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馮禕
茲一上線就非常紅火的選角真人秀綜藝《演員請就位》終於迎來了第二季,更犀利的導師陣容、更多的跨界小鮮肉、更激烈的衝突點把節目推上了一個又一個熱搜。
第二季比之第一季更大的價值在於,回答了更多觀眾的疑問:有演技的中年女演員哪兒去了?為什麼小鮮肉演技不行,卻資源不斷?製片人們為何口號喊得響亮、身體卻很誠實?飯圈邏輯正在如何毀掉年輕偶像?為什麼娛樂圈頻現關係戶、資源咖……
或許也可以一言以概之:爛片原來是這樣誕生的。
演員沒就位,流量先到位
「從偶像歌手到演員,值得S。」《演員請就位》第二季更新了遊戲規則,在參賽者的作品亮相前,先讓行業代表們給他們評級:S級(super)為最佳,其次是A級和B級。B級可以理解成愛豆選秀節目裡的F班。
在給年僅22歲的陳宥維評級時,製片人們給出了S這樣的打分。陳宥維演戲出道,後參加選秀成為當紅男團一員,現在又回歸演員身份。「有流量」是製片人們給他S的最大底氣,但在陳宥維的所有作品中,除《延禧攻略》的五阿哥永琪外,幾乎沒有叫得上名字的角色。
連深諳遊戲規則的觀眾都知道,這不會是節目組、製片人,甚至導師唯一一次向流量低頭。果不其然,在第二期的導演評級中,零表演經驗的何昶希與另一位男演員合演了《陳情令》中「窮奇道雨夜」一幕,何令人尷尬的演技遭到其他三位導演體無完膚的痛批。但就在此時,郭敬明把一張珍貴的S卡發給了他,李成儒和郭敬明的口水仗也因此登上熱搜。
我們來看看何昶希的履歷,2019年作為練習生參加《青春有你》選拔,並成功出道,成為UNINE組合一員。陳宥維正是他的隊友,剛在第一期因「嚼口香糖」般的哭戲被導演降到B級。2020年10月6日,為期18個月的限定團UNINE正式解散,《演員請就位》似乎像是兩位愛豆「再就業」的新起點。
在《演員請就位》第一季中,勉強可算流量的,還只有張哲瀚、張雲龍、汪鐸、郭俊辰、黃俊傑這5人,到了第二季,保守統計,張逸傑、張銘恩、孟子義、費啟鳴、馬伯騫、晏紫東,以及初評級為S的陳宥維、導演評級為S的何昶希、丁程鑫,都可以歸入「流量」行列,其中陳宥維、何昶希、丁程鑫、馬伯騫都是愛豆出身。
或許換成另一組數據更直觀,第一季的50位演員中,33位有科班背景,非科班的多是李濱、鍾欣潼、明道這樣演藝經歷豐富的演員。而第二季的40位選手中,科班出身的有25名,非科班的選手構成則更為複雜,既有資深演員,也有愛豆、跨界主持人、網紅。
演員還沒就位,流量就先到位了。
如果說2017年第一部演技綜藝《演員的誕生》邀請鄭爽、歐陽娜娜,還只是為了製造話題,之後的孟美岐、曾舜晞、王子異、董又霖、侯明昊等等流量明星,則真正成為了這類綜藝的常客。
流量不是原罪,更不應站在實力的對立面。更何況,娛樂圈從來不缺來勢洶洶的「後浪」。劉昊然、彭昱暢、吳磊、楊紫、周冬雨、關曉彤、張子楓,還有同樣曾是愛豆,轉行演員的易烊千璽,已經拿下金像獎和百花獎的最佳新人了。
當然,以瓜分了市場大部分流量的愛豆為例,若按「演員」為標準,仍多是不合格者。一出道就主演了5部影視劇的楊超越,到現在還被人詬病表達情緒全憑瞪眼睛;「四千年美女」鞠婧禕只能在網劇裡打轉,演技上也真的做到了「千人一面」;宋茜演了多年戲,才終於在今年收穫了一點好評,而且還要歸功於角色適配度高;還有在《偶像練習生》出道的9位男愛豆,其中8位都有主演作品了。
綜藝只是演藝圈的一小部分,但也映射了娛樂圈的新趨勢:國內的唱跳舞臺有限,勢必會有越來越多愛豆、網紅在演員的行列裡就位。同時,視頻平臺和網劇的崛起,讓佔比更高的偶像劇、古裝劇、仙俠劇向流量們拋出了更多資源(2019年,網劇中都市情感、青春偶像、仙俠題材分別佔36%、10%和8%)。這是流量尋找市場變現的必然結果,也是導師之一趙薇口中所說的「製片人、導演也需要尊重的市場規律」。
只是隨著觀眾要求越來越高,流量也不再是萬能的。所以,「新人/流量+實力派=收視率」又成為了現階段電視劇製作方酷愛的爆款公式。
優秀女演員哪兒去了?
《演員請就位》第二季中的製片人們在給S級定標準時,給出了「可挑選劇本多,能擔任主角,多是青春貌美,發展潛力大」的門檻。所有人都聽出來了,「青春貌美」是這句話的前提。
所以曾在《武林外傳》《藍色骨頭》《過春天》中有過出色表演的倪虹潔、集齊了「金鷹、飛天、華鼎」三大影后的馬蘇、把「壞女人」演到極致的溫崢嶸、曾因「秦可卿」驚豔過大家的唐一菲,在初評級時都只拿到了B。40+的女演員中,只有國民度稍高的黃奕拿到了A級。而另一位「小燕子」,已經跨界成功,坐在了導演席。比起感嘆娛樂圈的殘酷,觀眾更想在心裡說一句:真的好久不見。
而另一邊,出道僅兩年,只有兩部主演作品的任敏、在現象劇《三十而已》中被罵上熱搜的「林有有」扮演者張月,被製片人們推上了S級;《二十不惑》中飾演「段家寶」的董思怡,背靠大公司的黃夢瑩、李溪芮(現已離開嘉行傳媒)、郭曉婷,參演了爆款劇《陳情令》的孟子義,都被評為了A級,她們中最大的31歲。
初評級就是毫不掩飾地告訴大家,這些中年女演員,無論保養得再好,商業價值都是低的,是不能當女主的,也是製片方的最末選擇。而中年男演員的主演「壽命」能延長到50歲。所以,41歲的楊志剛被評為S級,製片人說,這是男演員的「黃金年齡」。
被評為「F4(40+)」的唐一菲、馬蘇、倪虹潔、溫崢嶸也覺得丟臉。她們被市場冷落的原因各不相同,有的因為回歸家庭,有的因為醜聞纏身,有的單純因為合適自己的角色越來越少。就像倪虹潔在演完後說的那樣:來找她的都是婆婆、媽媽的角色,坐在S席上的婁藝瀟就演過她的女兒,同為1978年生人的蘆芳生,做過她的「兒子」。
娛樂圈就是比任何職業都殘酷的職場,「尊嚴」是需要市場價值、商業前景作為背書的,資歷從來不是決定因素。比起同臺競技演技零經驗的愛豆,有作品但還未出圈的年輕演員,這些正在被市場「拋棄」的中年女演員似乎更需要一個證明的機會。即便是演媽媽,她們也能從群像中發出一道光來。在熱播懸疑劇《摩天大樓》裡,倪虹潔又成為Anglebaby的媽媽,是全劇的淚點。
中年女演員的困境已經被提過無數次了,趙薇在第二期節目中還特別說到,「現在的資源,基本上都被小鮮肉、流量佔領了,就連粉底、氣墊等女性化的東西,也都是男演員在代言。」而一扭臉,她的兩張S卡就發給了施柏宇、王錚兩位年輕男演員。
製片人代表、編劇柏邦妮說:「溫崢嶸從電影學院畢業時大家都對她期望很高,有些老師簡直是盛讚,覺得她將來會是鞏俐那個級別的文藝片女王。」再有演技,沒有合適的作品又能如何?你以為現在適合鞏俐的戲就很多嗎?
我們曾經寫過《都2020年了,女性角色還在圍城裡》,雖然在數量上「大女主戲」越來越多,但對女性的刻板印象也越來越重了,大多跳不出「戀愛腦、偽女權、扁平化」的瑪麗蘇內核。但凡出現一個好的女性角色,連圈裡的頭部中年女演員,像章子怡、周迅、姚晨、海清、馬伊琍、寧靜、小宋佳……都分不過來。在缺少優秀女性題材的娛樂圈,中年女演員只有一線和十八線的區別。
《演員請就位》第二季就像是娛樂圈的一個縮影,被評為S級的演員可以優先選擇角色,排名越靠後機會就越少。「這種選擇方式的結果是:好的演員會更好,因為擺在他面前的選擇會更多;而對於落後或者資源不多的演員來說就更難了,現在擺在你面前的就是一盤花生米,你不吃就餓死。」唐一菲說。
在第一輪演出後的導演評級中,黃奕、溫崢嶸靠精湛的演技終於拿到了S卡。無論這是節目組殘存的一點理想主義,還是為了迎合觀眾愛看「逆襲、復仇」情節的功利主義,都和現實的娛樂圈,隔著一千部好作品。
誰不是帶著任務來的?
「我希望能和他合作。」在郭敬明給何昶希發出S卡時,給出了這樣的理由。雖然事後他澄清並不是在「公器私用」藉此左右之後的反選環節,只是按照他心目中男主角的標準做出的選擇,但明眼人都知道,何昶希長了一張符合郭敬明審美的臉。在導演組隊時,郭敬明也真的和何昶希合作了。
找潛在的合作對象、與名導攀上關係、推自己籤約的藝人、替朋友圈的人保駕護航,以及和平臺方千絲萬縷的利益糾葛……誰不是帶著任務來的呢?
李誠儒參加《演員請就位》節目。
像從愛豆轉型演員的馬伯騫,曾在陳凱歌電影《道士下山》裡實習過,他的家世顯赫,父母均是著名的建築師,人脈資源跨遍國際國內文體娛三界;鄒元清是著名女演員閆妮的女兒,曾和陳凱歌的兒子陳飛宇主演過《秘果》;陳凱歌故意將王鏘的名字寫成「王槍」,很有可能在暗指他將成為張藝謀新電影《最冷的槍》的男主角;在賀開朗的演技遭到其他導師討伐時,趙薇卻站出來維護,因為賀開朗參與的《只是一次偶然的旅行》,女主是竇靖童,導演是李孟橋。竇靖童是趙薇閨蜜王菲的女兒,李孟橋也多次和趙薇合作過;陳凱歌兒子陳飛宇幾部男主劇《將夜》《皓衣行》,出品方都是企鵝影視。
而嘉行傳媒旗下的劉芮麟、黃夢瑩,以及和唐人影視、恆星引力均保持良好關係的郭曉婷,靈河文化籤約藝人張銘恩,悅凱娛樂的孟子義都來自頭部影視製作公司,在影視寒冬下,他們只能通過向這類演技綜藝輸送選手,讓新人刷臉。還有任敏、孫千隸屬的光線傳媒,曾是新麗傳媒第二大股東,後將股份轉賣騰訊,陳凱歌間接持股新麗傳媒,《演員請就位》是騰訊視頻一手打造的。這些再次印證了,娛樂是個圈。
《演員請就位》第二季增加的製片人環節,更像是導演選角。其中一人直言,正在和選手之一的董思怡談一部戲約。曾是演員、現為耀客傳媒老闆娘的張萌,無論在《演員請就位》,還是《乘風破浪的姐姐》中,都是比賽第二,挖人第一。
為何爾冬陞、李誠儒點評犀利、準確、解恨,因為臺上這些人幾乎和他們沒有任何利益關係。
《演員請就位》第一季的關係戶更是多到讓人咋舌。像毛曉慧、于小彤都是李少紅公司榮信達的藝人,即便于小彤已解約,但他和李少紅情同母子,在被陳凱歌組淘汰後,于小彤回到李少紅組順利晉級;汪鐸是郭敬明公司的藝人,彭小苒是郭敬明好友公司力捧的花旦;陳凱歌給鍾欣潼開綠燈,是為了補償她曾因「豔照門」與《梅蘭芳》失之交臂,張榕容飾演過《妖貓傳》裡的「楊貴妃」;王森、張哲瀚、劉哲爾,則都是趙薇籤約的藝人,劉雅瑟演過她執導的《致青春》,段博文也曾差點與她合作。
一檔綜藝節目裡盤根錯節的「關係戶」,不過是娛樂圈的冰山一角。
像《我就是演員》裡參賽的張鈞甯、劉歡、王茂蕾、檀健次,4人都曾出演過《軍師聯盟》,坐在導師席上的吳秀波正是《軍師聯盟》的監製兼大男主司馬懿。另一位導師徐崢的好友李倩、左小青,也正站在臺上競技。另一檔演技綜藝《演技派》,甚至可以直接看作為於正選角準備的。
在娛樂圈,多的是「舉賢不避親」。所以我們常聽到某某是資源咖、誰誰的兒子/女兒贏在了起跑線,哪位又成為資本新寵。當演技撐不起光環,難免惹來德不配位的吐槽。
「飯圈邏輯」何時能停?
在《演員請就位》第二季,陳宥維和女演員王楚然演完《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的片段後,陳的演技遭到導演們不留情面的批評。陳宥維向王楚然表達了歉意,主持人大鵬建議兩人擁抱一下達成和解,但臺下陳宥維的粉絲卻喊不行,陳宥維只好用鞠躬代替了擁抱。對此,爾冬陞導演質問:「為什麼不行,這怎麼當演員?」隨後舉了一名香港演員因不拍吻戲,而逐漸被導演拋棄的例子。
「我的壓力特別大,拍戲時大把大把掉頭髮。」節目中張大大的「小偷式」演技被批評時,他說出了這句話為自己開脫。爾冬陞導演直接制止了他,並以「這行誰沒有壓力」回懟。因為「挨罵」對象是路人緣並不好的張大大,引來一片叫好,如果換做是粉絲基礎龐大的偶像,還真替爾導擔憂。
還有第三期中,因說錯了兩句臺詞而哭哭啼啼半天的李溪芮,趙薇直言「臺下戲比臺上還足,太矯情了」。三期下來,不少年輕演員,在面對導師赤裸裸的批評時是茫然無措的。比如像爾冬陞質問王楚然「你自己知道像你這種外形的演員全中國有多少嗎」時,明顯感覺到王楚然先是被問蒙了,之後才哭了出來。因為粉絲、經紀人、劇組把他們保護得太好了,幾乎聽不到真實的聲音。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飯圈警察」隨處可見,他們的邏輯包括但不限於:我的「哥哥」不能在戲外擁抱女藝人,最好戲裡也不要有親熱鏡頭,愛豆演戲就要「撕番」,「二番」便是給人抬轎,流淚就是演技炸裂,受點小傷就是敬業,被批就拋出「你知道他/她有多努力」的萬能句式。
在娛樂圈,粉絲行為偶像買單的事屢見不鮮,像曾因《陳情令》爆紅的肖戰,今年就差點被戰鬥力超強的粉絲搞糊。
在「飯圈」,粉絲們永遠是大張旗鼓,但是大張旗鼓就意味著他們的行為都要暴露在大眾面前,被人用放大鏡打量。
其實,「飯圈」之所以被稱為圈,就說明它也是有邊界的,把飯圈邏輯放到大眾面前或是以演技論輸贏的影視行業裡,強令他人也要遵守,只能讓你粉的偶像,成為明晃晃的靶子。
除此之外,憑藉惡意剪輯、審醜取向、放大衝突,目前只播出了4期的《演員請就位》,已經上了幾十次熱搜。可以說,《演員請就位》第二季為我們詳細展示了現如今,一部部爛片誕生背後的全部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