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建後的安堂小學是一所現代化氣息濃厚的學校。學校的每個教室都窗明几淨,都配備著教學一體機輔助教學。圖為安堂小學教學樓及樓前的小型足球場。
7月盛夏,大湧鎮安堂社區。安堂小學校長梁鉅全忙完手頭的工作後,從卓山中學「校中校」驅車出發,回到剛剛復建竣工的安堂小學,為接下來的回遷做好準備。青瓦白牆的學校坐落在村落民居間氣質卓然。每次回校,梁鉅全都會拍幾張學校的新風貌與老師們分享。
「多虧了市紀委監委,安堂小學復建才得以高效高質完成,學生們寄居在卓山中學7年,現在馬上就可以『回家』了!」梁鉅全說。與梁鉅全有同樣感受的還有安堂社區的居民和海外華僑鄉親。聽聞學校復建工程順利完成,海外僑親皆拍手稱讚,香港中山隆鎮同鄉會還給市紀委監委寫來了感謝信。
黨的十九大以來,市紀委監委緊盯群眾痛點、難點和關注點,堅持為人民、愛人民、給人民,堅決整治損害群眾切身利益及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在市紀委監委督導下,規劃14年未動工的沙溪鎮鳳凰路去年僅歷時百日便建成通車,如今困擾群眾7年的百年老校安堂小學「校中校」問題也迅速得到解決。
百年老校「寄人籬下」
各種不便困擾兩校7年
安堂小學是大湧鎮一所成立於1906年的百年老校,坐落在廣東省古村落、中山市美麗城鄉精品村安堂社區。2011年前後,安堂小學由於校舍安全問題需要改建,但當地個別領導幹部見利忘義、敷衍塞責,將處於鎮中心位置的20畝原校址土地轉換功能,擬發展商業項目,導致安堂小學無地建校,而是寄建在卓山中學內。
梁鉅全在安堂小學工作了20餘年。他說,2013年以來,「校中校」問題造成諸多教學、管理矛盾,兩校學生共用操場、跑道等教育資源。「場地設施要配合卓山中學的安排來使用,在這樣的情況下,安堂小學許多活動都得儘量壓縮,連校運會都只能通過兩個半天的形式舉辦。」校長說。
對此,卓山中學的校長穆廣宏也很頭疼。由於兩所學校挨得十分近,小學一節課是40分鐘,中學一節課是45分鐘,兩校之間的上下課鈴聲也相互造成幹擾,有時小學組織大課間就會擾亂中學的教學秩序。卓山中學的土地被佔用也使得該校學生宿舍不足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
「校中校」帶來的不便,安堂小學的同學們也深有體會。「今年的六一兒童節活動本來打算借用大禮堂來舉辦,但是由於和中學的活動衝突,只能將活動推遲至下一周。大家做了很多準備,都期盼著,結果居然推遲了。」安堂小學五年級的學生王雨婷說,寄居在卓山中學內造成的不便,常常讓同學們感到很失落。
「校中校」的問題也造成了人員管理上的不便,兩校學生的共處時間長也使校園欺凌事件隱患較大,安堂小學也收到過家長的投訴。兩校建設在一起使家長在接送學生時造成學校南北兩個門的交通堵塞。種種問題和隱患下,群眾對此意見極大。
重點督辦項目
全程監督建設示範工程
2017年,大湧鎮決定在安堂小學原址啟動復建工程,但2018年底市委第二巡察組巡察大湧鎮發現安堂小學寄建在卓山中學的「校中校」問題時,復建工程仍未打地基。
民生痛點、堵點不及時有效解決,傷害的就是黨和政府對人民的公信力。市紀委監委把安堂小學復建工程列為2019年重點督辦項目。
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黃遠通高度重視巡察發現的民生問題,立即約談大湧鎮黨委書記,先後5次作出批示,要求大湧鎮黨委、政府必須以實際行動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切實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擺在首位,將復建工程真正做成「民心工程」,確保工程高質、高效、廉潔,真正惠及百姓。
大湧鎮黨委委員閆春偉說,安堂小學復建過程中最大的難題就是20畝土地的功能轉換。在市紀委監委監督指導下,教育、住建、國土等部門在復建工作中積極銜接,工作行政效能大幅提速。
「未完成項目當前進展怎麼樣?工作開展有沒有滯後?存在什麼困難?是什麼原因……」兩年來,市紀委監委全程關注學校復建情況,多次派員到施工現場檢查工程進度、協調解決問題,特別是在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時期,及時協調解決施工過程中出現的管理、安全等難題,推動復建工程如期完工。
今年暴發的疫情也給安堂小學復建帶來了嚴峻考驗。閆春偉介紹,由於建築工人多是外省人,為能夠在預定的時間內完工,復建項目組決定對工人們實行全封閉管理,從核酸檢測到住宿到餐飲,確保施工作業安全和進度。疫情緩和之後,華南地區「龍舟水」又緊隨而來,連續好幾天的暴雨對施工影響極大。復建工程「見縫插針」,只要具備施工條件就開工。
閆春偉感慨,安堂小學的復建不僅是重要民生工程,更是示範工程。市紀委監委成立了專職小組,全過程監督,得到了群眾擁護和認可。同時對於大湧鎮幹部隊伍來說起到了凝心聚力的作用,激發了幹部們的工作熱情,強化了幹部隊伍的幹事創業力量,提振了幹部隊伍的信心。
民生工程得民心
海內外同胞助力老校「回家」
新校舍的校門口有一棵大榕樹,復建工程啟動後榕樹下常常會有許多老人乘涼。村裡的老人幾乎都是安堂小學畢業的,很多還是老黨員、老幹部。82歲的林棧生是安堂社區福利會副會長,他告訴記者,「自從安堂小學搬到卓山中學裡後,總覺得社區裡少了書香氣息。得知學校復建後,大家每天就坐在大榕樹下關注進展,等著安堂小學『回家』。對於學生家長們來說,孩子們在社區上學就不用過馬路了,安全係數大大提高。」
復建後的安堂小學是一所現代化氣息濃厚的學校。學校的每個教室都窗明几淨,都配備著教學一體機輔助教學。教學樓、教室的外牆一一刻上了愛心慈善人士的姓名。安堂社區黨委書記林國棉介紹,在安堂小學決定要啟動重建工程後,社會各界積極響應。不少組織和個人慷慨解囊,捐款支持學校的建設。
圍牆上的雕花、青瓦斜頂的教學樓……林國棉介紹著復建的安堂小學風格寓意。「青瓦白牆寓意著要讓學生們明是非、知黑白,將做人做事的道理寓於學校的建築中,希望培育人才,學生們都學有所成、學有所就。」
據悉,在新安堂小學建成後,通過校舍置換,卓山中學也可以增加約5000平方米的建築面積,增加15個班的規模。屆時,公辦中小學學位得到擴充,完全可以滿足大湧鎮未來幾年中小學生學位的需求。
安堂小學校長梁鉅全向社區老人介紹新學校的教學設施等情況。
守護民生「奶酪」
始終堅持為人民、愛人民、給人民
百年老校「校中校」問題的解決,充分彰顯了巡察利劍作用和監委監督職能。近年來,中山市紀委監委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政治立場,積極回應人民關切,把群眾關注度高的問題作為日常監督重點和審查調查方向,把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擺在突出位置,對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問題堅決查處,對庸官、懶官、昏官們敲響了警鐘。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盼我有所為。黨的十九大以來,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定不移貫徹黨中央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決策部署,按照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監委主任施克輝的要求,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在正風反腐中的獲得感,圍繞民生問題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和監督調查處置,緊盯民生一刻不松、民生利益寸步不讓,持續淨化政治生態,不斷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著力打通惠民「最後一公裡」,管好民生保障的「錢袋子」,守護民生「奶酪」。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共查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60個,處理223人。
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市紀委監委將按照黨規黨紀和監察法的要求,強化日常監督管理,堅決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嚴查履職擔當不夠、敷衍塞責、推諉扯皮、陽奉陰違、落實不力等問題,對不擔當不作為的黨員幹部堅持實事求是,堅決予以問責,以精準問責倒逼責任落實,以強有力的責任追究推動黨員幹部為官有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