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英文特別好,那準備英文面試,就跟準備中文面試沒什麼區別,因為你不用擔心,語言影響你展示自己。我們今天就說一下,英文不夠好,該怎麼準備英文面試,畢竟進入外企之後,再提升語言就更容易一些。
面試,就是見面測試,所以見面是第一步,能不能見到面,就要看你的簡歷了,某種程度上說,簡歷要比你自己更好一些,就像方便麵袋子上的圖片,比泡完之後,看著更好吃一樣。但簡歷好看就有用嗎? 不一定。首先看簡歷只是HR的一小部分工作,他們可能沒空去欣賞你簡歷的細節,而是最快速度的捕捉他們關心的信息。所以好的簡歷,是剛好提供了他們想要看到的信息,而不是好看或者面面俱到,把上小學獲得的榮譽寫上去,只能分散他們的注意力,或者增加你被淘汰的概率,因為他們並沒有像你做過保證說,會看完每一份簡歷的全部內容。
但怎麼知道HR們關心什麼信息呢?
這個不難,每個招聘的公司在招聘信息上(一般都有Key Responsibilities主要職責, Job Requirements 職位要求),都寫的很清楚,他們需要什麼的人,具備什麼樣的能力和經驗。只需要你稍加研究,然後對照著去準備就好,要求中,如果你是已經具備的,清楚的寫在工作經歷或經驗中,如果不具備,可以寫在自我介紹裡面,表明自己正在加強這個方面,如此一來,除了100%跟崗位描述符合的人選之外,你就是最佳人選。 100%符合的人那麼好找嗎?對吧。
既然是英文面試,英文就是一個很重要的考察項目。但是這東西畢竟不是三天兩天就能提高很多的,而且你也沒必要等學的特別好了再去挑戰英文面試,所以面試的時候,就要巧妙的展示你的英文能力,和英文學習的態度及具體進展。
面試討論的東西,相當有局限性,要知道HR也是一份工作而已,他們也要下班,不要擔心他們會跟你聊起沒完,或者什麼都聊,也不要擔心他們會像英文考試的口語考官一樣,需要那麼精確的定位你的英文水平,這麼說吧,外企的HR也有很多人在努力補習英文。所以適當的準備,把面試中會涉及的問題,都背的爛熟於心,通過英文測驗這一關,一點問題沒有。
推薦大家一個找到這些內容的方法:
www.bing.com 搜索 Job interview questions 或者 top interview questions
可以找到大量相關的資料,裡面有詳細的講解分析,及參考的最大回答方式,你看完之後,會發現,就連最簡單的自我介紹,都不是隨便回答一下就行的。套路很深。。。
簡歷和如何最大程度的展示英文水平,是面試中的兩個最重要的環節,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小問題,比如:
最後一個去面你最想加入的公司,而不是第一個去。這就好像女生經常喜歡說的那句話,不遇到幾個渣男怎麼能找到幸福,道理十分相似。同類公司同類崗位的要求,肯定十分相似,多面幾家同類公司,不亞於在裡面工作過幾年,帶著這速成的「相關」工作經驗,再去你最心儀的公司,底氣肯定足了不少。
還有,投簡歷,一定要海投(高管跳槽除外)。這個世界太大,如果你對某個行業不是了解的話,或者都還沒有選定一個要為之奮鬥一生的行業,一定要海投,投簡歷又不花錢,就是拿來主義,等到HR的邀約電話打來之後,你在仔細詢問,其實電話不會聊很多,但電話接到的足夠多了之後,你會發現,你能夠區分公司大小,員工素質高低,想搞清楚這些,1分鐘足夠了,如果你有興趣,其實電話裡面還能了解到更多東西,在他們面試你之前,你先電話裡面他們一遍,這個時候掌握權在你手上,去不去面試,你說了算。海投簡歷,電話先面試HR,通過你面試的公司,才是你真的要去面試的公司,海投不代表你每一個都要去,只是給他們提供一個海選的機會而已。
這是我創業之前找工作的時候,和帶學員準備面試過程中,總結的一些經驗,多餘的東西一點沒有,每一招都是測試過的,如果只是想法,我都不好意思跟大家分享,祝大家能夠順利通過面試。
Dn
ABOUT ME
高中開始迷戀英語,大二退學,放棄了學位證,用全部精力去學英語,還好我幸運,學好了。最初的想法很簡單,就覺得,講一口流利的英文,跟不同國家的老外聊天,打撞球,挺酷的,僅此而已,不過就是這樣一個,不靠譜但非常清晰的目標,帶我堅持了下來,我認識了很多有趣的外國朋友,也跟澳大利亞的職業選手Neil Robertson 打了一場球,現在不學了,但不想浪費掉我的經驗,所以我和一些優秀的老師一起,用我過去的學習經驗,帶大家更高效的學習,希望大家也能儘早停止學習,開始使用這門語言。
DEAN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