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田芳作品橫跨傳統評書三大類,只有這類書他沒講,王玥波卻講了

2020-12-14 三魚說

說書唱戲勸人方,隨著人們日常生活的不斷改善,越來越多的人在百忙之餘,更願意「偷得浮生半日閒」來聽聽書、看看戲(包括曲藝、影視劇)或聽聽相聲來緩解一下疲勞,「慢」生活也被逐漸被大眾所接受。評書作為一門傳統藝術,一直有著較大的聽眾群體。而單田芳的評書曾經家喻戶曉,相比於連麗如、袁闊成、劉蘭芳、田連元、張少佐等人評書,單田芳的評書作品以精煉博廣、聲情並茂的特點而廣為流傳。

由於單田芳曾在遼寧大學歷史系學習過,所以相對來說文化程度比較高。故而單田芳播講過的評書涉及領域也較廣。他播講的評書中,有很多人比較熟悉的短打俠義公案評書,如《三俠五義》、《白眉大俠》、《三俠劍》、《童林傳》等,也有《封神榜》、《隋唐演義》、《薛家將》、《明英烈》等這樣的長槍袍帶書。另外,單田芳還播講了《西遊記》這部神怪書,比較只說了100回目的內容。

而熟悉傳統評書的人,可能會知道傳統評書分為四類共計二十九部,第一類是長槍袍帶書,有十三部:封神榜、西漢演義、東漢演繹、三國演義、列國演義、隋唐演義薛家將、五代十國殘唐傳、楊家將、十粒金丹(又名《第一奇女》,主講高夢鸞女扮男裝戰邊關為父洗冤的故事)、說嶽全傳明英烈明清演義

第二類是短打公案俠義書,共有十三部:粉妝樓(《說唐後傳》續書),大宋小八義、宏碧緣、明清八義、三俠劍、彭公案、永慶昇平、施公案於公案包公案(含《三俠五義》)、小五義水滸傳兒女英雄傳。第三類神怪書,共兩部:西遊記、濟公傳。第四類是狐鬼書,只此一部:聊齋。

由此可見(上面粗體標的為單田芳播講過的評書),單田芳在傳統評書中,只有狐鬼書這一類沒有觸及,當然也和這類書太少,只有一部《聊齋》有關。而《聊齋》也與其它三類書有著很大的不同,書裡幾乎沒有忠肝義膽戰沙場的英雄,也沒有兵書戰策陣法埋伏,更沒有俠義公案裡的武林恩怨,《聊齋》講述的是多是一些才子佳人的奇緣怪戀。

要想播講《聊齋》需要有「一花一世界」般天馬行空的想像和入情入理的點撥與啟發,否則很難抓住蒲松齡先生賦予這部作品更深一層的含義。單田芳比較擅長播講金戈鐵馬盪氣迴腸的英雄故事,也精於勾勒俠義恩仇或氣勢宏偉的作品,所以從這個層面上講,《聊齋》這部作品似乎並不太適合單田芳播講(當然不是說單田芳不能講,以單老的功力相信可以做到)

比如,王玥波播講的《雍正劍俠圖》十分細膩而繁雜地完美還原了這部書的豐富性,而單田芳播講的《童林傳》(改編自《雍正劍俠圖》)精簡、精悍、精彩並且突出了精華。一個作品在兩位不同的評書大家嘴裡詮釋出不同的精彩,但從豐富性和點撥性上講,心思細膩又愛為評書加料的王玥波就非常適合播講《聊齋》。

以前,聽過幾段王玥波說的《聊齋》幾個小段,感覺王玥波拿捏人間百態以及揣摩小人物的小心思方面確實十分到位,在起承轉合之間也能將人物衝突講解的津津有味,最後還能形而上的升華到給人深思細品的層次。三魚個人覺得王玥波是繼評書大師單田芳以後,最可能會成為一代評書大師的好苗子。如果你有更好的觀點,歡迎留言和三魚交流,謝謝。

相關焦點

  • 中國評書第一人——單田芳與世長辭,生前每天給1億人講故事
    單田芳(生於1934年12月17日,猝於2018年9月11日享年84歲)老前輩是中國國內最好的評書表演藝術家、作家。2012年榮獲了中國曲藝牡丹獎頒獎典禮的終身成就獎。他的代表作品數不勝數最耳熟能詳的就是《三俠五義》、《白眉大俠》、《隋唐演義》、《水滸外傳》、《亂世梟雄》等。幾十年來,單田芳把他的經歷也都融入到每一段書裡去了。「人的一生是非常難的。所以,我就總結了一句話:人生在世難難難,苦辣酸甜麻澀鹹,起早貪黑為張嘴,爭名奪利不停閒。」
  • 評書大師單田芳去世 曾每天有上億人在聽他講故事
    評書大師單田芳去世 曾每天有上億人在聽他講故事 原標題: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11日電(記者 張曦 宋宇晟)驚堂木一拍,白紙扇一抖,著名評書藝術家單田芳先生的「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曾吸引過無數聽眾。
  • 單田芳最精彩的評書當屬《言歸正傳》,梁宏達哀嘆:單師叔千古!
    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單田芳先生因病逝世,享年84歲。單老身體最近一直不太好,但乍一聽到這個消息,還是頗感意外。因為9月7日,單田芳還在更新微博,當然,微博很可能是他女兒更新的,從小聽著單田芳的評書寫作業,是單田芳陪伴了我的成長。
  • 單田芳背後的「評書故鄉」鞍山,如何從輝煌走向如今的頹態
    一般長書需100講左右,這種體量的作品多以老書為主。老書裡的人物服裝都有相應的贊和賦(類似於相聲中的貫口),一百講評書至少要背下一百多段,現在很少有年輕演員可以做到。鞍山曲協主席於鐵曾是鞍山曲藝團相聲演員,在他印象裡老評書演員都能背下一二百段,甚至更多。 而這只是基本功,想成名成家則遠不止這個條件。評書的殘酷也是如此。
  • 單田芳 評書有哪些 與之齊名的八大評書名家指的是哪些人?
    原標題:單田芳最新評書有哪些 與之齊名的八大評書名家指的是哪些人?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我們愛讀書,可眼睛太忙!更多的是在通勤時間多聽評書。     評書又稱說書、講書,廣東粵語等地區俗稱講古,古代稱為說話,是一種古老的漢族傳統口頭講說表演藝術形式,在宋代開始流行。     隨著手機自媒體的,收費閱讀的興起;評書又逐漸火熱起來! 評書書最有名的莫過於著名評書藝術家單田芳老師!
  • 除了單田芳袁闊成田連元劉蘭芳四大家,這些評書演員也值得一聽
    王玥波算是一代翹楚了,宣南書館的臺柱子。三皮的評書節奏好,故事情節很順,不亂挖坑拖戲。人物形象也立得很豐滿,各有各的記憶點,比如《大隋唐》幾百號人物,都有各自的說話風格,識別度很高,幾百個小時的書聽下來也不累。
  • 王玥波大愛麵條會說書 準備嘗試說動漫評書
    2014年12月25日,偶然間,聽相聲演員王玥波說評書《聊齋》。相聲演員會說評書,我想採訪他。不久,又是個偶然,一個活動中,我一回頭,差點和王玥波撞了個滿懷。我倆相約吃烤鴨,王玥波把烤鴨的前世今生說得頭頭是道,不差毫釐。但他給我講的窮吃,給我的印象最深。
  • 單田芳去世了,評書界的江湖恩怨是否隨著他一起走了
    在中國曲藝界,像單田芳這樣有著豐富傳奇經歷的藝人極少,他這一生,如果拿他的成名作《童林傳》的節奏來說書,也要估計能說上個近 300 回。人生如書單田芳出生在曲藝世家,父母都是西河大鼓的頂尖藝人,他呱呱落地之時,東北已被日本鐵騎塗炭四年有餘。
  • 「言歸正傳」單田芳
    單田芳獨特的嗓音陪伴了從「30後」到「90後」的幾代中國人,他的語言魅力打破了地域、文化、年齡的界限,據說現在每天還有1億多人在聽他講故事。出版自傳說自己單田芳的自傳體新書《言歸正傳》於2010年12月出版發行,同時錄製的百回評書也從今年元旦起在北京文藝廣播電臺獨家首播。為什麼說了一輩子評書,最後開始說自己?單田芳說這就叫「言歸正傳」。
  • 評書大師單田芳去世,「下回分解」也畫上了終止符!
    相信很多80後應該還對單田芳這位老藝術家印象深刻,他是中國著名評述藝術家,每天都會有無數的觀眾等待單田芳的評書,聽他講故事充滿了道理。也是被媒體稱為是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賞的評書人!據媒體報導,單田芳大師在昨日的下午3點30分在醫院因病去世,享年84歲,痛失了這樣一位老藝術家,繼相聲大師常寶華去世之後,這是九月第二位老藝術家去世,實在令人感到可惜。小編還記得在小時候在爺爺家玩耍,看到爺爺每天都會守在電視機旁聽單田芳評書,印象深刻的就是每次單田芳老師都會在結尾留下懸念。
  • 讀言歸正傳:單田芳說單田芳這本自傳,了解單田芳老人的坎坷人生
    這位趙師爺在茶館裡說《明英烈》,但演出效果不佳,單田芳就把自己記錄的《明英烈》講給趙師爺聽,爺倆每天在浴池裡探討業務,單田芳講《明英烈》,趙師爺就給單田芳講故事情節設計、手眼身法步、詩詞歌賦等等。這時候的單田芳雖然有一肚子書,卻還不敢登臺演出。趙師爺就跟他說,說書藝人有三關,第一是登臺難,敢上臺就算過了第一關。
  • 單田芳先生去世,我們該如何評價他在評書界的地位?
    不要小看這點,因為傳統曲藝行業最愛講究師承來歷,用郭德綱老師的話說「沒有師傅,你多大能耐都不是幹這個的」。第二、因為單先生是最早脫離體制單幹的,所以,他的作品也是「四大家」裡最多的,而且單先生真是做到了「天下萬事皆可為書」的地步,出於生計,有些廣告都被單先生改成了評書。
  • 單田芳的評書之路:早上3點多起床做功課
    生在天津長在瀋陽   儘管在2009年時,單田芳被定為「評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但在他自己的心中,一直將自己定義為一個平民百姓、草根藝人,這次出自傳就是想將自己的這段小歷史講給80後和90後們,希望他們展卷有益。
  • 評書大師單田芳:為報恩娶大8歲姐姐,妻子去世後他決意不再娶
    提到評書界四大家,一般公認的是單田芳、袁闊成、劉蘭芳和田連元,四位當中,論及作品數量及影響力,單田芳老先生排第一,恐怕沒什麼異議。他的評書改編的電視劇《白眉大俠》是上世紀90年代的熱播劇,而他本人的評書作品超過了一百部,對於90後之前的很多人而言,那句蒼勁而略帶沙啞的"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應該是童年時揮之不去的深刻記憶之一。單老先生已於2018年去世,但他的作品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依舊在世間流傳。
  • 人民日報追憶單田芳:一生嘗遍甘苦,書中說盡情仇!
    單田芳說,這是他的第二次新生。「有井水處,聽單田芳。」單田芳的評書藝術作品來自生活、源自民間,把握藝術氣脈、跟隨時代發展,以鮮明的大眾化語言特色獲得了人們的喜愛。改革開放40年間,評書藝術也不斷繼承發展。單田芳通過電視、電臺等大眾媒體,給更多人帶去藝術的享受。「時代變了,得通過新的媒體傳播,才有新的生命力。」單田芳說。
  • 單田芳「言歸正傳」話平生
    單田芳是我國著名評書藝術大師、作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原鞍山曲藝團業務團長,後任北京曲藝家協會名譽主席。單田芳原名單傳忠,1934年出生於曲藝世家。他1954年走上評書舞臺。1979年5月1日,單田芳重返書壇,開始錄製廣播評書和電視評書,風靡全國。他說過《三國》《隋唐》等傳統評書,以及《林海雪原》《平原槍聲》等新書。
  • 單田芳曾因被禁止說書氣啞了嗓子 這一輩子的身份證竟然是錯的?
    1954年單田芳走上評書舞臺,很快就在鞍山成名。「文革」中,單田芳說評書被說成是嚮往舊社會,禁止他說書。當時單田芳憋屈窩火,嗓子就啞了。即使這樣,他都沒放棄說書。單田芳可謂當代最重要的評書大師,他不僅技巧全面,而且播講的長篇評書數量之多,天下無人可比。從傳統的《隋唐》《三國》《明英烈》等講史的「袍帶書」,到《三俠五義》《白眉大俠》《童林傳》等短打武俠類,再到《百年風雲》《亂世梟雄》等現代題材的新編評書,都非常成功,能駕馭的題材之廣,當今評書界,無人能出其右。
  • 單田芳評書大全在線收聽
    而且喜馬拉雅擁有海量內容,您不需要翻書,就能聽完整個圖書館還要多的書,這麼好的軟體,讓您快速提升自己的知識儲備!單田芳評書大全在線收聽資料:單田芳(1934年12月17日—2018年9月11日),出生於遼寧省營口市,中國評書演員、作家。1955年,單田芳走上評書舞臺。1956年正月初三,在鞍山市內的茶社正式登臺亮相。
  • 當評書先生說起了流行動漫
    喬晨航記得,有天他和王玥波一起泡澡,聊起火影時,王玥波坦言自己腦海裡沒這人物。「比如卡卡西是個天才,怎麼個天才法他沒法形容,他沒看到後面。但如果他一說起諸葛亮,嘿呀,馬上飄飄然神仙氣概,手拿羽扇、胸有成竹的形象就出來了。」
  • 單田芳「言歸正傳」說自己
    因為一副特別的嗓音,即使聽單田芳聊天也像聽評書,尤其是講到他坎坷的人生經歷,在午後的斜灑進屋內的陽光中,伴著嫋嫋散開的煙霧,有一種莫名的感動。新聞1單田芳下定決心寫出自傳昨天,評書大師單田芳傳承收徒及自傳《言歸正傳》首發儀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