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香港電視劇和電影,最喜歡的場景就是看形形色色的人在茶餐廳裡用餐。不管是普通市民還是華麗上班族,或是幫派大佬小弟,在茶餐廳裡就是一樣的普通食客。
我們對茶餐廳的環境要求是特別的。平時進入一家餐廳我們想要安靜,寬敞,新裝修。但我們對茶餐廳的要求恰恰相反。
瓷磚地面,摺疊椅,裝修越老舊的,說明店越正宗;位置越緊湊,越吵鬧,越有茶餐廳的味道。
帶著這份懷舊的心情,本期探店,我們選擇了財記牛腩。
周三晚上六點半,雖說天還沒完全暗下來,但遠遠地就能看到財記牛腩門口亮著的"清湯腩"霓虹燈牌。
進店後,左牆面的馬賽克瓷磚,以及尖沙咀和中環地名,L型的茶檔,傳統的四方桌,還有靠邊的四人小卡座,繁體字的標識,讓人有一瞬間好像到了香港。
入座後,桌面玻璃板下壓著的就是菜單。
財記牛腩和傳統茶餐廳有一點不同,財記牛腩主打牛腩類正餐,所以一些中西餐點和小吃是沒有的。
鮮蝦雲吞麵
每次吃雲吞麵,其實就是衝著那幾顆雲吞去的。雖然雲吞就四個,但是財記牛腩的雲吞真的很大隻!咬上一口,一顆大蝦仁就出現在眼前,好吃,就是特別容易飽。
所有湯底都是清湯打底,味道不是走濃湯掛的,所以吃麵的過程中喝上一口不會膩,非常下面。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的湯麵店家都會把蔥放在勺子裡端上來,喜歡蔥的人可以直接撒在碗裡,不喜歡的也可以拿出來,這點很貼心。
手打牛肉丸面
牛肉丸也很大隻,肉質很緊實,咬起來有點Q彈的感覺,很有勁道。
蔥油拌麵
這道菜菜如其名,很清爽的擺盤,完完全全就是面配蔥。
油亮亮的黃色細面,看著讓人食慾倍增。雖然不喜歡吃蔥,但是有蔥的調味,真的特別香。吃得有點噎,喝上配套的腩湯,舒服!
招牌瑤柱牛肉菜飯
別看只是小小的一碗,但是分量真的很足。
吃起來有點豬油拌飯的意思,聞起來吃起來都很香。菜飯裡香菇,梅乾菜,牛肉還有瑤柱,口感上還是很豐富的。
馳名路邊牛雜
很悲傷的一件事,當我準備對這道推薦菜下手的時候,已經快被吃得差不多了(手速太慢了)。在它被"消滅"之前,我粗略看了一眼,裡面有油豆腐果,牛腸、牛筋,最底下竟然還有大塊的白蘿蔔。
整體煮的比較爛,還算比較入味,但是這一份對4個人來說有點少了,一個人配飯應該還不錯。
腐乳生菜
有的時候不喜歡吃蔬菜的一個原因,就是有些蔬菜吃起來很"生",有草的味道。像生菜,就必須包著點啥,搭配著才能吃。
熟生菜,一般來說就是蒜炒或者做成蠔油生菜,腐乳生菜倒是很新鮮。這道菜用的是白色的南乳,炒開後,看起來有點像芝士。淡淡的鹹味散開,還帶著生菜的脆爽,突然很想來碗白粥。
港式凍檸茶&玉泉奶油撞奶
坦白說,這兩杯飲料比較中規中矩。
凍檸茶味道比較淡,玉泉奶油撞奶的口感也不是我喜歡的口味,完全是衝著名字點的。
寫在最後
雖然財記牛腩也算是個網紅店了,但它不同於之前的探店,從上菜到用餐結束,就是很"快"。
餐品其實很簡單,不會有特別複雜的配菜,很清爽,所以個人覺得是適合一人食或者上班族。
而正是在這樣的一個快速"接客"、"送客"的過程中,在這裡的人不會花費太多的時間注意彼此,即使原本在外面世界格格不入的人在這裡也可以找到一個最舒服的姿態,所以,茶餐廳才更容易記錄下更多的故事。
這非常符合光怪陸離的香港。
下次,去香港真正去體驗一次茶餐廳吧!
文 | 阿薰
圖 | 餐桌手記
編輯 | 阿薰
微信公眾號搜索:餐桌手記,解鎖更多美食與生活方式。
#探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