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山公園裡轉來轉去,尋找那一本我喜歡、並準備買回家的那一本書。
近來,我買書很少了,原因還是因為自己的書實在太多了,看不完不說,自己手上還有省圖、市圖的借書證,可看的書真是太多了,有許多二手書,即使版本很好的,我也不想再買了。
如果還能把這些已經買了的書再買一次都是因為自己太喜歡那些書了。
於是,我又準備付錢準備再買一套書下來,這套書是《朱鎔基講話實錄》——說實話,這套書我第一次買就是在書市上看好了,但是書市上的價格講不下來,於是在東北老鄉的書店裡買下來了這套書的平裝本。
這套書的平裝本我就買了兩套,準備機會適當,遇上相當的人,可以當禮物送出去。
後來,書市上的這套書也便宜了,價格也能講下來了,但是手裡的書資源多了,就不想買了。除非在價格上還有便宜可佔。
這次遇上的這套書是精裝的,我翻看書中的紙張,看到前一任書主人用鉛筆在書紙上勾勾畫畫了許多痕跡,看來這個人真是把書通讀了——很慚愧,我也是通讀了這套書,但是讀得這麼細,真沒做到!
感覺到這個書主人是一個年紀不小了的老人,也許握慣了毛筆一類的寫字工具,用鉛筆、原子筆寫字就顯得寫得很難看。
現在看書的人越來越少,這套書價值真的很大,但是書主人看完了就把書賣了,我想賣書時的感覺也是相當的無奈吧。
因為紙張上有批字,紙張顯得很不乾淨,我還沒和書商講價,書商自動說這套書要便宜賣:如果這套書沒寫字,一本就賣十塊錢,既然書上寫了字,就便宜些,一套書三十塊錢!
我有的時候在書市上也能撿到便宜,有的時候就看別人撿便宜,而自己只能看著別人撿便宜。有些書是很有價值的,但是有些人的思維裡並不那麼認為,於是撿便宜就看誰來得巧,看誰來得勤快,看誰運氣好,就能把價值不菲的書買回家去。
在許多人眼裡,這些書都是二手書,在書主人把書賣出去的那一瞬間,這些書即使再有價值,也已經貶值了,書商在成功地把書賣給你的同時就已經得到了最大的利益價值,而你還是感到像是佔了便宜似的,那就是另外一層體會了。
我感到很高興:前一陣,我在書市上已經花了二十塊錢買了這套書的三本平裝本,現在碰上三十塊錢就能買到精裝本的這套書!我真是興奮不已。
我沒有還價,直接拿出手機,付錢!
我這麼多年一直在買書,一直在買書,很多的時候買的書都是二手書,很少買一手書,這些二手書雖然是換手了的書,但是書還是正版書,還是好書,並不因為前一任書主在書上做了什麼,寫了什麼,有的時候書主在書上留下的那些字跡也會增加書的價值!
前些日子我就買過一本精裝的、二手的、路遙的《平凡的世界》第一部,這套書在我手裡真是何止是一部兩部,各種版本的、只要是我喜歡的版本我都收集到位了,這次買這一本第一部、而且不止一次的討價還價,不是一次再次的訪問過這家書攤,也不是因為這本書是精裝本的,就是因為書上有前任書主人的批註!這些批註就是一種文化,這種文化就比一本乾乾淨淨的書有價值的多!
當然,各人有各人的看法,我覺得有人批註了是增添了書的價值,但是有些人並不這麼想,反而會因為潔白的書紙上有了批註,覺得髒了,少了問津的興趣。
各人有各人的喜好,不強求一致。
在我的眼裡,一本書不在乎新的還是舊的,不在乎這本書是髒的還是潔淨的,只要認同了這本書的價值,在我心裡,這就是無價之寶。即使我還是花了大價錢,買下了這本加了價錢的書,我還是覺得很高興,因為這件事,再做什麼事,都會因為這份興奮,興致的因子就活躍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