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式按摩是一種很神奇的理療方式,很多人雖有所耳聞,但少有人真的身臨其境地感受過它的魅力。一位好的理療師會讓手下的客人感受到夢境一般的存在,不論是身體的扭轉、拉長、打開或放鬆,最後留下的只有舒爽的感覺。泰式按摩實際上是理療師和受理療者相互配合完成的,伴隨呼吸的節奏,逐漸讓身體、心靈得到極大的釋放。
1. 準備工作
想要通過泰式按摩達到身心的寧靜、平和,你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 請儘量穿著舒適、柔軟,便於拉伸和移動。第二, 理療過程中,你需要做的僅僅是躺在墊子上,沉靜下來。第三, 請完全信任你的理療師,這會對按摩產生正向作用。第四, 記得帶些水,課後及時補充水分。
2. 雙人瑜伽+泰式按摩有什麼好處
泰式按摩植根於瑜伽、印度草醫學和佛教修行之中,可追溯至2500年前,具有悠久的歷史。但我們今日所說的泰式按摩和瑜伽一樣,是遠古形態的變體,具有現代塑形功效。泰式按摩所具有的修復功效是泰式理療發展的獨特一支,和瑜伽、印度草醫學以及其他的東方御療體系稍有區別。
泰式按摩是冥想的一種形式,又被稱作「懶人瑜伽」。它的傳統形式是在一塊蒲團墊上進行理療,現代一般在按摩臺進行。按摩中一般以手勢、擠壓、大拇指按壓等方法來激活身體的能量線並促進釋放壓力。這些按摩法亦可有效的減少積久成疾帶來的身體疼痛。按摩意在帶來精力的充沛,但在這個過程中,你的身體也會漸漸向好的方向改變。
3. 雙人瑜伽+泰式按摩教程
開始今天的教程之前,有幾句話需要叮囑在前:這個教程適用於任何與之相處感到舒適的關係,情侶、夫妻、朋友、家人等。接受按摩的那一位需要將身體像圖片裡顯示的那樣擺布,如果做不到雙膝盤坐,試著將雙腿向前伸展或坐角式準備即可。以下的教程如果沒有特殊指出,就是為充當理療師的那一位準備的。記得全程中要時時溝通,避免身體不適。
第一式:雙腳式
腳跟踩在墊子上,雙腳前掌踩受理療者的足弓;繼續踩在他的腳上,前後移動雙腳;無需過多的猶疑,直接做即可;為增加壓力,可以試著背過身,用腳跟踩足弓。
第二式:手壓肩式
跪姿準備,雙臀落於雙腳腳跟;雙手掌根推住受理療者的肩部(如圖),雙臂伸直,身體前傾;雙手在肩部來回移動,按摩雙肩;利用身體向前的力量使腳跟、掌根、手指充分發力;前後移動身體,讓受理療者的肩部得到充分的、同等的按摩。
第三式:腳踩肩式
坐在受理療者體前,如圖示,注意膝蓋微曲;外側腳作支撐,屈膝側腳踩受理療者肩膀;發力用足跟踩肩,移動足跟的位置確保肩部都被覆蓋,反側同理。
第四式:坐位壓肩式
雙腳踩於受理療者身後,雙膝微屈頂於背部,支撐脊柱;微屈上身,雙手放於受理療者雙肩,雙臂伸直,膝關節自然彎曲;向前移動身體使力量得以施展,同時延伸脖頸和脊柱;緩緩地下沉手掌,切記要慢,像水滲入土壤一樣緩慢;呼氣向前延伸,吸氣向後遠離受理療者;雙手同時並相同節奏的按摩肩膀外側、中段、脖頸部位。
第五式:側伸展式
理療師側身站立,雙腳外側踩實地面,並且抵住受理療者的尾骨,避免晃動不慎拉傷(如圖);理療師側面站穩定後,手抓受理療者雙手,逐漸向右扭轉軀幹,最終使肩部面向受理療者,受理療者保持背部依靠理療師腿部;受理療者舉臂向上,雙手交叉,大臂貼耳
第六式:拉臂展肩式
雙腳踩於受理療者脊柱外延、肩胛骨內側,雙膝微屈;雙手從後方拉受理療者手腕;身體依靠雙腳力量穩定後,輕輕後仰;配合呼吸,呼氣後仰,吸氣前傾;注意不要過分拉伸受理療者手臂,避免拉傷。 以上,我們向大家介紹了泰式按摩理療法,並結合瑜伽做出系列教程,你可以同任何值得你信任的人進行嘗試。
請記住
配合呼吸不斷深入,保持覺醒避免受傷。
我們相信通過這種別致的療法,
你的身心會獲得不一樣的愉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