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0年)正式發布,一圖讀懂~

2020-12-18 北京本地寶

  作為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國首都,如何謀劃好面向未來的長遠發展目標?作為見證歷史滄桑變遷的千年古都,如何擦亮歷史文化金名片,在保護中得到更好的發展?面對治理「大城市病」的艱巨任務,如何讓市民擁有更多的獲得感?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戰略大格局中,又將如何承擔好歷史的責任?

  這些問題,北京在新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中有了答案。

  剛剛,北京市人民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市規劃國土委、市發改委、市住建委、市交通委、市環保局、市水務局、市園林綠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

  落實城市戰略定位

  「四個中心」在北京落地生根

  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首都?就是要建設好偉大社會主義祖國的首都、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國首都、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

  北京與其他城市最大的不同就在「首都」二字,北京的發展建設要處理好「都」與「城」的關係,緊緊圍繞實現「都」的功能來謀劃「城」的發展,以「城」的更高水平發展服務保障「都」的功能。相關負責人介紹,新版總規第一章就開宗明義,「北京的一切工作必須堅持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的城市戰略定位,有所為、有所不為。」

  政治中心建設,就是堅持把政治中心安全保障放在突出位置,為中央黨政軍領導機關提供優質服務,保障國家政務活動安全、高效、有序地運行。

  文化中心建設,要以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為根基,以大運河文化帶、長城文化帶、西山永定河文化帶為抓手,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和文化創新產業引領區建設,建設成為彰顯文化自信與多元包容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

  國際交往中心建設,要服務國家開放大局,著力優化9類國際交往功能的空間布局,加強國際交往重要設施和能力建設,健全重大國事活動服務保障長效機制。

  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要充分發揮豐富的科技資源優勢,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形成「三城一區」為重點,輻射帶動多園優化發展的科技創新中心空間格局,構筑北京發展新高地。

  呼應「兩個一百年」

  明確2020年、2035年、2050年三階段發展目標

  對北京全市人民來說,「四個中心」的定位已日漸深入人心,北京的城市發展目標也隨之明確——「要立足北京實際,突出中國特色,按照國際一流標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相關負責人表示。新版總體規劃緊扣「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明確了2020年、2035年、2050年三個階段性目標。

  近期規劃年呼應建黨一百年。到2020年,北京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將取得重大進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疏解非首都功能取得明顯成效,「大城市病」等突出問題得到緩解,首都功能明顯增強,初步形成京津冀協同發展、互利共贏的新局面。

  規劃目標年承上啟下。到2035年,北京初步建成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大城市病」治理取得顯著成效,首都功能更加優化,城市綜合競爭力進入世界前列,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的構架基本形成。

  遠景展望新中國成立一百年。到2050年,北京將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首都、更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大國首都、超大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典範,建成以首都為核心、生態環境良好、經濟文化發達、社會和諧穩定的世界級城市群。

  優化城市空間布局

  建設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

  怎樣建設首都?北京必須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契機,以疏解非首都功能為「牛鼻子」,統籌考慮疏解與整治、疏解與提升、疏解與發展、疏解與協同的關係,大力調整城市功能和空間布局,從而優化提升首都功能。

  「規劃通篇貫穿了疏解非首都功能這個關鍵環節和重中之重,科學統籌不同地區的主導功能和發展重點,提出了『一核一主一副、兩軸多點一區』的城市空間結構,明確了核心區功能重組、中心城區疏解提升、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區形成北京新的兩翼、平原地區疏解承接、新城多點支撐、山區生態涵養的規劃任務。」相關負責人說。

  「一核」指的是首都功能核心區,是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載區,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重點地區,也是展示國家首都形象的重要窗口。

  「一主」指的是中心城區即城六區,是「四個中心」的集中承載地區,也是疏解非首都功能的主要地區。堅持疏解整治促提升,騰退空間優先用於優化首都功能,開展城市修補和生態修復,注重「留白增綠」,改善人居環境。

  「一副」指的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北京新兩翼中的一翼。要以最先進的理念、最高的標準、最好的質量推動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示範帶動中心城區非首都功能和人口疏解。

  「兩軸」指中軸線及其延長線、長安街及其延長線,要以兩軸為統領,完善城市空間和功能組織的秩序,展現大國首都的文化自信。

  「多點」是位於平原地區的順義、大興、亦莊、昌平、房山5個新城,是承接中心城區適宜功能、服務保障首都功能的重點地區。

  「一區」是生態涵養區,包括門頭溝、平谷、懷柔、密雲、延慶5個區,以及昌平和房山的山區,是首都重要的生態屏障、水源保護地和「大氧吧」,要將保障首都的生態安全作為主要任務。

  專家評論,新版總體規劃的一大特點,就是跳出北京看北京,放眼京津冀廣闊空間來規劃北京的未來,建設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

  相關負責人表示,設立河北雄安新區是中央重大決策部署。新版總體規劃主動對接,對支持河北雄安新區規劃建設也作出安排,要建立便捷高效的交通聯繫,合作建設中關村科技園區,促進公共服務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努力形成北京城市副中心與河北雄安新區「比翼齊飛」的新格局。

  同時,新版總體規劃也強調要攜手津冀兩省市推進交通、生態、產業等重點領域率先突破,加強京冀、京津交界地區管控,與河北共同籌辦好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帕運會。

  精心保護歷史文化金名片

  彰顯首都風範、古都風韻、時代風貌

  相關負責人表示,新版總體規劃高度重視歷史文化名城保護,以更開闊的視角不斷挖掘歷史文化內涵,拓展和豐富保護內容,建立了四個層次、兩大重點區域、三條文化帶、九個方面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體系。

  北京將更加重視老城整體保護與復興,通過保護傳統中軸線、保護明清皇城、要保護原有的街巷胡同格局、恢復歷史河湖水系、嚴格建築高度管控、保護重要景觀視廊和街道對景、保護老城傳統建築色彩和形態特徵等,使老城的整體格局、傳統風貌更加清晰。

  以歷史文化街區為依託,打造文化魅力場所、文化精品路線、文化精華地區相結合的文化景觀網絡,將老城建設成為承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地區。

  規劃明確提出,「老城不能再拆了」,要加強精細化管理,整治提升背街小巷,讓街巷胡同成為有綠蔭處、有鳥鳴聲、有老北京味的清淨、舒適的公共空間。

  新版總體規劃建立了特色風貌分區,「北京未來要嚴格控制100米以上超高層建築的高度和選址布局。建築設計要避免貪大、媚洋、求怪。」相關負責人說。

  劃定三條紅線

  著力治理「大城市病」 讓城市更宜居

  人口資源環境矛盾日益凸顯,人口過多、交通擁堵、房價高漲、大氣汙染等「大城市病」問題突出,是制約首都長遠可持續發展的重點問題。

  要治病,首先要轉變發展思路,切實減重、減負、減量。新版城市總體規劃以資源環境為硬約束,確定了人口總量上限、生態控制線、城市開發邊界「三條紅線」。

  第一條線,是人口總量上限。堅持以水定人,北京市常住人口規模2020年控制在2300萬人以內,2020年以後長期穩定在這一水平。

  第二條線,是生態控制線。到2020年,北京市生態控制區面積佔市域面積的比例要達到73%,到2035年提高到75%。

  第三條線,是城市開發邊界。到2020年,全市城鄉建設用地規模將由2015年的2921平方公裡減到2860平方公裡,2035年減到2760平方公裡,騰退減量後的用地要更多地用於增加綠色生態空間。

  「新版總體規劃也第一次提出,聚焦科學配置資源要素,優化調整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結構。」相關負責人介紹。

  北京的生產空間將「集約高效」,騰退低效產業用地,以金融、科技、文化創意等服務業和集成電路、新能源等高技術產業和新興產業來支撐,促進更有創新活力的經濟發展。

  生活空間則要宜居適度。其中2020年全市城鄉職住用地比例由現狀1:1.3調整為1:1.5以上,2035年調整為1:2以上。

  生態空間則要山清水秀,加強平原地區植樹造林,讓森林進入城市;建設成網絡、高品質的公園、綠道和藍網水系,讓市民更加方便親近自然。

  新版總體規劃也更加重視均衡發展,針對北京南北、內外、城鄉發展不均衡問題,規劃提出,要帶動優質要素在南部地區聚集,加快南部地區發展;明確各區功能定位,促進山區和平原地區互補發展;加強城鄉統籌,全面推動城鄉規劃、資源配置、基礎設施、產業、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的城鄉一體化。

  「越是超大城市,管理越要精細,越要在精治、共治、法治上下功夫」相關負責人說。新版總體規劃更加直面城市發展和管理中的突出問題,圍繞廣大市民關心的就業、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環境、交通等熱點難點,提出破解難題的綜合方略,全面提高城市治理水平。

  堅持公共運輸優先的戰略,加強交通需求調控、完善城市交通路網、鼓勵綠色出行,標本兼治緩解交通擁堵。2020年軌道交通裡程提高到1000公裡左右,2035年不低於2500公裡。2035年綠色出行比例將不低於80%。

  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在加強需求端有效管理同時,加大住宅供地,優化住房供應結構,使更多的人實現住有所居。

  源頭減排、過程管控與末端治理相結合,全力治理大氣汙染,到2020年PM2.5年均濃度下降到56微克/立方米左右,到2035年大氣環境質量得到根本改善。

  提供更平等均衡的公共服務,努力辦好群眾家門口的事,到2035年無論住在城市還是農村的社區,都能享受到「一刻鐘社區服務圈」帶來的便利。

  借鑑國際先進經驗,提高基礎設施建設質量,推進海綿城市、綜合管廊建設,全市實施生活垃圾分類,更加重視消防、防洪、防澇、防震,增強城市韌性,讓人民群眾生活更安全、更放心。

  這樣美好的藍圖,未來將如何能保證紮實落地呢?

  「全市和在京各單位要充分認識城市總體規劃的重要性,切實維護規劃的嚴肅性、權威性。我們要發揚工匠精神,精心組織實施,一茬接著一茬幹,一張藍圖繪到底,不斷開創首都城市發展新局面。」相關負責人說。

  北京新版城市總規編制歷程

  9月27日黨中央國務院批覆北京新總規

  8月21日新版北京「總規」新增支持雄安內容

  7月18日市委全會部署習近平對北京城市總規新要求

  3月29日北京最新城市總體規劃草案開始公告

  3月25日蔡奇召集「頭腦風暴」討論北京總規

手機訪問 北京本地寶首頁

本地寶鄭重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地寶無關。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本地寶對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網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五分鐘了解《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年)》
    2017年發布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年)》圍繞「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首都,怎樣建設首都」這個重大問題,謀劃了首都可持續發展的新藍圖,那麼北京城市定位究竟是什麼?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的具體內容有哪些?北京市城市發展戰略是怎樣的?
  • 關於《烏蘭察布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30年)》綱要草案徵詢公眾...
    「十一五」期間,我市中心城市建設發展步伐不斷加快,城市面貌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原有的城市總體規劃無論是規模還是內涵已不能完全適應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為此,市委、政府在2010年報請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後,決定對總體規划進行修編。
  • 《滄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5-2030年)》(草案)徵求意見
    總體空間結構    圍繞「集核發展、軸帶引領、多點支撐」的空間發展策略,我市將構築「一核、多星、一軸、三帶」的城鄉空間結構。「一核」指滄州都市區;「多星」指其他各縣市城區和部分重點鎮;「一軸」指石黃城鎮發展軸;「三帶」指沿海發展帶、京滬發展帶和京九發展帶。
  • 柬埔寨西港丨2030年西港的總體城市規劃亮相!
    西港這座海濱城市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裡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它已不再是那個平靜安逸的小鎮,而是在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城市的規劃一步步成長壯大的新興城市。值得矚目的是,2030年西港的總體城市規劃已經亮相,該消息是由柬埔寨土地管理及城市建設規劃部在其Facebook主頁正式發布的。
  •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對《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的批覆
    新華社北京9月27日電  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  你們《關於報請審批〈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的請示》收悉。現批覆如下:  一、同意《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以下簡稱《總體規劃》)。
  • 北京城市總體規劃送審 「中央政務區」呼之欲出?
    北京城市總體規劃送審,「一核」「一區」引誤讀  「中央政務區」真的呼之欲出?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王紅茹 | 北京報導  任何關乎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的風吹草動,都會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  這次引發熱議的,是《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0年)》送審的消息。  5月17日召開的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屆十四次全會,研究討論了《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0年)(送審稿)》(下稱《總體規劃》),一致同意將《總體規劃》按程序上報黨中央、國務院審定。
  • 福清市城市總體規劃(2014-2030)
    二、規劃期限規劃期限為2014-2030年,其中近期為2015-2020年,遠期為2021-2030年,並對2030年以後做遠景展望。人口與城鎮化目標:規劃至2030年,市域總人口達到200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60萬人,城鎮化水平達到80%。2030年中心城區總人口達到90萬人。四、城市性質海西創新型城市,沿海樞紐型港口城市,濱海生態僑鄉。
  • 北京地鐵2030年規劃圖高清_2020年北京地鐵2030年規劃圖高清資料...
    北京地鐵2020年規劃圖高清大圖是一份北京規劃的2020將建成的地鐵規劃線路圖的北京地鐵2020年規劃圖高清大圖首個「五線換乘」地鐵站&n 查看詳情 日本計劃2030年建成移動海底城市 概念圖曝光 查看詳情
  • 銅陵市城市總體規劃 (2018年修改)獲批覆 :取消順安河等3處作業區
    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   據安徽省人民政府網消息,12月11日,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銅陵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0年)(2018年修改)的批覆發布,具體如下:銅陵市人民政府:《關於報請審批銅陵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0年)(2018年修改)的請示》(銅政〔2018〕29號)收悉。
  • 北京地鐵2030年規劃圖_2020年北京地鐵2030年規劃圖資料下載_築龍...
    北京地鐵2030年規劃圖專題為您提供北京地鐵2030年規劃圖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北京地鐵2030年規劃圖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
  • 通州如何變身: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正在編制(圖)
    特約記者 張夢潔 北京報導  導讀  新版《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正在修編,已執行10餘年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預計年底修編完成,其中明確2030年城市發展的基本框架,並遠景展望到2050年。除了北京城市總體規劃正在修編外,最受外界關注的城市副中心規劃也正在編制中。正在規劃的城市副中心,隨著定位的升級,功能也將更為綜合。
  • 深圳市可持續發展規劃(2017—2030年)發布!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大氣網訊:北極星環保網獲悉,深圳市人民政府發布深圳市可持續發展規劃(2017—2030年),到2020年,經濟、社會與環境可持續發展質量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探索形成深圳環境治理與社會治理現代化的系統解決方案,成為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的典範城市,為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供深圳經驗
  • 《嶽陽市城市總體規劃(2008—2030)》文本
    》和嶽陽市城市發展的需要,制定《嶽陽市城市總體規劃(2008—2030)》(以下簡稱「本規劃」),本規劃是嶽陽市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的指導性文件。(八)《嶽陽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九)《嶽陽市城市總體規劃》(1996—2015年)(十)國家、省、市有關法律法規、標準規範及各行業相關規劃。
  • 《京津冀人才一體化發展規劃(2017—2030年)》發布
    近日,京津冀三地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聯合發布了《京津冀人才一體化發展規劃(2017—2030年)》(以下簡稱《規劃》)。這是我國首個跨區域的人才規劃,也是首個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的人才專項規劃。,大力推進人才一體化發展,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新引擎的總體思路。
  • 中牟縣城鄉總體規劃(2015—2030年)及鄭州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園概念...
    6月2日,中牟縣城鄉總體規劃(2015—2030年)及鄭州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園概念性總體規劃評審會在鄭州召開。兩個規劃方案順利通過評審,標誌著中牟縣的建設即將擁有一個全新的藍圖。市縣領導張俊峰、楊東方、潘開名、楚惠東、張書勤、任程偉等參加會議。
  • [分享]西安世博園總體規劃資料下載
    蘿崗區蓮塘村建村距今已有700 多年歷史,是華南地區第一大姓陳氏族人從珠璣巷南遷的居住村落,村內歷史建築眾多,現仍保留有村頭的鎮 立即下載 重磅!
  • 「百年大計」459所學校2019-2030年濟寧市區教育設施布局規劃發布
    小編注意到:11月27日,濟寧市教育局發布了《濟寧市區教育設施布局專項規劃(2019-2030年)》規劃內容公示,明確了2019年到2030年濟寧市市區教育的規劃和方向。現小編節選重要部分,供大家參考。
  • 一圖讀懂國家電網減免電費8項舉措(誰降價+降多少+降多久)
    2020-2021北京供暖時間什麼時候及供暖收費標準2020-2021北京什麼時候供暖?2020-2021北京供暖費怎麼收取的?本地寶小編為你整理2020-2021京法定供暖時間及收費標準。2018北京戶口新政策及落戶北京途徑(圖)除去新生兒,對普通老百姓比較實用的落戶方法大概有:應屆畢業生、人才引進、投靠、考取公務員等。
  • 中南院承擔的《三亞市鳳凰嶺森林公園總體規劃(2021-2030年)》通過...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12月2日訊 11月24日,三亞市林業局在海南省三亞市組織召開了《三亞市鳳凰嶺森林公園總體規劃(2021-2030年)》(以下簡稱《規劃》)專家評審會,專家組由廣州大學、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海南師範大學、海南省林業科學研究院、三亞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的5位專家組成
  • 汕頭華僑試驗區規劃2030年再造一個汕頭市區(圖)
    按照《中國(汕頭)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發展規劃(2015-2030年)》,到2030年,試驗區各項工作將建設完成,屆時其也將年滿16歲,剛過「出花園」之年。這不禁引人暢想:16歲的試驗區會長成什麼樣?  以《規劃》為基準,記者對建設內容進行梳理,試圖勾勒出試驗區的翩翩光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