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泰式按摩」(Nuad Thai)發源於曼谷臥佛寺,是一種將身體摺疊、以手肘推拿的技術,在泰國盛行好幾個世紀。
泰式按摩自1960年代由一所專門培育世界各國按摩師的專業學校創立,隨後開始全球流行,幾十年下來,具備了全球知名度。
12日,在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會議中,泰式按摩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不少人去泰國旅遊,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衝著正宗泰式按摩去的。泰式按摩不但受到旅客歡迎,泰國人也引以為傲。
今年,泰國文化部就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遺,希望將泰式按摩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終於修成正果,認為「這是我們集體知識的延續」。
泰式按摩的魅力到底是什麼?
有別於中式按摩以指壓、油壓為主,泰式按摩主要運用瑜珈姿勢,反覆推拉人體四肢,以及各個肌群,藉此刺激全身血液循環,緩解病痛。
泰式按摩起源於印度,一群醫生跟僧侶在2500年前,將按摩技巧帶到泰國。正好,泰國曼谷的臥佛寺,就有附設傳統按摩學校,寺內師傅習得秘技後,再教給門徒,從此代代相傳。
臥佛寺迄今培訓超過20萬名泰式按摩師,在全球145個國家執業。泰式按摩聞名國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高度肯定。
19世紀泰王拉瑪三世(Rama III)時期,學者曾將這個領域的知識刻在臥佛寺石頭上。但這項技藝直到1962年才開始興盛起來,歸功於按摩學校的成立。
如今,從曼谷高檔水療中心、普吉島海灘到一般的路邊小店,泰式按摩在泰國無所不在,1小時的拉背按摩服務大概只要5美元。
蓄勢待發,泰國文化部長在今年4月就表示,非常有把握通過入遺!
泰國政府也將明文制定一套標準作業程序,以保存專業、正統的按摩手法,讓業者能依程序行事,也讓文化得以代代傳承。同時,文化部正與各相關單位研究,如何強制要求泰式按摩的海內外業者,在開店營業前,必須先取得由泰國公共衛生部頒發的合格證書。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介紹說,「泰式傳統按摩被視為傳統泰國醫療保健藝術、科學和文化的一部分。泰式傳統按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過去的泰國農民社會。每個村莊都有按摩治療師,村民因在田間工作而感到肌肉酸痛時就會前往就醫」。
介紹認為,「作為一種非藥物療法和人工療法,它通過活動身體,幫助重新平衡患者的身體、能量和組織,來治療疾病。根據泰式傳統按摩,人體疾病因能量在體內筋脈流動受阻所致。按摩師用手、肘、膝和腳以及草藥熱敷等組合來按摩人體部位,以減輕炎症」。
當然,泰式按摩也為成千上萬泰國人提供就業機會,每當經濟不景氣時,泰國人的學習意願就會增加。
這對許多身心障礙者或有負債的人來說也是一個機會,因為這項技術不需要使用其他工具,只需要雙手和知識。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目前收錄了444個項目,目的是在不分高低、兼收並蓄地傳播社區傳承的文化實踐和知識。
泰式按摩成為泰國繼「箜劇」之後,第2項成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國寶技藝。(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