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 葡萄酒大師內德·顧文專訪:澳洲天然酒熱潮

2021-02-15 朱利安葡萄酒

▲ 葡萄酒大師內德·顧文(Ned Goodwin MW),下文簡稱「NG」。

《朱雜》:能否為中國的讀者們做個簡單的自我介紹?

NG:我在2010年通過了葡萄酒大師,在日本生活了13年。2014年我回到了澳大利亞,因為這裡的生活方式和品質對我來說就像天堂一樣。而且我也不想再留在人口太多的城市,因為除了在東京以外,我還在紐約生活了六年,也在巴黎呆了四年。如今我擔任一些餐飲集團的顧問,定期寫文章,經常參與到澳大利西亞的傳媒工作中。與此同時,我還擔任一家航空公司的葡萄酒顧問。我也是一家位於東京的酒商的合伙人。

《朱雜》:能否為我們簡單介紹一下澳大利亞葡萄酒的最新消費趨勢?

NG:隨著「可持續發展葡萄酒」的最大盛會之一——「Rootstock」(每年一屆在雪梨舉辦),天然葡萄酒逐漸成為了澳大利亞消費者的焦點。澳大利亞是一個成熟的葡萄酒市場,因而這裡的消費者傾向於消費與當地的氣候和飲食習慣匹配的葡萄酒,導致白葡萄酒的消費量超過紅葡萄酒。近十年來,橙葡萄酒(《朱雜》備註:經過浸皮工序的白葡萄酒)越來越受到關注,而香檳的消費量正在飛速增長,勢如破竹。在另一方面,波爾多葡萄酒已經日薄西山,然而清爽的紅葡萄酒則正佔據上風。這些多數產自於澳大利亞許多「非幹涉主義」釀酒師手中,尤其是位於雅拉谷北部的,麥拉侖威爾以及其它地方,如法國汝拉的、博若萊的、南羅納河谷的以及義大利西西里島的酒莊。說到義大利,它積極向上的葡萄酒文化絕對會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畢竟誰不嚮往義大利呢?正因如此,在澳大利亞的一些溫暖產區就種有很多來自義大利的葡萄品種。鑑於全球變暖以及這些葡萄品種與澳大利亞地質和氣候的絕配,這種趨勢也不足為奇。

《朱雜》: 從本世紀初至今,澳大利亞葡萄酒產業經歷了怎樣的變革與發展呢?

NG:澳大利亞的葡萄酒產業經歷了數十年的鞏固,一些曾經高貴的品牌如今也已整合進企業和相應的文化中。由於這些葡萄酒風格比較統一,所以越來越多人開始追求產區特點,這就促進了一批非幹涉主義釀酒師們的興起,而其中許多都具備著非常紮實的技術背景。眾多外界人士認為大部分澳大利亞葡萄酒都是出自較熱地區的飽滿、強勁、高酒精葡萄酒。從這個角度而言,我們現在可以理直氣壯地說澳大利亞葡萄酒越來越清爽、單寧越來越緊實, 且越來越多葡萄酒釀自涼快的邊緣性氣候,與其它地區的葡萄酒相比酒精度稍微低一些。這也說明了澳大利亞葡萄酒生產商的適應能力和實力——才華橫溢的釀酒師和優質的葡萄園使得他們能迅速適應新趨勢。也許這種能力與澳大利亞與世隔離的特殊情況以及澳大利亞人充滿樂觀的精神有一定關係吧。

《朱雜》: 我知道你是「天然葡萄酒」的倡導者。你能否闡述你對於天然葡萄酒的看法和理解,以及這個趨勢在澳大利亞將有怎樣的發展?

NG:與其說我是天然葡萄酒的倡導者,不如說我是這個「哲學」的支持者。但我也是一個嚴厲的「批評者」——太多差勁的葡萄酒,甚至是有缺陷的,列入了一些餐廳酒單中,就因為它們屬於時尚的「天然葡萄酒」,而不是因為它們的實際品質。同時,這也是針對一些無能的侍酒師的批評——他們不會親自到葡萄園中去實地尋找真正適合他們餐廳的佳釀。他們只是為了顯時髦而引進這些酒。

另一方面,之所以天然葡萄酒正在蓬勃發展,可能是因為澳大利亞擁有一種「技術性文化」。這種文化就體現在葡萄酒生產、教育,甚至消費上,並意味著澳大利亞人對質量的要求比法國人和其他歐洲人,甚至比日本人,更苛刻。我記得曾有個著名的英國評論家說過「因為澳大利亞的特殊文化,所以絕大多數優質天然葡萄酒都會產自澳洲」。我非常贊同這個觀點。

「天然葡萄酒」並沒有法律的嚴格定義。在我看來,這類酒應該是小批量生產的、工匠般的、非機械化的、遵守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的(可以是純有機或生物動力栽培方式)、橡木桶用得到位的(甚至不用)、不添加二氧化硫、酵母、單寧、酸度、酶、濃縮液、糖分色素的葡萄酒。理想情況下,天然葡萄酒應該能充分體現出其產區的特點。這就意味著應儘量減少對葡萄酒的幹涉,所以如果釀酒師功夫不夠,葡萄酒很容易會出現微生物上的問題。事實上,還是有太多天然葡萄酒出現酒香酵母、揮發性酸、以及微生物等問題。

無論如何,從釀酒理念的角度,如果生產商樂意花費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在葡萄園和釀酒上,使他們的葡萄酒更純淨,這樣的行為是值得讚揚的。相反,天然葡萄酒的流行趨勢被一些精明的釀酒師濫用了——他們認為留鬍子或設計玄虛的酒標就足於掛「天然葡萄酒」牌了。

《朱雜》:澳大利亞葡萄酒產業應該何去何從呢? 或者你認為10年內會有怎樣的前景?

NG:如今澳大利亞的葡萄酒消費量已經超過了西班牙,葡萄酒已經成為當地餐飲界不可或缺的風景,更是澳大利亞文化密不可分的一個部分,所以政府應該加大對於葡萄酒本土釀酒商的資金扶持。目前對於葡萄酒產業的稅收體現出澳大利亞政府管理過度,並沒有讓這片神奇土地上的葡萄酒產業展現出應有的魅力。這在一定程度上對消費者和遊客造成了影響,使得優質的葡萄酒對於大眾消費者來說價格過高,不夠親民。相反,在零售層面,不利於產業發展的雙頭壟斷現象並沒有得到政府在不公平貿易上的足夠管控,導致大部分葡萄酒採購來自依賴折扣手段去吸引客流量的兩家大型超市集團。在這種錯誤的市場環境下,釀酒商更注重產量而不是質量,消費者期待更低的價格,而更好的生產商則只能通過餐飲渠道來消耗他們的庫存,導致大部分消費者無法通過零售渠道購買到這些葡萄酒。在另一方面,對於小規模的生產商而言發展前景是樂觀的——在市場的驅動下,他們在種植更適合當地風土的地中海葡萄品種

《朱雜》:消費者應該去留意哪些新興酒莊呢?

NG:很多呢!很多良性發展的酒莊釀造出表現非常好的葡萄酒,包括Jamsheed酒莊的Gary Mills、Luke Lambert酒莊、Timo Mayer、Thick as Thieves的Syd Bradford。還有不添加二氧化硫的Lucy Margaux、Jauma (表現非常出色的歌海娜老藤)、The Other Right、來自西澳大利亞的Si,還有Ochota Barrels、The Chapter、Architects of Wine,還有最近在麥拉侖威爾特別受歡迎的、釀造優質橙葡萄酒的、常用義大利品種的Gill Gordon-Smith

《朱雜》:在本月初,你正式加入了中國的貝丹德梭品酒團隊。你為什麼選擇加入他們?

NG:我認為,是時候讓一群品酒師來打破葡萄酒評論的傳統桎梏了。這個團隊匯集了在亞洲市場上難以比擬的經驗,因此能更好地根據亞洲文化推薦高品質的葡萄酒。在貝丹和德梭兩位極具聲望的酒評家帶領下,這個團隊將為讀者們帶來更統一的指導。

相關焦點

  • 飲酒輕時代:葡萄酒大師談好喝的酒與好酒
    葡萄酒知識普及和學習是一種風潮,發展中市場的消費者們在一步步了解葡萄酒,同時也會想要嘗試更多品種的酒款。  安妮特·斯嘉芙Annette Scarfe  久負盛名的葡萄酒大師協會成員之一,全球僅三百多名會員獲得該協會的認證。
  • 為什麼澳洲葡萄酒酒在中國流行
    說起葡萄酒,人們都知道法國葡萄酒很有名,確實有很多名酒也產自法國。不過近年來筆者發現澳洲葡萄酒越來越受國人追捧,這是為什麼呢?傑豹1890老藤西拉葡萄酒澳洲酒更適合國人口感。中國人喝葡萄酒喜歡低單寧的甜葡萄酒。
  • 專訪:進博會是了解中國市場的好機會——訪澳大利亞諾瓦維塔葡萄酒...
    專訪:進博會是了解中國市場的好機會——訪澳大利亞諾瓦維塔葡萄酒集團創始人卡臣 2020-11-03 14:33:48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發(諾瓦維塔葡萄酒集團供圖)  新華社坎培拉11月3日電 專訪:進博會是了解中國市場的好機會——訪澳大利亞諾瓦維塔葡萄酒集團創始人卡臣  新華社記者白旭 嶽東興  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即將在上海開幕,澳大利亞諾瓦維塔葡萄酒集團將第三次參展。
  • 中國對澳洲葡萄酒實施反傾銷措施,酒價上漲在所難免
    同時,反傾銷措施都是針對貨運渠道的,對於個人消費者攜帶入境、郵寄入境的個人自用的合理數量的範圍內,不涉及到反傾銷稅。 不少酒商表示,這項裁定意味著澳洲酒進口商的資金成本大大增加。一位從事澳洲酒出口工作的人士告訴《財經》記者,資金不充足的中小進口商一定會減少澳洲酒的進口份額。
  • 【意不在酒】哪裡才是我們澳洲葡萄酒的第二個「中國市場」
    圖片來源:Wine Australia) 中國作為一個每年將近13億澳元的澳洲酒出口市場,貢獻了超過40%的澳洲酒出口額。每年澳洲葡萄酒有62%的產量流向了出口市場,若失去中國市場,對澳洲葡萄酒產業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 澳洲葡萄酒沒有分級?那我怎麼去買酒!
    摘要:澳大利亞是新世界產酒國的重要代表,在世界葡萄酒產業中佔據極其重要的地位。然而,與舊世界國家相比,澳大利亞並沒有完整的葡萄酒分級體系,我們要怎麼樣才知道什麼樣的澳洲酒才是好酒呢?  澳大利亞是新世界產酒國的重要代表,在世界葡萄酒產業中佔據極其重要的地位,相較於法國漫長的產酒歷史,其產酒歷史則相對要年輕一些。
  • 澳洲新晉酒王,150年老藤加持的翰斯科葡萄酒
    澳洲葡萄酒泰鬥詹姆斯·哈理德(James Halliday)每年都會給出澳洲葡萄酒的品鑑排名,今年翰斯科酒莊有6款獲得了97-99高分、4款獲得了96分、9款獲得了95分,以及
  • ISG高級葡萄酒證書教材首現中國產區,中國葡萄酒緣何越來越自信[ISG總裁專訪]
    一段時間內,無論是ISG還是WSET,這兩大全球頂級培訓體系對中國葡萄酒產區的研究都是空白。 近日,WBO驚喜發現,在ISG新版高級(AWC)教材中,增加了中國6大產區的內容,中國成為繼法國、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德國、奧地利、匈牙利、美國、加拿大、智利、阿根廷、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等傳統的14大產酒國之後的又一個代表國家。
  • 葡萄酒大師告訴我們真實的...
    為了還原真實的澳大利亞葡萄酒業現狀,酒咔嚓邀請了遠在澳大利亞的知名葡萄酒大師羅伯特·蓋德斯(Robert Geddes MW),還原疫情下的澳大利亞。作者介紹羅伯特·蓋德斯(Robert Geddes MW)世界葡萄酒大師全球六大頂級酒評家之一RGMW100 評分體系創立者酒咔嚓特約葡萄酒酒評家著有澳大利亞權威葡萄酒指南《Australian Wine Vintages》
  • 澳洲葡萄酒的九大特點
    澳大利亞常年陽光充沛,葡萄有了足夠的日照,生長良好並沒有任何汙染,釀出的酒自然豐滿濃鬱,並且酒的口味柔和,果香豐富,口感清新,極易入口,尤其適合初飲葡萄酒的人士,非常適於搭配中餐菜餚。澳大利亞則多採用先進的釀造工藝和現代化的釀酒設備,再加上澳大利亞穩定的氣候條件,每年出產的葡萄酒的品質也相對穩定。就算有些產區遇到不如人意的年份,也會有一些產區當年年份不錯。澳洲產區良好的氣候,所具有的銳意創新,出類拔萃的釀酒技術,使許多澳洲葡萄酒不需要陳年,在其年輕時飲用味道就很棒,陳年後風味更佳。
  • Master class大師班經典課程用酒揭曉
    2014年8月21日、29日,逸香國際葡萄酒教育將攜手世界葡萄酒大師(MW)Philip Reedman先生,分別在北京和廣州兩地開啟葡萄酒Master Class大師班課程,探秘新舊世界中赤霞珠的獨特魅力,品鑑最具代表性的澳大利亞和法國兩大產區的經典風味。
  • 澳洲葡萄酒發展的貢獻有多大,你以為只有奔富?
    氣囊輕柔壓榨,以防葡萄籽內劣質單寧對酒體的口感的破壞。灌溉技術讓每年的葡萄酒產量和品質得以穩定。這些在舊世界國家起初都是與傳統相違背的。不僅如此,外資建廠從而加快了酒莊葡萄酒品牌的誕生。穩定而大量的葡萄酒生產,讓越來越多的葡萄酒普通消費者能購買到物美價廉的葡萄酒。
  • 看懂紅酒,澳洲的葡萄酒等級劃分?
    自1986年開始就每年品遍全澳洲的葡萄酒,進行公正客觀評分,他的年鑑已經成為澳洲葡萄酒愛好者們人手一本的權威性酒評。也是澳洲的葡萄酒「紅酒聖經」,成為世界各大酒商的購買指南。「紅五星酒莊」是評選中的最高等級,全澳洲只有5.1%的酒莊才能有幸獲此殊榮!
  • 澳洲酒遭殃,除了奔富,這些酒也可能喝不到了
    就在幾天前的 18 號一早,我國商務部啟動了對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據說,海關已經發布了相關政策,許多澳洲酒都面臨無法順利通關的考驗。這下可苦了澳洲酒的進口商。 除了我們的進口商,一直將中國視為主要市場的澳洲葡萄酒生產商們,那才是要愁白了頭。
  • 澳洲葡萄酒反傾銷靴子落地:60億葡萄酒要賣給誰
    在業內看來,這一變化對於進口澳大利亞酒較少的企業影響較小,比如張裕,本身歌濃酒莊佔其銷售收入比例較少,上半年歌濃酒莊銷售額為1892.9萬元,淨利潤為89萬元,但對於專門經營澳大利亞葡萄酒的公司影響巨大。
  • 向澳洲葡萄酒加徵反補貼稅,對國產葡萄酒影響幾何?
    11月28日,中國商務部已宣布對原產自澳大利亞的葡萄酒收取107.1%-212.1%不等的費用。澳洲在中國內地葡萄酒進口額中佔比37%,國產葡萄酒能否藉機乘勢而上快速發展?11月28日,中國商務部已宣布對原產自澳大利亞的葡萄酒收取107.1%-212.1%不等的費用。澳大利亞葡萄酒管理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在截至2020年5月的12個月內,澳洲在中國內地葡萄酒進口額中佔比37%,遙遙領先於法國、智利等。37%是個很大的市場份額,對國內葡萄酒市場無疑具有重大影響。
  • 葡萄酒的世界正在渴求一種「完美」的酒塞
    儘管我們處於一個科技十分發達的時代,但是葡萄酒飲用者們在打開葡萄酒時,依然經常遇到不少尷尬。其中一種就是由酒塞密封性等問題,導致葡萄酒保存不良,使得葡萄酒變質。目前為止,還沒有哪一種酒塞能夠完全確保葡萄酒在存儲過程中不出現封瓶問題。
  • 準葡萄酒大師日記
    正好不久前JancisRobinson.com將MW學員,Richard Hemming的《準葡萄酒大師日記》其中一篇免費發布出來。讓我們通過MW學員第一年的年終考核來管窺一番,葡萄酒大師的學習道路上都有什麼樣的考驗。
  • 軟木塞是怎麼來的,對葡萄酒影響到底有多大?酒塞姿勢一文通關
    軟木塞作為一瓶葡萄酒的組成部分,曾經被視為判斷一瓶酒好壞的重要標準。當然,現在很多人已經明白,酒塞的好壞跟酒質沒有絕對關係。那麼一個軟木塞是如何形成的,它對葡萄酒的作用到底有多大?我們今天來細扒。軟木塞有些人習慣稱為橡木塞,其實它跟橡木的關係不會超過一毛錢。
  • 從安捷倫剝離後的Keysight——專訪是德科技(上)
    ICCSZ訊  6月7日上午10點,是德科技網絡基礎設施測試部市場經理杜吉偉先生接受了訊石的電話專訪。本次專訪訊石對是德科技目前的經營狀況,以及400G技術、5G等通信熱點進行了提問。杜總認真詳細的回答了我們的問題,帶領我們更深入的了解是德科技發展現狀和動向,以及講述了他個人對目前通信趨勢和市場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