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5日,偶然間,聽相聲演員王玥波說評書《聊齋》。相聲演員會說評書,我想採訪他。不久,又是個偶然,一個活動中,我一回頭,差點和王玥波撞了個滿懷。我倆相約吃烤鴨,王玥波把烤鴨的前世今生說得頭頭是道,不差毫釐。但他給我講的窮吃,給我的印象最深。
王玥波是地道的北京人,對老北京的風土人情了如指掌。「北京是古都,落魄的官宦和文人『倒驢不倒架』,沒錢沒勢了,還要裝出富貴的樣子窮吃。如果有人問他今天吃的什麼?他答道『猴打傘』。」王玥波解釋道:「『猴打傘』就是煮嘎嘎,是用玉米面和白面做的一種麵條。因為家裡窮,買不起肉,就用菜做滷。『猴打傘』就是嘎嘎澆菠菜滷,名字聽上去新奇又有學問。」
王玥波說:「窮人吃的嘎嘎面,既有情趣,又有知識。嘎嘎面澆韭菜滷,叫『猴耍棍兒』;澆白菜幫子滷,就叫『猴坐船』,名字多著呢,變化無窮,聽上去可美了……因為玉米面是黃的,嘎嘎面不澆滷,就叫『大喇嘛逛廟』。」
說起麵條,王玥波感慨更多。「因為窮,又因為是帝都,北京人對家家都有的麵條琢磨出了百種花樣。什麼滷麵、汆面、炸醬麵、湯麵、涼麵等許多品種。就說滷麵吧,就有榨菜滷、西紅柿滷、茄子滷、醋滷等幾十個品種。而炸醬麵炸醬的肉,就有豬肉、牛肉、羊肉、雞肉、花生、雞蛋……再談炸醬麵的面碼,裡面的學問也大了,什麼黃瓜、芹菜、香椿、白菜、蘿蔔……全是面碼,百種花樣,儘是名堂。」吃麵條不少的窮講究,我也是頭一回聽王玥波說。「吃燒羊肉,要配綠豆雜麵;而吃小蝦米炸醬,就要吃兩樣面的切條,即用玉米面和白面合在一起的切條……」
王玥波說:「北京人愛吃麵,而相聲界愛吃麵更甚。相聲前輩常寶華老先生八十多歲了,就愛吃麵條。他每次到外地演出,回到北京到家裡的第一頓飯,必須是麵條,否則就要鬧脾氣。」
王玥波說:「相聲前輩趙世忠先生,生前有記者採訪他愛吃什麼,老先生想了半天道『炸醬麵』。」相聲前輩張喜林是王玥波的師爺。王玥波說:「我是跟著師爺長大的,師爺酷愛吃麵條,一年要吃700頓麵條。」王玥波的師傅是趙小林,人稱「面趙」,因為他就愛吃麵條。為什麼叫「面趙」,王玥波說:「相聲界有好幾個叫趙小林的,我師傅因為原來在糧食局,又因為愛吃麵條而得名『面趙』,以區別於別的趙小林。」
從小到大,王玥波就喜歡吃麵條。這些年,他吃過各種各樣的麵條。侯耀文招待客人總是吃炸醬麵,王玥波吃過他做的炸醬麵。相聲演員連春建酷愛炸醬麵,王玥波也吃過。
王玥波說:「我愛琢磨。麵條是大眾食品,不管是貧窮還是富貴,大家都吃得起。我以為,麵條和我從事的相聲事業,都有群眾基礎,它們有很多相同之處,為大家所喜愛。麵條的花樣翻新,和相聲的不斷創新,它們之間的關係何其相似。可以說,相聲是藝術,麵條也是藝術,都是一種生活的態度。我想,如果把人們喜歡吃各種麵條的心理都研究透了,相聲創作就會大有市場了。」
王玥波是著名評書家連麗如的義子,現在連先生還在書館一線說評書。王玥波從12歲起就開始學說書。從2007年開始,王玥波在宣南書館說了7年的《隋唐》。今年10月1日,王玥波又開始說《水滸》。他說:「我說相聲,就是往評書轉一下。說評書很苦,還要動筆。我像連先生學習,在說評書之前用筆『排兵布陣』,甚至是畫兵器,要耗費很多的精力。說評書真的沒有說相聲好賺錢。但我喜歡相聲,也喜歡評書。為了說評書,我放棄了許多商演賺錢的機會,還耽誤了我的搭檔應寧掙錢的機會,但他沒有任何怨言。我知道在我這兒名利不能雙收。為什麼我堅持說評書,就是因為我有一大批跟進的粉絲聽眾,他們需要我,也離不開我。說評書,還能實現我的價值。現在不少人都對我刮目相看,說我不但會說相聲,還會說評書。」
說道評書《水滸》,王玥波說:「一回書我就說了兩個月,我說的比較細,期望有所突破。這是對我的挑戰,我要再樹經典,用今天的視角去解讀古典小說,打破『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的觀念。」王玥波不是動漫迷,他的動漫記憶還停留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一休哥和花仙子的故事裡。王玥波看到,現在動漫迷越來越多,已經不僅僅是青少年的所愛。他又要挑戰自己,要進行一場評書沒有經歷過的嘗試,準備說動漫評書。
「這是2015年我的重要任務。評書不僅可以說才子佳人、帝王將相,還可以講當代人的故事,甚至可以穿越古今和未來。就是當下的反貪,也可以說評書,同樣會有市場,也會有教育意義。」說到這時,王玥波站起身來,「《三國》、《紅樓》、《聊齋》、《水滸》都有大量的研究,我面對的則是一片空白,我要在大量的漫畫迷、動畫片迷、評書迷面前擺『龍門陣』,使他們沉醉其中。這就像在蜀道上,但我再難也要想辦法上『青天』。」
王玥波說:「我們相聲界吃什麼不吃什麼的都有。我的搭檔應寧,從小就不吃牛羊肉。因為他母親就不吃牛羊肉。因為他不吃牛羊肉,所以到現在,他沒喝過牛奶,沒吃過奶油冰棍和冰淇淋。昨天,我們一起吃飯,豆腐白菜湯端上來,服務員說裡面加了牛奶,應寧不喝,我怕浪費,喝了兩晚,撐得我的肚子像個船。」
王玥波說:「我還有個曲藝界的同仁,他吃羊肚、羊蹄,但就是不吃羊肉,愣說是羊肉羶味大,真夠怪的。」他接著和我說:「老師李緒良,不吃帶眼睛的。」我當時沒有反應過來,問王玥波什麼不帶眼睛呀?他笑道:「老玉米和白薯啊,他基本上吃素。」說完,我倆都笑了。
王玥波,1978年生於北京,自幼學習評書、相聲等多門曲藝藝術,現是中國煤礦文工團說唱團相聲演員,在宣南書館、東城書館說書。星夜相聲會館相聲演員。王玥波還擔任市青聯委員、市曲藝家協會理事。
本文來源:北京晚報-北晚新視覺網 呂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