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書不是紙張乾淨才有價值

2020-12-22 老杆兒

在中山公園裡轉來轉去,尋找那一本我喜歡、並準備買回家的那一本書。

近來,我買書很少了,原因還是因為自己的書實在太多了,看不完不說,自己手上還有省圖、市圖的借書證,可看的書真是太多了,有許多二手書,即使版本很好的,我也不想再買了。

如果還能把這些已經買了的書再買一次都是因為自己太喜歡那些書了。

於是,我又準備付錢準備再買一套書下來,這套書是《朱鎔基講話實錄》——說實話,這套書我第一次買就是在書市上看好了,但是書市上的價格講不下來,於是在東北老鄉的書店裡買下來了這套書的平裝本。

這套書的平裝本我就買了兩套,準備機會適當,遇上相當的人,可以當禮物送出去。

後來,書市上的這套書也便宜了,價格也能講下來了,但是手裡的書資源多了,就不想買了。除非在價格上還有便宜可佔。

這次遇上的這套書是精裝的,我翻看書中的紙張,看到前一任書主人用鉛筆在書紙上勾勾畫畫了許多痕跡,看來這個人真是把書通讀了——很慚愧,我也是通讀了這套書,但是讀得這麼細,真沒做到!

奇葩

感覺到這個書主人是一個年紀不小了的老人,也許握慣了毛筆一類的寫字工具,用鉛筆、原子筆寫字就顯得寫得很難看。

現在看書的人越來越少,這套書價值真的很大,但是書主人看完了就把書賣了,我想賣書時的感覺也是相當的無奈吧。

因為紙張上有批字,紙張顯得很不乾淨,我還沒和書商講價,書商自動說這套書要便宜賣:如果這套書沒寫字,一本就賣十塊錢,既然書上寫了字,就便宜些,一套書三十塊錢!

我有的時候在書市上也能撿到便宜,有的時候就看別人撿便宜,而自己只能看著別人撿便宜。有些書是很有價值的,但是有些人的思維裡並不那麼認為,於是撿便宜就看誰來得巧,看誰來得勤快,看誰運氣好,就能把價值不菲的書買回家去。

在許多人眼裡,這些書都是二手書,在書主人把書賣出去的那一瞬間,這些書即使再有價值,也已經貶值了,書商在成功地把書賣給你的同時就已經得到了最大的利益價值,而你還是感到像是佔了便宜似的,那就是另外一層體會了。

我感到很高興:前一陣,我在書市上已經花了二十塊錢買了這套書的三本平裝本,現在碰上三十塊錢就能買到精裝本的這套書!我真是興奮不已。

我沒有還價,直接拿出手機,付錢!

我這麼多年一直在買書,一直在買書,很多的時候買的書都是二手書,很少買一手書,這些二手書雖然是換手了的書,但是書還是正版書,還是好書,並不因為前一任書主在書上做了什麼,寫了什麼,有的時候書主在書上留下的那些字跡也會增加書的價值!

前些日子我就買過一本精裝的、二手的、路遙的《平凡的世界》第一部,這套書在我手裡真是何止是一部兩部,各種版本的、只要是我喜歡的版本我都收集到位了,這次買這一本第一部、而且不止一次的討價還價,不是一次再次的訪問過這家書攤,也不是因為這本書是精裝本的,就是因為書上有前任書主人的批註!這些批註就是一種文化,這種文化就比一本乾乾淨淨的書有價值的多!

當然,各人有各人的看法,我覺得有人批註了是增添了書的價值,但是有些人並不這麼想,反而會因為潔白的書紙上有了批註,覺得髒了,少了問津的興趣。

各人有各人的喜好,不強求一致。

在我的眼裡,一本書不在乎新的還是舊的,不在乎這本書是髒的還是潔淨的,只要認同了這本書的價值,在我心裡,這就是無價之寶。即使我還是花了大價錢,買下了這本加了價錢的書,我還是覺得很高興,因為這件事,再做什麼事,都會因為這份興奮,興致的因子就活躍了許多

相關焦點

  • 閒魚上的二手書,到底成就了多少對情侶?
    而提到二手書,我們前不久舉辦的最美書店周中,發布了一份《新青年閱讀文化風向標》,其中有一個很好玩的調查結論——「90後更愛買二手書」。 總在追趕新潮的90後,家裡竟然堆滿了二手書?但仔細想想,也沒什麼意外的。
  • 多抓魚,或將成為二手書市場的獨角獸
    錯誤的定位很多人看來,二手書買賣似乎很簡單,低價買進,高價賣出,中間賺取差價。這種印象來自於傳統二手書店的做法,並非適應這個時代的模式。傳統二手書店最大的弊端在於不知道回收到的書在市場上的價值,也就是說無法知道讀者的需求,所以無法準確定價。
  • 在這二手書王國,殘害書店健康的KINDLE禁止入內
    這個小鎮成為「世界最大的二手書王國」,是圖書收藏愛好者的聖地。這裡很多書的價格不及原價十分之一,但是那些絕版珍品卻高達千萬磅。比如你想買一本英國作家狄更斯作品初版或絕版,那麼你至少得準備一萬英鎊(約合人民幣9萬元)。
  • 1分鐘知識錦囊 | 為什麼最近二手書買賣這麼火?二手書是怎麼定價的?
    其次,紙質新書的需求還在維持著較高速度增長,伴隨全球範圍內紙漿價格的普遍上漲以及國內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加強,新書的價格也是在快速上浮,二手書成為了新書很好的替代品。許多在亞馬遜售賣的電子書,價格都已經比二手書要高了,許多重度用戶都轉向了二手書。
  • 二手書,舊書攤
    想起有朋友曾推薦一個公眾號,專業經銷二手書。打開搜索,果然有。兩冊僅售43元。嘿嘿,果斷下單。接著瀏覽了這家二手書店,發現很多好書,驚喜。書會不會殘破陳舊得不成樣子,像白茹雲讀過的《中國詩詞鑑賞》,軟沓沓、松絝絝,完全散了架;會不會有讓人生厭的汙漬油漬?也說不定還是嶄新的,買它的人根本沒有讀過就對它失了興趣……然後,就想起那個查令十字街84號的舊書店,想起海蓮和書店人員未曾謀面、書信交往二十年的故事。喜歡買二手書的人,拋開有收藏價值的古書不談,大多還是因為窮吧!
  • 二手書:用二手價格換一手幸福
    負責現場的李毅告訴記者,移動書吧裡展示的1000多本圖書,都是從讀者個人手中回收而來的二手書,經過一定的翻新修復程序後,再以「準新書」的面貌重新向個人銷售,價格是新書的3折到5折,「當然,在這個書吧裡我們是不賣書的,買書還得去線上。」周二的下午,商場裡的人流量不是很大,但在記者探訪的40分鐘裡,還是能看到一些年輕人會走進移動書吧轉上一圈。
  • 二手書該如何清潔?
    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  二手書的清潔,濤哥以為,主要也就是擦拭下灰塵。  對於少數顧客的這些顧慮和問題,濤哥往往只能一笑了之。畢竟,「飽讀詩書」用的是眼睛,而「一肚子墨水」也僅僅是個比喻,並不是真的用口把墨水喝進肚子裡去。所謂「病從口入」,與讀書沒多少關係。要吃飯或吃其它東西了,放下書本,洗洗手,縱使書上有細菌,不也就洗掉了嗎?濤哥淘書進店,清潔的第一關是太髒的書,肯定不會收進來。第二關則是,每天收進的書,上架前,都會進行整理擦拭。這時會用上抹布,有時還會用上酒精和風油精。
  • 實體書店遇冷,轉轉「突圍」打造二手書交易平臺
    反觀家庭層面,目前家庭存書較多且利用率不高的棄置現象普遍存在,有些書通常通讀一遍後就被束之高閣,甚至從未被翻閱,為家庭帶來了一定的存放和處理壓力,因此,二手書籍的處理問題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將成為社會發展的剛需。目前,國內針對「二手書」交易這一領域還沒有一個成熟的市場,而此次轉轉上線的「轉轉有書」業務將幫助填補這一市場空白。
  • 絕版書走俏當當網二手書平臺
    記者獲悉,自8月下旬進一步放寬二手書交易平臺的準入尺度,允許普通會員以可用積分兌換的方式開設自己的二手書店鋪以來,當當網二手書平臺的交易量以及開設店鋪的會員數均呈倍速上升態勢。此前,當當網僅允許鑽石VIP會員使用賣書功能,金卡會員或普通會員則只可以買書,而沒有賣書權限。
  • 買書借書?新書二手書?紙質書電子書?讀書,你選對方式了嗎?
    如果你有自主閱讀意識,每天可以花固定的時間來看書,那買書跟借書對你的影響都不是很大。如果你想培養自己的閱讀習慣,強迫自己每天閱讀,就可以利用借書這個途徑來養成良好的習慣。當年讀大學的時候,校園周邊就有很多二手書店,一般都在偏僻的角落裡,書架上堆滿了各種舊書,對於很多囊中羞澀的大學生來說,無疑是精神慰藉的天堂。這裡不僅有各種課外書、小說、散文,還有各個專業的輔導書,專業書新書基本都要幾十塊一百多,在這裡幾塊十幾塊就可以買到,同時不影響閱讀質量。
  • 低成本讀書之轉轉有書:二手書的盤活與利用
    賣完之後逛逛,看看有什麼好玩的功能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可以0元讀書的地方——轉轉有書。上知乎搜一下,看看對這種模式的評價吧!發貨也是很快的,從北京發貨,北京到天津,一天稍微多點就到了,還得跑到學校門口的菜鳥驛站拿快遞(校園版的菜鳥驛站就宛如一個智障一樣的存在,改天說說這個「智障」)拿回來以後,還有一本書還有塑封,看樣子不是轉轉重新封的,應該是買這本書的人沒有拆封就當二手書給賣了
  • 在線二手書交易平臺現身 盈利模式有待探索
    盧嘉倩花了整整一個周末的時間,特地抽空整理出《小王子》《呼嘯山莊》等8本年月久遠的舊書,打算通過二手書交易平臺來置換。在眾多的二手書交易平臺面前,她發現雖然有很多選擇,但是審核標準備很嚴格,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
  • 洛陽逛街偶然看到一家買二手書的小地攤 仔細一看竟然都是古董
    連環畫相信各位都不陌生,雖然現在在年輕人的眼裡差不多相當於文物了,但是這卻是很多七零後、八零後的珍貴記憶,小時候誰手裡要有一本連環畫,肯定是一群小夥伴爭相傳閱,誰手裡要是有一整套,那肯定會獲得所有小夥伴羨慕的目光。
  • 二手書交易需求與日俱增 你的閒置書去哪兒了?
    隨著時代變遷,消費觀念升級,物質生活豐富,人們的閒置物品增加,其中也包括個人擁有的不具備較大收藏價值的二手書。二手書該向何處去?除了簡單地賣廢品,那些已經看過的書籍,能否有更好的流轉渠道,讓更多人受益?對此,本報進行了採訪。
  • 備受資本青睞,二手書交易能否發展成小而美的市場?
    比如有手機為閒置交易的愛回收、回收寶;以奢侈品相關產品的二手交易平臺,心上、寺庫等;以圖書為交易方面的多抓魚、閱鄰、熊貓格子,它們也能在二手書交易市場有發展機會嗎? 可能有不少人覺得出版業已經是夕陽產業,二手書市場更是桑榆晚景,但近幾年中國的圖書零售市場近都在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長。
  • 獲騰訊撐腰,撬動二手書億級市場,多抓魚到底做對了什麼?
    而它的市場價值和需求,也一直被低估了。多抓魚的出現,才讓人們猛然發現:一個標準化的圖書回收平臺,實在太有必要了!多抓魚的二手書回收模式並不複雜,一共有三步:估價回收,書籍翻新消毒,低價售出。作為新型二手書電商交易平臺,多抓魚讓賣書買書的流程變得方便且具有保障。
  • 賣了二手書,能賺回來一套房
    我頓時一臉懵逼:為什麼二手書比原價還要貴?還貴十幾倍?這不符合常規啊。  上網一搜發現,現在二手書並不比新書便宜,因為有的書有稀缺性,還帶有情懷。  這家公司每天會從英國各地的慈善商店收集二手書,篩選出有收藏價值的圖書,然後進行轉售。  比如:  伊恩?弗萊明創作的首部007系列小說《皇家賭場》,第一版現在的售價達到近2.4萬美元。  第一版《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的銷售價高達86萬元人民幣。  想一想,一本二手書的價格可以買一套房。
  • 可「行走」的二手書吧來了 二手書:用二手價格換一手幸福
    負責現場的李毅告訴記者,移動書吧裡展示的1000多本圖書,都是從讀者個人手中回收而來的二手書,經過一定的翻新修復程序後,再以「準新書」的面貌重新向個人銷售,價格是新書的3折到5折,「當然,在這個書吧裡我們是不賣書的,買書還得去線上。」周二的下午,商場裡的人流量不是很大,但在記者探訪的40分鐘裡,還是能看到一些年輕人會走進移動書吧轉上一圈。「大家對二手圖書這麼有興趣,挺出乎我意料的。」
  • 漫遊鯨:「原價回收+虛擬貨幣」,二手書市場還能這麼玩?| 初創公司
    儘管在當今時代,我們讀書的方式變得多樣化,手機、平板、Kindle逐步成為讀書的工具,但是紙質書在很多讀書愛好者的心中仍是無法取代的位置,他們認為紙質書的靜謐感和翻閱紙張的滿足感是讀書獲取知識的儀式感。
  • 關於購買二手書的一些思考
    在二手書平臺賣書的人很多書並沒有被翻過的跡象,要麼是買書的時候不夠理智,入手了一些自己並不喜歡的書;要麼是根本就沒有養成閱讀習慣,所以才需要及時處理掉它們。這樣說的原因,是因為我的確買到了幾本關於很不錯的二手「新」書,也正因為這些書給我帶來的很大的觸動,我才更加替那些沒有把它們當回事的讀者感到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