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間餐廳、辦公場所、綠皮火車……公眾場合抽菸,我們為何敢怒不敢...

2020-12-22 新民晚報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5月31日電(記者 張尼)菸民數量超過3億、7.4億人受二手菸危害、每年因吸菸和二手菸導致死亡的人數超過120萬……作為菸草生產和消費大國,中國民眾為菸草付出的健康代價驚人。

如今,雖然全國眾多城市出臺了公共場所禁止吸菸的地方性法規,但城市控煙卻依然存在監管「死角」。

包間成餐廳控煙「死角」

不久前,TFBOYS成員王源在餐廳吸菸事件登上了微博熱搜榜單,一時間偶像藝人面臨著形象危機,公共場所禁菸問題也再度引發公眾熱議。

在所有公共場所中,餐廳無疑是二手菸暴露率最高的場所之一。

伴隨著多地地方性控煙條例的實施,這一問題得到了很大程度緩解。不過,即便在實施所謂「最嚴控煙令」的北京、上海等地,餐廳控煙也仍然存在「死角」,包間就是重災區之一。

「包廂環境比較私密,我們通常看到客人抽菸會提醒,但是大部分時間客人不在視線範圍內,我們也沒辦法全程看著。」在北京市海澱區某山西菜館內,一位服務員告訴記者,同時這位服務員表示,包間內客人吸菸的現象現在依然時有發生。

一方面,服務員對於包間無法實時監督,另一方面,包間內的客人也並不會主動向餐廳投訴有人在室內吸菸。

記者隨機調查了多位在飯館用餐的顧客,大部分顧客表示,如果是鄰桌的陌生客人在抽菸,他們會選擇找服務員投訴勸阻,但對於包間,通常不會過多關注。同在包間內共同用餐的朋友之間,更不會選擇主動投訴,多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領導抽菸敢怒不敢言

除了飯館,工作場所中遭遇的控煙尷尬更讓不少人無奈。

雖然像北京這樣的城市已經明確,凡是「帶頂兒」、「帶蓋兒」的室內公共場所全面禁菸,但是在工作場所中遇到上司「不自覺」,普通員工也只能忍受。

「普通員工誰能直接勸阻領導不要抽菸了呢?遇到類似情況只能忍一忍。」在北京一家私企工作的姜女士上班時經常要面對這樣的無奈。

姜女士說,自己的辦公區就在領導辦公室的斜對面,每天都能聞到對面飄來的二手菸,有時候進到辦公室匯報工作時,領導還會一邊當著她的面「吞雲吐霧」,一邊布置工作,但是她和部門同事沒有一個人敢抱怨。

而在一家網際網路公司工作的朱莉(化名)也同樣面臨這樣的問題。

「我覺得有些人是明知故犯的,他們不太在意別人的感受和權益。」朱莉說。

朱莉所在部門90%都是女性,不少還是職場媽媽,普遍對二手菸很厭惡,無奈同一層的一位領導時不時會在辦公區吸菸。

雖然公司的行政部門已經在辦公室張貼了禁止吸菸的提示,但是形同虛設。

「我曾經向行政部門申訴過,但是當他們了解到是誰在吸菸後,也不敢直接管了。」朱莉說,因為人情世故的牽絆,自己最後也沒能維權成功。

網友在微博上吐槽火車禁菸問題 來源:微博網頁截圖

綠皮火車上仍留有吸菸區

與建築物不同,火車上是否要全面禁菸,至今都是一個爭議性極高的話題。

目前,中國在不少綠皮車內甚至仍然保留著吸菸區,兩節車廂的連接處成為菸民的一塊「福地」。

就在去年,首例綠皮車「無煙訴訟」案引發了公眾廣泛討論。

2017年6月,因在普通旅客列車K1301上遭遇二手菸,大學生小李將哈爾濱鐵路局告上法庭,此案也被稱為是「國內公共場所無煙訴訟第一案」。

2018年6月,該案在北京鐵路運輸法院一審宣判,法院認為哈爾濱鐵路局在列車上設置吸菸區的行為違法,判決哈爾濱鐵路局30天內在K1301次車上取消吸菸區拆除菸具。

大學生將哈爾濱鐵路局告倒引起不小轟動,此後呼籲列車全面禁菸的聲音不斷。

不過現實中,普速列車的禁菸仍是難題,不少網友都在微博上吐槽過列車上的二手菸汙染問題。

「雖然所謂的『吸菸區』設置在兩個車廂的連接處,但是基本形同虛設,大量的煙霧還是會隨著空氣流通到車廂裡,一路下來吸入的二手菸量可想而知了。」今年5月剛剛帶孩子體驗過一次「綠皮車之旅」的陳女士向記者講述了這樣的遭遇。

儘管這樣的遭遇並非少數,但是目前全國的列車並沒有實施全面禁菸。

資料圖中新網記者 金碩 攝

電子菸不算煙?

在傳統菸草危害逐漸被人們熟知的同時,電子菸卻成為不少人的「新寵」。數據顯示,國內電子菸的消費人數在2017年達到了736.59萬人,電子菸銷售額達到40.09億元。

儘管消費群體與日俱增,但電子菸卻成為監管灰色地帶。不少地方尚沒有明確將其列入禁菸範圍內,北京就是其中之一。

日前,記者致電全國公共衛生公益熱線,工作人員向記者解釋稱,《北京市控制吸菸條例》中沒有把電子菸定義為捲菸,目前控煙還是以點燃的菸捲為主。

但是在業內專家看來,電子菸帶來的危害也不容小覷。

控煙專家、新探健康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吳宜群認為,無論電子菸的煙液、煙彈成分,還是電子菸加熱後吸入的微小顆粒氣溶膠,含有尼古丁、丙二醇、丙三醇、致癌物以及鎘、鉛等重金屬,都會對使用者及非吸菸者帶來安全隱患。

「迄今為止沒有確鑿證據表明電子菸可以幫助戒菸,電子菸只是一種捲菸的替代品。過量攝入電子菸中的尼古丁,存在較大的健康風險。電子菸對青少年的影響不容忽視。」吳宜群說。

此外在吳宜群看來,由於電子菸廣告宣傳的「無害、無毒」,加上有時尚、炫酷的造型,有多種誘人香味,很多青少年會主動嘗試電子菸,令人擔憂的是,電子菸可能讓原本不吸菸的年輕人最終成為傳統捲菸的消費者。

全面禁菸,路還有多遠?

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到2030年,15歲以上人群吸菸率降低到20%。

在中國的地方層面,也在通過政策法規落實控煙。

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在內,已有約20個城市出臺了公共場所禁止吸菸的地方性法規,另有12個城市正研究出臺控煙措施。

同時,不少地區也在根據新形勢完善相關的政策法規。

例如,最新修訂的《杭州市公共場所控制吸菸條例》中就明確將新興的電子菸納入「禁令」,禁菸場所不僅禁止點燃菸草製品和吸傳統捲菸,也禁止吸電子菸。

此外,近日《成都市公共場所控制吸菸條例(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也對外公布。其中明確吸菸是指吸入、呼出菸草的煙霧或者有害電子菸霧,以及持有點燃的菸草製品的行為。這意味著,電子菸霧擬納入監管範圍。

然而,這些政策背後,如何有效實施監管、避免形成「死角」,成為一系列待破解的難題;全國層面控煙立法何時落地,更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未來,控煙之路,仍任重道遠。

原標題:聚焦世界無菸日:這些控煙「死角」誰來管?

相關焦點

  • 在公眾場合哪些地方是「二手菸」高風險區域?
    在公眾場合禁菸已有一段不短的時間了,但不少人反映自己總能遭遇到「二手菸」。世界無菸日前夕,記者通過實地走訪等方式發現一些場所是「二手菸」的高發區域:一、站臺。目前公共運輸工具如高鐵動車、公交車上都已禁止吸菸,火車站的候車大廳內也不允許吸菸。
  • 綠皮火車改造成「火車餐廳」變廢為寶
    2016年3月17日,山東省濟南市,山東建築大學火車餐廳是將退役的東風5610號綠皮火車與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解放型蒸汽機車放置在校園之後,火車8節車廂改造成「火車餐廳」。 綠皮車曾是中國鐵路客運的主力,在20世紀90年代以前,綠皮車是中國鐵路20世紀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中國旅客列車的最具代表性的形象。
  • 方便遠程辦公 日本餐廳推出包間辦公室
    【新華社微特稿】疫情影響下,在家遠程辦公成為許多日本人當下辦公模式。不過,居家有居家的不便,例如家人打擾,辦公面積有限。於是,日本餐飲集團Mihaku為顧客推出包間辦公室。Mihaku旗下擁有瓢喜、香水亭和瓢鬥三家品牌涮鍋餐廳,在日本共有11家分店,10家位於首都東京,3家在京都。日本「天空新聞24小時」網站17日報導,由於許多大型聚餐活動取消,Mihaku把閒置包間提供給那些想找個清淨地方辦公的顧客,作為他們遠程辦公場所。
  • 同樣是公眾人物為何孫紅雷抽菸被原諒?
    近日,有媒體曝光演員孫紅雷在北京一家餐廳與朋友聚餐時,在室內吸菸。孫紅雷之後在微博公開道歉,引發公眾熱議。對這件事,你怎麼看?最近多名明星被曝光在北京室內吸菸,均引發了廣泛關注。其中第九條明確規定:公共場所、工作場所的室內區域以及公共運輸工具內禁止吸菸。
  • 綠皮火車變食堂是個好創意
    2016年3月17日,在濟南建築大學校園內,大學生食堂吃飯每天「趕火車」,一派熱鬧場面成為校園的獨特景觀。據了解,山東建築大學火車餐廳是將退役的東風5610號綠皮火車與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解放型蒸汽機車放置在校園之後,火車8節車廂改造成「火車餐廳」。不少學生稱,每天伴隨著音樂,與同學一同在火車上吃飯,真是一種享受。
  • 退役的綠皮火車去哪兒了?餐廳、攝影場地成新去向
    會就這樣淡出我們的生活嗎?作為一個時代的印記和功臣,綠皮火車值得懷念與銘記。於是有人將綠皮火車的車頭、車廂保留下來,建成火車主題公園,裝修成酒吧、餐廳、旅館,讓懷舊的元素停留在人們的生活中。「藍爵」綠皮火車上的咖啡館以火車元素為主題的白塔公園,保留著兩處最原汁原味的綠皮火車。
  • 綠皮火車變身時尚餐廳
    金秋時節,在成都東郊記憶火車廣場的東方紅號列車上,三間在廢舊列車上運營的休閒餐廳、咖啡茶座引起了眾多遊客前往體驗坐在火車上用餐、喝茶、喝咖啡的休閒滋味。(來源:川報觀察)(來源:川報觀察)穿著清一色列車員服裝的服務員樂此不疲地為客人熱情服務,十分惹眼。在一般人眼裡,廢棄多年的蒸汽機車、綠皮車箱早已失去了使用價值,但在東郊記憶廢舊的綠皮火車車廂卻搖身變身成了美食餐廳、茶座和咖啡館。
  • 尖草坪綠皮火車供應商
    尖草坪綠皮火車供應商如果需要使用到廢舊的綠皮火車,那麼肯定還是應該聯繫上專業的回收商家。畢竟一般我們可能也都不符合要求,必須要通過其他渠道來購入火車皮,這樣也會更加有所保障。而且本身廢舊火車皮價格就不低,如果我們想要保證好價格的合理性,選擇到合適的商家來合作,自然也是可以有所保障。那麼如何來選購呢?
  • 2018 北京公務員面試熱點:綠皮火車變身大學餐廳
    本文為廣大考生整理2018 北京公務員面試熱點:綠皮火車變身大學餐廳,更多2018公務員考試資料,請點擊北京公務員考試網。 【新聞背景】山東建築大學的火車餐廳走紅網絡該校將退役的東風5610號列車和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解放型蒸汽機車創新改造成學校餐廳引起網友圍觀,火車餐廳共九節車廂出售各類小吃,該校老師介紹
  • 八十年代綠皮火車,車廂內的影像記憶
    餐車分為廚房、儲藏室、餐廳三部分。餐廳內設置活動餐桌十二個 ,雙面4人式餐椅十把 ,單面雙人式餐椅四把。餐車車廂定員是四十八人。餐車車廂的頂板、飾帶板等,材質多為(白色)玻璃鋼板。【餐車操作間】廚房主要設備有:冰櫃、電冰箱、烤箱、爐灶、碗櫃、洗碗池、儲料箱、鍋爐、煤箱等;儲藏室可以存放糖茶、菸酒、乾鮮蔬菜、米麵蛋等食品。廚房內設有鍋架、洗池、刀架、板桌、滅火器、排煙罩等設備。
  • 南京綠皮火車「退休」後變身膠囊旅館
    退役的綠皮火車。南京人心中仍舊對綠皮火車有著深深的思念。綠皮火車是一代人的印記,永遠值得懷念與銘記。2016年1月9日正式停運的南京至黃山間的7101/7102次綠皮火車,近日安家在南京未來網絡小鎮,準備發揮餘熱,引人關注。其中,由綠皮火車車廂改裝,一個太空艙形式的20個膠囊旅館的出現,格外引起人們的關注。  中國江蘇網5月15日訊 南京人心中仍舊對綠皮火車有著深深的思念。
  • 火車餐廳成網紅 用創意留住回憶
    近日,位於山東建築大學校園內的火車餐廳在社交網絡上「走紅」。不少網友對「退役」的綠皮火車「變身」餐廳感到新奇,同時也紛紛對這一工業遺產保護再利用的形式「點讚」。(10月24日《呼和浩特晚報》)將廢棄的綠皮火車車廂改造成餐廳,這的確是一個不錯的創意,它不僅是創新資源、挖掘資源的有益嘗試,也符合變廢為寶、循環利用的科學發展理念。而山東建築大學校園內的火車餐廳成為網紅,更反映出網友們希望用創意留住回憶的期待。
  • 這家藏在公園裡的「綠皮火車餐廳」,比粉黛花海還美!
    美美噠~杭州驚現一家「綠皮火車餐廳」想要吃飯得先上火車、進車廂才行 順便還拍了一套寫真每一個地方,每一個角度都超美藏在「綠皮火車」裡的餐廳二師兄一行人大概是昨天中午到的店,外面下著小雨的冬季,emmm......真的是格外的「舒適涼爽」,所以一到目的地,就趕緊迫不及待的鑽進了火車▼▼▼就剛好一節車廂的覓海軌道餐廳,裡面的環境看起來卻非常的高端大氣上檔次,歐式的吊燈
  • 一場綠皮火車上的舌尖宴遇,開啟許昌人對夏天的憧憬……
    止步在繁華的都市叢林把綠色不乏單調的落得自在不問雅俗風月喝著談天論地的酒幻想著沿途風物都入底片讓不動的火車把生活歸於正軌的吃喝才是嚮往的生活在天寶路與清潩河畔有這樣一節綠皮火車>藏匿在天寶路清潩河愛情主題公園中它曾經穿梭連接著漢口與哈爾濱的故事途徑許昌火車站承載著無數的思念與動人的情誼「九號餐車」火車主題餐廳在許昌打造了一個可以寄託情結找尋回憶的地方整節車廂都可以包桌、朋友聚會並根據需求制定party場景當人們都坐在綠皮火車裡吃飯
  • 廢棄綠皮火車便餐廳 濟南建築大學「真會玩」
    2016年03月17日,山東省濟南市,山東建築大學火車餐廳是將退役的東風5610號綠皮火車與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解放型蒸汽機車放置在校園之後,火車8節車廂改造成「火車餐廳」。
  • 視頻|綠皮車廂變身「火鍋餐廳」 在成都也能坐著「火車」吃火鍋啦!
    四川在線記者 李向雨 實習生 楊瑞青 攝影報導11月13日,在成都市成華區二仙橋公園裡,一輛復古的綠皮火車搖身一變成了以火車為主題的火鍋餐廳,「火車火鍋」吸引了不少顧客前來體驗。「火車火鍋」由5節車廂改裝而成,每節車廂都有不一樣的主題和裝修風格,服務員也化身乘務員,在大堂來回穿梭。顧客就餐可選擇室內或室外,坐在復古工業風的車廂內,看著窗外金黃色的銀杏樹,別有一番風味。
  • 「綠皮車記憶」火車餐廳在哈爾濱開業
    「綠皮車記憶」火車餐廳正式面向社會開放,讓哈爾濱這座歷經中東鐵路發展變遷,被譽為「火車拉來的城市」又增添了一座鐵路主題文化休閒景觀。餐廳內包房 王舒 攝  近年來,哈爾濱鐵路部門也連續打造了諸多鐵路文化品牌,先後修建詹天佑廣場、哈爾濱鐵路博物館、火車頭小鎮等以鐵路元素為主題的休閒文化場所,成為豐富當地民眾和世界各地遊客文化生活、打造旅遊文化品牌的場所。
  • 坐著綠皮火車去長沙,露露餐廳還有嗎?
    1999年還沒有高鐵,綠皮火車裡可以抽菸,買上一個硬座可以很輕鬆混成硬臥,趕上春運對列車員大姐嘴甜一點可以到她的工作間裡不用擠。隨著一曲民族風音樂響起,火車前方到站——長沙市,「長沙是湖南省的省會......」出站後,撲面的總是毛毛細雨,舒服之極。幾乎沒有例外。
  • 餐廳變身「辦公包間」 俄餐飲業疫情下找到新商機
    參考消息網12月5日報導俄媒稱,在莫斯科,人們現在不僅可以在餐廳放鬆身心,還可以工作。以前人們也可以進到任何一家咖啡館,午餐的同時用筆記本電腦工作兩三個小時。而如今,當許多人轉而使用「遠程」服務時,餐廳決定在大廳內設置獨立辦公區,從無線網、印表機到辦公用品,一應俱全。但最主要的是,這是在單獨的空間裡。這些服務不需要任何租金,只需支付用餐費用。據《俄羅斯報》網站12月3日報導,目前有十家餐廳可以預訂辦公區,每家都有10到20個位置,可以大膽地在那裡安排會晤或談判。
  • 哇,新蔡有綠皮火車了,谷莊設有「幸福站」
    幾乎是一夜之間,新蔡縣餘店鎮谷莊村的小朋友突然發現,村口不知道什麼時候開來了一列綠皮火車。沐浴著冬日的暖陽,孩子們在火車廂旁曬暖、玩耍,對火車稀奇不已。更有孩子天真地暢想:「爸爸媽媽過年就可以坐火車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