誰?
    當今社會,年輕人看不慣又離不開的隔代教育。之前小辰出過一篇關於隔代教育,解決一些矛盾的具體方法,今天主要跟年輕父母們梳理一下心態。小辰有個同事,因為工作脫不開身,想讓父母過來看孩子,但是老家也一堆事情走不開,於是就不樂意了,腦子裡想的都是:哥哥嫂嫂的孩子都是父母帶大的,怎麼到我這就不行?
  • 不讓婆婆帶娃的五大理由,越是注重教育,越是要自己帶娃
    當然還有很少數和我一樣的第三類媽媽,既要工作又要帶娃,從娃出生,自己帶到一歲,然後找了一份兼職,每天下午去上三小時的班,這三小時孩子由家裡唯一退休人員婆婆照看,其餘時間我和全職媽媽沒兩樣。 每次說起婆婆帶娃,我總會勸說:「能自己帶娃一定要自己帶,如果不是迫不得已,千萬不要與公婆同住,尤其是在孩子剛出生的時候。」
  • 老人帶娃的家庭和自己帶娃的家庭,有何不同?這些優缺點你要知道
    當今社會,很多人的生活壓力很大,所以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結婚有孩子之後依然還得工作賺錢,所以不能在家全職帶娃的人有很多。為了減輕家裡負擔,把帶娃這個重任交給家裡老人的也不少。很多老人看見孩子就很開心,心想孩子在自己身邊熱鬧,也可以緩解下一代的經濟壓力,所以便很爽快答應幫兒女帶娃。但是只有當雙方生活在一起的時候,才發現家庭矛盾有多麼的大。那麼,有老人幫忙帶娃的家庭和寶爸寶媽自己帶娃的家庭將會出現哪些不同呢?
  • 誰說不能讓老人帶娃?聰明奶奶帶娃方式走紅,比年輕人更勝一籌
    很多家庭中寶媽除了上班還得帶娃,實在是分身乏術,便只好請老人來幫帶。但是不少年輕父母都認為,老人帶娃是有很多弊端的,所以心裡並不情願讓老人帶娃。網上有一位聰明奶奶帶娃方式走紅,她成功扭轉了大家對"老人帶娃"的一系列刻板印象。這位奶奶可不像傳統奶奶帶娃的方式一樣,無盡地寵著孩子、慣著孩子,她有著屬於自己的一套帶娃方式。奶奶在網上分享了很多帶娃的日常,其中有一個視頻獲得了很多寶爸寶媽的點讚。
  • 機智奶奶帶娃技巧成標杆,憑啥說老人帶不好?仨優勢爸媽自嘆不如
    編輯:邱寫寫在這個雙職工家庭遍地的大環境下,老人帶娃已經成為了一種普遍現象,每天晚飯過後,小區裡遛娃的一大半都是老人。老人帶娃可以說有利也有弊,不少爸媽擔心老人稍顯落後的教育方式,會影響到孩子的心理髮育。
  • 老人帶娃,你或許看不慣這件事,可是……
    昨天就看到個約莫18、9個月的小女孩,被爺爺推著小車出來,爺爺發現有牌局,目不轉睛的看了起來。,還帶上娃,真的很常見嗎?其實,不管是打牌時抱著孩子玩、還是鋪個墊子任孩子爬、撒了歡兒的讓孩子跑,這只是表象,讓大家感到深層次憂慮的,是這背後、關於隔代育兒的「無效陪伴」:我們害怕老人打牌、看電視、坐在馬路看車水馬龍時,與孩子零溝通或是單向交流;害怕老人只認為餵養哄睡就是帶孩子,無法及時捕捉孩子的敏感需求;害怕這一件件類似的不起眼小事累積起來,讓孩子逐步喪失了與大人的親密情感聯結
  • 聰明奶奶帶娃方式火了,誰說老人不會帶娃?這樣帶娃既輕鬆又開智
    近日,一位聰明奶奶帶娃的方式火了,更是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甚至有網友說:誰說老人不會帶娃?,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有太多的家庭裡都是因為老人帶娃的方式存在著很多弊端,導致寶媽心生不滿,甚至引發家庭矛盾。一些奶奶帶娃的方式只顧著自己,比如帶寶寶跳廣場舞,或者打麻將,反而忽略了對寶寶細心的照顧和陪伴,這樣一來,就容易讓寶寶出現問題,而寶媽自然心裡也是有意見的。當然,老人幫忙帶孩子,本就是一種對子女的付出,不管如何,做子女的首先要心存感激。
  • 誰說老人帶不好娃,聰明奶奶帶娃方式火了,三類老人帶出優秀娃
    可並不是所有的老人都能像這位奶奶一樣,網上有不少帖子裡在說老人帶娃的壞處,也有很多網友在抱怨和老人之間,因為帶娃而產生的矛盾老人離開家鄉就是為了照看孩子,而且由於二胎的全面開放,帶娃的老人也越來越多,無論你是否願意,但都無法不優先選擇請老人幫忙,否則就會讓自己的家庭有可能陷入生活的窘迫。但在老人帶娃的生活裡,一方面大家都在享受著寶寶到來給家庭帶來的甜蜜,另一方面也是由於照看寶寶而隨之產生的矛盾。
  • 「走心」奶奶帶娃火了,誰說老人不會帶娃?這種方式輕鬆又好玩
    ,老人可比你會帶娃下面這位奶奶可以說是帶娃教科書級別的了,她為了讓孩子能開心的玩耍,特意給孩子做了一款又好玩又益智的遊戲。這位「走心」奶奶帶娃的方式也火了起來,有時候家長只要稍微動一下腦筋就可以了。老人帶娃歡樂多其實很多年輕父母根本就沒有時間去想太多新奇的東西,而老人有更多的時間,他們可以為孩子創造出更多的快樂,而且也不會帶著孩子一直玩手機,因為老人就不喜歡。
  • 老人帶娃容易有家庭矛盾?年輕父母學會3個解決方法,好處多
    身邊很多被奶奶、姥姥帶大的孩子,反而更孝順,更優秀,家有老人帶娃的幸福,很多人是不會懂得。我來帶大家看看,老人帶娃有哪些好處?(1)老人生活經驗豐富、處事不驚爺爺、奶奶已經成功撫養和教育了一代人,因此在帶孩子的方面經驗更加豐富,了解孩子各個階段的發育特點。
  • 「聰明」奶奶帶娃火了,誰說老人不會帶娃?這樣帶娃媽媽都沒話說
    「聰明」奶奶帶娃火了,很多父母都自慚形穢近一段時間有一個視頻在網上火了,裡面就是一個奶奶的帶娃日常,尤其是讓大家熱議的是這個奶奶的帶娃方式,讓很多的網友讚嘆:「誰說老人就不會帶娃的,就憑這位奶奶的操作,很多父母都自慚形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