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研學——研學旅行必備物品清單

2020-12-15 阿特拉斯的個人小站

研學旅行繼承和發展了我國傳統遊學、「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為素質教育的新內容和新方式。提升中小學生的自理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山東淄博

許多人在出行前,往往是想到什麼準備什麼,沒有計劃,結果離開家以後,才發現忘記了很多重要的東西。出行前,我們只有列出需要準備的物品清單,根據清單進行準備,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證不遺漏重要物品。

一、證件資料類

證件資料類物品是旅行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材料,無論是國內旅遊還是國外旅行,缺少證件不僅會耽誤行程,還會損失不少金錢。所以這一類物品一定要好好檢查!

1、必備證件:護照、身份證及其複印件。

2、優惠證件:學生證、教師證等享有優惠的證件。

3、旅行證件:交通卡、交通預訂單、機票、酒店入住憑證、景點門票、旅遊預訂訂單。

除了帶好證件類物品原件,最好在準備幾份複印件並且在手機和郵箱裡做好備份,一方丟失等意外發生。

二、日常生活類

除了參加徒步、登山、露營等旅行活動中所需的物品外,其他日常生活大多可以在旅行地買到。

1、文具:本子和筆

2、個人洗漱用品:牙刷、牙膏、毛巾、眼鏡,個人護膚品等。

3、換洗內衣褲、襪子(鞋子適量大一點,防止長時間步行導致腳步腫脹)。

4、方便食品:餅乾、口香糖。

夜宿海洋館

三、藥品類

強烈建議在旅途中帶上常備藥品,一旦身體不舒服,這些藥品就會起到重要作用。假如是去國外研學旅行,語言不通是更會存在不方便之處。

常備藥品包括:感冒發燒藥、腸胃藥、蚊蟲藥、痛經藥、消炎藥、暈車暈船藥等。

射箭比賽

相關焦點

  • 研學導師的必備技能:研學旅行手冊的設計原則
    02研學手冊整體結構無論學習過程還是教學過程,都有準備、實施、總結等步驟。在研學實踐中,也有出行前的準備階段、實地旅行的研究階段、結束的總結階段。研學手冊是研學實踐活動最好的載體,它能將活動過程具體化、研學活動成果實物化,還能為學生提供研學實踐中的思維支架。研學實踐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活動,是根據教育性和目的性來安排和規劃的特色研學路線。
  • 研學旅行手冊應該如何設計?
    研學旅行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主要活動方式之一,它是由教育部門和學校有計劃地組織安排,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方式來開展的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是學校教育和校外教育銜接的創新形式,是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是綜合實踐育人的有效途徑之一。研學旅行其核心是研學,手段是旅行,它其實是一種特殊的教學形式,為達成研學目標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地開展的一系列旅行活動。
  • 新加坡:研學旅行的三種路徑
    新加坡教育部對研學旅行這種學習方式也極為重視,通過有效地統籌管理和方向引領,研學旅行己成為新加坡教育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幫助越來越多的學生從中受益。在新加坡,研學旅行是國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加坡教育部要求所有公立學校都要定期帶學生參加研學旅行,並且要求研學旅行與藝術、文化、科學、人格、體育和公民教育等課程相聯繫,同時需要中小學、高等院校等機構共同商議、設計、審查和修訂教學大綱與教學材料,為學校有效實施研學旅行提供引導,加強學生在認知、情感、身體和美學領域的學習。
  • 【研學旅行】全省研學旅行導師培訓開班預告
    為貫徹落實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按照《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和《研學旅遊服務規範》(LB/T054-2016)的文件精神。研學活動越來越多,建立標準化、規範化、職業化的研學導師隊伍,培養具備專業理論和教學能力的研學旅行導師已成為研學市場必備急需。
  • 教育部所要求的「研學旅行課程化」,到底難在哪?
    2016年12月包括教育部、旅遊局等11個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遊的意見》第一次將研學旅行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並明確要求學校搭建一套完善的研學旅行活動課程體系。如何讓學生在研學旅行過程中自主學習?從「研學旅行」這四個字可以看出,其包含了「研」、「學」還有「旅行」,是基於旅行的研學,旅行是形式,研學才是本質。作為一種依賴社會各個行業提供文化資源的旅行活動,教育科研機構和學校教師在研學旅行的學科遷移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智慧研學能給孩子的研學旅行帶來什麼?
    近年來研學旅行的發展非常迅速,但是研學旅行也同樣受到各種各樣的困擾,其中就是文化如何能更好地和研學旅行進行深度融合,怎樣才能做好研學旅行的監控管理等等。為了能更好地發展豐富研學旅行內容,因此就有研學旅行相關的專家們提出了「智慧研學旅行」的方法,那麼什麼是 「智慧研學旅行」,它對研學旅行有什麼深刻的影響呢?什麼是智慧研學?
  • 「中歐研學」研學旅行納入中小學必修課程,關於研學旅行五大問題
    第四: 「研學旅行」安全如何保證,經費誰來出?如何保障研學旅行的組織和安全?《意見》要求,學校組織開展研學旅行可採取自行開展或委託開展的形式,但須按管理權限報教育行政部門備案,並做好學生活動管理和安全保障工作。
  • 研學旅行正火 自貢市選拔優秀研學旅行指導師
    近年來,各地教育部門先後將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加強各地研學旅行基地建設。隨著研學旅行納入各地中小學必修課程,對研學旅行指導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什麼樣的指導師才是好的指導師?四川又有哪些優師、名師?
  • 認識研學旅行-千策科技-研學旅行管理與服務實訓教學
    研學旅行是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學生集體參加的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的校外參觀體驗實踐活動。研學要以年級為單位,以班為單位進行集體活動,組織學生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園。一般情況下,學校每學年組織安排1~2次研學旅行活動,每學年合計安排研學旅行活動小學3~4天,初中4~6天,高中6~8天。
  • 高校增補「研學旅行管理與服務」專業,淺談研學旅行對人才的需求
    在國民經濟收入不斷提高的同時,人們對素質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研學旅行的市場熱度也在不斷上升,中小學生成為未來研學旅行市場重要的目標細分群體,也是推動旅遊行業發展的力量。教育部已經將研學納入了中小學生的教育改革規劃中,研學旅行發展前景的廣闊,意味著市場對研學旅行人才的需求度也在不斷增加。
  • 《研學旅行執業實務》出版,助力我國研學旅行事業高質量發展
    本書撰寫的初心是為致力於研學旅行事業的執業人提供一個可以系統學習的讀本,進行「正思想、轉觀念、理思路、淨身心、知業務、懂操作」的理論和實踐引導,以防範和杜絕各種研學旅行亂象,提升研學旅行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為廣大中小學生提供優質的研學旅行服務。
  • 研學旅行的組織與實施
    研學旅行對於學校來說,最主要的還是如何設計和有效組織實施研學旅行。近兩年來,對研學旅行的各種模糊認識和隨意解說之聲不絕於耳。在實際操作中,也出現了一些有悖研學旅行初衷的現象。比如有的學校打出了「帶著課本去旅行」的旗號,以「第二課堂」的名義把研學旅行做成了「課堂搬家」或補習夏令營、冬令營;有的學校擔心出事,便直接把學校「平移」到了實踐活動基地,把研學旅行做成了另一種封閉式活動;有的學校把研學旅行做成了面向少數學生的「精英活動」……總之,研學旅行在具體實施階段仍存在著諸多「亂象」。
  • 韶關將是研學旅行熱點城市 研學旅行應防「重遊輕學」
    廣東省教育廳等12部門聯合在2018年10月8日印發《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實施意見》。意見規定,廣東每位中小學生在每個學段將參加有效的研學旅行,研學旅行不得開展以營利為目的的經營性創收。未來,韶關也將集合自身的資源優勢打造一批研學旅行精品線路,韶關擁有豐富的研學資源,應儘快探索建立政府、學校、社會、家庭共同承擔的多元化經費籌措機制。
  • 「研學復盤」研學旅行實踐過程中如何指導學生達到研學目標
    研學直播復盤·研學目標達成隨著國內疫情趨勢逐漸向好,研學旅行交流中心的研學公益課程也在穩步推進;2020年4月7日,研學旅行交流中心第25期線上研學旅行公益培訓宣講如期開播,研學旅行交流中心首先李俊臣老師對研學旅行的歷史進行了回顧:從研學旅行的歷史溯源,講解了古代中國的研學旅行遺風、世界各國遊學旅行的興起和現代研學旅行在中國的發展;接著對研學旅行的理論進行溯源,講解了自然主義教育、生活教育、和休閒教育;釐清了三種教育方式的異同。
  • 研學旅行手冊應該如何設計
    教師作為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和促進者,一定要協助學生嚴格按著「日程安排表」上的活動時間、活動地點和活動內容進行研學活動。教師若是第一次帶領學生實施研學旅行活動,在課程實踐階段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活動內容調整,但如果活動內容已經經過實踐檢驗,是比較成熟的活動安排,那麼教師一定要從始至終實踐「日程安排表」中的內容。
  • 研學旅行注意事項
    研學旅行注意事項尊敬的家長:為了更好的完善本次旅行4、 旅行社為團員投保旅行社責任險及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研學旅行中發生人身意外事故按保險條款處理。5、 貴重物品儘量少帶。6、 團員必須遵守團隊紀律,聽從輔導員的安排,隨時佩帶營員卡。
  • 孩子為什麼要參加研學旅行?如何選擇研學旅行機構和產品?
    不少家長都有這樣的疑惑:究竟研學旅行與親子旅遊有啥區別孩子為什麼要參加研學旅行如何為孩子選擇合適的研學旅行……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什麼是研學旅行?研學旅行由古代遊學、近代修學旅行逐步發展而來。2013年,國務院正式提出研學旅行的概念。2017年5月1日施行的國家旅遊局《研學旅行服務規範》中對研學旅行的定義如下:研學旅行是以中小學生為主體對象,以集體旅行生活為載體,以提升學生素質為教學目的,依託旅遊吸引物等社會資源,進行體驗式教育和研究性學習的一種教育旅遊活動。
  • 中小學研學旅行活動案例:看國洲文化怎麼做成都研學旅行活動?
    以前書本是學生的世界,自教育部將研學旅行提上日程之後,提高青少年的綜合素質一直以來都是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話題,成都研學旅行機構國洲文化負責人表示,傳統的教育方式也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需求。
  • 研學旅行變成了春遊升級版?真正意義的研學旅行應該做到這幾點!
    不少中小學的研學旅行正在火熱籌劃中。據了解,許多學校把研學旅行包給旅行社,景點由旅行社選,路線由旅行社定,對於研學大多是要求學生要認真觀察、作好記錄,回校後上交遊記或心得而已。如此研學旅行,只不過是春遊的升級版,算不上真正意義的研學旅行。
  • 研學大討論!武漢市洪山區「科教研學旅行」論壇舉行
    9月18日上午,武漢市洪山區舉行「科教研學旅行」論壇,學者、專家及學校人一起聚焦研學新思考新舉措。武漢市洪山區「科教研學旅行」論壇。記者 趙勝豪 攝「知行合一,經世致用。越來越多的中小學生參與到研學旅行之中,並且在其中培養了學生的家國情懷、創新精神以及文明素養。這一切歸功於教育理念的更新和實踐教育的重要性。」洪山區區委常委、宣傳部長趙陟在論壇上開始就講到研學旅行對學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