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分裂過程紡錘體組裝提出新觀點

2020-12-25 科學網

 

來自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雲南農業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圖位克隆的方法,在水稻中克隆了植物中首個Bub1同源基因BRK1(Bub1-related kinase1),為解析細胞分裂過程中紡錘體組裝提出了新觀點,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12月15日在Plant Cell雜誌上。

 

領導這一研究的是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基因組生物學研究中心程祝寬研究員,其早年畢業於揚州大學,目前主要從事植物減數分裂過程的遺傳控制,水稻花器官發育及種子形成的分子機理等方面的研究。這項研究得到科技部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項目的資助。

 

在細胞分裂過程中紡錘絲與著絲粒起初會以隨機方式相連接,使得前中期存在許多錯誤的連接方式。比如一個著絲粒同時受到來自相反方向的紡錘絲牽引,這種現象被稱作merotelic連接。如果這些錯誤的連接不被糾正,將會導致著絲粒間的拉力異常,引起染色體的不同步分離。因此,真核生物採用了一種監控機制來延遲染色體分離,給糾正錯誤連接方式留有充足時間,該機制被稱作紡錘體組裝監控。

 

Bub1(Bub1-related kinase1)是一個絲氨酸/蘇氨酸蛋白激酶,它是紡錘體組裝監控機制中的上遊蛋白,可以招集其它監控蛋白定位到著絲粒上。雖然Bub1的序列和功能在不同物種中比較保守,可在植物界中至今仍未有相關報導。

 

在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利用圖位克隆的方法,在水稻中克隆了植物中首個Bub1同源基因BRK1(Bub1-related kinase1)。brk1突變體營養生長正常,但在減數分裂後期I姊妹染色單體提前分離,最終導致完全不育。BRK1具有保守的TPR和激酶結構域,而缺失了GLEBS結構域。BRK1在減數分裂及有絲分裂過程中始終定位在著絲粒蛋白複合體的外層,與酵母及多細胞動物相似,BRK1對於著絲粒區域組蛋白H2A第134位蘇氨酸的磷酸化起重要作用,並且調控shugoshin蛋白的著絲粒定位。

 

在brk1突變體減數分裂中期I,錯誤的merotelic連接方式不能被及時修正,使得該時期同源染色體著絲粒間的拉力降低,並引起紡錘體形態異常,最終導致後期I同源染色體分離的不同步。在BRK1喪失功能的情況下,著絲粒區域組蛋白H3第10位絲氨酸在終變期不能被磷酸化。H3第10位絲氨酸是Aurora B激酶的保守底物,而Aurora B又直接參與微管和著絲粒錯誤連接的糾正。因此,推測BRK1通過調節中期I早期Aurora激酶的定位從而促進錯誤連接方式的糾正。

 

這項研究為探索植物紡錘體組裝監控蛋白的功能開創了先例,是程祝寬研究組近年來細胞分裂研究方面的又一重要成果。

 

程祝寬研究組曾在Plant Cell,Plant Journal等多份權威期刊中發表研究成果,比如他們曾在水稻減數分裂同源染色體分離機制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為進一步揭示植物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分離的分子機制提供了新思路。

 

除此之外,今年早期這一研究組在之前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探明了植物雄性減數分裂起始的分子機制,他們發現植物雄性生殖細胞的形成擁有其獨特的減數分裂起始機制,花粉母細胞的正常發生受CC類谷氧還蛋白MIL1調控,MIL1基因突變導致花粉母細胞不能正常形成,從而不能進入減數分裂,對應細胞繼續進行有絲分裂。該突變還影響內層花葯壁細胞的分化,但不影響大孢子母細胞的形成與減數分裂進行。(來源:生物通 萬紋)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自然-細胞生物學》發表有絲分裂紡錘體基質研究的新進展
    2月9日,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細胞生物學》(Nature Cell Biology)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朱學良研究員和美國華盛頓卡耐基研究所鄭詣先教授的合作研究結果:Nudel和胞質動力蛋白在紡錘體基質組裝中發揮重要的作用,進而調控有絲分裂紡錘體的正確形成。
  • ...在哺乳動物胚胎的首次細胞分裂期間,兩個紡錘體讓親本染色體...
    2018年7月17日/生物谷BIOON/---人們長期以來認為,在胚胎的第一次細胞分裂過程中,一個紡錘體負責將胚胎內的染色體分離到兩個細胞中。如今,來自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EMBL)的研究人員證實實際上存在兩個紡錘體:一個紡錘體分離一組父本染色體,另一個紡錘體分離一組母本染色體,這意味著來自親本的遺傳信息在第一次細胞分裂過程中一直都是分開的。這些研究結果註定要改變生物教科書。
  • 穩態強磁場影響人體細胞有絲分裂紡錘體
    近日,中科院強磁場科學中心科研人員與哈佛醫學院科研人員合作,利用強磁場科學中心大科學裝置四號水冷磁體,首次發現27萬高斯強穩態磁場能夠顯著改變人類細胞有絲分裂紡錘體的排布方向及形態。據悉,這是目前國際上唯一一例20萬高斯以上強穩態磁場下的細胞生物學效應研究。
  • Science:揭示哺乳動物卵母細胞中的非中心體紡錘體組裝機制
    胚胎發育異常的主要原因是卵子減數分裂過程中的染色體分離錯誤。與體細胞和雄性生殖細胞不同的是,卵子通過一種缺乏中心體的特化微管紡錘體分離染色體。典型的中心體由一對被中心粒周圍材料包圍的中心粒組成,並且是中心體紡錘體(centrosomal spindle)的主要微管組織中心。人們對哺乳動物卵子中的非中心體紡錘體(acentrosomal spindle)是如何組裝的知之甚少。
  • 發現細胞內有摩擦力,有絲分裂紡錘體,分裂過程中將染色體拉開!
    科學家提出了一種理論,描述由蛋白質交聯的生物細絲之間的摩擦。令人驚訝的是,理論預測摩擦與交聯劑的數量呈高度非線性關係。研究人員為,細胞使用這種縮放不僅是為了穩定細胞結構,也是為了控制它們的大小。這些新的發現對於理解細胞結構的動力學很重要,比如有絲分裂紡錘體,它在細胞分裂過程中將染色體拉開。
  • Nudel和胞質動力蛋白調控紡錘體形成
    我國科學家在細胞生物學研究中又獲新進展。2月9日,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細胞生物學》(Nature Cell Biology)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朱學良和美國華盛頓卡耐基研究所教授鄭詣先的合作研究結果:Nudel和胞質動力蛋白在紡錘體基質組裝中發揮重要作用,進而調控有絲分裂紡錘體的正確形成。
  • Nature:細胞分裂中獨立於紡錘體的卵裂溝形成機制
    在後生動物細胞分裂的「教科書」模型中(該模型建立在對較大海洋動物細胞和Candida elegans細胞所做的一個世紀的研究基礎之上),有絲分裂紡錘體被假設引導卵裂溝的位置。現在,以檢驗這一模型是否足以解釋一個較小細胞(果蠅成神經細胞)的非對稱分裂過程中的卵裂溝位置為目的的實驗表明,它是不能的。
  • 改寫教科書:第一次卵裂出現2個雙極紡錘體!
    胚胎在內的細胞,在進行有絲分裂時,會產生一個紡錘體負責將染色體平均分離到2個子細胞中。在哺乳動物生命的初期,當受精卵分裂時,來自父母的遺傳物質會相遇。以前人們認為,單個微管軸負責將兩個基因組在空間上結合,然後將它們分離,形成兩個細胞胚胎。Reichmann等人用光學顯微鏡顯示了兩個雙極紡錘體在受精卵中形成。受精卵在第一個分裂開始時,兩個紡錘體分別組織了母系和父系的染色體,然後分別代表母體和父系的基因組。
  • 第八期:卵母細胞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非整倍體產生的機制
    圖1 同源重組形成的二價體卵母細胞隨後進入「雙線期阻滯」的細胞靜止狀態,這種狀態可能在人類體內持續幾十年。青春期後,卵母細胞退出阻滯。在月經周期的中期,垂體分泌大量的促黃體生成素,使卵母細胞恢復減數分裂,成熟為可受精的卵母細胞。首先,細胞核破裂,減數分裂紡錘體組裝使染色體在MI排列(圖2A)。紡錘體遷移到卵母細胞皮層,在那裡分離同源染色體。
  • 張傳茂課題組在細胞分裂中紡錘體組裝、染色體列隊和分離研究中...
    近期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張傳茂教授課題組在紡錘體組裝、染色體列隊和分離研究中取得了重要進展。繼發現微管募集蛋白TPX2受到Aurora A蛋白激酶磷酸化調控,進而調節細胞有絲分裂中期紡錘體長度(Fu et al, 2015.
  • 細胞骨架與有絲分裂
    2細胞骨架與有絲分裂2.1紡錘體的形成及組成成分一般認為紡錘體的形成與中心體有關,動物細胞的中心體由2個中心粒及包圍中心粒的黏稠狀細胞質組成,細胞分裂間期中心粒複製形成2對中心粒,進入分裂前期,2對中心粒分別被細胞質包圍形成2個中心體,在極微管的作用下,2個中心體被移向細胞兩極#研究表明除極微管外,微絲也通過相關結合蛋白與中心體相連
  • 高中生物知識點總結:細胞分裂
    在增殖過程中可以將複製的遺傳物質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去,可見,細胞增殖是生物體生長、發育、繁殖、遺傳的基礎。   真核細胞的分裂方式有有絲分裂、無絲分裂和減數分裂。      一、有絲分裂   體細胞的有絲分裂具有細胞周期,它是指連續分裂的細胞從一次分裂開始時開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時為此,包括分裂間期期和分裂期
  • 高中生物篇158:細胞增殖、有絲分裂和無絲分裂知識點小結
    高中生物篇158:細胞增殖、有絲分裂和無絲分裂知識點小結如:人體是由一個受精卵發育成具有1014個細胞,這一過程是怎樣進行的?細胞與細胞之間在結構上有沒有差異?他又是如何保證彼此之間的相似性的?1. 生物體的重要生命特徵,細胞是以分裂的方式進行增殖的。
  • 生殖細胞的形成——減數分裂
    二、成熟生殖細胞的產生—減數分裂 (一)有關減數分裂的解釋 1、 減數分裂是指有性生殖的個體在形成生殖細胞過程中發生的一種特殊分裂方式,不同於有絲分裂和無絲分裂,減數分裂僅發生在生命周期某一階段,它是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性母細胞成熟、形成配子的過程中出現的一種特殊分裂方式。
  • Science:科學家解開細胞分裂重要謎題
    科學家們現在對與之相關的蛋白質和它們的行為有了更多的了解,但有一個重要的謎題仍然未解:細胞是如何向分裂溝處發送信號的?出現這一盲點的一個簡單原因在於:難以在活細胞中看到及檢測這樣複雜的過程。現在,哈佛醫學院的系統生物學家在《科學》(Science)雜誌上報告稱,他們在無細胞的條件下重建了胞質分裂——包括了指揮分子交通的一些信號。
  • 研究發現卵細胞減數分裂新機制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醫學院和Ludwig癌症研究所的研究者發現了有性生殖生物細胞減數分裂生成生殖細胞的一種新的特殊機制。
  • 專題5 細胞分裂
    (2020年山東省高考生物試卷(新高考)·5)CDK1是推動細胞由分裂間期進入分裂期的關鍵蛋白。在DNA複製開始後,CDK1發生磷酸化導致其活性被抑制,當細胞中的DNA複製完成且物質準備充分後,磷酸化的CDK1發生去磷酸化而被激活,使細胞進入分裂期。大麥黃矮病毒( BYDV )的M蛋白通過影響細胞中CDK1的磷酸化水平而使農作物患病。
  • 發現細胞分裂中收縮環作用機理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醫學院路德維格癌症研究所的科學家日前表示,在一項旨在促進癌症治療效果的研究中,他們發現了在細胞分裂過程中收縮環的作用機理。研究顯示,收縮環的作用是細胞分裂的一個重要步驟,它使得母細胞分裂成兩個子細胞。
  • 【網課】細胞增殖(第3課時 動物細胞有絲分裂、實驗、無絲分裂)(電子教材+直播視頻+學習筆記+在線測試)
    第6章 細胞的生命歷程第1節 細胞的增殖②動物細胞的有絲分裂-與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區別:比較項目植   物動   物前期-紡錘體形成方式不同從細胞兩極發出紡錘絲形成紡錘體兩組中心粒之間的星射線形成紡錘體末期-子細胞分開方式不同在赤道板部位出現細胞板
  • 蘇教版 必修1《分子與細胞》 | 第四章 第一節 細胞增殖
    A.在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中心體和紡錘體會周期性同時出現和消失B.將細胞放置於解高液中,細胞停止分裂,染色體繼續變短變粗C.對根尖細胞漂洗後進行染色,可使染色體的形態更加清晰D.在顯微鏡視野中,處於後期的細胞染色體最短最粗【答案】C【解析】在洋蔥根尖細胞的有絲分裂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