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的學校必須有一流的管理。借鑑企業管理經驗,提高學校管理效率,成為當今教育管理的重要議題。管理的精要在於管理人性,讓每個人都能充分發揮積極性、創造性,服務學校發展大局。在精細化管理成為學校發展趨勢的今天,育聯網SOM學校智慧管理系統以其剛需、高頻、便利、透明、全面的特點從根本上解決學校管理的痛點,從而被譽為「學校管理專家」。
一、直擊學校管理痛點
1、學校管理理念常被詬病
學校管理理念滯後已經成為教育界共識,主要表現在靠人管人,職能混淆,運營效率低下。校長、教師身兼數職,既要從事行政管理,又要教書育人,導致教師不堪重負。其根本原因在於缺乏科學的管理理念。
著名教育家熊炳奇指出:「要實現大學『雙一流』,一流的管理至關重要。」
天津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宋凱麗認為:「多數學校在開展管理工作時,面臨著理念滯後、管理與服務不協調的現象,阻緩教育管理工作的開展。」
學校管理需要什麼樣的理念支撐?大多數教育專家認為,將精細化管理的理念引入教育領域,是學校管理的必然趨勢。
隨著學校建設的標準化、規範化,精細化管理已然成為學校管理趨勢。但是在管理實踐中,不少學校走入了精細化管理的誤區,雖然制定了非常細緻的管理標準,但是現實中卻很難落實執行。歸根到底是標準不合理!
學校管理專家育聯網創始人黃志如博士深耕企業管理21年,鑽研信息化管理系統17載,通過對30多個行業管理模式的研究,數百家學校運營規律的總結,將國際先進的管理理念融入到SOM學校智慧管理系統。提供從組織構建、職能授權、崗位職責、實物處理等系列標準,所有標準模板內置於SOM系統中,學校可以根據自身運營特點及需要在此基礎上一鍵啟動或關閉,快速修改,使之成為學校運營管理的系統規範標準。
換言之,學校採用了SOM系統就等於將系統管理理念和精細化管理技術全套搬運過來,不需要重新學習,拿來就用,用了就見效。
2、 多個信息系統並存,信息孤島普遍存在
信息孤島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是當今學校信息化建設的致命缺陷。
學校信息化建設投入了大量資金,但是由於缺少經驗和統一規劃,致使多個信息系統並存。招生、教務、宿舍、門禁、財務、食堂一個職能一個系統,數據不能互通共享,無法及時更新,甚至不能提供準確的學生人數。
《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在「教育治理能力優化行動」部分中要求:建立「覆蓋全國、統一標準、上下聯動、資源共享」的教育政務信息資源大數據,打破數據壁壘,實現一數一源和伴隨式數據採集。
學校管理專家育聯網創始人黃志如博士說:「只有從頂層進行設計,著眼於整個學校的系統建設,梳理組織體系、職責體系、崗位體系、權責體系、教學體系、教務體系、課程體系、運營體系,梳理業務運作的流程及規律,還原線下管理的場景,復刻為線上便捷好用的工具,規劃數據的流向,明確數據的分層分級分流原則,才能讓學校經營管理中的事務處理,變成在線的信息化需求,才能讓日常產生的各類數據,按照管理的原則及方向,自動的提取精萃篩選加工,自加的進行統計分析。少了其中任何一項,都不可能打破信息孤島的僵局。」
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育聯網的業務邏輯、產品邏輯、代碼邏輯,都完整的以學校的組織體系為依據,通過用戶系統、積分系統、任務系統,實現數據的往複流動。真實達到統一底層,統一共享資料庫,統一身份識別,統一接口標準,徹底打破信息孤島,實現數據的自由交互。從根本上解決五大學校管理難題:組織效率方面,建立科學高效的職能部門,崗位分工,流程協作,工作執行,責任到人,三級追究;教師積極性方面,建立教職工崗位工作規劃(定點定時定量),流程驅動,績效驅動,數據驅動;學生培育方面,360度督促學生學習,行為表現,素養養成,遊戲化培育方式,積分激勵機制;職能效益方面,通過職能架構,授權體系,業務核心權限配置,實現學校精益管理;決策準確率方面,學生、教職工、班級、職能部門、院系、學校的日誌周報、月報學期報年報,提供全面詳盡的數據及分析。
二、好軟體應該讓用戶深深愛上她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好的軟體就像戀人,時刻想念她,想深入了解她。比如微信、支付寶,已然成為生活必需品,甚至讓用戶沉迷其中。
在學校管理領域,卻缺少這樣令師生沉醉的軟體系統。原因無外乎有三:操作繁瑣,使用不方便;功能缺陷,不實用;多個平臺,數據不流通,解決不了實際問題;
育聯網SOM學校智慧管理系統通過科學的管理理念,梳理再造業務流程,採用先進的IT技術,實現信息資源的整合,消除信息孤島,達成多部門業務協同。讓學校管理系統不復存在以上三方面的問題。
評價一款軟體好不好,首要看用戶粘度,即是否一用就停不下來。以育聯網試行的第一家學校-深圳奮達職校為例,2020年的使用情況為:教師日活98%,日均使用時長43.3分鐘,日均打開次數5.5次。
育聯網SOM學校智慧管理系統是否好用,用戶說了算。奮達職校推行SOM系統,出現好評如潮,滿意率高達93%以上。育聯網通過系統發起的用戶調研,老師信紛紛寫下自己對育聯網SOM的使用感受、評價和反饋,字裡行間充滿了肯定與鼓勵:
頁面有限,僅隨機展示一小部分
三、學校管理方便,管理效率迅速提高
在學校管理中,有很多業務是經常反覆做,有一定程序和結構的。這些事務人工操作繁
瑣,耗費時間多,非常適合進行精細化管理。比如安全檢查、衛生檢查、教室管理、財務管理,將管理過程精細化,既可節約時間又能提高管理效率。
育聯網SOM系統在這些例行公事的活動上,進行了十分具體細緻的梳理,建立了全面詳盡的標準和管理流程。
但是細緻的標準和流程只是開始,精益治校的關鍵在於執行和監督。東北師範大學教授於川認為:「監督執行過程要起到統一、協調、合作的作用,將管理的縱向環節與橫向資源協調起來,才能夠提高管理質量。」
SOM系統的解決辦法是用流程驅動+績效驅動+數據驅動,激發教職工履職成長的內在動力。對於這種設計,育聯網創始人黃志如博士說:「管理的根本是管人性。人性都是懶惰的,合理的管理設計則可以讓人懶惰不起來。」
流程、績效、數據三大驅動力,就像3根鞭子督促每一個人主動工作,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落實,管理效率快速提升。
四、底層系統數據全貫通,部門數據透明化
SOM系統的底層架構由六大系統組成,用戶系統、組織系統、積分系統、任務系統、報表系統,等同於城市的供水、供電、供氣、交通系統,是城市運轉的基礎設施。
六大底層架構全部打通,在一個APP上就能掌握學校人、財、物的實時管理數據,相當於教育管理領域的支付寶。不過支付寶是通過與大量第三方合作營造城市智能生態。而SOM系統則是自己建設了整個學校生態。
六大底層架構為十大功能模塊的運轉打牢了堅固的地基,建好了寬敞的信息通路,打通了學校信息壁壘,實現了五種數據貫通:人員資料數據:包括學生學籍、擔任幹部、歸屬班級、家庭信息等;教職工司籍、崗位信息、家庭信息等;資源數據管理:包括教學資源、課程資源、教務教研資源、各校區漏洞、各辦公場所、教室及功能區、宿舍及功能區、宿舍及床位、教學器材、設備設施、食堂、校園安防、辦公用品;過程行為數據:包括學生學習、行為表現、成長記錄、實習就業等;教職工職業素養、工作態度、工作計劃及跟進等;以及職能部門履職、過程監控、審批數據的流轉;結果量化數據:包括學生學習成績、量化考核、獎懲榮譽;教職工教學、工作技校、業務回報、獎懲榮譽;教學教育教研、職能部門業績、項目成果展示等;管理分析數據:包括組織架構、人事架構、職能架構、課程架構、人員結構分析、動態分析、分布雷達、業務進程統計、管理預警、同比環比等;這些數據從採集那一刻起,就全程自動化、可視化,所有數據自動存儲與讀取,結果輸出一鍵達成,讓數據統計輕鬆便捷。
五、全面:想你所想和未曾想到的所有細節
全面包含兩層意思,一是把學校所有業務都管起來,二是每個功能內嵌的標準、流程之全面與靈活。
6大底層架構+10大功能模塊,涵蓋招生、教書育人、就業三個核心業務和行政人事、總務後勤、資財管控3大輔助業務。重新梳理再造每個業務功能的標準、流程和規範。
拿標準來說,SOM系統內嵌學生培育有261個標準,教師管理有299個標準。這些標準之全面出乎你的想像。
當學校還在為智慧校園如何管理而煩惱時,育聯網已經按照系統管理理論梳理了所有業務的監督檢查、上傳下達、培育評價等一系列標準和流程,拿來就用,省時省力。
育聯網苦心孤詣打磨的SOM系統不論在管理理念上,還是信息技術上都以極致精益為目標,不漏掉任何細節,不忽視任何一個操作體驗,從而真正將學校用戶留在育聯網APP上,成為高頻使用,方便快捷的智慧校園管理工具。育聯在手 校園我有
2020-08-19 12:57
一流的學校必須有一流的管理。借鑑企業管理經驗,提高學校管理效率,成為當今教育管理的重要議題。管理的精要在於管理人性,讓每個人都能充分發揮積極性、創造性,服務學校發展大局。在精細化管理成為學校發展趨勢的今天,育聯網SOM學校智慧管理系統以其剛需、高頻、便利、透明、全面的特點從根本上解決學校管理的痛點,從而被譽為「學校管理專家」。
一、直擊學校管理痛點
1、學校管理理念常被詬病
學校管理理念滯後已經成為教育界共識,主要表現在靠人管人,職能混淆,運營效率低下。校長、教師身兼數職,既要從事行政管理,又要教書育人,導致教師不堪重負。其根本原因在於缺乏科學的管理理念。
著名教育家熊炳奇指出:「要實現大學『雙一流』,一流的管理至關重要。」
天津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宋凱麗認為:「多數學校在開展管理工作時,面臨著理念滯後、管理與服務不協調的現象,阻緩教育管理工作的開展。」
學校管理需要什麼樣的理念支撐?大多數教育專家認為,將精細化管理的理念引入教育領域,是學校管理的必然趨勢。
隨著學校建設的標準化、規範化,精細化管理已然成為學校管理趨勢。但是在管理實踐中,不少學校走入了精細化管理的誤區,雖然制定了非常細緻的管理標準,但是現實中卻很難落實執行。歸根到底是標準不合理!
學校管理專家育聯網創始人黃志如博士深耕企業管理21年,鑽研信息化管理系統17載,通過對30多個行業管理模式的研究,數百家學校運營規律的總結,將國際先進的管理理念融入到SOM學校智慧管理系統。提供從組織構建、職能授權、崗位職責、實物處理等系列標準,所有標準模板內置於SOM系統中,學校可以根據自身運營特點及需要在此基礎上一鍵啟動或關閉,快速修改,使之成為學校運營管理的系統規範標準。
換言之,學校採用了SOM系統就等於將系統管理理念和精細化管理技術全套搬運過來,不需要重新學習,拿來就用,用了就見效。
2、 多個信息系統並存,信息孤島普遍存在
信息孤島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是當今學校信息化建設的致命缺陷。
學校信息化建設投入了大量資金,但是由於缺少經驗和統一規劃,致使多個信息系統並存。招生、教務、宿舍、門禁、財務、食堂一個職能一個系統,數據不能互通共享,無法及時更新,甚至不能提供準確的學生人數。
《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在「教育治理能力優化行動」部分中要求:建立「覆蓋全國、統一標準、上下聯動、資源共享」的教育政務信息資源大數據,打破數據壁壘,實現一數一源和伴隨式數據採集。
學校管理專家育聯網創始人黃志如博士說:「只有從頂層進行設計,著眼於整個學校的系統建設,梳理組織體系、職責體系、崗位體系、權責體系、教學體系、教務體系、課程體系、運營體系,梳理業務運作的流程及規律,還原線下管理的場景,復刻為線上便捷好用的工具,規劃數據的流向,明確數據的分層分級分流原則,才能讓學校經營管理中的事務處理,變成在線的信息化需求,才能讓日常產生的各類數據,按照管理的原則及方向,自動的提取精萃篩選加工,自加的進行統計分析。少了其中任何一項,都不可能打破信息孤島的僵局。」
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育聯網的業務邏輯、產品邏輯、代碼邏輯,都完整的以學校的組織體系為依據,通過用戶系統、積分系統、任務系統,實現數據的往複流動。真實達到統一底層,統一共享資料庫,統一身份識別,統一接口標準,徹底打破信息孤島,實現數據的自由交互。從根本上解決五大學校管理難題:組織效率方面,建立科學高效的職能部門,崗位分工,流程協作,工作執行,責任到人,三級追究;教師積極性方面,建立教職工崗位工作規劃(定點定時定量),流程驅動,績效驅動,數據驅動;學生培育方面,360度督促學生學習,行為表現,素養養成,遊戲化培育方式,積分激勵機制;職能效益方面,通過職能架構,授權體系,業務核心權限配置,實現學校精益管理;決策準確率方面,學生、教職工、班級、職能部門、院系、學校的日誌周報、月報學期報年報,提供全面詳盡的數據及分析。
二、好軟體應該讓用戶深深愛上她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好的軟體就像戀人,時刻想念她,想深入了解她。比如微信、支付寶,已然成為生活必需品,甚至讓用戶沉迷其中。
在學校管理領域,卻缺少這樣令師生沉醉的軟體系統。原因無外乎有三:操作繁瑣,使用不方便;功能缺陷,不實用;多個平臺,數據不流通,解決不了實際問題;
育聯網SOM學校智慧管理系統通過科學的管理理念,梳理再造業務流程,採用先進的IT技術,實現信息資源的整合,消除信息孤島,達成多部門業務協同。讓學校管理系統不復存在以上三方面的問題。
評價一款軟體好不好,首要看用戶粘度,即是否一用就停不下來。以育聯網試行的第一家學校-深圳奮達職校為例,2020年的使用情況為:教師日活98%,日均使用時長43.3分鐘,日均打開次數5.5次。
育聯網SOM學校智慧管理系統是否好用,用戶說了算。奮達職校推行SOM系統,出現好評如潮,滿意率高達93%以上。育聯網通過系統發起的用戶調研,老師信紛紛寫下自己對育聯網SOM的使用感受、評價和反饋,字裡行間充滿了肯定與鼓勵:
頁面有限,僅隨機展示一小部分
三、學校管理方便,管理效率迅速提高
在學校管理中,有很多業務是經常反覆做,有一定程序和結構的。這些事務人工操作繁
瑣,耗費時間多,非常適合進行精細化管理。比如安全檢查、衛生檢查、教室管理、財務管理,將管理過程精細化,既可節約時間又能提高管理效率。
育聯網SOM系統在這些例行公事的活動上,進行了十分具體細緻的梳理,建立了全面詳盡的標準和管理流程。
但是細緻的標準和流程只是開始,精益治校的關鍵在於執行和監督。東北師範大學教授於川認為:「監督執行過程要起到統一、協調、合作的作用,將管理的縱向環節與橫向資源協調起來,才能夠提高管理質量。」
SOM系統的解決辦法是用流程驅動+績效驅動+數據驅動,激發教職工履職成長的內在動力。對於這種設計,育聯網創始人黃志如博士說:「管理的根本是管人性。人性都是懶惰的,合理的管理設計則可以讓人懶惰不起來。」
流程、績效、數據三大驅動力,就像3根鞭子督促每一個人主動工作,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落實,管理效率快速提升。
四、底層系統數據全貫通,部門數據透明化
SOM系統的底層架構由六大系統組成,用戶系統、組織系統、積分系統、任務系統、報表系統,等同於城市的供水、供電、供氣、交通系統,是城市運轉的基礎設施。
六大底層架構全部打通,在一個APP上就能掌握學校人、財、物的實時管理數據,相當於教育管理領域的支付寶。不過支付寶是通過與大量第三方合作營造城市智能生態。而SOM系統則是自己建設了整個學校生態。
六大底層架構為十大功能模塊的運轉打牢了堅固的地基,建好了寬敞的信息通路,打通了學校信息壁壘,實現了五種數據貫通:人員資料數據:包括學生學籍、擔任幹部、歸屬班級、家庭信息等;教職工司籍、崗位信息、家庭信息等;資源數據管理:包括教學資源、課程資源、教務教研資源、各校區漏洞、各辦公場所、教室及功能區、宿舍及功能區、宿舍及床位、教學器材、設備設施、食堂、校園安防、辦公用品;過程行為數據:包括學生學習、行為表現、成長記錄、實習就業等;教職工職業素養、工作態度、工作計劃及跟進等;以及職能部門履職、過程監控、審批數據的流轉;結果量化數據:包括學生學習成績、量化考核、獎懲榮譽;教職工教學、工作技校、業務回報、獎懲榮譽;教學教育教研、職能部門業績、項目成果展示等;管理分析數據:包括組織架構、人事架構、職能架構、課程架構、人員結構分析、動態分析、分布雷達、業務進程統計、管理預警、同比環比等;這些數據從採集那一刻起,就全程自動化、可視化,所有數據自動存儲與讀取,結果輸出一鍵達成,讓數據統計輕鬆便捷。
五、全面:想你所想和未曾想到的所有細節
全面包含兩層意思,一是把學校所有業務都管起來,二是每個功能內嵌的標準、流程之全面與靈活。
6大底層架構+10大功能模塊,涵蓋招生、教書育人、就業三個核心業務和行政人事、總務後勤、資財管控3大輔助業務。重新梳理再造每個業務功能的標準、流程和規範。
拿標準來說,SOM系統內嵌學生培育有261個標準,教師管理有299個標準。這些標準之全面出乎你的想像。
當學校還在為智慧校園如何管理而煩惱時,育聯網已經按照系統管理理論梳理了所有業務的監督檢查、上傳下達、培育評價等一系列標準和流程,拿來就用,省時省力。
育聯網苦心孤詣打磨的SOM系統不論在管理理念上,還是信息技術上都以極致精益為目標,不漏掉任何細節,不忽視任何一個操作體驗,從而真正將學校用戶留在育聯網APP上,成為高頻使用,方便快捷的智慧校園管理工具。育聯在手 校園我有
2020-08-19 12:57
一流的學校必須有一流的管理。借鑑企業管理經驗,提高學校管理效率,成為當今教育管理的重要議題。管理的精要在於管理人性,讓每個人都能充分發揮積極性、創造性,服務學校發展大局。在精細化管理成為學校發展趨勢的今天,育聯網SOM學校智慧管理系統以其剛需、高頻、便利、透明、全面的特點從根本上解決學校管理的痛點,從而被譽為「學校管理專家」。
一、直擊學校管理痛點
1、學校管理理念常被詬病
學校管理理念滯後已經成為教育界共識,主要表現在靠人管人,職能混淆,運營效率低下。校長、教師身兼數職,既要從事行政管理,又要教書育人,導致教師不堪重負。其根本原因在於缺乏科學的管理理念。
著名教育家熊炳奇指出:「要實現大學『雙一流』,一流的管理至關重要。」
天津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宋凱麗認為:「多數學校在開展管理工作時,面臨著理念滯後、管理與服務不協調的現象,阻緩教育管理工作的開展。」
學校管理需要什麼樣的理念支撐?大多數教育專家認為,將精細化管理的理念引入教育領域,是學校管理的必然趨勢。
隨著學校建設的標準化、規範化,精細化管理已然成為學校管理趨勢。但是在管理實踐中,不少學校走入了精細化管理的誤區,雖然制定了非常細緻的管理標準,但是現實中卻很難落實執行。歸根到底是標準不合理!
學校管理專家育聯網創始人黃志如博士深耕企業管理21年,鑽研信息化管理系統17載,通過對30多個行業管理模式的研究,數百家學校運營規律的總結,將國際先進的管理理念融入到SOM學校智慧管理系統。提供從組織構建、職能授權、崗位職責、實物處理等系列標準,所有標準模板內置於SOM系統中,學校可以根據自身運營特點及需要在此基礎上一鍵啟動或關閉,快速修改,使之成為學校運營管理的系統規範標準。
換言之,學校採用了SOM系統就等於將系統管理理念和精細化管理技術全套搬運過來,不需要重新學習,拿來就用,用了就見效。
2、 多個信息系統並存,信息孤島普遍存在
信息孤島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是當今學校信息化建設的致命缺陷。
學校信息化建設投入了大量資金,但是由於缺少經驗和統一規劃,致使多個信息系統並存。招生、教務、宿舍、門禁、財務、食堂一個職能一個系統,數據不能互通共享,無法及時更新,甚至不能提供準確的學生人數。
《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在「教育治理能力優化行動」部分中要求:建立「覆蓋全國、統一標準、上下聯動、資源共享」的教育政務信息資源大數據,打破數據壁壘,實現一數一源和伴隨式數據採集。
學校管理專家育聯網創始人黃志如博士說:「只有從頂層進行設計,著眼於整個學校的系統建設,梳理組織體系、職責體系、崗位體系、權責體系、教學體系、教務體系、課程體系、運營體系,梳理業務運作的流程及規律,還原線下管理的場景,復刻為線上便捷好用的工具,規劃數據的流向,明確數據的分層分級分流原則,才能讓學校經營管理中的事務處理,變成在線的信息化需求,才能讓日常產生的各類數據,按照管理的原則及方向,自動的提取精萃篩選加工,自加的進行統計分析。少了其中任何一項,都不可能打破信息孤島的僵局。」
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育聯網的業務邏輯、產品邏輯、代碼邏輯,都完整的以學校的組織體系為依據,通過用戶系統、積分系統、任務系統,實現數據的往複流動。真實達到統一底層,統一共享資料庫,統一身份識別,統一接口標準,徹底打破信息孤島,實現數據的自由交互。從根本上解決五大學校管理難題:組織效率方面,建立科學高效的職能部門,崗位分工,流程協作,工作執行,責任到人,三級追究;教師積極性方面,建立教職工崗位工作規劃(定點定時定量),流程驅動,績效驅動,數據驅動;學生培育方面,360度督促學生學習,行為表現,素養養成,遊戲化培育方式,積分激勵機制;職能效益方面,通過職能架構,授權體系,業務核心權限配置,實現學校精益管理;決策準確率方面,學生、教職工、班級、職能部門、院系、學校的日誌周報、月報學期報年報,提供全面詳盡的數據及分析。
二、好軟體應該讓用戶深深愛上她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好的軟體就像戀人,時刻想念她,想深入了解她。比如微信、支付寶,已然成為生活必需品,甚至讓用戶沉迷其中。
在學校管理領域,卻缺少這樣令師生沉醉的軟體系統。原因無外乎有三:操作繁瑣,使用不方便;功能缺陷,不實用;多個平臺,數據不流通,解決不了實際問題;
育聯網SOM學校智慧管理系統通過科學的管理理念,梳理再造業務流程,採用先進的IT技術,實現信息資源的整合,消除信息孤島,達成多部門業務協同。讓學校管理系統不復存在以上三方面的問題。
評價一款軟體好不好,首要看用戶粘度,即是否一用就停不下來。以育聯網試行的第一家學校-深圳奮達職校為例,2020年的使用情況為:教師日活98%,日均使用時長43.3分鐘,日均打開次數5.5次。
育聯網SOM學校智慧管理系統是否好用,用戶說了算。奮達職校推行SOM系統,出現好評如潮,滿意率高達93%以上。育聯網通過系統發起的用戶調研,老師信紛紛寫下自己對育聯網SOM的使用感受、評價和反饋,字裡行間充滿了肯定與鼓勵:
頁面有限,僅隨機展示一小部分
三、學校管理方便,管理效率迅速提高
在學校管理中,有很多業務是經常反覆做,有一定程序和結構的。這些事務人工操作繁
瑣,耗費時間多,非常適合進行精細化管理。比如安全檢查、衛生檢查、教室管理、財務管理,將管理過程精細化,既可節約時間又能提高管理效率。
育聯網SOM系統在這些例行公事的活動上,進行了十分具體細緻的梳理,建立了全面詳盡的標準和管理流程。
但是細緻的標準和流程只是開始,精益治校的關鍵在於執行和監督。東北師範大學教授於川認為:「監督執行過程要起到統一、協調、合作的作用,將管理的縱向環節與橫向資源協調起來,才能夠提高管理質量。」
SOM系統的解決辦法是用流程驅動+績效驅動+數據驅動,激發教職工履職成長的內在動力。對於這種設計,育聯網創始人黃志如博士說:「管理的根本是管人性。人性都是懶惰的,合理的管理設計則可以讓人懶惰不起來。」
流程、績效、數據三大驅動力,就像3根鞭子督促每一個人主動工作,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落實,管理效率快速提升。
四、底層系統數據全貫通,部門數據透明化
SOM系統的底層架構由六大系統組成,用戶系統、組織系統、積分系統、任務系統、報表系統,等同於城市的供水、供電、供氣、交通系統,是城市運轉的基礎設施。
六大底層架構全部打通,在一個APP上就能掌握學校人、財、物的實時管理數據,相當於教育管理領域的支付寶。不過支付寶是通過與大量第三方合作營造城市智能生態。而SOM系統則是自己建設了整個學校生態。
六大底層架構為十大功能模塊的運轉打牢了堅固的地基,建好了寬敞的信息通路,打通了學校信息壁壘,實現了五種數據貫通:人員資料數據:包括學生學籍、擔任幹部、歸屬班級、家庭信息等;教職工司籍、崗位信息、家庭信息等;資源數據管理:包括教學資源、課程資源、教務教研資源、各校區漏洞、各辦公場所、教室及功能區、宿舍及功能區、宿舍及床位、教學器材、設備設施、食堂、校園安防、辦公用品;過程行為數據:包括學生學習、行為表現、成長記錄、實習就業等;教職工職業素養、工作態度、工作計劃及跟進等;以及職能部門履職、過程監控、審批數據的流轉;結果量化數據:包括學生學習成績、量化考核、獎懲榮譽;教職工教學、工作技校、業務回報、獎懲榮譽;教學教育教研、職能部門業績、項目成果展示等;管理分析數據:包括組織架構、人事架構、職能架構、課程架構、人員結構分析、動態分析、分布雷達、業務進程統計、管理預警、同比環比等;這些數據從採集那一刻起,就全程自動化、可視化,所有數據自動存儲與讀取,結果輸出一鍵達成,讓數據統計輕鬆便捷。
五、全面:想你所想和未曾想到的所有細節
全面包含兩層意思,一是把學校所有業務都管起來,二是每個功能內嵌的標準、流程之全面與靈活。
6大底層架構+10大功能模塊,涵蓋招生、教書育人、就業三個核心業務和行政人事、總務後勤、資財管控3大輔助業務。重新梳理再造每個業務功能的標準、流程和規範。
拿標準來說,SOM系統內嵌學生培育有261個標準,教師管理有299個標準。這些標準之全面出乎你的想像。
當學校還在為智慧校園如何管理而煩惱時,育聯網已經按照系統管理理論梳理了所有業務的監督檢查、上傳下達、培育評價等一系列標準和流程,拿來就用,省時省力。
育聯網苦心孤詣打磨的SOM系統不論在管理理念上,還是信息技術上都以極致精益為目標,不漏掉任何細節,不忽視任何一個操作體驗,從而真正將學校用戶留在育聯網APP上,成為高頻使用,方便快捷的智慧校園管理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