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賣了二手書,能賺回來一套房

2020-12-19 和訊

  一起做一個有料的人

  ● 作者 | 白菜   ● 責編 | 維小維

  「堅持原創的公眾號不到7%,你真有眼光」

  這是「維小維生素」第412篇原創文章

  買了兩本二手書,

  我發現了一個商機

  618那陣子,我就按照大咖推薦的書單買了幾本書。

  買書這個東西嘛,還是那個套路,離不開京東、噹噹和亞馬遜,看哪家便宜就買哪家。

  正當我為自己的機智拍手叫好時,一本名叫《獎勵的懲罰》的書讓我三觀碎了一地。

  是的,你沒看錯,一本定價20元的書,居然被賣到了300塊以上,翻了17倍之多。

  還有《思維改變生活》這本書也是,原價38元的書,居然售價高達407元。

  我頓時一臉懵逼:為什麼二手書比原價還要貴?還貴十幾倍?這不符合常規啊。

  上網一搜發現,現在二手書並不比新書便宜,因為有的書有稀缺性,還帶有情懷。

  雖然價格比新書還高,但是也有人爭先恐後地購買。

  北大經濟學教授薛兆豐曾經說過:「這個世界的任何商品,其價值都是因人爭奪產生的。」

  果然是需求決定價格。

  英國的一家名為「圖書世界」的公司就發現了其中的商機,把二手書轉化成了大生意。

  去年,「圖書世界」只賣出了20%的二手回收書,但營業額卻超過了8000萬美元,可以說是很可觀了。

  這家公司每天會從英國各地的慈善商店收集二手書,篩選出有收藏價值的圖書,然後進行轉售。

  比如:

  伊恩?弗萊明創作的首部007系列小說《皇家賭場》,第一版現在的售價達到近2.4萬美元。

  第一版《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的銷售價高達86萬元人民幣。

  想一想,一本二手書的價格可以買一套房。

  如果你也有這些書,是不是已經沉浸在一夜暴富的竊喜中?

  從這些書的稀缺性,足以見得二手書市場還是有很大的商機的。

  那我們普通人有機會操作一波嗎?

  我發現,抓住兩個亮點即可。

  掌握信息差的中間商,

  才能賺差價

  說到二手書市場,我想起來大學同學老白。

  老白讀大學時擔任年級學習委員,負責收集老師的PPT資料,低價購買師兄師姐的試卷和學習筆記,然後複印裝訂成冊。

  有幾頁的試卷,也有幾十頁的重點指南,價格在5-10塊不等,大家自願付費購買。

  四年大學下來,他掙了1萬塊。雖然金額不大,但是他發現了中間商的致富機會。

  所謂中間商,就是低價買入,高價賣出,對方並不知道的,你都知道。

  利用這點,他大學畢業後回到老家,開了一家二手書店,對於按「公斤」的價格收書,然後賣出賺差價。

  他是這麼做的:

  1、將重心放在學校周邊的小區,或者教師公寓,因為這些地方知識分子比較集中,而且書籍保存完好。

  他走遍各個小區,還跟學校的保安搞好關係,有哪家要賣書就通知他,他提供上門服務。

  2、跟縣城的各大書店都有密切的聯繫,有一些包裝破損、被老鼠啃過、沾有汙漬賣不出去的書,他也提供上門收書服務。

  能放在收購店賣的,就當二手書賣掉,賣不出去的,就當廢紙處理掉。

  3、把自己的二手書店打造成單向街書店+星巴克的結合體,讀者休閒或者辦公結束後,大多都會順便挑幾本書回家。

  老白跟我說,他每天差不多能賣出50本書,有些稀缺書的標價是原價的5倍,有些舊書的價格只是原價的1/3,但是都遠遠低於收購價。

  算下來,每個月淨利潤超過2萬。

  不是所有的中間商都能賺差價,只有掌握信息差的中間商,才能持續賺取差價。

  莉莉絲遊戲CEO王信文曾經說過:

  什麼是競爭格局?

  說白了就是三件事:第一,成功;第二,如果不成功,下限在哪;第三,如果成功了,上限在哪。

  成功率、下限和上限,都是越高越好

  信息差越大,上限越高,競爭格局也就越大。

  比共享經濟更容易變現的,

  是循環經濟

  我發現,現在是兩極分化極其嚴重的時代,一半人忙著消費降級攢錢買房,另一半人想著消費升級享受自我。

  但是這都帶來一個問題:供需不匹配。

  經濟高速發展時,人們對未來感到樂觀,就會進行大規模消費,導致消費過剩;

  但是一旦經濟開始低迷,人們就會反思、控制自己的消費行為。

  消費降級的人巴不得買一些更便宜的東西,而消費升級的小夥伴又擔心閒置物品太多不能變現,這個時候,二手市場的潛質就展現出來了。

  共享經濟開始退潮,循環經濟陸續崛起。

  就拿我們開頭說過的二手書來說,它有一個好處:可以循環流動,而且不用擔心消費下行。

  所以很多人寧願放棄新書,也要體驗二手書。

  我想到了最大的循環經濟平臺——閒魚。

  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閒置物品的交換,

  有人虧本把東西轉讓給需要的人;

  有人把家裡的冰箱折舊賣錢;

  有人賣掉了單人床擴大了家裡的堆放空間;

  還有人有人零中介費租到了房子。

  循環經濟的未來有多好呢?

  閒魚總經理諶偉業是這麼說的:「年輕人越來越自信,也會更加喜歡閒置商品置換,5到10年內,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其中。」

  我曾經在閒魚上掛出了自己的手帳學習筆記,本來標價10元,沒想到才過了半天,就有人出到40了,而且還有逐漸上漲的趨勢,還有人想加我微信詢問學習方法(嗯,我似乎看到了更多的致富機會)。

  很多時候,當你以為家裡的東西只是破爛還佔地方的時候,說不定它還能變廢為寶,產生更大的價值。

  所謂的垃圾,其實都是放錯位置的寶貝。

  寫在最後

  其實,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什麼一手和二手價值之分,有的是整合資源、另闢蹊徑的思考能力。

  這才是我們身上最值錢的東西。

  挖掘產品的稀缺屬性,抓住用戶的需求心態,再加上舉一反三的創業思維。

  你會發現,其實真正的商機,就在不經意的身邊。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維小維生素。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李顯傑 )

相關焦點

  • 這家小店靠賣燒餅賺7套房 平均每天能賣2000多個小烤餅
    這家小店靠賣燒餅賺7套房 平均每天能賣2000多個小烤餅時間:2018-04-28 20:31   來源:錢江晚報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這家小店靠賣燒餅賺7套房 平均每天能賣2000多個小烤餅 杭州雙菱路上有一家開了9年的衢州烤餅店,平均每天能賣2000多個小烤餅,網傳老闆在杭州有7套房
  • 二手書平臺的買賣,用戶們體驗如何?
    「沒想到二手書平臺上驚喜還蠻多的,找到了那些老教材。而且價格十分優惠,大部分都是對摺,甚至只要兩三折,我覺得多買一些也不會心疼,對學生黨來說性價比非常高。」關於書的品相,李一珠說:「很多二手書其實都挺新的,即使有了一些筆記也絲毫不影響自己看,反而會覺得有趣,可以看看別人的讀書心得。
  • 你賣的二手書,暴露了你是怎樣的人?
    來自武漢的男孩景宜選擇賣舊書,組織者說,賣書賺不了什麼錢,你和另一個賣書的女孩合租一個攤位吧。呆了兩個小時以後,景宜賣掉了大部分帶來的書,賺了兩百塊,「已經覺得可以」。於是他放下書攤,跑去旁邊常去的咖啡館喝了一杯。景宜說,他不想賣常見的書,而是想把「好書」介紹給別人。
  • 低成本讀書之轉轉有書:二手書的盤活與利用
    沒想到都沒有,那我就體驗一下,正好做一個測評,讓其他人借的時候也能有所參考,有所借鑑。官網,首頁寫道,平臺上所有的書百分百是正版圖書,而且所有說都是9成新以上,還有就是滿29元包郵!!!那就花30買兩本書,體驗一下吧!
  • 二手衣服賣到非洲,賺翻了
    另外,在許多一二線城市的小區內,都有一些舊衣服回收箱。這些回收箱部分屬於政企合辦的,其中一些衣服分揀後,將會被用於慈善捐助。但由於信息不對稱,現在有很多公益機構或者貧困學校,舊衣服都快放不下了。第一批還沒處理完,第二批又來了。
  • 二手衣服賣到非洲,賺翻了!
    另外,在許多一二線城市的小區內,都有一些舊衣服回收箱。這些回收箱部分屬於政企合辦的,其中一些衣服分揀後,將會被用於慈善捐助。但由於信息不對稱,現在有很多公益機構或者貧困學校,舊衣服都快放不下了。第一批還沒處理完,第二批又來了。有些部門2009年收到的募捐舊衣服,現在都還在積壓著十幾萬件。
  • 二手衣服賣到非洲 賺翻了!
    另外,在許多一二線城市的小區內,都有一些舊衣服回收箱。這些回收箱部分屬於政企合辦的,其中一些衣服分揀後,將會被用於慈善捐助。但由於信息不對稱,現在有很多公益機構或者貧困學校,舊衣服都快放不下了。第一批還沒處理完,第二批又來了。
  • 小調查|二手書平臺的買賣,用戶們體驗如何?
    「沒想到二手書平臺上驚喜還蠻多的,找到了那些老教材。而且價格十分優惠,大部分都是對摺,甚至只要兩三折,我覺得多買一些也不會心疼,對學生黨來說性價比非常高。」關於書的品相,李一珠說:「很多二手書其實都挺新的,即使有了一些筆記也絲毫不影響自己看,反而會覺得有趣,可以看看別人的讀書心得。我在二手書平臺上的購物體驗還是很不錯的,雖然偶爾由於快遞問題,收到的書也會有點破損。」
  • 二手衣服賣到非洲,賺翻了!|| 商機
    另外,在許多一二線城市的小區內,都有一些舊衣服回收箱。這些回收箱部分屬於政企合辦的,其中一些衣服分揀後,將會被用於慈善捐助。但由於信息不對稱,現在有很多公益機構或者貧困學校,舊衣服都快放不下了。第一批還沒處理完,第二批又來了。有些部門2009年收到的募捐舊衣服,現在都還在積壓著十幾萬件。
  • 臺灣特色二手書店 賣的不只有書
    提起臺灣的書店,你會想到24小時不打烊的連鎖書店還是主題鮮明的獨立書店?但無論是論設計、個性還是情懷,它們可能都比不上遍布臺灣的特色二手書店,因為在這些二手書店裡,你更能有一種找回舊時光的感覺。在這裡,你消費的與其說是書籍,毋寧說是老書背後蘊含的時間的味道。由於臺灣的紙質書籍相對比較貴,臺灣的二手書交易比較繁榮。
  • 《898資訊》賣二手書月入過萬?臨海一大學生做到了!
    在台州職業技術學院舉行的2014年創業園分享會上,20歲的大一學生胡曉騰站在講臺上,與上百位大一新生分享了他開網店賣二手書月入過萬的經驗。  「我初中是在台州學院附屬中學讀的,那會兒學校旁邊滿是舊書攤,放學後我就喜歡扎在舊書攤裡。」  不同於其他同學鍾愛的小說,胡曉騰獨愛文史類,慢慢地接觸到了地方文獻一類的書籍,沒想到後來就迷上了,特別是台州各地的地方志。  「興趣逐漸擴大了,舊書攤上的地方文獻畢竟有限,根本滿足不了我,我就去網上尋思著,看看能否找到自己中意的書籍。」
  • 最新上線的京滬二手書平臺:哪些作家的書有人賣沒人買
    最新上線的京滬二手書平臺:哪些作家的書有人賣沒人買 澎湃新聞記者 阮玄墨 2017-07-24 19:23 來源:澎湃新聞
  • 賣了一套房,賺了400萬,家裡人卻要求分大姐100萬
    在如今這個房價飛漲的社會上,如果你在20年前在城市中買了一套房,那現在的你便是百萬富翁。對於如今還在為了買房而苦苦奮鬥的人來說,這個事實真的有點殘酷。深圳一位王先生爆料,他2000年在深圳福田買了一套房子,當時錢不夠,找了大姐借了10萬塊,到2003年的時候就把錢還給大姐了,當時只還了本金沒有還利息。
  • 二手書回收買賣,有人月入上萬的冷門生意,免費分享整套操作思路.
    —— 大思講堂這一節我們專門給大家分享一個超級冷門的生意:二手書回收買賣,賺中間差價。這個幾乎適合所有人操作。二手書回收買賣這個過程,有非常精妙和特別之處。《大思講堂》專門開闢這個章節給大家講解。儘管電子書很火,實體書依然是非常重要工具,比如用於學習、考試、閱讀、充電、培訓、宣傳等。二手書的收購是做二手書市場的第一關,收購的方式主要依靠線下人脈關係的經營。
  • 高校二手書市場繁榮
    店主薛老闆對筆者說,「每天大概能賣500元錢左右的書,賺個兩三百是不成問題的。」筆者粗略地計算了一下,薛老闆說的這個日銷售額,實際上意味著書店每天可以賣出40本原價25元的書。  大學生鍾情二手書。紮根高校的舊書店行情看好,在武漢,僅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附近,就聚集著3家舊書店。
  • 擺地攤賣保暖內衣,一個月賺了一套房,或許你也可以學學!
    冬天一來,各種擺攤生意又開始層出不窮,那些有經商頭腦的人,往往能在這個時間點,賺得盆滿缽滿,比如小編正要說的這位劉老闆,有一定的銷售經驗,小雪節氣一過,他就開始做起了盤算起了地攤生意,找了很多商品,思來想去,最終選中了保暖內衣,一是因為保暖內衣是入冬的必須品,二是因為自己可以善自包裝
  • 鄭爽賣二手項鍊再惹爭議,原價多少錢才能賣4100元?
    沒文化真可怕,美元看成日元——一位名叫「zsjj今天出現了嗎」的鄭爽粉絲這樣說道。鄭爽賣二手東西又出事了。為什麼我要說又。那麼如此一來,這個9000日元的小鵝。換算成人民幣是多少錢呢?597元,不到600塊錢一個不到600塊錢的小鵝,鄭爽賣二手賣了4100塊錢你這是覺得被人宰了之後,又拿起菜刀琢磨著宰別人嗎?
  • 大學生創業項目,大量收購校園二手書,做校園二手書最大的中間商
    項目背景每一個學期的開學時候,都是校園二手書交易最頻繁的時候,一是高年級的需要處理過時的教程,二是低年級為了節省錢而放棄買新書轉為買二手書,但是目前校園上的二手書交易基本上是個人到個人的,並且每個人的價格都不一樣,那麼作者心中突然有那麼一個想法
  • 男子發起二手書共享平臺 "原價"收舊書 打折賣"新書"
    你會說,二手書有什麼特別的?特別的之處在於,它們是被「原價」收購、打折賣出的。今年30歲的王龍,是「漫遊鯨」這個二手書循環共享平臺的發起人。以「原價」收購舊書,再以打折價格售出,聽上去有些不可思議。但王龍說,自己更願意把這個模式理解為「置換」。有用戶覺得這種模式是二手書市場的一種良性補充,更符合網絡時代的特點。
  • 小夥在街頭賣大鍋菜,一碗5塊,生意火爆,小夥稱一年賺一套房!
    小夥在街頭賣大鍋菜,一碗5塊,生意火爆,小夥稱一年賺一套房!最近網上有一很火的大鍋菜出名了,因為他家的大鍋菜既便宜又實惠,也是受當地人十分的喜愛,小夥目前在河北衡水創業,據當地人說,他家大鍋菜賣的太快了,有時候去了都已經沒了,因為賣的太火了,不得不限量,一天限量200份,一份五塊錢,饅頭隨便吃。這麼一算,一天也就是一千塊,一個月也就是3萬左右,真是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