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好的人生!(頓悟)

2021-02-17 東方視覺物語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東方視覺物語」,再點擊「關注」,這樣就可以每天與您分享正能量美文。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花未全開月未圓,是一種極妙的境界。

古人說:水滿則溢,月盈則虧。

其實世間萬物莫不如此,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凡事留點空白,不求太圓滿,只求剛剛好。

剛剛好,是中國人的處世智慧。

 01 

飯,不可不飽,不可太飽

吃飯,要剛剛好。

不飽對不住美食,太飽對不住身體。

飽中略餓,餓中微飽,是養生之道、健康之本,少吃四成飯,多活二十年。

不能因為害怕肥胖超重,從而盲目減肥瘦身,一日三餐敷衍了事。

但也不能胡吃海喝無所顧忌,大魚大肉來者不拒,撐得肚皮圓鼓鼓,惹得「三高」上身。

少點欲望,多點淡然;少點奢求,多點釋懷,才是健康之道。

 02 

酒,不可不醉,不可太醉

喝酒,要剛剛好。

不醉,品味不出酒的妙處,進入不了酒的佳境,難以人酒合一,水乳交融。

太醉,胡話連篇,醜態百出,失言失禮,傷己傷人,令人生厭。

正所謂:不可不醉酒中鬼才,不可太醉飲中君子。

 03 

節,不可不傲,不可太傲

為人,要剛剛好。

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

驕傲顯於外,是傲氣;驕傲藏於內,才是傲骨。

做人要有骨氣,有個性,不能逆來順受,不能低三下四,不能生活在別人的影子裡,不能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當然也不可太傲,要隨和、大度、寬容,於浩然正氣中透出溫情敦厚、質樸無華。

虛心竹有低頭葉,傲骨梅無仰面花。

這一生,低頭時要像竹,背脊挺直;抬頭時要像梅,自有芬芳。

 04 

事,不可不察,不可太察

處事,要剛剛好。

正所謂: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不察,恐怕交上壞人;不察,可能做錯事情;不察,難免上當受騙被人利用。

但是,太過精明會沒有朋友,太過苛求會找不到志同道合的夥伴,太挑剔永遠無法快樂滿足。

太過清醒讓人覺得世態涼薄,太過糊塗又會讓人覺得淺薄迷離。

所以,人生要「難得糊塗」,該清醒時清醒,該糊塗時還得糊塗。

 05 

人,不可不防,不可太防

交友,要剛剛好。

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身處複雜多變的環境,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防備之心不可無,否則便有可能受到威脅和傷害。

但若太防,在拒絕別人進入自己心靈世界的同時,也把自己硬生生地擋在外面,成為一名孤獨的行者。

趨利避害是人之天性,但總不能因噎廢食。

人生一世,總是需要陪伴與鼓勵,誰也不能活成一座孤島。

 06 

規,不可不從,不可太從

立身,要剛剛好。

規章制度面前,必須不折不扣遵循。

但是,沒有主見地一味跟風,不加分辨地隨意苟同,沒有原則地隨波逐流,勢必喪失做人的起碼準則,淪為「太從」的奴隸。

只守規矩沒有主見的,那叫機器;只有主見不守規矩的,都在監獄。

無論什麼時候,都請不要放棄思考。因為,越思考,才越有思想。

有原則,有思想,才叫做「人」。

 07 

己,不可不圓,不可太圓

處世,要剛剛好。

古人說:日中則移,月滿則虧。

做人也是如此,不圓則方,方則稜角分明,冷麵無情,傷人亦傷己。

太圓,則城府太深,使人不敢輕易接近,無異於自設柵欄,拒人於千裡之外。

正所謂:做人三分傻,不可太圓滑。

外圓內方,方圓有度,才是處世之道。

酒飲半酣正好,花開半吐偏妍。

帆張半扇免翻,馬放半韁穩便。

半少卻饒滋味,半多反厭糾纏。

人生亦是如此,凡事皆需有度,以免過猶不及。

一如《半字歌》中所說:

自古人生最忌滿,半貧半富半自安。

半命半天半機遇,半取半舍半行善。

半聾半啞半糊塗,半智半愚半聖賢。

半人半我半自在,半醒半醉半神仙。

半親半愛半苦樂,半俗半禪半隨緣。

人生一半在於我,另外一半聽自然。

回首半生,終於懂得:不求太滿,方得圓滿。

剛剛好,才是最好的處世哲學

作者:詩詞天地·見三,見天見地,見眾生。本文首發詩詞天地(ID:shicitiandi),500萬人的詩意生活倡導者,每早六點,與你相約,轉載請標明來源。微博@詩詞夜公子。

相關焦點

  • 剛剛好的人生(頓悟)
    剛剛好,是中國人的處世智慧。吃飯,要剛剛好。不飽對不住美食,太飽對不住身體。飽中略餓,餓中微飽,是養生之道、健康之本,少吃四成飯,多活二十年。不能因為害怕肥胖超重,從而盲目減肥瘦身,一日三餐敷衍了事。但也不能胡吃海喝無所顧忌,大魚大肉來者不拒,撐得肚皮圓鼓鼓,惹得「三高」上身。胃有空間,心靈才有空間。
  • 為什麼有的人會頓悟,人生像是開掛了一樣
    在人生「得道」這條路上,無論送你什麼都比不過「開智慧」來得好。當一個人的心靈突然被開了智慧或是頓悟以後,就好比突然就醒悟了一些事情,以前不明白的或是想不透的,一下子豁然開朗,什麼都明白了,這種感覺真的不要太好。
  • 衝破黑暗走向光明,頓悟之後的人生就是聖
    有句話說得好「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雖然現在人們思想得到解放和升華,很多人都已經不再像以前一樣痴迷於某一個學派的學說。但是還是有很多人會思考「道」這個字。人生的道是什麼?其實對於人生來說處處都是道,但是最好的道莫過於頓悟二字。
  • 讀書感悟||讀書頓悟教育 教育頓悟人生—《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
    讀書使我們頓悟了教育,教育使我們頓悟了人生。我們所從事的的教育工作,育人、育己,亦有益於自己的家庭和整個社會。攜手傾心於教育事業,我們何樂而不為!
  • 文科生吐槽系列—衛生間的人生頓悟(高中篇第三篇)
    《衛生間的人生頓悟》我家丫頭在家裡最喜歡呆的地方就是衛生間,總一邊洗澡一邊高聲飆歌。出來後鄭重地對我說:「媽媽,我發現在洗澡時有兩大重要功能,一可以練歌,二可以人生頓悟。我很多的人生思考都是在洗澡時產生的!」」
  • 「頓悟」是什麼感覺?像重生一樣
    這些天我在想一個詞:「頓悟」。你見過發生「頓悟」的人嗎?讓我從我對這個問題的理解開始:「頓悟」的狀態會發生,但不會發生在普通人身上。有這種洞察力的人要麼喜歡思考,要麼有「天緣」。頓悟是一個人生命的轉折點。這是一個改變人生的機會,但必須是有機的。我們會發現,我們以前的一兩個同學偶爾成績不好,而且突然有一天就像掛斷電話一樣,他們什麼都懂。一到山頂,他們就從後面跑到前面,這在高中男生中很常見。有時一個數學問題以前是無法理解的,但突然間我想到了明白並解決了它。
  • 王陽明龍場頓悟:堪稱歷史上最強的頓悟,他到底悟出了什麼呢?
    王陽明龍場頓悟:堪稱歷史上最強的頓悟,他到底悟出了什麼呢?當我們對一件事情迷惑的時候,如果想到了問題的解決方法,這個詞就叫頓悟。我們悟出了其中的道理,也是讓我們心情更加開闊的,這也是頓悟的另一種含義了。
  • 毛筆英文書法《頓悟》
    中文翻譯是頓悟,頓悟這個詞是個佛教術語,指禪宗的一個法門,相對於漸悟法門。也就是六祖惠能提倡的「明心見性」法門。它通過正確的修行方法,迅速地領悟佛法的要領,從而指導正確的實踐而獲得成就,當然這不是唯一途徑,頓悟更主要的是通過靈感來完成,就時間來說可能是瞬間。與密宗的理念是同一意趣。例如:著名的王陽明的龍場頓悟。
  • 王陽明龍場頓悟:堪稱史上最強的頓悟,那他到底悟出了什麼呢?
    也許你對頓悟這個詞並不了解,當你對一件事非常迷惑的時候,突然之間想到了問題的解決方法,並且悟出了其中的道理,讓你的心胸豁然開朗,這就是頓悟的意思。歷史上著名的理學家王陽明曾經有一個非常著名的頓悟,他在心學這一領域上的理解和造詣因為這一場頓悟而發生了非常大的改變,早在春秋時期,孟子就提出了心學,他所提出的性本善,認為一個人從生下來就是一個善良的人,在不斷的成長中應該正確的發展自己的這個善良之心,因此,他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心學開山鼻祖。
  • 2021 我們該頓悟的六點人生法則
    圖片來源於網絡一、人生像鉛筆,剛開始寫的時候很尖,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地就被磨圓了。不過,等到太過圓滑時,就又要削了。頓悟:「許多人所謂的成熟,不過是被習俗磨去了稜角,變得世故而實際了。人生在世,在遵循規則的同時也要保留真實的自我,換句話說就是知世故,而不世故。
  • 心學大師王陽明,在那場決定人生的龍場頓悟中,究竟悟出了什麼
    王陽明的心學思想是在他被貶貴州龍場後,於當地悟道的,人稱「龍場悟道」或者叫「龍場頓悟」。那麼在那場決定王陽明的人生之路的龍場頓悟中,他究竟悟出了什麼呢?王陽明的頓悟,如果簡單來說,那就是一個詞「致良知」。
  • 頓悟人生,想要改必須在原有勻速運動中獲得到一個加速
    再說,現在都高三了,剩下半年就高考了,過個年也就是吃點好吃的喝點好的,沒多大意思,還不如在學校裡一個人能多看看書。老師也注意到了他的手指,因為生滿了凍瘡,凍瘡和凍瘡疊加在一起使他的手指看起來異常粗大,像長了一身牡蠣殼的海洋生物。老師問:「宿舍沒有爐子?」他說:「假期裡沒人住校,學校就不給生爐子了。」老師說:「沒爐子你怎麼住?」他說:「就這樣住。
  • 安心亞範揮拳吐舌Fight 讀蔡康永作品頓悟人生
    安心亞(Amber)即將推出第4張個人全新專輯《人生要漂亮》,睽違2年,心亞寄情於工作,更榮登2016年臺灣女星代言之冠,共有10支廣告在手,風光成為「代言女王」。讓安心亞頓悟,她將心領神會的道理,放進新專輯裡,告訴大家:「人生要漂亮,讓我決定不再撐了,放下過去向前走!」安心亞最新專輯《人生要漂亮》確定於10/17預購、10/31正式發行!
  • 歷史上的一次有意義的頓悟!王陽明的龍場頓悟到底悟出了什麼
    「龍場頓悟」是陽明心學思想宗旨確立的重要標誌。明正德元年,王陽明因得罪宦官劉瑾,在朝堂遭受「廷杖」,受此種「失身枉道之恥」,不僅給他的身體造成極大的傷害,而且使其心靈遭受了深刻創傷。在被貶謫貴州龍場。有一夜,突然領悟格物致知的道理。這就是「龍場頓悟」,此次頓悟,不僅是王陽明思想歷程的一個轉折點,而且是從宋朝以來的理學思想真正過渡到明代理學思想的交接處。
  • 「頓悟」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感覺?恍若重生
    這些天在思考一個詞:「頓悟」。你身邊有見過發生「頓悟」的人嗎?我先說說我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吧:「頓悟」這種狀態會發生,但卻不會發生在一般人身上,有這種頓悟的人要麼是本身喜歡思考的,要麼是有「天緣」的。鳳凰要涅槃才能重生,王陽明龍場悟道,袁了凡也是高僧指點打坐禪定時靈魂出竅頓悟改了命,寫出《了凡四訓》。
  • 10個哲理笑話,讓你頓悟人生
    文 | 佚名來源 | 網絡♬ 點上方綠標可收聽主播朗讀音頻人生有幾件絕對不能失去的東西:自製的力量,冷靜的頭腦,希望和信心。人生就好像在走一座迷宮,無窮無盡又精彩繽紛,讓人無法預料。你永遠不知道在下一個轉彎處等待你的是什麼,可能是驚喜,挫折,重逢,別離,高潮,低谷... 每轉折一次,你的生命軌跡就有了變化,人生感悟都不再相同。一個人除了對自己的人生負責,還要學會幽默的看待人生,這樣就會少一些憂愁和多一些快樂。
  • 開學前,「神獸」為何「頓悟」人生?心理專家來...
    疫情期間「頓悟」人生 初二女生不想繼續上學 13歲的月月是浙江某中學的初二學生,學習成績屬於班裡中遊,平時性格較為開朗,從未跟父母表達過厭學情緒。
  • 欲窮千裡目,是對遼闊的期待,也何嘗不是一種人生頓悟?
    作者在書中提到幼時便感知到天命,即用一支筆表達思想,著實讓我好生羨慕。雖然還不曾認領天命,卻自認只有把我放在文字裡,生命才是鮮活的!01.關於本文與我而言,除了拿來混口飯吃,寫字,也算是無趣生活裡的一點樂趣吧。
  • 蘇軾離世前頓悟,留給兒子一首詩,首尾兩句相同,道盡人生哲理
    怎樣追求正確的人生價值?什麼樣子的人生才是最有意義的?想必,關於人生意義,沒有誰能比蘇軾還說得透徹。蘇軾離世前頓悟,留給兒子一首詩中國現代作家林語堂先生是這樣形容蘇軾的:無可救藥的樂天派、文豪、大書法家、畫家、造酒試驗家、工程師、皇帝的秘書、酒仙、專唱反調的人。
  • 慢下來生活,用心感受寶貴的頓悟時刻;接納自己,覺察心智的成熟
    後來,朋友送我一本書,正是加拿大作家加博·賽普雷吉的《頓悟時刻:深度覺察自我發展》。我在閱讀的時候,內心的想法逐漸清晰。這是一種逐漸認清自己的過程,很神奇。就像書籍的扉頁上寫著:人生就是長久的迷茫和瞬間的頓悟,你的頓悟時刻正等待著與你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