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蓉
「紅日從子午線躍出,我們擁抱朝陽;陽光從子午線溢出,我們擁抱純真……」在南京市五老村小學,「子午班」是一個很有趣的班級,除了極具個性的班名,還有由家長作詞的班歌。
以父母給孩子寫一封信為主題的集體10歲生日,還讓很多同學記憶猶新。四年級下學期,有一篇體驗作文,班主任王詠慧讓全班44名學生在24小時之內集體體驗了一回「準媽媽」。
古典班名「子午班」
五老村小學四(5)班的孩子們,在介紹自己時,經常會說來自「子午班」。這個讓同學們如此摯愛的班名,究竟是什麼含義?
「子時是一天中陽光最明媚的時間,所以,我希望班上的孩子都能像陽光一樣燦爛。」王詠慧笑著向記者解釋。這個別具一格的班名,還有一層含義,原來在王詠慧擔任該班班主任時,正好是2008年子丑年,「我的屬相是馬,午馬,所以合起來就是子午。」
孩子們喜歡這個有些古典的班名,「有的孩子在外讀補習班,作業本上的班級就寫著『子午班』。」《加油吧,子午班》是班歌,歌詞出自一位家長之手。
在學校的歌詠比賽中,四(5)班集體合唱了這首班歌,熱情洋溢的歌詞配上活潑開朗的曲,一曲唱罷,全場轟動。
全班集體過10歲生日
班上的孩子們陸續過10歲生日了,有的同學開始邀請好友私下聚會。「誰在哪家飯店請客?誰送了什麼禮物?」王詠慧發現班上悄悄颳起了攀比之風。
為了遏制這種現象,她想到了集體過生日的形式。在活動之前,王詠慧給每位家長發了一份倡議書:給孩子寫一封信,寫出那些想說但是沒有說出來的話。「家長們的信先交給我,我將每封信折成了心形。」
吹蠟燭、切蛋糕,孩子們聚會的場合總是熱鬧的。就在這時,教室的投影儀裡,陸續播放出班上孩子的照片。「全班每個同學出生時的照片和現在的照片製成的PPT,讓全場一下子寂靜了。」
成長的軌跡,就這樣在每個孩子眼前呈現。感動還未平息,心形的信一封封交到了孩子手中。「當時,很多孩子看完信就哭了,他們感受到了父母的愛。」王詠慧說,子午班的孩子現在都更加懂得感恩,也對班級更有歸屬感。
44名大肚子「準媽媽」
「老師,還好我是男生,一輩子不用做媽媽!」「媽媽太辛苦了,以後我們要好好報答她們。」這是四(5)班的孩子們在度過了一個特殊的周末後,寫下的感言。
在那個周末,44名孩子集體做了一回挺著大肚子的準媽媽。按照自己出生時的重量,在腹部綁上同樣重量的物品,除洗澡外24小時之內不準放下。這是王詠慧制定的活動規則。
「一開始孩子們覺得很新奇,很期待這次體驗,也有的孩子覺得綁著東西外出會很難看。」規則一公布,44名孩子反應不一。儘管如此,6斤的沙袋、7斤的書包、5.5斤的米袋子……各種各樣的物品還是綁在了這些10歲孩子的腹部。
有的孩子周末有補習班課程,挺著大肚子上課,讓他們覺得很難堪。「媽媽們懷胎十月那麼辛苦,你們24小時都不能堅持嗎?」王詠慧的一句反問,「擊退」了孩子們遲疑的念頭。
「大肚子」險些栽下樓
從一開始期待體驗的好奇,到慢慢感覺到不方便、不舒服,孩子們在不同的時間點,記錄下了完成各種事情的感受。王詠慧說,「這些原始記錄,就是最棒的作文。」
有的孩子挺著「大肚子」去上課,走在街上越是擋著腹部看的人越多。「印象最深的是,有個孩子跑著下樓倒垃圾時,大肚子前傾差點栽下樓。」談到孩子們寫的感受,王詠慧能準確無誤地背誦出很多。
有個同學跟媽媽去買饅頭,怕被人笑話,他走一段就躲起來,看沒人了再走。「偵查」結束,等買到饅頭時已經飢腸轆轆,他啃著饅頭摸著肚子,居然說了一句:「寶寶多吃點,補充點營養。」
「還有的孩子,一覺睡醒發現『大肚子』已經不見了。」王詠慧說,那次孩子們的作文非常真實,經過親身體驗,孩子們更加感受到母愛的偉大。
24小時內,孩子們都要挺著「大肚子」真實體驗。
(責任編輯:news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