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文保單位被國土局佔用?門臉相近引誤會(圖)

2020-12-18 中國新聞網

揚州文保單位被國土局佔用?門臉相近引誤會(圖)

  左側「中國揚州書院博物館」是文保單位,右側寫著「梅花書院」字樣的建築不在文保範圍內

揚州七中舊校址,右側樓內為廣陵區國土分局辦公點

  日前,有網友發帖稱,揚州市文保單位梅花書院門口,掛著「揚州市國土資源局廣陵分局」招牌,難道文保單位被佔用了?現代快報調查發現,廣陵國土分局辦公場所實為揚州七中廢棄教學樓,其西側「中國揚州書院博物館」才是文保單位。對此,揚州文物局專家解釋稱,從外觀看兩處建築門臉相近,這是為了保護整體景觀,這可能造成了大家的誤解。

  見習記者 宋體佳 文/攝

  網友爆料

  記者探訪釋疑

  文保單位被國土局佔用?

  質疑揚州國土局廣陵分局佔用文保單位的帖子,最先發布在西祠胡同上,發帖者是名為「西門小飛揚」的網友。

  網帖大致內容是:在揚州市梅花書院參觀時,發現門口掛了一塊「揚州市國土資源局廣陵分局」招牌,且當準備進入時,遭到門衛阻攔。也正因此,該網友懷疑,廣陵國土分局佔用了文保單位來辦公。

  網帖發布後,引來不少網友關注,多數網友顯得非常氣憤。不過,也有網友表示懷疑,認為國土局是政府機關單位,不可能不懂得文保法規。

  記者探訪

  辦公地點不在文保範圍

  梅花書院,是明嘉靖年間所建,是揚州僅存的書院遺蹟,1962年,被揚州市政府確立為文物保護單位。這處文保單位,難道真成了廣陵區國土分局辦公場所?昨天下午,現代快報記者做了實地探訪。

  記者注意到,一座門頭上寫著「梅花書院」字樣的古建門前,確實掛著「揚州市國土資源局廣陵分局」招牌,其西側一座古建築,整體風格和「梅花書院」非常相近,只不過此時大門緊閉,門頭刻著「中國揚州書院博物館」等字樣。從「梅花書院」進入,裡面是一個非常寬敞的院子,院裡有幾座現代化辦公樓,一工作人員稱,廣陵國土分局確實在此辦公。「我們是廣陵國土分局,不過這裡並不是文保單位。」廣陵國土分局辦公室主任秦國華告訴現代快報記者,辦公點所在位置,原來是揚州七中教學樓,並非文保區,「七中搬遷後,這塊地方就轉到國土局儲備中心,之後國土局才搬過來辦公。」秦國華介紹說,與國土分局辦公點毗鄰的西側院落,才是文保單位「中國揚州書院博物館」所在地。隨後,現代快報記者看到,兩院落間雖設有小門,但並不相通。

  釋疑

  門臉相近或為誤會起因

  據秦國華介紹,國土分局目前所在院落,為揚州七中老校址,之所以會被網友誤解,很可能是因為門頭上「梅花書院」幾個字。那麼,既然並非「梅花書院」,為何要打上「梅花書院」的招牌呢?而且「梅花書院」與旁邊「中國書院博物館」門臉非常相近,很容易讓人感覺是一處建築。

  對此,揚州市文物局文保處負責人介紹說,在古代,「梅花書院」的佔地面積很大,「七中以及西面很大一塊,都是的」,因「梅花書院」遺存多分布在西側,2013年,揚州市教育局在該處建成「書院博物館」。至於為何東側也掛上「梅花書院」招牌,該人員解釋稱,「這個地方雖然沒有什麼文物了,但也算是過去的梅花書院範圍,另外,當初修繕的時候,考慮到整體景觀,所以才把兩邊做得很相近。」

相關焦點

  • 北京十餘處王府被機關單位、用戶等長期佔用(圖)
    目前北京十餘處王府中除恭王府對外開放外,段祺瑞執政府、孚王府等其餘王府都不同程度被機關單位、用戶等長期佔用。昨天,北京市政協委員、市文物局原局長孔繁峙表示,在此次北京兩會上,他將針對文物被佔用問題進行呼籲,希望政府每年列一兩個項目,由易到難,逐步將被佔文物進行騰退。   建國初期就已佔用   京城的王府約有四五十個,有十餘處被確定為文保單位。
  • 唐城遺址博物館,全國重點文保單位,坐落在唐衙城遺址的西南角
    唐城遺址博物館,揚州唐城遺址為全國重點文保單位,是1979年建立的從事對揚州唐城遺址進行保護。唐代文物徵集,收藏和保管,唐代揚州歷史文化研究的專業博物館。博物館坐落在唐衙城遺址的西南角、隋煬帝行官的舊址上,館內藏有陶瓷器、銅器、金銀器等唐代揚州各類出土文物三百餘件。唐代揚州是當時中國僅次於京城長安和洛陽的第三大城市和最大的商業城市,其時手工業發達,商業繁華,文化藝術繁榮。人文薈萃,是全國最大的貿易市場和貨物集散地,又是中外交通的著名港口和國際大都會,揚州唐城遺址是目前國內保存最為完好的古城遺址之一。
  • 「全國重點文保單位」的怪異圖 破壞還是保護?
    在拍得土地後,宏洲公司立即向紹興市國土局柯橋區分局及平水鎮政府申請平整土地,卻被告知四豐2號地塊在施工前,要進行考古勘測,時間約為半年時間,紹興市國土局柯橋區分局及平水鎮政府承諾宏洲公司土地出讓金分2次繳納,待考古勘測結束後,宏洲公司繳納剩餘出讓金後便可開始著手辦理土地證。
  • 從國土局租地建光伏項目竟構成非法佔用農用地罪!
    近日雲南高院的一則判例引起了光伏人的關注,某光伏企業從國土局租用土地建設光伏項目,最終卻被認定為構成非法佔用農用地罪,該光伏企業被判處罰金,法定代表人被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今天,記者對非法佔用農用地罪的要點進行解讀,希望對有關企業有所裨益。一、基本案情A公司為一家光伏投資企業,在雲南投資建設一光伏電站項目。
  • 山西平遙19處國保級文保單位建成微型消防站
    山西平遙19處國保級文保單位建成微型消防站 2017-06-20消防供圖   中新網晉中6月20日電 (屈麗霞 陸祁國)20日,記者從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消防大隊獲悉,該縣19處國保級文物保護單位目前已全部建成微型消防站。  據了解,平遙縣作為文物大縣,目前擁有國保級文物19處,其中16處此前未建設微型消防站。
  • 德雅中學榮獲常德市 「文保工作先進單位」
    德雅中學榮獲常德市 「文保工作先進單位」 來源:紅網 作者:毛菡 編輯:曾小穎 實習生 何佳玲 2015-03-19 09:38:37
  • 鯉城新增3處省級文保單位
    從鯉城區文旅局了解到,此前,南外宗正司遺址、市舶司遺址和順濟橋遺址經核定,確認增補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至此,鯉城區共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81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7處、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5處。
  • 四川139處文保單位申報國保
    國家文物局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申報遴選工作近日啟動。記者從四川省文物局獲悉,四川省共有139處文保單位參與申報,其中,古遺址14處、古墓葬1處、古建築51處、石窟寺及石刻7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66處。截至目前,我省共有「國保」單位230處。
  • 部分縣市文保單位成私人會所 產權複雜投入不足
    記者日前調查發現,由於產權複雜、投入不足、監管不力,「文保」變「會所」現象,在市、縣、區級文物中尤為嚴重。亂象市級文保單位變成高端私家菜館,菜單上不乏名貴菜品位於山西太原市迎澤區帽兒巷27號的太原市文物保護單位「晉綏鐵路銀行舊址」,是民國時期山西的重要銀行。
  • 國家重點文保單位天津天后宮大型壁畫《天后聖跡圖》修復完畢
    新華社天津9月27日電(記者周潤健)用時近兩個月,國家重點文保單位天津天后宮大型壁畫《天后聖跡圖》修復工作26日宣告結束,將於今年國慶期間重新對外開放。《天后聖跡圖》是一幅全面反映媽祖生平的大型傳統壁畫。
  • 新一批市文保單位公示 網紅打卡地同德裡或列入
    【時政專稿 文/《蘇州新聞》 瀋吉 何飛】為更好保護文物古蹟、傳承歷史文化,近日,蘇州市新一批文保單位和控保建築初定名單公開徵求意見。開明大戲院建於1928年,原布局、形式、結構,整體保存較好,2004年就被列入蘇州市控保建築,這次也是在第八批蘇州市文保單位的名單之上。五卅路上的同益裡、同德裡也在此次新一批文保單位初定名單內。目前,社區通過整合周邊古建資源,推出手繪導覽圖,倡導租戶、住戶和遊客共同保護同德裡的「原生態」。
  • 鯉城44處文保單位 添安全「神器」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日前,鯉城區文旅局完成了轄區10處文保單位智慧用電系統驗收工作,這標誌著該區44處磚木結構類文保單位實現智慧用電檢測全覆蓋。 設備電源、溫度測試、故障報警、監控報警……每到一處文保單位驗收現場,工作人員都逐一檢查智慧用電系統各項功能運行情況,同時對手機綁定模塊進行全面測試。
  • 省級文保單位林大欽墓遭塗鴉!可恥!
    2012年林大欽墓被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然而近段時間,有群眾向我們反映稱,這座潮汕地區唯一的文狀元墓卻遭人塗鴉。是誰這麼缺德呢?從網友提供的圖片可以看到,林大欽墓的石碑上,被人用紅色塗料在空白處寫下兩行字,顯得十分礙眼,內容像是在宣洩某些負面情緒。
  • 山西規範涉旅文保單位「兩權分離」改革
    「文物大省」山西出臺相關意見和實施方案,規範涉旅文保單位「兩權分離」改革。中新網太原6月27日電 (範麗芳 高瑞峰)27日,記者從山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文物大省」山西出臺相關意見和實施方案,規範涉旅文保單位「兩權分離」改革。
  • 中英文發音引誤會 中美旅客因一句「那個」起衝突
    中英文發音引誤會 中美旅客因一句「那個」起衝突
  • 省級文保單位林森公館變身倉山公共文化服務場所
    省級文保單位林森公館變身倉山區圖書館繪本分館。  福州日報記者 吳暉 文/攝  在倉山程埔頭七星巷,有一座青磚黑瓦的西洋式建築——省級文保單位林森公館。2009年,被列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倉山區投入100多萬元進行修繕,開闢為倉山區圖書館繪本分館。  倉山區博物館館長林松青告訴記者:「近年來,倉山充分發揮區域老建築多的優勢,保用並重,利用老建築開展公共文化服務,讓文物建築『活』起來,使文保單位得到『活態』利用。」
  • 北京十三陵多座偏僻古橋加裝「文保牌」
    十三陵多座偏僻古橋加裝「文保牌」下一步將細化文保牌中的歷史信息 古樹等分散文物也將得到更好的保護本報訊(記者 崔毅飛)除思陵外,明十三陵各個陵寢前都有古橋建築,但古橋基本位於園寢紅牆以外,管理中容易被忽視。
  • 這位徐州小姐姐手繪25處文保單位
    運用手繪文物宣傳文保 張倩以前是一名英語老師,8年前,她從教師的崗位上轉行來到文體廣電和旅遊局,從此和文物打起了交道。   對文保單位拍照 沒有專業的繪畫技能,僅僅憑藉當年在校時老師教的一些基礎,張倩拿起筆,開啟手繪文保之路,對文物進行手繪插畫搭配簡介,利用公眾號展示沛縣的文物。
  • 西板橋等8處老建築躋身西城「文保」
    近日,記者從西城區文化委獲悉,該區有8處歷史建築被新認定為區級文保單位。這8處分別是西板橋、山左會館、嵩雲草堂、金井胡同3號、武定胡同23號、真武廟、恭儉胡同三官廟和永泉庵。加上這新增的8處區級文保單位,西城區級及以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達到189處,不可移動文物資源總數達到388處。
  • 敦煌文保技術研創「虛擬實境」引眾「互動體驗」
    記者26日從敦煌研究院獲悉,連日來,敦煌石窟經典壁畫多媒體解讀展示、高保真複製壁畫結合互動遊戲、基於「數字敦煌」資源成果開發的文化創意衍生品展示等「科技+文保」成果亮相古都南京,每日吸引數萬人觀賞體驗古絲路千年文化。期間,根據莫高窟第196窟大型壁畫《勞度叉鬥聖變》設計製作的互動體驗遊戲節目備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