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航天人才杯」 2020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世界航天十大新聞揭曉

2021-01-07 環球軍事

2020年12月29日,由中國航天報社主辦、北京中科航天人才服務有限公司協辦,航天領域知名院士專家及國內知名媒體人共同評選的「中科航天人才杯」2020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和世界航天十大新聞揭曉。「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中國首次實現地外天體採樣返回」等10件新聞入選2020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樣本艙回收成功」等10件新聞入選2020年世界航天十大新聞。

2020年,中國航天再一次開啟「超級模式」,成功實施了以嫦娥五號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北鬥三號衛星導航系統部署完成並面向全球提供服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奔向火星為代表的航天任務,一系列航天重大事件有力推動航天強國建設,引發全球關注。

2020年,國際航天界雖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發展成績仍然可圈可點,「隼鳥2號」任務使人類首次獲得小行星地下物質樣本,載人龍飛船成功發射正式開啟商業載人航天,「星鏈」低軌網際網路星座大規模部署等航天事件廣受關注。同時,中國的嫦娥五號任務、北鬥全球組網工程和火星探測器發射均入選年度世界航天十大新聞,顯示出中國航天在世界航天領域已佔據重要地位。

2020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

1.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中國首次實現地外天體採樣返回

2.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全球星座部署完成

3.中國邁出行星探測第一步,天問一號探測器奔向火星

4.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次飛行取得圓滿成功

5.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飛成功

6.實踐二十號衛星成功定點,東方紅五號衛星公用平臺首飛成功

7.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5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給參與「東方紅一號」任務的老科學家回信

8.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成功返回

9.我國成功發射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

10.三型火箭成功發射,我國商業航天發展喜人

2020年世界航天十大新聞

1.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樣本艙回收成功

2.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中國首次實現地外天體採樣返回

3.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全球星座部署完成

4.美國載人龍飛船發射成功,商業載人航天正式開啟

5.阿、中、美分別成功實施火星探測器發射任務

6.美國「星鏈」低軌網際網路星座大規模部署

7.美國任務擴展太空飛行器首次為衛星成功延壽

8.美歐太陽軌道探測器成功發射

9.伊朗新火箭成功發射首顆軍用衛星

10.俄羅斯聯盟MS-17飛船創造與國際空間站對接最短時間紀錄

相關焦點

  • 2020航空航天類大學排名-中國十大航空學院
    相信航空航天是很多人小時候的夢想,現在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關注航空航天方面的人越來越多,這類崗位也是一直是個高薪職業。對於想從航空航天方面的考生來說,航空航天類院校是非常不錯的選擇。本期,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中國十大航空學院名單,並附上排名。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9年度十大新聞發布,條條都是重磅!
    經過網絡投票和專家綜合評議,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9年度十大新聞評選結果揭曉——從第10名至第1名排序:10、智慧北航建設有序推進,信息化助力一流大學發展央視《新聞聯播》、《中國教育報》頭版頭條、《中國青年報》予以了重點報導。這一年,北航學子也在航模、超級計算機、電子設計、信息安全、密碼技術等國際和國內競賽中取得佳績。
  • 2018年全國十大教育新聞揭曉
    由中國教育報和中國教育電視臺聯合舉辦的「2018年全國十大教育新聞」評選今天揭曉,「黨中央召開全國教育大會 習近平強調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等10件新聞入選2018年全國十大教育新聞。2018年,全國教育系統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深化教育綜合改革。
  • 嫦娥攬月、北鬥組網、天問奔火……2020中國航天別樣精彩
    新華社北京12月31日電 題:嫦娥攬月、北鬥組網、天問奔火……2020中國航天別樣精彩新華社記者胡喆北鬥、探月等重大航天工程圓滿收官,「天問一號」向著火星不斷邁進,多個新型火箭成功實現首飛,實現新突破……回首2020,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和影響,中國航天人頂住壓力、乘風破浪,一步一個腳印奔向星辰大海,開啟星際探測新徵程。
  • 2020中國航天別樣精彩:嫦娥攬月、北鬥組網、天問奔火
    一個個激動人心的瞬間,組成一幅別樣的畫卷,成為2020年中國航天的獨家記憶。北鬥、探月「三步走」圓滿收官2020年的最後一天,由張履謙、餘夢倫、鐘山、範本堯等多位航天領域知名院士專家學者聯合中國航天報社等機構評選出的2020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和世界航天十大新聞「刷屏了」。兩個榜單上,嫦娥五號和北鬥三號無疑是「最耀眼的雙子星」。
  • 「2017江蘇教育十大新聞」揭曉
    江蘇教育十大新聞」在寧揭曉。透過本次評選出的年度十大新聞,記者看到了江蘇教育一年來取得的顯著成績。以十大新聞之一「我省15所高校入選『雙一流』建設名單」為例,我省南京大學和東南大學入選一流大學建設高校,蘇州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等13所高校入選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在「江蘇獲得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九連冠』,兩名選手摘得世界技能大賽金牌」新聞中,記者感受到江蘇深化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所取得的成就。
  • 業界大咖與航天網紅並排坐,「中國航天科普大使」全亮相!
    主持和參加國家五項重大航天工程中運載火箭研製,是我國低溫推進劑火箭的倡導者和開創者,是構建中國航天運輸系統新藍圖的導師,研究成果為我國國防、國民經濟建設、航天技術發展及走向世界做出了歷史與創造型貢獻。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國家傑出專業技術人才獎章、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國際宇航聯合會名人堂獎等獎項。
  • 2016年中國、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揭曉—新聞—科學網
    2016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2016年12月31日在京揭曉。 入選的2016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分別是:成功發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全球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在貴州落成啟用;長徵五號首飛成功;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兩名航天員安全回家;領銜繪製全新人類腦圖譜;我國首獲超算應用最高獎;率先破解光合作用超分子結構之謎;「海鬥」號無人潛水器創造深潛紀錄;利用超強超短雷射成功獲得「反物質
  • 2019「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項目揭曉: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成果入選
    「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的評選自1998年開展以來,至今已22屆,對提升高等學校科技的整體水平、增強高校的科技創新能力發揮了積極作用,並產生了較大的社會影響,贏得了較高的聲譽。教育部科技委於2019年9月下旬至12月中旬組織開展了2019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評選工作。經過地方和高校遴選及公示、部門形式審查、學部初評和專家綜合評議4個階段,最終推選出10項2019年高校重大科技成果。
  • 中國航天報刊文:何鴻燊一路走好,謝謝你支持中國航天30年
    何鴻燊有很深的航天情結。以他名字命名的基金會,至今支持中國航天事業30年,資助的大批航天優秀人才參與到包括載人航天工程在內的重大航天工程中。2009年,時任全國政協常委的何鴻燊與夫人梁安琪參觀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與神舟飛船返回艙合影1990年10月18日出版的《中國航空航天報》何鴻燊先生創辦的航天基金會名為「何鴻燊航天科技人才培訓基金會」,緣起於1990年4月我國成功發射「亞星一號」衛星後,在香港舉辦的中國航天成就展。
  • 中國「硬核」航天史
    ,幾代人開拓創新中國航天以實際行動展現著航天大國的擔當落月嫦娥,火星在望,推進航天逐夢忙待來日 去星辰大海 九天翱翔《大新聞大歷史》聚焦中國「硬核」航天史中國航天「硬核」時代中國航天事業發展史1970年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是中國航天發展史上第一個裡程碑。2003 年中國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升空並返回,是中國航天事業發展史上的第二個裡程碑。2007年,中國航天事業發展史上的第三個裡程碑矗立起來了。
  • 【中國科學報】「2016中國科學十大新聞人物」評選結果揭曉
    12月29日,「2016中國科學年度新聞人物」評選結果正式揭曉,高福、南仁東、潘建偉、李東、楊廣文、朱樅鵬、林群、童文、李河君、楊永崗等10人榜上有名。  據介紹,這項由《中國科學報》、科學網、《醫學科學報》和《科學新聞》雜誌共同主辦的公益活動,旨在通過公眾廣泛參與,評出2016年度人們心目中的「科學明星」和「知識英雄」。
  • 中國航天科工2019年十件大事
    中國航天科工2019年十件大事 2020-01-14 18: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總經理袁潔調任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董事長
    袁潔 中國航天科工微信公眾號 圖據微信公眾號「中國航天科工」消息,2020年6月18日上午,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召開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大會。1986年7月至1996年12月,任航天工業部(後為航空航天工業部、航天工業總公司)八院805所一室設計員、副主任、副所長;1996年12月至2000年4月,任航天工業總公司(後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八院院長助理;2000年4月至2002年1月,任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八院副院長、
  • 中國航空航天高校的「五大天王」,學科實力明顯,支撐起中國航天...
    我們國家的航空航天近年來不斷取得突破,中國的一件雙星、嫦娥五號、首次在月球獨立展示國旗、成功發射天通一號02星等等。2020年中國航天在世人面前展現了大國風範。而這些努力的背後,離不開頂尖科學家的努力和支持,而培養這些優秀人才的院校也是成為學生心中的最好的大學。今天來盤點一下國內航空航天領域的五大牛校。堪稱五大天王。
  • 新聞背景:中國與歐洲的航天合作
    新華社北京7月30日電 近年來,中國與歐洲的航天合作頻傳佳音,雙方籤署了包括《2015-2020年中歐航天合作大綱》在內的一系列協議,合作領域涉及深空探測、空間科學、對地觀測、測控服務、空間碎片、教育培訓等。
  • 2019年湖南大學「十大新聞」出爐,一起來看看!
    剛剛,由湖南大學校園媒體聯合評選的2019年湖南大學十大新聞出爐!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2、王耀南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11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結果揭曉,我校王耀南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我校1985屆固體力學碩士研究生鄭泉水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1988屆結構工程碩士研究生徐建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 航空航天領域的「五大天王」,學科實力明顯,助力中國航天事業!
    我們國家的航空航天近年來不斷取得突破,中國的一件雙星、嫦娥五號、首次在月球獨立展示國旗、成功發射天通一號02星等等。2020年中國航天在世人面前展現了大國風範。而這些努力的背後,離不開頂尖科學家的努力和支持,而培養這些優秀人才的院校也是成為學生心中的最好的大學。
  • 「中國航天公益形象大使」走進海南文昌航天小學
    11月23日,國家航天局新聞宣傳辦公室聯合海南省委宣傳部、中國航天基金會舉辦了「我的航天故事」——「中國航天公益形象大使」走進海南文昌航天小學活動。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原副署長李東東,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原黨委書記孫保衛,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航天公益形象大使吳偉仁,湖南省政協常委、湖南省政協文教衛體和文史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航天公益形象大使汪涵,國家航天局新聞宣傳辦公室主任孟華,海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海南省新聞辦主任吳澤明、中國航天基金會秘書長王程、海南省委宣傳部新聞處副處長潘楊、文昌市委宣傳部部長李嬌慧等嘉賓出席本次活動
  • 「中國航天基金會-李錦記航天獎學金」頒獎儀式在北京舉行
    北京2020年1月23日 /美通社/ -- 近日,2018-2019年度「中國航天基金會-李錦記航天獎學金」頒獎儀式在北京舉行,30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子獲此榮譽,並收穫李錦記獨家航天醬料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