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值得期待的英文書都在這兒了

2020-12-14 界面新聞

2018年已至,值得期待的事有很多:煉獄般的2017年結束了,冬奧會,《單身漢:冬季遊戲》(The Bachelor: Winter Games)……最重要的是,我們對2018年即將湧來的一大波新書垂涎已久——2018年的文學成就不容小覷。

我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沉醉在梅格·沃利策爾(Meg Wolitzer),蘿拉·凡·登·博格(Laura van den Berg)和萊妮·祖瑪(Leni Zumas)的新作中,迫切渴望從扎迪·史密斯(Zadie Smith),摩根·傑金斯 (Morgan Jerkins)和瑪麗蓮·羅賓遜(Marilynne Robinson)有深度的散文中汲取關於文化、性別、種族和身份的養料。還有很多書我們未曾了解,雖然它們沒有出現在列表中,但我們同樣為之興奮,因為這些書終歸會用自身的魅力徵服我們。

今年值得期待的60本英文書都在這兒了:

圖片來源:RIVERHEAD / LITTLE BROWN / FABER FABER / PAMELA DORMAN / PUTNAM

一月

1月2日

《虛無》(The Nothing), 哈尼夫·庫雷西( Hanif Kureishi)著

一位年邁的電影製作人擔心他的嬌妻與朋友有染,對此耿耿於懷,因此設計揭穿他們。庫雷西的新作講述了一個關於性愛、復仇和死亡的小故事。

1月9日

《永生者》(The Immortalists), 克洛伊·班傑明(Chloe Benjamin)著

如果你酷愛帶有奇幻色彩的家族傳奇,那麼《永生者》應該會令你心動不已。1968年夏,四個年少的兄弟姐妹去算命,算命先生說出了他們的死亡日期——這個預言改變了他們的餘生。

《來世》(The Afterlives), 託馬斯·皮爾斯(Thomas Pierce)著

從死亡中復活的人撰寫了關於天堂的回憶錄,人們對這類基督教回憶錄早已耳熟能詳。皮爾斯的小說探討了在相反的情況下的情感波動:一個年輕人突發心臟病,醒來後意識到沒能看一眼自己的來世,他對此感到失望。

1月16日

《這兒的一切都很美》 (Everything Here Is Beautiful), 米拉·T·李(Mira T. Lee)著

李的處女作講述了一個有關兩姐妹的故事——姐姐有擔當、務實,但妹妹卻衝動、精神失常——母親去世後,兩人度過了孤苦的成人期。敘述者模仿《理智與情感》(Sense and Sensibility)的風格,呈現了對姐妹情誼最本真的探索。

《紅鐘》(Red Clocks), 萊妮·祖瑪(Leni Zumas)著

故事發生在胎兒享有人格權,已將墮胎違法化的在美國,在這個令人恐懼的反烏託邦社會中,大量女性的生活都受到法律的嚴格限制。祖瑪熱情洋溢的筆觸會令《紅鐘》別有一番風味。

圖片來源:LOOMSBURY / HOGARTH / RANDOM HOUSE / HARPER

1月23日

《黃銅》(Brass), 傑內特·阿利烏(Xhenet Aliu)著

阿利烏的處女作出現在一波絢爛奪目的圖書內容簡介中,這些書的作者都是過去幾年裡我們最喜愛的——瑟萊斯特·額(Celeste Ng),克裡斯蒂娜·恩裡克斯(Cristina Henriquez),凱特林·格裡尼奇(Kaitlyn Greenidge)和蘿拉·凡·登·博格(Laura van den Berg)。她用尖酸刻薄、辛辣諷刺的筆調創造了這樣的故事:母女二人住在康乃狄克州一個衰敗的小鎮裡,她們在絕望中渴望逃離這個地方。

《天空屬於你》(The Sky Is Yours), 錢德勒·克朗·史密斯(Chandler Klang Smith )著

喜愛敘事中充滿了野心的讀者應該關注史密斯的處女作——一部不同尋常的反烏託邦小說:故事發生在一座島上,這可是一個大都市。天空中飛騰的群龍投射下片片陰影,與此同時島上收入不平等和大規模監禁的狀況已經失控了。

《桃色》(Peach), 艾瑪·格拉斯(Emma Glass )著

即使一篇接一篇有關知名人物是性愛狂魔的報導鋪天蓋地,我們卻很少面對源於性暴力的恐怖痛苦。在《桃色》中,格拉斯用意識流的手法敘述了一個女孩遭到強暴後無法走出這段陰影,帶我們感受了她所遭受的精神和肉體的雙重創傷。

130

《這將成為我的禍根:在(白人的)美國,生活在黑人、女人和女權主義者的交界地帶》(This Will Be My Undoing: Living at the Intersection of Black, Female, and Feminist in (White) America), 摩根·傑金斯 (Morgan Jerkins)著

傑金斯的散文集圍繞身份認同以及作為一個黑人女性在美國生活對她的意義展開。在有關白人拉拉隊隊員,兒童讀物,俄羅斯之旅和看心理醫生等散文中,她找到了自己的身份,此外,她還與身邊的白人和美國的父權制文化作鬥爭。

圖片來源:ALGONQUIN / COUNTERPOINT / KNOPF / RIVERHEAD / SIMON SCHUSTER / PENGUIN PRESS

二月

2月6日

《心形漿果》(Heart Berries), 特蕾澤·瑪麗·梅浩特(Terese Marie Mailhot )著

《心形漿果》在出版界被譽為「充滿詩意的回憶錄」。「詩意」常被用來形容優美的篇章,但這本書似乎比「詩意」更「動人」:這不僅是一部回憶錄和一首詩,更是一部令人難以忘懷、精彩紛呈的紀實文學,講述了梅浩特在太平洋西北部地區的居留地的成長曆程。

《不對稱》(Asymmetry), 麗莎·哈利迪(Lisa Halliday )著

懷丁作家獎得主,《不對稱》講述了兩個不謀而合的故事——其一,一位妙齡女郎和上了年紀的知名作家之間發生戀情;其二,一位伊拉克裔美國人在國外旅行時被移民執法人員盯了稍兒。

《友》(The Friend), 西格麗德·努涅斯(Sigrid Nunez)著

在這位備受讚譽的小說家的新書中,兩位作家之間有一段親密無間、非比尋常的友誼。其中一人突然離世,他的遺孀要求另一個人收留她丈夫的大丹犬。當敘事者在公寓裡為這隻巨型犬騰出空間時,她也陷入了萬分悲痛之中。

《感到自由》(Feel Free), 扎迪·史密斯(Zadie Smith)著

史密斯,一位獨一無二的作家,如果你對她的新散文集還沒有望穿秋水的話,現在是時候為之歡呼雀躍了。她的散文可能比小說更奪人眼球,這些散文經過她的深思熟慮,博大精深且引人入勝,而且總是能迅速地切入她選擇的主題。

《一段美式婚姻》(An American Marriage),塔亞莉·瓊斯(Tayari Jones)著

瓊斯在這部令人心碎的新作中講述了一對年輕黑人夫婦的故事,這對夫妻意氣風發,雄心勃勃,但是丈夫卻因沒有犯過的罪被逮捕入獄,被判12年監禁,此後夫妻二人的生活徹底脫軌。《一段美式婚姻》向我們對彼此的虧欠和允許存在的不公正提出了深刻質疑。

《我與死亡十七次擦肩而過》(I Am, I Am, I Am: Seventeen Brushes With Death),  麥琪·奧法瑞(Maggie O'Farrell )著

這個關於生命的故事是這位屢獲殊榮的小說家的最新力作,它描繪了死亡來臨的時刻。奧法瑞的回憶錄由數個緊張的短文組成——記錄了接近死亡的不同回憶。

圖片來源:GROVE / HMH / RANDOM HOUSE / FSG / ATRIA

213

《永恆之營的迷途少女》(The Lost Girls of Camp Forevermore), 金· 福(Kim Fu)著

五個即將邁入青春期的女孩開啟了一趟皮筏艇之旅,但她們卻迷失在荒無人煙的太平洋西北地區。福的小說從永恆之營著筆,講述了女孩們成年後的生活——展現了這段決定性的露營時光對她們產生的深刻影響。

《悲傷是一隻白色的小鳥》(Sadness Is a White Bird), 莫列爾·路斯曼·澤克(Moriel Rothman-Zecher)著

路斯曼·澤克(Rothman-Zecher)是一位拒服兵役者,他曾拒絕在以色列國防軍服役。在他的小說中,他從一位以色列年輕人和他的朋友——一對巴勒斯坦姐妹的視角探討了該地區令人憂心的政治狀況。

《淡水》(Freshwater), 艾克威科·埃梅茲(Akwaeke Emezi )著

這部處女作記錄了艾達(Ada)出生,成長,直到她離開奈及利亞遠赴美國上大學的歷程。顯而易見的是,這個命途多舛的女孩要與體內的多重人格抗爭,她不僅要處理外傷,還要控制自毀的欲望。

《白屋》(White Houses), 艾米·布魯姆(Amy Bloom)著

在這部歷史題材的小說中,布魯姆刻畫了埃莉諾·羅斯福(Eleanor Roosevelt)和記者洛雷納·希科克(Lorena Hickok)之間的風流韻事。儘管人們對羅斯福(Roosevelt)更加熟悉,但在布魯姆的小說中,希科克(Hickok)是這樁錯綜複雜的羅曼史的敘事者和中心人物。

220

《我們在這裡幹嘛?》(What Are We Doing Here?),瑪麗蓮·羅賓遜(Marilynne Robinson)著

當我們讀到羅賓遜最新散文集的題目時,應該帶著一聲悔恨的嘆息,其中很多散文是過去幾年裡的演講稿。在她深思熟慮而又飽受爭議的文章裡,她為我們呈現了美國人「神化自我」、信仰和價值觀在歷史中的作用以及政治四分五裂的根源。

圖片來源:FLATIRON / ECCO / HOGARTH / RIVERHEAD / SOHO

3

3月6日

《人口普查》(Census),傑西·波爾(Jesse Ball)著

波爾的這部小說是受到已故哥哥的啟發,故事圍繞著一個鰥夫展開,他得知自己將不久於人世,到那時,患有唐氏綜合症的兒子不得不獨自面對生活。為了充分利用父子二人在一起最後的日子,他找到了一份人口普查員的工作,去全國各地旅行。

《她們燃燒得如此明亮》(Girls Burn Brighter) ,舒巴·饒(Shobha Rao)著

作者是一位獲過獎的短篇小說家,這是她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講述了兩個小女孩在印度的一個小村莊裡成長的故事,她們的之間的友誼速生,而且速朽。埃萊娜·費蘭特的粉絲應該會很喜歡這本小說,既討論了友誼的話題,也展現了在貧困和男權社會的束縛下,女性是如何實現自己的野心的。

《離島》(Awayland),拉莫娜·奧蘇貝爾(Ramona Ausubel)著

奧蘇貝爾擅長寫異想天開的暗黑系小說,她的第二部短篇小說集也即將面世了。本書將由11個故事組成,分成4個部分:「飢餓的港灣」、「永恆的希望之角」、「寂寞的公寓」和「夢幻島」。

《報雨鳥》(Rainbirds),克拉麗莎·古納萬(Clarissa Goenawan)著

這部作品是古納萬的小說處女作,糅雜了多種小說類型,故事講述了一個年輕人去到小鎮上處理姐姐被殺的後事。小說將懸疑元素與對愛和失去的哲思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在國際上廣受讚譽。

《向愛開槍》(Gun Love),詹妮弗·克萊門特(Jennifer Clement)著

克萊門特用她獨樹一幟的緩慢的敘事手法講述了美國人和槍之間的愛恨情仇——具體來說,就是一個9歲的小女孩和她的母親,她們住在佛羅裡達州中部的一個拖車公園裡。原本生活得清貧但幸福,但母親和一個嗜槍的流氓在一起之後,平靜的生活從此被打破了。

圖片來源:KNOPF / CATAPULT / HOLT / SOFT SKULL

3月13日

《斯帕肖特情事》(The Sparsholt Affair),阿蘭·霍靈赫斯特(Alan Hollinghurst)著

《紐約客》的批評家詹姆斯·伍德(James Wood)曾稱讚霍靈赫斯特「是當代為數不多擔得起『文字漂亮』這一讚譽的作家」。霍靈赫斯特的這部最新小說是一部跨越世代的傳奇故事,小說圍繞著一個名叫大衛·斯帕肖特的男人展開,從他在二戰的炮火中抵達牛津開始說起。

《即將到來的生活》(The Life to Come),米歇爾·迪·克裡策(Michelle de Kretser)著

這位澳大利亞作家廣受讚譽,這是她的第五部小說了。故事背景橫跨各大洲——澳大利亞、法國和她的祖國斯裡蘭卡——這些迥然不同的故事相互交織,揭露了一系列問題:關於澳大利亞社會,關於自足的自由主義,關於現代生活。

《快樂的老姑娘:日常恐怖故事》(The Merry Spinster: Tales of Everyday Horror),馬洛裡·奧伯格(Mallory Ortberg)著

小吐司們,集合!吐司網(The Toast)當下非常受歡迎,但也沒準是曇花一現,它的聯合創始人將網站的幽默專欄「恐怖童謠」集結成冊並出版了,這是一本改編自童話的古怪故事集。這個消息難道還不夠振奮人心麼?

《人鬼殊途》(Men and Apparitions),琳恩·提曼(Lynne Tillman)著

這是提曼的第六部小說——上一部還是在十多年前——講述了一個痴迷學術的怪男人的故事:他讓自己沉浸在全家福和家族故事之中,研究當代社會的男性特質,最終在複雜的思想和情感中迷失了自己,整個過程中作者都在追索這個男人的精神活動。

圖片來源:COUNTERPOINT / VIKING / CUSTOM HOUSE / NEW DIRECTIONS

3月20日

《持槍者》(The Gunners),麗貝卡·考夫曼(Rebecca Kauffman)著

《持槍者》的故事從鄰裡間的一群小夥伴開始,他們從小就非常親密,但是成年之後,其中的一個人便不再與其他人來往了。很多年過去,她自殺的消息傳來,於是剩下的五個人又重新聚到了一起,想要弄清楚過去究竟發生了什麼,她一直閉口不言的是什麼秘密,他們的過去中又隱藏了哪些不為人知的事。

《迷失之城》(Stray City),切爾茜·詹森(Chelsea Johnson)著

故事發生在世紀之交前後的波特蘭,一名年輕女性背離了自己的宗教信仰,在一群女同性戀當中找到了歸屬感,結果卻在和一個男人共度一夜後懷上了孩子。詹森的這部處女作討論了家庭、被選擇和其他一些話題,將會是一部引人入勝的傳奇之作。

《義大利教師》(The Italian Teacher),湯姆·拉赫曼(Tom Rachman)著

《我們不完美》(The Imperfectionists)和《大國興衰記》(The Rise and Fall of Great Powers)的作者今年又帶來了他的最新作品。小說的主人公是一位偉大的藝術家,但同時也一名不稱職的父親和丈夫,他的家庭——尤其是兒子——受到了很大的影響。而作為一名藝術家,他也一直生活在父親的陰影之下。

3月27日

《枝形吊燈》(The Chandelier),克拉麗絲·李斯佩克朵(Clarice Lispector)著,班傑明·莫澤(Benjamin Moser)瑪格達萊娜·愛德華茲(Magdalena Edwards)譯

李斯佩克朵是一位巴西作家,她在1977年就已經去世了,但近些年有越來越多的美國讀者開始為她著迷。《枝形吊燈》細緻地描述了一位女雕塑家的內心世界,將在三月份首次以英文出版。

圖片來源:RIVERHEAD / LITTLE BROWN / KNOPF

4

4月3日

《女性的勸服》(The Female Persuasion),梅格·沃利茲(Meg Wolitzer)著

《樂在其中》(The Interestings)一書的作者在新作中再次討論了青年一代的樂觀和痛苦,以及女性的野心。小說圍繞著一位大學新生展開,她得到了一位女權領袖的庇護,但仍被眼前的一切深深地震撼了。

《康復:醉酒及其後果》(The Recovering: Intoxication and Its Aftermath),萊斯莉·詹米森(Leslie Jamison)著

詹米森憑藉文集《共情測驗》(The Empathy Exams)迅速躥紅。她備受期待的新書是一部長篇非虛構作品,一本講述上癮和康復的回憶錄和文化史。

《我們能做什麼》(See What Can Be Done),洛麗·摩爾(Lorrie Moore)著

摩爾幽默而尖銳的短篇小說備受喜愛,今年春天,她將會出版一部非虛構類的批評和評論文集。

RANDOM HOUSE / HOGARTH / GROVER / LITTLE, BROWN / WILLIAM MORROW / ATRIA

4月10日

《麥克白》(Macbeth),尤·奈斯博(Jo Nesbø)著

《麥克白》是莎士比亞最短的一部悲劇,挪威音樂人和犯罪小說家尤·奈斯博的現代改編版可就沒那麼短了。這是Hogarth莎士比亞系列作品的最新一部,小說中麥克白的身份是在緝毒行動中被圍困的警督。

《銳見:觀點即藝術的女人》(Sharp: The Women Who Made an Art of Having an Opinion),米歇爾·迪安(Michelle Dean)著

迪安提供了一個全新的、以女性為中心的視角來反思20世紀美國的公眾思想,這10位女性的寫作對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中包括波琳·凱爾(Pauline Kael)、諾拉·艾芙隆(Nora Ephron)、瓊·狄迪恩(Joan Didion)和珍妮特·馬爾科姆(Janet Malcolm)。

《現在我們擁有一切:來不及準備就當上了媽媽》(And Now We Have Everything: On Motherhood Before I Was Ready),梅根·奧康奈爾(Meaghan O』Connell)著

不論是否當過母親的女性都對奧康奈爾的書讚不絕口。這本書的原型就是她自己在20歲出頭時意外懷孕的經歷,她親身體會過人們對於「母親」這一社會角色的嚴苛要求,以及所要面對的一系列匪夷所思的挑戰。

《有色人種領袖》(Heads of the Colored People),納菲薩·湯普森-斯皮爾(Nafissa Thompson-Spires)著

《有色人種領袖》由一系列相互關聯的故事組成,用尖刻、生動的文字描述了黑人——尤其是中產階級——的生活。湯普森-斯皮爾深度挖掘了黑人的創傷,但是以幽默的方式呈現出來,諷刺了美國人思考和談論種族、性別、階級等問題的方式。

《你長大了,然後離開了我》(You All Grow Up and Leave Me),派珀·薇絲(Piper Weiss)著

「真實犯罪回憶錄」這種類型正異軍突起,薇絲的這部作品尤其引人入勝:在她14歲的時候,她和她的網球教練蓋瑞·威爾恩斯基(Gary Wilensky)曾試圖綁架一名年輕學生。行動失敗之後,教練自殺了。在這本書中,薇絲回顧了與威爾恩斯基一起度過的少年時代,並重新審視了案件。

4月24日

《你想,我說》(You Think It, I』ll Say It),庫蒂斯·錫滕費爾德(Curtis Sittenfeld)著

錫滕費爾德的小說最為出名,尤其是《準備》(Prep)和《適宜》(Eligible)兩部。她即將出版自己的首部短篇小說集——其中的十個故事將充分展示作者的機智,以及她刻畫關係複雜的角色深情互動的能力。

圖片來源:GRAYWOLF / HENRY HOLT / HOGARTH / HARPER PERENNIAL / RIVERHEAD / ECCO

5月

5月1日

《幸運兒》(A Lucky Man),雅梅爾·布林克利(Jamel Brinkley)著

這是布林克利的首部文集,講述了黑人青年和男孩逐漸成長,並在世界中找到自己位置的故事。本書滿載文學巨星們的推薦而來,包括丹尼爾·阿拉爾孔(Daniel Alarcón)、查爾斯·巴克斯特(Charles Baxter)、加斯·格林韋爾(Garth Greenwell)、保羅·約(Paul Yoon)以及萊拉·拉拉米(Laila Lalami)。

《雙魚座》(The Pisces),梅利莎·布羅德(Melissa Broder)著

布羅德最開始在推特上成名,她的文集《今天好憂傷》(So Sad Today)也是這麼寫出來的。《雙魚座》是她的首部小說,主人公露茜是一名心碎的、憂心忡忡的博士生,她愛上了一位男性美人魚,故事在幻想與真實的融合之間展開。

《沒那麼糟:來自強姦文化的報導》(Not That Bad: Dispatches from Rape Culture),羅哈恩·蓋(Roxane Gay)主編

這部由羅哈恩·蓋主編,匯集了加布裡埃爾·尤尼恩(Gabrielle Union)、艾爾利·沙迪(Ally Sheedy)、利茲·楞茲(Lyz Lenz)等人工作的講述強姦文化的文集,唯一的缺點就是得等到5月份才上市。我們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如此需要一本這樣的書。

《母性》(Motherhood),西納·赫迪(Sheila Heti)著

著名小說《人該如何生活?》(How Should a Person Be?)的作者赫迪,把注意力從20多歲放縱友誼、濫交和專心致志的技藝,轉移到了30歲時關於是否以及何時要孩子的焦慮上。

5月8日

《那種母親》(That Kind of Mother),茹曼·阿拉姆(Rumaan Alam)著

一個白人女子收養了一個黑人嬰兒,嬰兒的生母是曾照顧女子親生兒子的保姆,不幸死於難產。從這段令人心碎的提要出發,阿拉姆探索了更多關於母愛的力量和局限,以及根深蒂固的種族區分的心酸問題。

5月15日

《合奏》(The Ensemble),阿賈·格貝爾(Aja Gabel)著

一個弦樂四重奏組合的四名年輕成員是好朋友。在這部成長小說中,他們追求著音樂的造詣以及個人幸福,也逐漸開始把握自己的人生,活出心中自己和彼此關係想要的樣子。

HARPER PERENNIAL / TIN HOUSE / RIVERHEAD / LITTLE BROWN

6月

6月5日

《弗羅裡達》(Florida),勞倫·格勒夫(Lauren Groff)著

弗羅裡達是一個能引起很多人強烈感情的州,《命運與復仇》(Fates and Furies)的作者格勒夫也是一樣。她的下一本短篇小說集,就將聚焦在這個她稱之為「家」的州上。

《病痛:萊姆、愛情、病症和成癮的生活》(Sick: A Life of Lyme, Love, Illness, and Addiction),珀羅契斯塔·卡克普爾(Porochista Khakpour)著

作家、小說家卡克普爾,在被確診之前曾患有一種神秘的慢性疾病多年。這部回憶錄講述了她在醫療體系中徘徊的疲倦和無望,以及面對持續痛苦時對答案的尋求。

6月12日

《誰是薇拉·凱莉?》(Who Is Vera Kelly?),羅莎莉·克內克特(Rosalie Knecht)著

這是一部經典的間諜小說,刻畫了一個現代且覺醒的女英雄,《誰是薇拉·凱莉?》從主人公動蕩的青春講起,一直持續到冷戰期間她成為阿根廷的一名間諜。

7月

7月10日

《對我們承諾過的》(What We Were Promised),露西·譚(Lucy Tan)著

一對富裕的中國夫婦,都是受過美國教育的專業人士。在譚的這本處女作中,他們的管家正與他們含蓄的不滿和生存危機作鬥爭。

標題

8月

8月7日

《第三旅店》(The Third Hotel),蘿拉·凡·登·伯格(Laura van den Berg)著

在這部夢幻般的小說中,一位女性赴哈瓦那出席電影節。這趟旅行是她最近去世的丈夫策劃的,但當她到達時,她卻發現了他的蹤跡——而且看上去並不像死人。書中的反現實主義敘事探索了關於人類狀況不可避免的真實問題。

《宮廷舞者》(The Court Dancer),申京淑(Kyung-Sook Shin)著

這位廣受讚譽的韓國作家的下一部小說,發生在19世紀晚期的朝鮮宮廷和巴黎,一個美麗的宮廷舞者身上交織著宮廷陰謀、巴黎的知識環境以及個人的心碎等元素。

8月14日

《埃莉諾,或,拒絕愛的進程》(Eleanor, or, The Rejection of the Progress of Love),安娜·莫舍瓦基斯(Anna Moschovakis)著

一個女人弄丟了筆記本電腦,她所有的工作內容都在裡面。她對恢復數據的請求催生了這本複雜的元小說,在矛盾、焦慮和希望中,它解開了創造過程本身的秘密。

9月

《我的奮鬥:第六卷》(My Struggle: Book 6),卡爾·奧韋·諾斯加德(Karl Ove Knausgaard)著,唐·巴特利特(Don Bartlett)譯

如果你是諾斯加德的粉絲,你可以開始計劃了:令他在國際上名聲大噪的自傳體系列作品的最新一部,即將於9月登陸美國。

《轉錄》(Transcription),凱特·阿特金森(Kate Atkinson)著

一名女子在戰時參加了特務機構,隨後在BBC供職——但她的過往卻揮之不去。這是《生生不息》(Life After Life)作者阿特金森的最新作品。

10月

《奧卡姆先生的剃刀》(Mr. Occam's Razor),芭芭拉·金斯爾弗(Barbara Kingsolver)著

金斯爾弗是《毒木聖經》(The Poisonwood Bible)的作者,2018年秋天將出版一本新作——講述居住在新澤西州同一所房子裡兩個家庭間的跨世紀傳奇,描繪不同時代中相同時刻的烏託邦社區。

《漂流》(Drifts),凱特·薩布雷諾(Kate Zambreno)著

在2017年初的一次採訪中,《綠女孩》(Green Girl)作者薩布雷諾說她即將推出的小說「大量刻畫了我和另一位女作家之間的友誼和對話」。

《你能知道的所有》(All You Can Ever Know),妮科爾·鍾(Nicole Chung)著

妮科爾·鍾是Catapult網站和Toast網站的編輯和作家,她寫下的關於自己在一戶白人家庭中收養、成長的經歷引人入勝。這部令人盼望已久的回憶錄將更完整地講述以下內容:她與收養家庭的關係,她與親生家庭重新取得的聯繫,她組建自己家庭的經歷以及尋找歸屬感的努力。

(翻譯:陳藝帆、都述文、馬元西)

……………………………………

歡迎你來微博找我們,請點這裡。

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相關焦點

  • 十二月的期待都在這兒了
    在感觸時光如梭的同時,今年的我們對每一個『下個月』都有更多的期待。 期待疫情趕快過去,期待又有新作品上演,期待一切趕快回到正常狀態。 12月是一個喜慶的月份,歐美有聖誕節,我們有元旦,全球辭舊迎新,盼望更好的明天。
  • 展望2018年:這些大事值得期待
    無論你是精神抖擻地整裝待發,還是被工作生活壓力折磨到虛脫,2017年都到了尾聲。幸運的是,2018年有各種有趣的大事在等著我們,或許可以幫你一掃舊年的陰霾。冬奧會、王室婚禮、世界盃、南極洲飛行之旅……一起期待吧。
  • 影迷們的福利年,2019年值得期待的英文電影匯總(下)
    2019年值得期待的英文電影中,除了前幾天的漫威電影之外,下面這些即將上映的電影,同樣也非常精彩,一起來看看!這一次重啟的《地獄男爵》請來了《生化危機》中愛麗絲的扮演者米拉·喬沃維奇作為大反派「血皇后」,也是讓影迷們非常期待。這部《地獄男爵》也是繼2008年後的最新作,時隔十年不知道地獄男爵的再度歸來能不能驚豔到我們呢?
  • 2018年下半年還有這些韓劇值得期待!
    本文為追劇雜談作者餃子原創首發,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轉眼間2018年已經過去四分之一了,限韓令解除相關消息也不脛而走,韓劇也似乎有重返大陸市場的可能,那麼餃子今天就來盤點下,2018年下半年還有哪些韓劇是值得我們期待的!
  • 2019年,這些新書值得我們期待
    撰文 | 董子琪編輯 | 黃月又是一年,在不久前刊出的《閱讀時,我們在一起 | 界面文化編輯部2018私人書單》一文中,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編輯部的全體成員一同梳理了2018年最值得閱讀的圖書。回顧之後,便是展望。
  • 2020年,這些新書值得我們期待
    站在2020年新年伊始,我們從各大出版社及剛剛閉幕的北京圖書訂貨會上收集了頗多訊息,以期為你呈現接下來這一年裡值得期待的新書佳作。 華語文學:從東北到臺灣首先為大家介紹一下2020年值得關注的套系叢書。
  • 2018年最值得期待的10部好萊塢動畫電影
    索尼動畫依舊佔據數量優勢,蟄伏一年之久的迪士尼動畫推出有史以來第二部劇場動畫續集,粉絲們期待了十幾年的皮克斯續集動畫也終於即將與大家見面,華納則繼續致力於原創動畫和超級英雄動畫,照明娛樂一招吃到老還是走怪趣賣萌的路子,此外,還有其他獨立動畫也各有各的絕活。 那麼,2018年最值得期待的好萊塢動畫電影究竟有哪些呢?
  • 2021年最值得期待的100部熱門新片,都在這兒了
    許多原定於2020年上映或有望在2020年電影節上首映的電影都沒有在今年如約而至。數十部甚至可能數百部電影被推遲到了2021年,2021年可能會成為一個極為「致命」、極為擁擠的電影年。有人已經斷言,樂觀一點說,如果北美影院明夏開始正常運轉(當然,這是個很大的假設)——那便意味著一場潛在的影市「血戰」的到來。
  • 2018年最值得期待十大羊奶粉品牌
    >2018年最值得期待十大羊奶粉品牌2018-03-08 14:05:13出處:PCbaby作者:佚名作為媽媽,都想給寶貝最好的。其實,越來越多有先見之明的媽媽,選擇給寶寶喝羊奶粉。相比牛奶粉,羊奶粉憑藉「高營養,易吸收,少上火,低過敏」獲得了更多母嬰喜愛。近幾年,越來越多大型乳企也紛紛推出了自己的羊奶粉。時至今日,市場上的羊奶粉品牌上百個。媽咪挑選時難免眼花繚亂,本網以品牌實力、品牌口碑、市場銷量以及眾多網友投票等為基礎,特別整理了2018年最值得期待十大羊奶粉品牌,希望對你有幫助。
  • 影迷們的福利年,2019年值得期待的英文電影匯總(上)
    轉眼2019年已經過去了兩個月了,這一年可謂是影迷們的福利年,各大精彩的英文電影都將上映。去年漫威的《毒液》還歷歷在目,今年的英文電影中,同樣少不了上映這類超級英雄類影片,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看2019年值得期待的英文電影中,有哪些是漫威電影吧!
  • 2019 年最值得期待的桌遊
    2019 年最值得期待的桌遊作者:Matt Miller全文約 3300 字,閱讀只需要 6 分鐘。編者按:新年之際,Game Informer 推出了「最值得期待遊戲」欄目,根據不同的遊戲類型更新推薦榜單。新的一年有哪些作品最不容錯過?這份榜單也許能給你答案。2018 年為我們帶來了大量優秀的桌遊,不知各位桌遊愛好者是否玩得過癮?
  • 盤點2017最值得期待的英文小說
    在這一年裡,一批人們期待已久的作家不約而同獻出新作:以《微物之神》奪得布克獎的印度作家阿蘭達蒂·洛伊將推出新小說《至樂部門》,年屆七十的保羅·奧斯特時隔7年推出新長篇《4321》。 此外,我們還將讀到短篇聖手喬治·桑德斯、安·比蒂、佩內洛普·萊夫利等人的新作品。以下是騰訊文化盤點的2017年值得一讀的新小說。
  • 2020年,有哪些新書值得我們期待?
    不過對於讀書這件事,我們總是會對閱讀的「數量」產生懷疑,可能過去一年讀了上百本書,到了年底大腦仍然空空如也,即便記住了些許片段,也沒有遇到多少值得一生留存回味的靈魂之書。也正是因此,讀書變成了一件無法停止的事情。我們總是對未來的書懷有期待,期待著有一天能在書店裡碰到陌生的名字,陌生的作者,而後在未知的接觸中發現這本書的文字足以進駐自己的心靈。
  • 2017最值得期待的英文小說有哪些
    騰訊文化 吳永熹對小說讀者來說,2017年將是一個令人興奮的「小說大年」。在這一年裡,一批人們期待已久的作家不約而同獻出新作:以《微物之神》奪得布克獎的印度作家阿蘭達蒂·洛伊將推出新小說《至樂部門》,年屆七十的保羅·奧斯特時隔7年推出新長篇《4321》。 此外,我們還將讀到短篇聖手喬治·桑德斯、安·比蒂、佩內洛普·萊夫利等人的新作品。
  • 真的~2018年杜拜最值得期待的新酒店
    2018年杜拜將湧現出了一批新的豪華酒店同樣值得期待,這些酒店有些已經正式營業,有些雖未完工卻又早已成名備受世人矚目:棕櫚島上的一顆寶石皇家亞特蘭蒂斯度假村位於朱美拉海灘住宅區(JBR)的裡克薩斯酒店毗鄰杜拜多個最適合步行的街區,如杜拜碼頭,當然,朱美拉海灘住宅區本身也很值得逛逛,這裡有 JBR 步行街和海灘購物中心等時尚生活場所。
  • 2018年後半年值得期待的院線電影都有哪些?最好看的四部推薦
    2018年後半年值得期待的院線電影有哪些?一、《刀背藏身》徐浩峰導演作品,該片由不老女神許晴和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春夏,及文藝男青年代表黃覺和耿樂等一眾實力派演員主演。2017年,該片已在第四十一屆蒙特婁國際電影節斬獲了最佳藝術貢獻獎 。
  • 2018,有哪些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值得期待?
    「慧眼」衛星遨遊太空,量子計算機研製成功,首次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C919大型客機飛上藍天,首艘國產航母下水……剛剛過去的2017年,
  • 2018,我期待 | 正午
    到下一個春天,準確地說,到2018年的4月20日,正午就成立三年了。在這個速成又速朽的時代,三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在今日看來,許多感觸,一些遺憾,更多的還是期待。今年,我期待正午一如既往——我們仍然抱有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仍然致力於故事與講述故事的各種方式。同時,我也期待正午有所改變。在持續提供有意思及有意義的故事、觀點和討論的同時,我期待正午更加自由,更有想像力。
  • 2019年這些新藥在中國上市 最值得期待
    2019年1月至2月,阿斯利康全球收割鳥苷酸環化酶激動劑利那洛肽和勃林格殷格翰的恩格列淨鹽酸二甲雙胍片沒有報產就直接獲批,住友的鹽酸魯拉西酮片獲批上市,以及恆瑞的首仿藥注射用替莫唑胺和長春海悅的首仿藥他達拉非片獲批上市,為2019年中國新藥獲批上市打造了一個良好的開端。2019年有哪些在中國上市的新藥值得期待呢?
  • 抖音2018最火英文歌曲排行榜 每一首值得單曲循環
    抖音2018最火英文歌曲排行榜 每一首值得單曲循環時間:2018-06-13 17:21   來源:皮皮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抖音2018最火英文歌曲排行榜 每一首值得單曲循環 在抖音裡面除了中文歌曲,英文歌曲也是很吃香的,那麼你知道抖音裡面什麼英文歌曲最好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