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版《寶寶去哪兒》,戳中無數中國爸媽的教育失誤

2020-08-27 孕e家

大家好,我是圓小編

這是「e家育樂園」的第 15 篇原創文章

一個小孩子,究竟能有多少潛力,能做出多少超乎我們預期的事情?

在日本,有一檔「長壽」真人秀《初遣》,將鏡頭對準了一群2到7歲的小朋友們,開播30年,「偷拍」了幾百個孩子的人生第一次出行。告訴了我們答案......

節目主題非常的簡單:在小朋友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真實記錄他們人生第一次獨自出門,去完成「跑腿」任務的全過程。

有的去離家幾百米的超市,買弟弟要喝的奶粉;

有的繞過幾條街,去馬路對面的花店為買花;

有的去小區另一頭的麵包店,買回爸爸愛吃的香腸麵包;

……


但就是這樣一個看起來平平無奇的節目,給父母和孩子們上了最好一課。


3歲小女孩「離家出走」


節目裡有一個因為哭而「紅」起來的小姑娘——浬愛。

3歲2個月的浬愛,是個粉粉嫩嫩的小姑娘,也是爸爸媽媽捧在手掌心的小公主。

小小的浬愛來自一個幸福的家庭。

前不久的結婚紀念日,有愛的爸爸就送了媽媽一百朵玫瑰花。

看到爸爸媽媽慶祝結婚紀念日的浬愛,也吵著要給媽媽送花。

所以,在母親節來臨前夕,浬愛的爸爸決定交給浬愛一個重要的任務:獨自去買燉菜的佐料、蔬菜,還要順路買一支康乃馨送給媽媽,最後還要取回事先預定的蛋糕。

這樣的安排聽起來簡單,但對於3歲的浬愛來說並不容易。

所以,一開始浬愛是拒絕的:「一個人辦不到啊!」

但是,在爸爸的反覆鼓勵下,想要在母親節送給媽媽禮物的小浬愛,最終還是答應了獨自出門購物的請求。

爸爸還拿出了媽媽做的護身符,告訴她,帶上這個,就算是自己出門也不孤單了。

一番鼓勵之後,浬愛終於答應下來。


有許多路,需要一個人走完


但是,邁出人生中獨自出門的第一步總是不容易的。

換好衣服準備出門的浬愛一直不停地哭泣,始終不敢獨自出門。爸爸為了讓她打起精神來,往她口袋裡塞了很多糖。

並且一直關照叮囑,讓她走路時要看車,注意安全。

儘管爸爸也很不放心,但他一直讓女兒不要回頭,朝前走。

在爸爸的不斷安撫之下,浬愛終於鼓足了勇氣,一步一回頭地離開了爸爸的懷抱。

直到終於看不到爸爸,浬愛哇的一聲哭出來了。

一路上,浬愛時不時還會陷入到傷心情緒裡。

但想到爸爸的鼓勵和要給媽媽的禮物,她心裡想的是:再難也還得加油呢!

來到第一個目的地,在售貨阿姨的幫助下買好了燉菜材料和生菜。

儘管買錯了一樣,但已經很了不起了。

買好蔬菜和燉菜的湯料,走出店門後又感到孤獨的浬愛,在街上放聲大哭,大聲喊著;「媽媽,胸部!」

三歲還是一個愛撒嬌的年紀,哭泣和無奈的時候,第一時間想起的是媽媽的胸部。

哭了幾聲,浬愛擦乾眼淚,拿出爸爸給的糖果,剝了一顆放嘴裡,勇氣倍增!吃完後繼續下一個行程。

行程第二站,花店。

浬愛為媽媽購買了一朵康乃馨,而且還精心挑選了花朵搭配的顏色。

當花店的阿姨問浬愛是不是一個人來的時候,浬愛再次淚崩。

或許是真的太不忍心,在浬愛買完花後,店員阿姨送浬愛到了馬路對面的蛋糕店。

所有任務完成了,浬愛開始了返程。

馬路對面的大叔們、抱著寶寶的媽媽、路過的奶奶……

愛哭的浬愛,在這天得到了無數好心的陌生人為她打氣加油。

終於,小小的浬愛拖著踉蹌的步子,拿著大包小包的東西回到家了。

一直在原地等待浬愛的爸爸也激動得哭出來了,下意識地起身想要幫浬愛拿東西,但他還是努力忍住了迎接女兒的衝動。

因為最後一段路,浬愛醬,你也要自己走完啊!


獨立教育,還要被忽視多久


「初遣」意為「第一次被派遣」。

這對父母和孩子來說,都是一次巨大的考驗:

第一次勇敢離家獨自外出購物;

第一次強忍心疼、不舍,目送孩子遠去;

第一次忐忑不安地等孩子平安回來;

......

但是,獨立需要勇氣,而放手又何嘗不是呢?

眾所周知,日本的教育很強調孩子的獨立性。相比之下,我們的家長往往過於溺愛孩子,讓孩子形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

上年,浙江杭州中學新生軍訓現場,初一新生們比賽繫鞋帶、疊衣服,竟有3成學生不會做。最後無奈,跑去求助老師。

某高校大一新生向父母索要4500元生活費,卻遭到母親拒絕,忿忿不平地她像朋友發消息抱怨。

美國教育學家戴爾曾經說道:不要為孩子做任何他自己能做的事情,如果過多地做了,就會剝奪孩子發展自己能力的機會。

事實上,孩子顫顫巍巍邁出離開父母的第一步,其實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反而是作為家長的我們一直捨不得放手。

但正是這個「不捨得」,給孩子鑄造了一個密不透風的「圍牆」,忽略了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看完《初遣》這個節目,並不是讓大家放心地讓孩子獨立出門,畢竟國情不同,而且節目組也並沒有真的放任孩子一個人出門。

拍攝開始前,不僅會先通知附近的居民幫忙照看,一路上也安排了很多的工作人員在「偽裝」陪同。

儘管我們無法通過這樣的形式去鍛鍊孩子,但節目的理念卻值得我們深思:

父母的一次放手

都將是孩子的一次成長

我們知道:孩子的每一個第一步,都不容易。

他們需要克服父母不在身邊時的分離焦慮;

克服第一次單獨上路時的緊張與忐忑;

克服應對各種突發狀況時的手忙腳亂;

……

但,這並不是我們不放手的原因。

就像浬愛一樣,儘管一直在哭,但她卻從沒有停下她前進的步伐。

事實上,在孩子1~4歲之間,家長就要逐漸減少照顧,讓孩子慢慢具備自控能力。

尤其是1歲半~2歲,孩子的自我意識和獨立自主的意願就進入快速發展期了,更需要在生活中體驗到「我可以」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所以,在每一個跟孩子分離的時刻,家長要適當的果斷一點、狠一點,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學會適時地放手。

孩子在大人羽翼之下成長的時間其實並沒有很長。所以,從小就要開始鍛鍊孩子適應分離的能力。

就像龍應臺在《目送》裡寫的: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編輯:旺旺雪餅 | 審校:子力

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在文末留言

商務合作敬請聯繫:service@gzmoninet.com

相關焦點

  • 帶娃生活的真實寫照,戳中無數爸媽淚點和笑點!
    國外漫畫家Brian Gordon是兩個孩子的爹,從2013年到現在,他陸續創作了一組親子小漫畫,戳中了無數爸媽的「笑點」和「淚點」。【據Brian說,這也是為了,讓自己免於在做爸爸的過程中精神崩潰……】No.1 蹲馬桶的私密時間沒有了娃小的時候,至少還有蹲馬桶這個私密時間……
  • 【9月6日「爸媽去哪兒」創業講座】一起來關注無界投融親子創業專場!
    點擊上面「灣區爸媽群」一鍵關注「爸媽去哪兒」微信公眾號圍觀矽谷爸媽和孩子們的奇文趣事群主說一直有個願望就是組織一個親子創業專場,感謝無界投融這個平臺讓我圓夢。五個項目涉及親子運動、親子健康、親子硬體、親子教育等各個方面。
  • 川網版「爸媽去哪兒」親子自駕遊茂縣 體驗避暑康養之地
    川網版「爸媽去哪兒」親子自駕遊茂縣 體驗避暑康養之地 2015年08月10日 19:10:14 來源:四川新聞網 自駕遊成員合影(張進春 攝)  四川新聞網成都8月10日訊 (張進春)古羌城尋寶,探秘釋比文化,松坪溝避暑漂流……8月8日-9日,由四川新聞網「
  • 奧斯卡最佳短片《包寶寶》 戳中了怎樣的痛點?
    原標題:奧斯卡最佳短片《包寶寶》,戳中了怎樣的痛點? | 睡前聊一會兒 前兩天,一部七八分鐘的中國風短片《包寶寶》,獲得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獎,細膩的描述、大膽的想像、感人的劇情,打動了無數觀眾,也戳中了不少中國家庭的痛點。受黨報評論君的邀請,今晚我們來聊一聊這部短片。   這部由華裔女導演執導的短片,用華人家庭的形象和場景,講述了一個中國人熟悉的話題:媽媽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控制」,以及如何面對長大以後的孩子。
  • 「感覺自己耗盡了」:一個寶寶最常見的問題,難倒了無數新手爸媽
    寶寶8個月了,因為作息不規律,我現在有嚴重的睡眠障礙。如果說我是一盞油燈,有時就非常渴望趕緊把油耗盡了,這樣就能歇歇了。如果你覺得做爸媽的沒有哪個不辛苦,寶寶大了自然就會睡得好了。不少一周歲寶寶仍面臨頻繁夜醒的睡眠問題,可以想像為人父母的頭365個夜晚都是怎樣透支睡眠、咬牙堅持的。寶寶的睡眠問題出在哪兒?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江帆教授分析道:奶睡、抱睡養成了孩子依賴外界條件入睡的習慣。
  • 「感覺自己快耗盡了」:一個寶寶最常見的問題,難倒了無數新手爸媽
    >此前發表在《自然》雜誌的針對全球0—3歲嬰幼兒的研究表明,多達76%的中國家長認為自己寶寶存在睡眠問題。暢銷20萬冊,獲得無數家長好評,全新升級正是因為自己做媽媽、艱難哄睡的經歷,還有發現國內竟然有這麼多深陷哄睡難題的媽媽們,小土投身了嬰幼兒睡眠的研究和科普,創作了國內第一本嬰幼兒睡眠專著《嬰幼兒睡眠全書》。 這本書於2017年出版,短短3年時間,已經暢銷了20萬冊,積累了無數媽媽的好評。
  • 爸媽營獲寶寶樹戰略投資,致力做中產家庭親子生活專家
    據了解,爸媽營自成立以來,堅持做「中產家庭親子生活專家」,圍繞親子生活,提供包括教育、旅行、生活、購物等在內的服務。據悉,寶寶樹此輪投資,旨在通過與母嬰親子領域優質企業展開資本與戰略合作,加快構建年輕家庭產業服務聯盟。2015年,華映資本曾領投爸媽營A輪融資。華映資本創始管理合伙人季薇指出,「藉助微信生態,爸媽營已然成為親子教育第一影響力平臺。
  • 期末爸媽收到自己的成績單 孩子給爸媽評語戳中淚點
    原標題:期末爸媽收到自己的成績單 孩子給爸媽評語戳中淚點   龔老師說,之所以讓家長們如此有感觸,是因為孩子們講的全是平日裡聽不到的真心話,雖然孩子們吐槽了父母的很多缺點,但最後都不忘感謝爸媽的辛苦付出。    要讓這些小鬼說出真心話,其實沒那麼容易。   龔老師說,起初下發問卷時,沒跟孩子們提起,會把打分拿給爸媽看。
  • 歐美版爸爸去哪兒 安吉麗娜親子裝街拍照【圖】
    歐美版爸爸去哪兒 安吉麗娜親子裝街拍照【圖】 2013-12-04 13:12:24 來源:中國品牌服裝網 作者:zhangyan 隨著湖南衛視的真人秀節目爸爸去哪兒一次又一次的刷新了自身的收視記錄
  • 準爸媽打聽胎兒「性別」,被醫生神回答戳中笑點:暗示得明明白白
    對於即將晉升爸媽的夫妻們來講,最關心的莫過於胎兒的健康和性別了。雖然醫院有規定不能透露孩子性別,但這難不倒廣大的準爸媽們,瘋狂暗示,花式打探胎兒性別是準爸媽們的拿手絕活。比如用寶寶姓名打聽的還有用寶寶穿衣服打探的
  • 紀錄片《你好未來人類》揭秘各國教育,戳中了無數爸媽的神經
    它真正的核心在於教育孩子如何在網絡時代中控制好自己的聲音。,去學最前沿的知識。編輯好問題,發送到指定號碼,兩分鐘之內就可以獲取答案,就像原始版的百度。開展科技教育,靠的不僅僅是錢,而是意識和理念。中國篇全球父母向中國虎媽看齊,但也意識到了未曾關注到的問題。中國式的虎媽是什麼樣的?
  • 寶寶去哪兒?幫寶適研發中心科技探秘之旅!
    寶寶去哪兒?幫寶適研發中心科技探秘之旅!   2015-06-01 16:42:20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六一「兒童節要來了,想好要帶寶寶們去哪兒了嗎?5月29日,幫寶適北京研發中心開啟了一場科技感十足的五星呵護之旅,為奶爸辣媽揭秘這些年我家寶寶用過的紙尿褲的大科技。
  • 夫妻搬新家帶寶寶送地墊給鄰居,智慧爸媽都是這樣教育的
    >夫妻搬新家帶寶寶送地墊給鄰居,智慧爸媽都是這樣教育的2020-12-16 11:48:56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有網友很是感慨:有這樣的家長,孩子也不會熊到哪裡去!  那麼,會教娃的家庭都是怎麼做的呢?
  • 《爸爸去哪兒》播出六年,記憶中的萌娃現在如何?
    爸爸去哪兒第六季沉寂一年本以為會下檔,但後來改名換平臺,12月上線芒果國際TV,成為了海外特供。這個節目對中國式的親子教育探討引發了很多討論,總體來說是能體現社會價值一檔好節目。爸爸去哪風靡一時也有其天時地利的原因,當年的選秀演唱類節目濟濟一堂,市場幾乎沒有這種野外真人秀類型的綜藝,自然要大火一把。
  • 《爸爸去哪兒》明星寶寶們,如今大變樣,網友:眼前一亮
    《爸爸去哪了》這檔綜藝,相信不少80後,90後這些小夥伴都看過,況且現在也都是每年都在更新中,目前已經播出第六季了,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這檔節目的口碑還是相當不錯的,每年都在暑假期間播出,深受家長和小朋友的喜愛。因為播出的時間正好是在暑假,這樣小朋友也有時間,就能和家長一起看了,這也是節目組的一考慮。
  • 【花開萬家·蒲公英教育】小小世界繪本故事之蝴蝶寶寶去哪兒了
    【花開萬家·蒲公英教育】小小世界繪本故事之蝴蝶寶寶去哪兒了 2020-10-14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催淚新EP《爸媽可以不走嗎》,感動無數網友
    另一首為最新EP同名主打曲《爸媽可以不走嗎》,這首歌曲與布瑞吉共同合作的《茅TAI》風格完全不一樣。這首《爸媽可以不走嗎》一看歌名,便讓人想起自己的父母。整首歌的歌詞句句都很戳心,唱出了無數人的心聲。這是一首情歌,一首寫給爸爸的情感,也是寫給媽媽的情歌。
  • 湖北荊門:一醫院拍醫護版《時間都去哪兒了》
    湖北荊門:一醫院拍醫護版《時間都去哪兒了》 圖為醫護版《時間都去哪兒了》拍攝現場。 吳奇勇 攝圖為醫護版《時間都去哪兒了》拍攝現場。 吳奇勇 攝   中新網荊門3月3日電 (吳奇勇 李慶)一曲《時間都去哪兒了》火遍大江南北,也在廣大醫護人員心中激發共鳴和熱議。
  • 巧克力,你到底去哪兒了?你最愛的寶寶好想你!
    我由於工作的原因,大概每一個星期就去探望一次,由此,我發現了一個溫暖的現象,偶爾一次發現女兒躺在搖籃裡睡覺,巧克力就會走到搖籃邊,伸頭望了望搖籃裡的寶寶,然後,就順勢在搖籃邊趴下了,我發現這個現象時,覺得,女兒有保護神了嗎?巧克力居然這麼喜歡女兒。
  • 「雙節」在鎮江去哪兒玩?戳這裡!
    國慶遇中秋 @鎮江人, 這個假期在鎮江去哪兒玩? 快看這裡!普天同歡賀國慶為豐富廣大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營造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讓市民和遊客體驗幸福美好的「雙節」假期長假期間鎮江開展了一系列5大類44項精彩的文旅活動等待市民朋友來「翻牌」 在鎮江去哪兒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