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四九城北京腔 東城書館:一人一木能演評書大戲

2020-12-15 北晚新視覺網

2016年8月26日訊,起源於唐宋、興於明清的評書,以其表演形式簡單、內容通俗易懂而為民眾所喜聞樂見。而北京評書作為北方評書之首,是最具中國民族特點、最富中國審美特色的藝術類型之一。正如《西江月》所述:「世上行當甚多,唯有說書難習。說表評敘非容易,千言萬語須記。一要聲音嘹亮,二要頓挫遲疾。裝文扮武我自己,好像一臺大戲」。評書的魅力,不是一語能道得盡的。

北京評書作為北方評書之首,是最具民族特點、最富中國審美特色的藝術類型之一

在茶香的氤氳中翹著二郎腿,聽先生們在臺上說唱表演,用評書談古論今、體會兵戈鐵馬、才子佳人的故事,這曾是老北京人最愜意的休閒方式。為了感受一下北京評書的魅力,我買了張東城書館評書的票,讓自己接了回地氣兒。

早聽說東城書館每周日會有固定時間進行評書表演。去的前一天,客服便告訴我最好提前一點兒去買票。沒想到等我提前一小時到的時候,大半個劇場裡八九十個座兒早已坐滿了「書座兒」(註:這是對評書聽眾特有的稱呼)。要想佔得前三排的「黃金寶座」,得是多不容易啊!本以為來聽評書的應該多為老大爺老大媽,出乎意料的是,現場來的多是中青年人,有的還是特意從郊區過來聽書的,甚至有年輕夫婦帶著七八歲的孩子過來。坐我身邊的一對兒小情侶就笑眯眯地說:「這評書啊,一聽就上癮!一回接一回的。別人約會去電影院,我們就來聽評書。」

時間一到,先生醒木一拍,表演就開始了。先是評書名家張怡上臺,帶來了《紅樓夢》中的《鴛鴦女誓絕鴛鴦偶》這一回。張怡作為連麗如老先生唯一的女弟子,可以說是中國年輕一代女評書演員的楚翹。說起書來,那叫一個自然流暢,字正腔圓。不光是語言上的部署,還有那神態姿勢、面部表情更是把人物形象表現得很通透。不同的人物神態語氣都不同,如:誓絕抗婚的丫鬟鴛鴦語氣決絕,而因貪念利益私勸鴛鴦的金氏對主子的唯唯諾諾,神情細節模仿的惟妙惟肖。聽完《紅樓夢》,緊接著就是王玥波帶來的《雍正劍俠圖:劍山蓬萊島》。王玥波可以說是一個幽默大師,故事情節信手拈來,旁徵博引,詼諧調侃,真正做到了「古事今說,佐以評論」。

除了評書,北京的說唱藝術還有時調小曲、八角鼓、雙簧、京韻大鼓等曲種。早前了解到,西城區文化中心每個月第四周的周四都會有協會「曲藝之家」的免費演出活動。活動的節目曲種比較齊全,像梅花大鼓、單弦、岔曲、聯珠快書、北京琴書、快板等,幾乎涵蓋了北京、天津所有的曲種。而演唱者多是京城有較高水平的票友,其中也不乏專業的演員。這對曲藝愛好者們來說,可真是一次絕好的福利。可惜的是,當我致電客服電話詢問票價、具體時間表演時間及預訂事項時,對方竟然一問三不知,不可不謂之遺憾。

GO提示

東城書館:北京評書表演每周有兩場,分別為周日下午2點至4點場和周日晚上7點至9點場。下午場票價30元,晚場票價20元,於文化館一樓大廳現場買票即可。場內有茶水、瓜子和摺扇等紀念品出售。票上不排座,且聽評書的人不少,想要佔得好座位的「書座兒」們可得早一點到場購票。

地址:東城區交道口東大街111號東城區第一文化館一樓「非遺」廳

電話:64015552(總機) 

路線:乘地鐵5號線到北新橋站下車,西北口出站,西行300米;乘公交車104路、803路、113路到交道口南站下車,交道口十字路口東行100米,路北。

西城區文化中心:每個月第四周的周四下午到西城區文化中心一樓的小劇場,有「曲藝之家」的演出,表演免費,無需購票。

地址:西城區西直門內大街147號

電話:62264188

乘車路線:乘坐地鐵4號線新街口站A口出,朝西北方向步行300米;乘坐公交105路、111電車、7路、47路到新開胡同站下車即到。

 

來源:北京晚報 北晚新視覺網  記者 農淑禎 文並圖

相關焦點

  • 評書:也曾疏遠,從未離開(組圖)
    畢業於中國藝術研究院、專門研究曲藝史的張穎說,不僅馬岐的弟子如是,放眼看全國,隨著老一輩評書演員陸續退休,專業文藝院團中的職業評書演員已經屈指可數了,「北京市曲藝團沒有專業評書演員,中國廣播藝術團沒有,田佔義退休後的鐵路文工團也沒有了,中國武警文工團還有一個,天津市曲藝團還有兩個,北方曲藝學校還有一個老師也算是職業的……」有人說,青年演員王玥波每周都在宣南書館、東城書館說書,也有不少粉絲
  • 在校園書館中「說活」傳統藝術
    近日,在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以下簡稱「北戲」)的書館裡,22歲的「鄒大胖」身穿大褂,腳蹬布鞋,一如往常表完定場詩,便入正題,接著上周六的《東漢演繹》說起了「姚期單鞭鬧潁陽」。臺下200多名書迷,喝著茶水,嗑著瓜子,聽得是津津有味。共計59回的《東漢演繹》,「鄒大胖」說了53周,才說到第16回,不過,在場的都明白,生書熟戲聽不膩的曲藝,關鍵看說書先生能不能「hold」住場。
  • 當評書先生說起了流行動漫
    他的主陣地是書館,一心只想著說書。直到今天,王玥波還保持著低調謙遜的性格,每周末隨連麗如進出於書館,說《水滸》、《雍正劍俠圖》。彼時僅有兩家民營團體完全經營曲藝演出,一家是以連麗如為核心的評書演出團隊,一家是以郭德綱為核心的相聲演出團隊。
  • 美國小夥想用英語說評書
    就在這些疑問中,一位外國小夥兒的身影走進了人們的視野,他就是26歲的美國人邵逸青,2007年第一次到書館聽了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連麗如的現場表演之後,他就喜歡上了北京評書,馬上他將正式向連麗如的徒弟吳狄拜師,不僅學習評書藝術,還要用英文說評書。
  • 聽多了南腔北調,咱還是最愛這兩句京腔
    本文約4000字,預計閱讀時間為12分鐘 俗話說:一口京腔,兩句皮黃,三餐佳饌,四季衣裳。概括了北京人的生活。尤其是這京腔京韻,走到哪兒都那麼招人稀罕,用現如今的話講叫「辨識度高」。
  • 劉蘭芳評書說演的聲韻美及其當下意義
    但凡聽過她說演的長篇評書《嶽飛傳》,短篇評書《民族魂》《第二次接吻》和《陳毅》選段等節目的人,對此都會有深刻的印象。  在這裡,我們所要討論的,是劉蘭芳評書說演中與激情洋溢和豪邁雄渾密切關聯的聲韻美特點。  (二)  所謂聲韻美,在這裡指的是:評書表演說表敘述所體現出來的聲音美感和語言韻味。
  • 當評書先生說起了流行動漫_澎湃人物_澎湃新聞-The Paper
    他的主陣地是書館,一心只想著說書。直到今天,王玥波還保持著低調謙遜的性格,每周末隨連麗如進出於書館,說《水滸》、《雍正劍俠圖》。彼時僅有兩家民營團體完全經營曲藝演出,一家是以連麗如為核心的評書演出團隊,一家是以郭德綱為核心的相聲演出團隊。民間茶館評書難以為繼,失去了以往的生機與活力,劇場說書成為了一種服務特定群體的文藝活動。
  • 王玥波大愛麵條會說書 準備嘗試說動漫評書
    評書再苦也要說王玥波是著名評書家連麗如的義子,現在連先生還在書館一線說評書。王玥波從12歲起就開始學說書。從2007年開始,王玥波在宣南書館說了7年的《隋唐》。今年10月1日,王玥波又開始說《水滸》。他說:「我說相聲,就是往評書轉一下。說評書很苦,還要動筆。
  • 當《哈利·波特》《冰與火之歌》變成了中國評書
    ◎慄徵  魔法世界規則與中國江湖藝諺的「短兵相接」,一下拉近了曲藝觀眾對魔法世界的心理距離,又帶來發現新大陸般的快感——誰能想到,古老的中國傳統竟能在哈利·波特的世界裡有了用武之地?  最近幾年,袁闊成、劉立福、單田芳等評書表演藝術家相繼辭世。
  • 評書十代師承關係表
    這段在書館只說兩天的書,這次竟然說了兩個月。他歷數自古用兵之道和各種軍事知識,說的多是「書外書」。張作霖對其評價頗高。有人說「北京來個潘誠立,嚇跑了李慶魁,嚇不動梁殿元。」1916年(一說1918年)在北洋政府業務局贊助下,北京成立了第一個評書藝人組織——「評書研究會」。潘誠立自任會長。
  • 書館造句和解釋_書館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書館(shū guǎn)。方言。有藝人說評書的茶館。書館在教材中的例句:1、後來,我又不滿足於只看一般的故事書了,學校圖書館那豐富的圖書又像磁石一樣吸引著我。(出自:統編版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2、丁香結)書館參考例句:1、圖書館運用縮影的技術,把龐大的藏書做成微卷,可以減少儲存空間。2、他遍訪各大圖書館,探查與這本書相關的資料。3、故事從亞歷山大圖書館被付諸一炬開始。
  • 安徽潁上縣項目黨支部開展 「緬懷革命先烈 弘揚四九精神」活動
    安徽潁上縣項目黨支部開展 「緬懷革命先烈 弘揚四九精神」活動 2020-12-16 11:23:41   來源:商業頻道
  • 一個「茶份」才三塊錢 北京誰還說評書?
    沙啞嗓,渾厚拙實,氣韻實足,敘述細膩,滿口京腔。播講這部書的評書演員叫馬岐。  馬岐行三,京城曲藝圈兒裡的老少爺兒們都叫他三哥。其實馬岐已然60出頭了。不過,他的心氣兒可不像「花甲」之年的老人,說話辦事,還有點兒小夥子勁頭。那天,我跟馬岐在阜成門內的一家小餐館聊了大半天。這家小餐館的老闆好聽評書,每星期特為馬岐開了個評書專場,聽書的人只需交3塊錢的茶份兒,書白聽。
  • 評書演義中的弓神代表,薛仁貴上榜,一人冷箭射中關羽!
    評書演義中的弓神代表,薛仁貴上榜,一人冷箭射中關羽!「書接上文,咱們上文書正然說到!」「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相信大多數讀者在很小很小的時候都有圍著自己家裡僅有的那一塊又老又舊的收音機聽評書的經歷,那時候唯一的娛樂大眾的工具大概就是這臺小小的破破的收音機了,黑白電視機還沒有普及嘞!就拿小編來說,到現在還記得小時候每天下午六點就要趴在收音機前聽劉蘭芳老師說評書的日子。那個時候是「千家萬戶聽評書,淨街淨巷連闊如」;那個時候是「但是井水處,皆聽單田芳」!
  • 年末音樂劇大戲扎堆,《鐵達尼號》《瑪蒂爾達》《追夢女郎》連演...
    每年年末,滬上舞臺總能颳起一陣音樂劇的熱潮。7月11日下午,專注於音樂劇的上汽·上海文化廣場提前揭開了今年「年末大戲」的神秘面紗。從11月27日到明年1月14日,將有三部大戲連演52場!它們分別是:託尼獎最佳音樂劇《鐵達尼號》、倫敦西區原版音樂劇《瑪蒂爾達》、百老匯經典音樂劇《追夢女郎》。
  • 我的原創·文說 | 評書情緣
    咱鄂爾多斯創作氛圍如此活躍,怎麼能不給本土文學藝術領域的大咖們一個展示的平臺呢!這不,鄂爾多斯發布與關注鄂爾多斯的文學藝術創作大咖們聯合推出《我的原創》欄目,無論是歌曲、攝影、散文、視頻等等其他各種形式,只要是講述鄂爾多斯故事的原創作品都可以來投稿!作品一經選用,將在鄂爾多斯發布微博、微信、客戶端、今日頭條等平臺進行全網推廣!
  • 對話劉蘭芳:一位愛看網絡小說的評書大師
    而說到評書,她才真正打開了話匣子。從《嶽飛傳》說到《楊家將》再到《呼家將》《紅樓夢》,脫口而出也不見累。她說,這是常年在舞臺上說書把嘴練出來了。對評書,她有自己的底氣。「無論是千人的劇場,還是幾萬人的露天,我這幾嗓子上去保證能抓住。」她強調,這就是評書藝術的魅力。劉蘭芳接受中新網採訪。
  • 我是動漫遊戲脫口秀主講人老喬,用評書講動漫是什麼體驗,問吧!
    我是動漫遊戲脫口秀主講人老喬,用評書講動漫是什麼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