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有多少部糟糕的續集,《終結者》都有一個特定的時刻來展示其標誌性的臺詞:「i will be back (我會回來的)」。這句簡單的臺詞本來平平無奇。然而,當施瓦辛格在《終結者1》中說「我會回來的」那一刻,這句話一直流傳至今,並在每一部續集中必定出現。粉絲們很期待看到《終結者: 黑暗命運》中那句經典臺詞被說出的時刻,但是導演蒂姆·米勒在拍攝時卻猶豫不決。米勒說,自己雖然也是《終結者》的粉絲,但是他不想被別人指責,說他僅僅是為了「粉絲經濟」而加入標誌性這段臺詞。所以他打心眼裡是打算完全不使用它的。
米勒說:「我希望能夠自己決定什麼是'粉絲經濟', 什麼是對這個系列的致敬和尊重。我受夠了, 寶貝。說實話,我已經受夠了『我會回來的』。」
很難想像,施瓦辛格在《終結者》中不說「我會回來的」,不說感覺就不符合他的性格。這段臺詞如此有標誌性,以至於他偶爾也會在非終結者電影中,甚至熒幕之外演繹這句臺詞。
與此同時,蒂姆米勒的擔憂是可以理解的。「粉絲經濟」是一個相當有內涵的短語,它幾乎沒有任何好的意思。容易被指責為為了討好粉絲,不管是否場景合適,無所不用其極。是一種不可原諒的罪過。而米勒認為避免這種行為的最好方法就是刪除任何可能被視為「粉絲經濟」內容。這就意味著「我會回來的」這句臺詞可能會被放棄。
當然,在片場裡也不完全是導演說了算。很明顯的,公司高層告訴蒂姆· 米勒「我會回來的」必須在電影裡出現。米勒不得不妥協了,但是臺詞的呈現方式必須和以前有所不同,而且不要引起注意。
「老實說,我不得不說『我會回來的』。然後我說,如果我們要這麼做,我們會用不同的方式。我們要把它給琳達 (莎拉· 康納扮演者),然後馬上扔掉。」米勒接著說,「這臺詞丟掉了,根本沒有人關注它。莎拉· 康納只是簡單地說了出來,然後繼續說其他臺詞。」
這是在尊重電影質量和「粉絲經濟」之間找到的一種平衡。這句臺詞出現了,所以想要它的粉絲們聽到了,但它沒有以一種影響觀影體驗的方式來做。
這也讓琳達·漢密爾頓在《終結者6》的這一時刻秀了一把。 她的孩子們認為這很酷。儘管如此,琳達還是承認,想要以一種漫不經心的方式說出這句經典臺詞還是比較難的,因為她一直在用施瓦辛格的說話方式來詮釋。
我認為米勒的想法還是可圈可點的。 一個有專業素養和對產品精益求精的導演,就不應該只是為了流量,金錢還有炒作話題而放棄自身的原則,哪怕只是一句臺詞也不可以。 雖然胳膊擰不過大腿,米勒妥協了。 但我們還是能看出米勒是真真正正的希望拍好這個電影,而不只是為了收割情懷。 這一點非常值得國內電影人學習。 雖然透支「粉絲經濟」可以短期內大賺一筆,但是卻給整個行業留下內傷。給國內這個行業的後輩樹立了很不好的榜樣,同時讓他們做好電影的環境越來越惡劣。還記得那句有名的話嗎?「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覺得自己有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