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2021年國家公務員考試每日一練:邏輯判斷(題本)
1.心理社會能力是個體對需要處理的事項或挑戰有一定的預見性和可控性,能夠有效地處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需要和挑戰的能力,是個體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並且在人——已、人——人、人——事、人——物的相互關係中表現出適應和積極的行為能力。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個體事件屬於心理社會能力範疇的是( )。
A.李某期末考試多門功課不及格,受到老師批評指責後發奮學習
B.鄭某因突然發病不能勝任高原地區工作,被調至平原地區就業
C.田某前往沿海某島嶼探險,因遭遇火山突然大爆發而被迫終止
D.林某擬參加某地街舞大賽,後因中途發生交通事故受重傷退出
2.社會化是指個體與社會互機,逐漸養成獨特的個性和人格,從生物人轉變為社會人,並通過社會文化的內化和角色知識的學習,逐漸適應社會生活的過程,在此過程中,社會文化得以積累和延續,社會結構得以維持和發展,人的個性得以健全和完善。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不屬於個體社會化範疇的是( )。
A.張某進入遊泳隊三年後,從旱鴨子變成遊泳冠軍
B.王某在讀小學三年級,就能熟練背誦唐詩三百首
C.李某一家三代都是執業醫生,號稱「醫生世家」
D.林某在一次意外受傷後突然擁有了心靈感應能力
3.行政指導是指行政主體在其所管轄的權限內,為適應複雜多變的經濟和社會需要。依據國家法律或政策,適時靈活地採取引導、勸告、建議、協商、示範、制定導向性政策、發布有關信息等非強制性手段,在行政相對方的同意或協助下,實現一定行政目的的行為。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於行政指導的是( )。
A.中國政府向各國政府發出共同投資設立亞投行的倡議
B.甲市氣象局在颱風來臨之際向市民發出橙色預警信號
C.乙區人民政府與科研院所籤訂一份研發高科技產品的合同
D.丙縣人民政府號召該縣農民種植水蜜桃,並提供優惠貸款
4.社會醫學是指從社會的角度研究與人群的生、老、病、死有關的醫學問題,研究社會因素在生命的準備、保護和提高生命質量等不同階段發揮的綜合作用,為醫療衛生事業的管理提供理論依據,為保障人群健康制訂相應的衛生目標、政策、策略與措施。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不屬於社會醫學研究範圍的是( )。
A.醫療衛生部門為身患癌症的李某提供免費治療服務
B.醫療衛生部門對留守兒童進行疾病預防與保健調查
C.醫療衛生部門制定職業病普查、預防和控制的規劃
D.醫療衛生部門對愛滋病感染者實行「四免一關懷「政策」
5.票據無因性是指票據因一定的基礎關係(如買賣、贈予)產生以後,票據上的權利、義務關係即與產生或轉讓票據的原因關係相分離。票據的持有人不必證明其取得票據的原因,只需根據票據上所記載的內容就可以請求給付一定的金額,但非法取得票據的除外。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選項不屬於票據無因性的是:
A.票據持有人通過贈予方式取得票據權利,無需證明票據權利的來源
B.出票人籤發空頭支票,只要出票行為合法,持票人仍享有票據權利
C.當事人轉讓票據的原因行為無效,但不影響已籤發流通的票據效力
D.行為人以欺詐手段取得票據,但票據債務人可以對此提出嚴正抗辯
9月11日2021年重慶公務員考試每日一練:邏輯判斷(解析)
1.A。定義中關鍵詞為「個體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表現出適應和積極的行為能力」,B、C、D均不符合關鍵詞,只有A符合。因此,本題答案為A選項。
2.D。定義中關鍵詞為「個體與社會互動」,D項「意外受傷後突然擁有了」不符合此關鍵詞。因此,本題答案為D選項。
3.D。定義中關鍵詞為「在其所管轄的範圍內」、「通過勸告、建議、等非強制性手段」,A不符合第一個關鍵詞,B「發出預警信號」不屬於「指導」、C不符合第二個關鍵詞,只有D符合。因此,本題答案為D選項。
4.A。定義中關鍵詞為「人群」,A項中「身患癌症的李某」不符合此關鍵詞。因此,本題答案為A選項。
5.D。選不屬於,「非法取得票據的除外」,D選項欺詐是非法手段,所以不屬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