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TM機顯示屏上,持卡人經常會看到「轉帳」這項服務,但這一功能在四大行(工、農、中、建)的ATM機上至今仍是「擺設」。晨報記者昨天從中國銀聯方面證實,四大國有銀行ATM機無法向持卡人提供跨行轉帳服務,原因是四大行至今都沒有與銀聯籤署跨行轉帳服務協議。專家
認為,四大行ATM之所以「缺席」跨行轉帳,除擔心存款流失以外,也存在保持網點先天優勢的「私心」。
市民抱怨:
每月還房貸要「搬運現金」
市民周先生是建行工資卡,房貸還款帳戶卻是深發展銀行,每個月15日他都很忙:首先從建行工資卡裡取錢,然後找最近的一家深發展銀行存錢還貸,一來一去,每次至少要耗費半天的時間。
周先生注意到建行ATM機上有「轉帳」功能,便嘗試著按步驟操作。然而,儘管ATM機轉帳操作並不複雜,但是每當他按下「確認轉帳」鍵後,ATM機都顯示「交易無法完成」。周先生隨後從建行客服處了解到,建行尚未開通ATM機的「跨行轉帳」功能。
事實上,不僅建行,工行、農行、中行等其他國有大行的ATM機僅限於行內轉帳,不能提供跨行轉帳服務。銀聯的跨行轉帳交易平臺只向民生、光大、興業、中信、浦發、深發展等中小股份制銀行或城商行提供服務。
據調查,市民利用ATM轉帳多是為了還房貸,或者還信用卡欠款。然而,由於四大行的缺席,讓ATM機轉帳功能始終不能「火」起來。銀行「糾結」:
有利可圖卻不願參與
據了解,銀行在提供ATM機跨行轉帳服務時,並非無利可圖,其收費標準幾乎與櫃面轉帳持平,一般按轉帳金額的1%、每筆最低2元最高50元來收取手續費,比從櫃面走央行小額支付系統,或者從網銀跨行轉帳都要貴。從表面來看,ATM機如果開通跨行轉帳功能,從中間業務收入角度來看,應該不會吃虧,甚至有望成為盈利點。「儘管銀聯提供的跨行轉帳這項增值服務的收費並不高,而且多數中小銀行已將這筆費用轉嫁到持卡人身上,但是四大行對這塊服務的需求始終不夠熱情。」一位銀聯內部人士稱,銀聯也希望四大行加入ATM機跨行轉帳平臺,提高跨行結算系統的運營效率。
該人士還透露,四大行對待ATM機跨行轉帳的態度並非「一刀切」,各銀行在不同城市的政策也不盡相同。如建行深圳分行的銀行卡和建行廈門分行的銀行卡在當地就可以使用ATM機跨行轉帳的功能。而在上海,不但四大行ATM機不能提供這項服務,部分中小股份制銀行也未開通此功能。專家分析:
四大行只為保全網點優勢
四大行為何不開通ATM機跨行轉帳功能?「可能與防止存款通過ATM機轉帳渠道搬家有關。」本市某股份制銀行個人金融部總經理認為,到目前為止,四大行仍是銀行系統的存款大戶,但隨著股份制銀行以及城商行的迅速做大,存款從一家銀行搬到另一家銀行已成為常態。如果四大行開通ATM機跨行轉帳業務,無疑將會增加存款搬家的概率。
相比之下,網點規模和存款規模均有限的中小銀行顯得「開放」很多。近日,在上海銀行和銀聯上海分公司牽頭下,上海開始打造自助跨行存款聯盟。記者注意到,四大銀行仍然缺席。
「我們的網點優勢明顯,客戶需跨行辦理的業務並不多,所以參與ATM機跨行轉帳並不十分必要。」一位國有銀行管理人士稱,設備系統改造成本太高,也是四大行不願參與跨行轉帳的原因之一。
在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看來,四大行集體「缺席」,根本原因是為了保全自身網點的優勢地位,「由於四大行網點和ATM機數量眾多,如果所有銀行卡都可以利用四大行的ATM網絡轉帳,無疑會增加四大行自助設備的運營成本。同時,自身寶貴的網絡資源也被中小銀行低成本佔用,這些都對四大行構成不利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