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閥混戰時期的北平,老舍先生用這本《駱駝祥子》掀開了這個黑暗的大背景下底層人士生活的一角。對於不可抵抗的戰亂和階層固化,書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現,無論是老馬和小馬對生活的絕望苟安,還是劉四爺拿捏車夫,又或者是楊太太算計窮人,都是在這個大背景下發生的事。
京味濃鬱的字裡行間,卻展現出了極其壓抑的現實一面。剝削階級剝削人民,被剝削者反應各異,有的咬碎牙就著血往肚子裡頭吞,有的起身反抗再次被壓,更有的剝削比他還窮苦的人民。而這些人生百態在這一書中緩緩展開。
視線轉向主人公祥子和他的妻子虎妞,這兩位的抗爭和結局具有相當大的代表性,其身上或多或少可以找到一些階層人民的影子。
一、 他們的悲劇人生——時代巨輪下被塑造的無力
(一) 祥子—舊社會下的追夢人,殘酷現實下的失意人
關於祥子的一生,接受過義務教育的朋友們肯定了解這個初中知識點,祥子的「三起三落「——買車,被抓,車沒了;回頭重新幹,又攢錢買了一輛新的車,被騙,車又沒了;和虎妞結婚,買了一輛二手車,結果虎妞難產而死,為了置辦葬禮,祥子又把車給賣了,車再次沒了。
一次又一次的「車沒了」其實是祥子夢想一次又一次的破滅。而且這種破滅還是呈螺旋式開展的,命運仿佛貓兒戲鼠一般不斷地給予祥子實現夢想的希望,又一次次的被冷銳堅硬的現實打破。
一次又一次反覆的失去,似是在和祥子說:你不配擁有它,它永遠不是你的。
若是一些英雄小說裡,祥子這樣的主人公應該是苦盡甘來的那一種,他的第四次努力一定會得到相應的回報。
但是,只是一篇披露現實醜惡的現實向小說。
於是祥子的墮落,按照常理來看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甚至他的朝向墮落的轉變能讓人更加深刻的意識到當時現實的殘酷和底層人民的無奈心酸。
因此祥子「三起三落」後的妥協讓人理解同情,而對此的命運無常更讓人暗恨不已。
(二) 虎妞——生錯了時代的女強人,封建體制下的可憐人
虎妞一直是《駱駝祥子》裡爭議最多的人物,老舍先生把她的形象塑造得可謂是栩栩如生,有血有肉,於是我們就不能從單一的從上帝視角來評判她表象的一切。
哪怕老舍的筆下對她也是言辭犀利:「她是既新又舊的一個什麼奇怪的東西,是姑娘也是娘們;像女的又像男的:像人,又像是什麼兇惡的走獸。」
在文中還有這樣一句話,是祥子對虎妞的想法:「設若當個朋友看,她的確不錯;當個娘們看,她醜,厲害,不要臉。」長相不如人意,性格不好,還有心機算計人,似乎虎妞這人好像沒什麼好的地方?
當然不是。
開篇描述虎妞就是說她幫助父親劉四爺管理車廠,她主內劉四爺主外,兩人把車廠治理的像鐵打的一樣。是不是覺得很熟悉?強勢的作風和不錯的能力,放在當今就是一個活脫脫的女強人啊。
但是在那個時代,小福子式的柔弱女人似乎更能博得男人的歡心。那麼如此厲害的虎妞變成老姑娘就是一件和很正常的事情了。
如此一看,她的野蠻,強勢,自私,市井氣,這些令我們討厭的一切都在了解她背後的壞境和悲劇性的結局之後變得複雜了起來。
我們不能再簡單的說她就是個壞人了,塑造她的一切——她自私自利的父親,她無望的愛情夢想,她身處的封建殘餘的大背景,她擁有的來自上千年的女性評判標準和父權統治——都給了這個人物一定的深度和廣度,都給了我們理解她的理由。
她對愛情的追求也是令我們不斷唏噓的地方:她為了得到祥子不惜設計自己失身於祥子,還假裝自己懷孕了,以此來威脅祥子和她結婚。她是那樣的不擇手段,令人唾棄。
可是她又能為了祥子與父親決裂,把錢給祥子買了輛二手車……她的一切關心在意似乎都給了祥子。
但其實她在追求的又何嘗不是一直沒有得到的愛情呢?
她給與的在乎,關愛,其實給與的是她夢想中的愛情罷了。
她就像一個懷著「公主愛情夢想」的「假公主」,為了她心目中假想的愛情,她可以有勇氣與自己的父親決裂,她可以頂著眾人不恥的目光設計祥子和她在一起。
但她身上與她父親同出一轍的自私自利,享樂主義,控制欲一直在發揮著作用,祥子甚至更加厭惡這個女人,哪怕她給他買了車。
而她最後戲劇性的難產死亡,更是讓這個女人的一生染上了幾絲悲苦的味道。
「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這句話在虎妞這裡得到了很好的詮釋。
二、 他們的抗爭——主動抗爭與被動反抗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
這句話一點都不假。祥子和虎妞在面對自身命運無情壓迫的時候,他們當然也會有反抗。
而身處不同位置不同階級的人面對悲劇命運的反抗方式是不一樣的,祥子和虎妞便是這樣一對不同的反抗者。
從農村出來的祥子相信有付出就有回報,他進城拉車,一分一分的攢實了買車的錢,這也給了他極大的鼓勵,以至於後來的「二落「都沒有完全把他對夢想的信念給消磨完。
失去新車的痛苦並沒有把祥子給打壓的沒有力氣在站起來,甚至於,第一次的失敗使祥子對擁有車的夢想更加的執著。
於是他站起身來,努力在命運無常的狂風裡把他的夢想再一次築起來。
而比起祥子的主動對抗,虎妞就是被動對抗。
虎妞的前半生是在車廠裡面過的,幫她父親的忙,沒有受過多大的苦難和沒錢的憂愁。可以說,與祥子為生活奔忙的狀態來看,虎妞在個時候簡直算是一個 「大小姐「了。
所以她身上的享樂基因才會那麼的強,嫁給祥子之後她甚至想讓祥子做個車廠的老闆,不要再去替人拉車過活,想讓祥子有時間陪她去玩耍逛街。
為了嫁與祥子,她不惜設計祥子,不惜跟父親決裂。
虎妞對命運的反抗往往是觸及到了她的利益,或者是阻攔了她的目的,她才會開始。於此,虎妞的自私自利的性格被剝開,裡面藏著的是小剝削階級的靈魂和思想。
三、那麼造成他們悲劇人生的因素到底是什麼呢?
(一) 祥子的悲哀—怒其不爭,憐其頑固
1) 世人眼中的祥子—堅毅
不輕易被挫折打敗,性格老實,心思純淨,有上進心……
但其實,這些品質在一定程度上就會轉化成:頑固不化,容易被忽悠,容易受到一些誘惑,情商不高……
當然,這不是批判祥子些什麼,而是想說明,在一些情景下,祥子的這個性格品質可能會變成他的劣勢,例如,祥子在醉酒後被虎妞誘惑發生了關係,然後被虎妞半哄騙半威脅得結了婚,是導致了後來最後一落的潛在因素;又比如被孫偵探騙錢那一件事,結果就是辛辛苦苦攢的買車錢被騙去了,就是誘導祥子一次「落」的最大因素。
諸如種種,都可以看出來祥子一些性格是導致其最後不幸人生的一個很大的因素。
2) 周圍的人和事形成了自己的圈子,人們在圈子裡成長或變壞。
而祥子的圈子則是一些喜歡吹牛,自甘墮落,不求上進和喜歡八卦心眼多的人組成的,這樣的圈子就是祥子想要進步的一大阻力。
以為祥子發了財,就不喜歡他,覺得他「不得哥兒們」(即在同夥中大家都不怎麼喜歡他,沒有人緣);知道祥子要娶虎妞之後半是嫉妒半是惡意的說祥子的壞話……
這樣的圈子,可想而知不僅對祥子進步沒有幫助,甚至在祥子失意,開始墮落的時候把祥子往下拉得更深。
3) 與虎妞一樣,祥子也是有感情需求的。
但是和虎妞的這個婚姻不僅不能讓他的感情有所寄託,而且還讓他覺得這是個人生的汙點。
封建時代下農村長大的祥子,自然是不會喜歡虎妞強勢的性格的,甚至他會覺得他的男人的尊嚴受到的侵犯,只能讓他討厭自己,更討厭虎妞。
在虎妞壓迫強勢的「愛意」下,祥子不可避免的把自己的情感和男子尊嚴寄托在隔壁二強子家可憐的柔弱女——小福子——身上。
沒有堅定的感情支撐也是導致祥子悲慘人生的一大因素。父母先亡,妻子難產而死一屍兩命,而最後寄託他感情的小福子之後也上吊自殺了——這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棵稻草。至此之後,祥子就開始墮落了,而身邊不良圈子更是加速了這一進程。
(二) 虎妞的不幸——婉恨原生家庭,哀嘆生錯時代
虎妞的父親,劉四爺,可謂是造成虎妞世界觀和性格的一大重要人物。虎妞性格上的強勢和自私自利不難看出是遺傳當過土匪的劉四爺的。
俗話說「性格決定一切。」,雖然有些極端但其還是有些道理的。就像虎妞如此的性格就導致她其實人緣不怎麼好,男人都沒有想把她娶回家的一大原因就是受不了她的野蠻性格,也是為什麼她最後不擇手段得到祥子,還誘哄祥子與她結婚的一大內因。於是就開始了她假裝幸福實則相互折磨的婚姻生活。
劉四爺影響的虎妞當然不止這一點。文中有說過,劉四爺其實不想讓虎妞嫁出去,因為虎妞的管理能力很強,很有用。如此自私的想法也是虎妞追求愛情的一大阻難因素,導致虎妞到了三十五歲左右都嫁不出去。而虎妞內心的恐慌和不滿大概也是後期虎妞有勇氣反抗劉四爺的原因。
看完這本書以後,伴隨著虎妞的一個修飾詞就是「有用」。她的人設是「幫父親辦事是一把好手」,「什麼都和男人一樣,連罵人也有男人的爽快」,「和父親出的辦法常常在車夫與車主的口上,如讀書人的引經據典」。書中種種描寫,不難看出虎妞的能力之強。
而如此的女人,若是在現如今的社會,肯定會幹出個事業來的,可惜她所處的時代對女子的約束和要求都極其的多,那時的男人們更愛的是小福子那樣的,需要他們保護的柔弱的女子,而不是虎妞這種「什麼都和男人一樣」的女子。
故而時代的局限性也是令虎妞人生悲劇的一個重要背景因素。
二、 結語
無論是祥子的主動面對還是虎妞的被動反抗,他們的結局都是往悲劇的方向上前進著。現實的車輪滾滾而過,碾死的一眾是反抗無效的小人物。
祥子和虎妞就是在歷史現實的車輪下的人,從他們身上,當時社會的一角向我們徐徐展開,剝削與被剝削,壓榨與被壓榨,管你是地主老爺也好,軍閥司令也好,被剝削的同時又剝削比自己還窮苦的人民的人也好。
在這個局勢動蕩,封建末路的大背景下,他們的反抗或多或少都是無效的,所有的惡念,所有的無奈,都可以被這貪婪黑暗的社會所蠶食。
但是,並不代表他們的反抗是沒有意義的,一個人的反抗是反抗,一群人的反抗也是反抗,只要還有人對壓迫著他的「命運」進行他的反抗,這個悲慘命運的現實才可能被他所改變。
書中老馬和二強子這類的角色就是早早放棄了自己的命運的人,痛苦任它痛苦,用酒精和菸捲來麻痺自己的內心,而最後祥子在小福子死後也變成了這樣的一個人。
於是我們不由深思,當一個人無論怎樣都改變不了他的命運時,是不是有更大的悲慘命運籠罩著我們,需要我們去看到,去改變。
文/浣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