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兩岸四地大學排名100強 你想上哪個?(附申請香港臺灣高校詳細攻略)

2021-02-14 光明日報
  上海交通大學世界一流大學研究中心和最好大學網22日正式發布了2015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這是該排名自2011年問世以來第五次發布。  清華大學(北京)連續五次蟬聯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榜首,清華大學(新竹)和臺灣大學分獲第二和第三名,前三名位次與去年相比沒有變化。北京大學從去年的第五名上升到2015年的第四名,香港中文大學從去年的第七名上升到2015年的第五名。位列第六名至第十名的大學分別是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浙江大學和復旦大學,其中復旦大學首次進入前十名。2015年兩岸四地百強大學名次公布校名地區總分1

清華大學

(北京)

大陸100.02

清華大學

(新竹)

臺灣87.93臺灣大學臺灣85.84北京大學大陸78.05香港中文大學香港72.36香港大學香港70.37香港科技大學香港69.98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大陸67.59浙江大學大陸64.410復旦大學大陸62.511

交通大學

(新竹)

臺灣62.312上海交通大學大陸61.913香港城市大學香港55.414香港理工大學香港51.015成功大學臺灣49.116陽明大學臺灣48.017南京大學大陸46.218中央大學臺灣45.419

中山大學

(廣州)

大陸44.220臺灣科技大學臺灣44.121華中科技大學大陸43.322

中山大學

(高雄)

臺灣43.223中國農業大學大陸42.824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陸42.725北京師範大學大陸42.426武漢大學大陸41.727西安交通大學大陸41.228南開大學大陸40.629吉林大學大陸40.430哈爾濱工業大學大陸39.931同濟大學大陸38.932東南大學大陸38.233天津大學大陸37.434中國人民大學大陸37.335長庚大學臺灣36.936大連理工大學大陸35.937四川大學大陸35.538廈門大學大陸35.439中南大學大陸35.240北京理工大學大陸35.141中興大學臺灣33.542山東大學大陸32.443香港浸會大學香港32.344華南理工大學大陸32.045華東師範大學大陸31.746澳門科技大學澳門30.747北京科技大學大陸30.248

中國石油大學

(北京)

大陸30.149澳門大學澳門29.750中國醫藥大學大陸29.651中正大學臺灣29.652華東理工大學大陸29.553臺北醫學大學臺灣29.454

中國地質大學

(北京)

大陸29.255臺灣師範大學臺灣28.855臺北科技大學臺灣28.857高雄醫學大學臺灣27.958南京理工大學大陸27.559暨南國際大學臺灣27.460天津醫科大學大陸26.660重慶大學大陸26.660東北師範大學大陸26.663北京交通大學大陸26.564北京工業大學大陸26.465中國海洋大學大陸26.365南京農業大學大陸26.367湖南大學大陸26.167北京郵電大學大陸26.169蘭州大學大陸25.870西北大學大陸25.670中原大學臺灣25.672電子科技大學大陸25.572東北大學大陸25.574雲林科技大學臺灣25.375高雄師範大學臺灣25.276哈爾濱工程大學大陸24.977蘇州大學大陸24.877北京中醫藥大學大陸24.879政治大學臺灣24.479彰化師範大學臺灣24.481臺灣海洋大學臺灣24.182南京師範大學大陸23.982北京化工大學大陸23.984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陸23.785上海財經大學大陸23.686

東華大學

(上海)

大陸23.387元智大學臺灣22.888

東華大學

(花蓮)

臺灣22.788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大陸22.790中國政法大學大陸22.391雲南大學大陸22.291上海大學大陸22.293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大陸22.194

中國地質大學

(武漢)

大陸21.894華中師範大學大陸21.896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大陸21.196河海大學大陸21.196中山醫學大學臺灣21.199暨南大學大陸21.099臺南大學臺灣21.0

●人才培養北京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研究生比例」指標上並列第一;北京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分別在「博士學位授予-總量」「博士學位授予-師均」指標上排名居首。清華大學(新竹)、臺灣大學和清華大學(北京)是僅有的三所有「校友獲獎」的大學。

●科學研究清華大學(北京)和清華大學(新竹)在「頂尖論文」「國際專利」上的優勢顯著;浙江大學和陽明大學分別是「國際論文-總量」「國際論文-師均」數量最多的大學。

●師資質量香港中文大學是兩岸四地唯一有教師在本校獲諾貝爾獎的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是「高被引科學家-總量」指標表現最好的大學。

●學校資源清華大學(北京)同時佔據「科研經費-總量」「辦學經費-總量」榜首。香港大學在「科研經費-師均」上排名第一,香港中文大學在「辦學經費-生均」上排名第一。

  與歐美國家相比,香港臺灣和澳門同是發達地區,有廣受認可的教育認證,大部分都採用英語教學,符合國內學生的學習現狀,易於得到大陸學生的認可。留學費用比歐美也低很多,可以為更寬泛的經濟群體所承受;而且與大陸的文化背景比較相似,離家近,比較方便的安排回家時間。於是最近幾年,到兩岸讀讀書成為很多大陸學子的選擇。下面光明小微給大家帶來去香港和臺灣讀書較詳細的申請攻略!快快分享給身邊需要的朋友吧~

✔國際化的視野

✔全英文授課

✔一流的師資隊伍

✔優越的校園基礎設施

✔性價比較高

✔就業前景寬廣

✔永久居留權

你是高中生:

全國高考

  參與統招的高校有香港的許多名校,在提前批進行錄取,考生在填報高考志願時在「提前批」填報即可,不需另行申請報名和面試,未被錄取也不影響被內地重點高校錄取。

高校自主招生

  香港八所知名院校實行自主招生,由學生獨立向學校提出申請,需要高考成績在一本線以上,英語面試合格者方能錄取。一般在每年7月7日前錄取結束。

國際高考

  學生如果沒有高考成績,可憑SAT、IB、Alevel等成績進行申報。

副學位

  內地高中畢業生,高考成績達大專錄取分數線;且外語考試語種必須是英語,且取得『中偏高』的成績。在一般情況下,學院要求高考生的英語成績至少須達100分左右的水平 (滿分為150)。

授課式碩士研究生

  1-2年制,以修讀學分的形式完成院系所開設的專業課程及畢業論文。

高校自主招生

  香港八所知名院校實行自主招生,由學生獨立向學校提出申請,需要高考成績在一本線以上,英語面試合格者方能錄取。一般在每年7月7日前錄取結束。

研究式碩士研究生

  2-3年制,以助教的身份攻讀部分專業課程,協助研究院完成項目研究,同時應學院要求承擔一部分本科教學任務(申請者須具備一定的研究能力和學術背景)。

6--8月:參加雅思考試並針對性的參與實習,調研,及學術研究等活動9--12月:確認申請專業,提交完整材料,完成第一輪申請次年3--4月:收到第二輪offer,準備香港籤證材料,提交住宿申請,完成回執

一、成績單

成績單中英文各一份,並

須經過學校公證。

二、英文水平證明

一般應具有託福成績。雅思成績,

註:香港部分院校不再承認六級成績。

三:GRE成績

原價或者複印件即可。

四、申請表格

一般來說,只要發一個電子郵件給招生辦公室或者系裡,對方便會寄來有關表格,要求你說明自己的研究意向,只要一個很寬泛的範圍即可。

五、研究計劃

研究計劃是純學術的,無須加入諸如個人經歷、感情等。它要求學生要有一個明確的研究方案並對此有較好的掌握,不能太寬泛。

研究計劃一般包括以下幾點:

(1)研究對象 (2)研究此問題的意義 (3)前人的研究狀況 (4)你的研究方法
(5)參考文獻。

六、推薦信

香港的院校一般只要兩封推薦信,推薦信是兩份表格,其內容是對你學術才能的評價。此外還要求對你的研究計劃做出評價和建議。

七、香港留學申請費

大約100多港幣。

✔教育優質

✔文化認同

✔費用低廉

✔認可度高

  臺灣的高校在師資、地緣、文化、語言、費用優勢很有競爭力,作為前往歐美深造的大跳板那也是妥妥的。

  目前,只有戶籍所在地為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湖北及遼寧這八省市,參加當年上述八省市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並取得有效成績,持大陸地區高級中等教育學校畢業證(明)書的考生,具備報考臺灣高校學士班資格。

  從2011年起,面向大陸,私立大學開放大學部(學士班)與研究所(碩、博士班)招生,「國立大學」僅開放研究所招生(離島的「國立澎湖科技大學」、「國立金門大學」除外)。

  學士班每年網上報名時間為5月中旬至6月中旬選填志願時間為6月下旬。一旦獲得錄取(不包含備取生),則無法再參加大陸地區的高考錄取分發。

  臺灣高校申請和大部分國外院校申請方式一樣,採用人性化的網絡報名形式。申請人在規定時間內登錄「大學校院招收大陸地區學生聯合招生委員會」的官方網站,點擊「線上報名」,按照規定上傳電子版證件照、身份證、財力證明、藝術生類別證明材料,並繳納500元人民幣左右的報名費後即可完成所有報名程序,每位申請人至多可選填 36個校系志願(學校+專業),但每校至多可選填 5個志願(專業)。

  此外,臺灣高校也必須按文理科分類進行志願選填,如申請人高考屬文科,則僅能選填招收文科或文理兼收之志願,反之亦然。

圖文來源:中國教育在線、中國留學網

本期編輯:蘭亞妮、孫嘉靖

↓↓↓覺得不錯請點讚喲

相關焦點

  • 兩岸四地大學排名出爐,100所高校上榜
    昨天,上海軟科正式發布了2016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排名展示了我國大陸、臺灣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領先的100所研究型大學
  • 2015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發布 清華大學居首
    22日,上海交通大學世界一流大學研究中心和最好大學網正式發布2015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這是該排名自2011年問世以來第五次發布。   清華大學(北京)連續五次蟬聯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榜首,清華大學(新竹)和臺灣大學分獲第二和第三名,前三名位次與去年相比沒有變化。
  • 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2019(排名方法)
    大學選擇   根據排名目的,本排名的對象是中國大陸地區、臺灣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的高校中以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為目標,並且面向兩岸四地招生的大學。   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   香港和澳門的高校數量不多,兩地也都沒有可供使用的高校分類。我們最終選擇了可以授予博士學位、並且面向內地招收學生的9所大學作為排名的對象,其中香港7所、澳門2所。   我們共對兩岸四地的152所大學(其中內地103所、臺灣40所、香港7所、澳門2所)進行排名。
  • 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清華、北大穩居冠亞!香港中文大學第三!
    知道我國香港、澳門、臺灣有哪些著名大學?他們實力如何?讓我們藉助上海軟科發布的《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來看看祖國各地大學的綜合實力情況。附:《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02中國兩岸四地前十香港大學,作為香港第二大學,位居兩岸四地大學排名第五名!排名前十的還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清華大學(臺灣新竹)、臺灣大學。
  • 2015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丨看看你的學校上榜了嗎?
  • 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2018(排名方法)
    大學選擇   根據排名目的,本排名的對象是中國大陸地區、臺灣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的高校中以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為目標,並且面向兩岸四地招生的大學。
  • 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最新排行榜,百強裡的大學,大陸、香港、澳們、臺灣,你想去哪?
    清華大學(北京)連續五次蟬聯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榜首,清華大學(新竹)和臺灣大學分獲第二和第三名,前三名位次與去年相比沒有變化。北京大學從去年的第五名上升到今年的第四名,香港中文大學從去年的第七名上升到今年的第五名。位列第六名至第十中國名的大學分別是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浙江大學和復旦大學,其中復旦大學首次進入前十名。
  • 2015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行 國防科大晉升頂尖大學
    連續6年發布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星級排名,為兩岸四地考生選擇高校提供權威參考   2010年,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率先發布覆蓋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和臺灣等地區高校的第1個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行榜(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星級排名),對兩岸四地高校辦學成就與辦學水平的分級和分層的星級評價
  • 2017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正式發布!
    這是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自2011年問世以來第七次發布,排名展示了我國大陸、臺灣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領先的100所研究型大學。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的對象是兩岸四地高校中以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為目標,並且面向兩岸四地招生的大學。2017年排名的對象有152所,其中內地103所、臺灣40所、香港7所、澳門2所。
  • 2016年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正式發布
    (2016年10月18日)上海軟科於今日正式發布了2016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這是該排名自2011年問世以來第六次發布,排名展示了我國大陸、臺灣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領先的100所研究型大學。
  • 2016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正式發布—新聞—科學網
    清華大學(北京)蟬聯兩岸四地第一名,北京大學躍升至第二名,排名第三的是臺灣的清華大學(新竹),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位列第四,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並列第五名。澳門排名最高的澳門科技大學名列兩岸四地第32名。
  • 2017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正式發布
    11月23日,上海軟科正式發布了2017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這是該排名自2011年問世以來第七次發布,排名展示了我國大陸、臺灣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領先的100所研究型大學。  三甲高校與去年保持不變,清華大學(北京)蟬聯兩岸四地第一名,北京大學高居第二名,排名第三的是臺灣的清華大學(新竹)。香港中文大學躍升至第四名,浙江大學上升四位排在第五名。其他排在前十名的高校依次是香港大學(6),中國科學技術大學(7),上海交通大學(8),復旦大學(9)和臺灣大學(9)。
  • 2015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榜單發布,中國科大位列大陸高校第三位
    (北京)、清華大學(新竹)、臺灣大學、北京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浙江大學和復旦大學。 中國科大在榜單中的突出表現 自兩岸四地大學排名發布五年來,中國科大在榜單上的位次分別是2011年第9名、2012年第11名、2013年第10名、2014年第8名、2015年第8名。
  • 2011年兩岸四地大學排名
    由上海交通大學世界一流大學研究中心完成的「兩岸四地大學排名」1日在此間正式發布。大陸的清華大學與臺灣大學並列第一,香港大學位居第三。 2011年兩岸四地大學排名 名次 學校名稱 地區 總分
  • 【教育資訊】2016高考報考通知兼2015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發布
    與此同時,一起分享最新發布的兩岸四地大學排名 上海交通大學世界一流大學研究中心和最好大學網正式發布2015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這是該排名自2011年問世以來第五次發布。  清華大學(北京)連續五次蟬聯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榜首,清華大學(新竹)和臺灣大學分獲第二和第三名,前三名位次與去年相比沒有變化。北京大學從去年的第五名上升到今年的第四名,香港中文大學從去年的第七名上升到今年的第五名。位列第六名至第十名的大學分別是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浙江大學和復旦大學,其中復旦大學首次進入前十名。
  • 2017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正式發布 第一名還是這所高校!
    2017年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正式發布上海軟科正式發布了2017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這是該排名自2011年問世以來第七次發布,排名展示了我國大陸、臺灣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領先的100所研究型大學。
  • 2018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
    上海軟科於今日正式發布了2018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這是該排名自2011年問世以來第八次發布。該排名展示了我國大陸、臺灣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領先的100所研究型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蟬聯兩岸四地第一名北京大學高居第二名排名第三的是臺灣的清華大學(新竹)香港中文大學位居第四名浙江大學第五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第六名上海交通大學第七名香港大學第八名臺灣大學第九名復旦大學第十名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的對象是兩岸四地高校中以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為目標
  • 【關注】2017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正式發布!看看有你的學校嗎
    這是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自2011年問世以來第七次發布,排名展示了我國大陸、臺灣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領先的100所研究型大學。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採用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師資質量和學校資源4大類13項指標的指標體系。詳細情況請點擊查看:2017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方法論。2017兩岸四地上榜高校在具體指標表現上也各具優勢。
  • 2018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前20強有10所大陸高校,北師大居11位
    2018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前20強有10所大陸高校,北師大居11位上海軟科作為國內很具權威的排名機構,其發布的ARWU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是世界上最早的綜合性大學排名,也是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排名之一,與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
  • 高校 | 2017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正式發布!這10所內地高校勢頭強勁
    2017年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正式發布!排名展示了我國大陸、臺灣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領先的100所研究型大學。三甲高校與去年保持不變,清華大學(北京)蟬聯兩岸四地第一名,北京大學高居第二名,排名第三的是臺灣的清華大學(新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