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記憶,宣威四中的那些時光和往事

2020-09-19 字遊人觀世界

時值九月,正是開學的季節,偶見朋友圈,又一輪的學子在晾曬著軍訓和軍姿,這讓字遊君又想起那年九月和四中的相遇,以及那些人和往事。

宣威四中,坐落於雲南省宣威市海岱鎮文閣村,是一所鄉下高中。可就是這麼一所鄉下高中,卻成為我人生中一個最重要的節點,踏在四中的肩膀上,我得以走出自祖祖輩輩就渴望的山外山。

還記得,入學報到的時候,跟隨村子裡的髮小,早早就到了四中,那個時候的四中,是有初中部的,而他,初中就在四中就讀。剛入四中,在他的帶領下,參觀完整個四中,對於未來,對於新的老師和同學,有著莫名的期待。

開學的第一晚,見到了曾我在四中的第一個班主任,那個時候,在宣威四中,我們習慣性叫班主任為老班。老班個子不高,略胖,姓張,不再提起他的名字,是希望不打擾他在天國的安息。

題外加一句,加上復讀,我一共在四中呆了四年,一共有四個班主任帶過。

開學第一課,老班在交代學校的日常,而我,早早在打量他和我的新同學。那個時候,因為宣威市實行劃片招生,我在班上找到部分初中的校友和同學。但更多的是新面孔,想著將和那麼多新同學在一起同學同成長,心裡滿是期待和興奮。

熬到晚上,回到宿舍,班上大多學生都是住校,男生們開始互相認識和打屁聊天。故事也就從九月的那個晚上開始。

一切按部就班,一切回到常軌,只是,高中生基本成熟了,除了背負父母的期望外,青春的荷爾蒙也在校園瀰漫。

在一天天安靜而重複的上學中,同學們開始不停在現在想來有些狹小的校園相遇和錯過。

本想先從我的同桌說起,可惜,在我記憶中,似乎每個和我讀過書的都是我的同桌,生性好動的我,似乎沒有一天能好好呆著一個座位上讀上一天書。

那個時候,我經常被張老師拎出去批評,好幾次都是莫名的問我,&34;或者&34;……

更多的是,我讀課外書被張老師說教,但是,我深刻的記得,有時候,學校發救濟性的飯票,單親家庭且貧窮的我,總是張老師考慮的對象,而那些飯票,我一直珍藏不忍使用。

高一的時候,我們班成績蠻不錯,可惜,病魔找上了張老師。

高二分班,換了馮老師來接我們班。當時是馮老師,絕對是四中最能鎮住刺頭學生的老師之一。

聽馮老師家鄉的一個同學說,馮老師自小就是一個牛人,小學跳級讀,初中時,就敢隻身到高中去堵校門,只為找幾個高中學生&34;。

馮老師在學生圈有一個外號,我估計在那個時候的四中就讀的學生,應該都還有所耳聞,&34;或者&34;,外號的獲得,估計源於他的嚴厲和霸氣,源於管理風格,源於他的教學理念。

或許,在當時的同學心中,大家都是&34;,需要老師的調教。該綽號明貶實褒,是馮老師在當時的四中,絕對是風雲人物。

只是現在回憶起這一切的我,覺得不應該叫老師的綽號,畢竟,老師之於學生,是這個社會難得期望你好的人之一。

馮老師語速超快,說話直奔主題,簡潔明快,我嘗試著跟隨他的語速,可惜我挑戰不了。

高二臨危受命接手過我們班的馮老師,要去進修學習,學校委託馮老師的弟子,剛分到四中的徐老師帶我們。

這些年,我一般不喜歡提起四中,提起那些人和往事,就是因為,在高二的時候,像大哥哥一樣的徐老師,因為人好心善,而我們是文科班,班裡學生多且調皮,在高二那年,有些玩得出格了。

當時的我,恰好是班長,可惜沒能帶好同學們,導致後來好幾個優秀的同學,高三沒讀完就回家了。

當時,自我感覺能力有限的我,作出補救,推薦了班上一個傳奇的同學,在當時我們偏僻的鄉下農村,就去少林寺練了幾年武的同學接過班長這個燙手山芋。

高三了,馮老師回來,一切回到正軌,可惜,那個時候,輝煌的四中開始走向沒落,而我們那幾屆,恰好是下行者。

回顧那些年,因學校處於雲貴交界,又沒什麼娛樂方式,恰逢&34;系列電影大火,學生多餘的精力無處釋放,男女同學的曖昧,男生之間的義氣之爭,在校園不斷上演。

飯後的學校大門口的鐵路上,在牽起當初我不知道的遠方的同時,同學們最愛三三兩兩在上面閒逛。

在閒逛中放鬆,在閒逛中討論學習,在閒逛中探討未來,在閒逛中釋放少年男女那點心思。

在夏日的傍晚,學校設施差,天氣炎熱,學校的河流邊,附近的小山上,那一大片綠油油的蠶豆地和麥子地旁,老師鼓勵允許我們帶書出去學習。

正是這個放風學習的機會,增加校際的流動,增加的同學們的情感。而我知道四中的一句經典情話,就是在四中小河旁,同學告訴我的。

&34;只是,不知道這位傳奇的學長,究竟是誰?

那個年代的四中,上幾屆的傳說還在延續,打籃球好的,學習好的,打架厲害的,長得漂亮的,基本是男生的話題。

四中,記憶中的每天跑早操,每晚食堂的老面饅頭,現在回想起來,還是那些的親切。現在重回故地,卻再也不見舊日的模樣。

當然,我們哪一屆也不乏&34;。那些&34;,據我了解,也有了不錯的歸宿。畢竟,在紅磚圍城的院子裡,鄉下的孩子,用盡汗水突圍!

四中的那些往事,四中在學子身上的留白,其實一直印刻在學子心間。願四中,新年勝舊年,願四中老師,新歲勝昨天,願學弟學妹,撐起四中的脊梁和藍天!

相關焦點

  • 致我的高中母校——宣威四中
    一轉眼,離開我的高中母校,宣威市第四中學近20年了。宣威四中,坐落在海岱鎮天車河畔。地處兩省(雲、貴)三縣(宣威、富源、盤縣)交界,群山環抱,三面環水,呈二龍搶寶的態勢,是附近農家孩子走出雲貴大山的搖籃和希望。
  • 四中學子說給母校的心裡話
    四中為我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臺,藝術節,運動會,朗誦比賽等活動豐富多彩,迎來了高中的高光時刻-----運動會會徽設計特等獎,也許不值一提,卻也給予了我閃光的小幸福。感恩承載我美好記憶的寶塔區第四中學。初入四中前,早已聞其教學風格。隨著學習生活的進行體會也愈加深刻,而高三生活更是如此。但這一切在一高考完的我眼中是無比珍貴的經歷。在四中我遇到了讓我難以割捨的老師和同學,盡職盡責的年級主任和一個更好的自己。昔日與老師同學的點點滴滴仍歷歷在目,但我們已經分別。雖已然離別,但那些美好的堅持,會存在在我對母校的記憶中伴我前行。
  • 校園往事 | 馮建華:我的母校——太原三好小學
    :我的母校26完小和小五臺小學校園往事 | 郝一華:趙莊小學從教記校園往事 | 喬慶淼:1962年太原六中之變遷記事太原71所中學的前世今生校園往事 | 太原華衛所小學憶舊校園往事 | 大北門小學憶舊校園往事 | 從迎澤街到青年路——我的小學記憶校園往事 | 小北門小學的記憶校園往事 |
  • 憶湘南,憶湘南學院的四年,那些人和往事
    心靈深處的角落,一直珍藏著母校——湘南學院的記憶。想起母校,就會想起夕陽越過王仙嶺,緊跟在晚霞身後的暮色,輕柔地為湘南學院蓋上薄紗,只餘圖書館的的燈火通明和校園路燈的星星點點。太陽西落,月亮東升,湘南學院滿積溫情,給湘南學子點亮整個人生的漫天星辰。
  • [浦東]南匯四中:和最美的時光說byebye-上海市南匯第四中學2018屆...
    [浦東]南匯四中:和最美的時光說byebye-上海市南匯第四中學2018屆畢業典禮時間:2018/7/5 13:59:55 來源:上海市南匯第四中學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徐甦敏
  • 東平四中往事:東平四中,開啟了我們兄妹四人的幸福人生
    【東平四中《母校情懷》徵文精選】 東平四中,開啟了我們兄妹四人的幸福人生 文/ 梁興群 【精彩看點】我的母校東平四中是我兒時嚮往的學校,也是我學習時間最長、獲益最多的學校,還是我家兄弟、姊妹四人都在此接受教育、增長知識的地方
  • 昌平四中改名昌平實驗永安路校區 四中校歌·四中記憶還記得不
    辦學類型為十二年一貫制記憶君當時前往就讓我們以昌平四中某段時期的一首校歌作為開篇還記得這熟悉的旋律嗎背依燕山,面向北京我們四中在昌平風光秀麗校園美校園美人更美,在昌平四中你是否還記得某個冬天的早晨突如其來的一場降雪讓你倍感意外與欣喜在四中的操場上和同學老師一起撒歡兒玩雪一起掃雪值日
  • 遵義四中: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教授馮振興回母校暢談過去與未來
    2018年9月17日下午16:40分,「三名講壇」系列講座(2018年第5期、總第40期)之「名校友講壇」在遵義四中尚美樓演藝大廳舉行。應邀出席嘉賓是遵義四中2000屆校友,現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著名教授馮振興。
  • 感恩 擔當 超越——臨沂四中舉行2020屆高三畢業典禮
    共同的學習經歷,相似的生命體驗,珍藏著同樣的記憶片段。全體同學感概萬千,不少同學早已眼中含淚。畢業生代表2017級全體師生向母校敬獻了沉甸甸的禮物——大理石鐫刻的書本「時光故事」!副校長李洪渠、周海燕代表學校接受禮物。「時光故事」打開的書本上鐫刻著四中校訓「允公允能,博雅日新」,寓意在最美的時光,做最好的自己,創造高考奇蹟,書寫精彩的四中故事,演繹四中傳奇!這是全體高三學子對母校的表白,表達著四中學子對母校的深深眷戀和美好祝願。
  • 潢川四中寄語畢業生:感恩母校 激揚夢想
    潢川四中寄語畢業生:感恩母校 激揚夢想※ 胡曉川 學校宣又是一年畢業季,又是一年豐收時。潢川四中黨支部書記、校長呂陽對畢業季的同學們寄語:感恩母校,激揚夢想。呂陽飽蘸激情地說,熱烈祝賀400多名畢業生圓滿完成初中學業,衷心感謝全體教師為學生的成長傾注了智慧、心血和汗水。
  • 啊 母校!—留美博士於保法寫給母校東平四中的讚美詩
    母校是一條路!有長有短,有伸有曲。踏入母校心潮彭拜,告別母校深情依依。您是奔向光明的隧道,您是攀登巔峰的階梯。乘風破浪母校為我引航,飛渡重洋長風助我圓夢!啊 母校!母校Alma mater,是一支歌!It's a song!
  • 校園往事 | 高經建:曾是少年——三好小學記憶
    校園往事丨趙國臻:我的母校26完小和小五臺小學校園往事 | 郝一華:趙莊小學從教記校園往事 | 喬慶淼:1962年太原六中之變遷記事太原71所中學的前世今生校園往事 | 太原華衛所小學憶舊校園往事 | 大北門小學憶舊校園往事 | 從迎澤街到青年路——我的小學記憶校園往事 |
  • 那些年,那些歲月,那些往事
    那些年,那些歲月,那些往事記得上小學時老師讓寫作文,我一個割草的題目硬是寫了幾次,而且每一次都寫得不一樣,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每次寫都會有新的感受,那種感覺就是很奇妙,就像每天都吃飯一樣那些年我們喜歡用寫過的作業本撕下來摺紙飛機,那時候的我們沒有見到過真正的飛機,總感覺飛機離我們很遙遠,它就像鳥兒在天上一樣的飛著,我們看著它只像一隻鳥,與我們的紙飛機差不多的大小,想想那時候還真的是天真可笑啊。
  • 陳跡往事時光清歡
    原標題:陳跡往事時光清歡 原標題:陳跡往事時光清歡  大抵每一個貪戀古典文學的人,內心都會覺得與現世格格不入,彷如自己的前世真的是古人,也曾過了一番錦年繁華的歲時生活……良辰,美景。錦瑟,流年。
  • 黌中,記憶中的母校
    但的的確確,我的母校還真有「廟小神靈大」之實,真出了幾個名人。記憶中我的語文教師孫光釗便是其中一位佼佼者。孫光釗是我班的語文教師,但給我們留下的深刻印象是他的漫畫,記得那時的《成都晚報》上常有孫老師創作的漫畫發表,其內容多是一些國際題材,如抗美援越、打倒美帝諸如此類,也有一些生活趣聞如諷刺三年災荒時的一些笑話。能夠在報上發表作品而且幾乎是期期不落,這在當時還真不容易!
  • 「低進高出」我們一起來聽聽寶塔四中學子說給母校的心裡話
    感謝三年以來每一個老師孜孜不倦的教導,感謝四中嚴苛的管理和科學的方法,我相信只要肯努力,你也可以取得好成績。四中為我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臺,藝術節,運動會,朗誦比賽等活動豐富多彩,迎來了高中的高光時刻-----運動會會徽設計特等獎,也許不值一提,卻也給予了我閃光的小幸福。感恩承載我美好記憶的寶塔區第四中學。
  • 我們一起聽聽延安市寶塔區第四中學優秀學子說給母校的心裡話
    感謝三年以來每一個老師孜孜不倦的教導,感謝四中嚴苛的管理和科學的方法,我相信只要肯努力,你也可以取得好成績。四中為我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臺,藝術節,運動會,朗誦比賽等活動豐富多彩,迎來了高中的高光時刻-----運動會會徽設計特等獎,也許不值一提,卻也給予了我閃光的小幸福。感恩承載我美好記憶的寶塔區第四中學。
  • 母校是記憶深處久而彌香的芬芳,西安博才集美鴻達中高考補習學校
    回首那一千個日日夜夜埋頭苦讀、求知奮進的時光裡,有太多值得我們銘記的時刻:迷惘時給我信心的,是心意相通的同學;懈怠時給我動力的,是嚴慈相濟的老師;難過時對我微笑的,是無微不至的班主任。感謝我們相遇,感謝我們相識,感謝我們相知,感謝這段美好的時光。立足今日,我們摩拳擦掌,點燃希望;我們昂首闊步,迎接朝陽;我們躊躇滿志,放飛夢想!
  • 知恩•感恩——寫給母校的話
    大家好,我是石家莊四中畢業生王冠仁。歷經三年奮鬥,我最終取得中考594分的優異成績,英語與數學取得滿分120分。在四中砥礪奮進的時光總是快樂的,然而保持奮鬥的動力、堅定前進的方向又何談容易?我成績的取得與心靈的成長必將歸功於母校,歸功於恩師。王冠仁三年中,知識的積累,素養的提升,當然離不開高水平的老師。班主任趙玉穎老師,也是我的政治老師。
  • 最後的母校
    2016年6月2日的《長江日報》登載了我的母校武漢蔡甸四中即將撤銷的新聞,不少電子媒體也紛紛轉載了這篇新聞,很多老師和學生更是踴躍在微信群和母校蔡甸四中原名侏儒高中,因地處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發動「侏儒山戰役」所在的侏儒山得名,後因撤縣劃區改為蔡甸四中,招收附近幾個鄉鎮沒有被重點高中錄取的學生,生源自然要稍差一些,但也出過不少人才。因為近年來生源減少,2014年停招新生,今年送走最後123名學生後,有著46年歷史的母校就只能留在我們這幫學生的記憶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