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司機今天不聊車,聊暈車~
據我多年坐車的經驗分析,暈車分為三種原因:
神經性暈車、氣味性暈車、車技性暈車。
啥意思?
一,神經性暈車:
其實就是天生暈車,就是因為人體內一個叫【半規管】的感受器,你的這個感受器比較敏感就容易暈車。平時多注意鍛鍊身體,多做轉頭、彎腰轉身及下蹲等動作,以增加前庭器官的耐受性。(旋轉,跳躍,我閉著眼~...真能管用嗎?)
其實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怎麼辦?除了暈車藥以外,還有這麼幾個小偏方:
1、鮮姜
一種方法是在行駛途中一直聞鮮姜的辛辣味兒。
另一種方法是將薑片貼在肚臍上,用傷溼止痛膏固定好。
2,傷溼止痛膏
出發之前把傷溼止痛膏貼於肚臍眼處。什麼原理不重要,重要是管用。
3、食醋
乘車前喝一杯加醋的溫開水,途中也不會暈車。
二,氣味性暈車:
對車裡的味道比較敏感比如:新車味道,真皮座椅的味道,汽油的味道,車載香水的味道或者...司機的體味???...
關於汽車香水,可以看看女司機寫的文章,傳送門:聊聊車裡的味兒
吶這要不是自己家的車,怎麼辦?
水果療法:桔皮、檸檬、橙子、柚子。總之氣味清新自然的水果。
將橘子皮表面朝外,向內對摺,然後對準兩鼻孔兩手指擠壓,皮中便會噴射自帶芳香味的油霧,乘車途中隨時吸聞。
風油精(別問我為什麼隨身攜帶它,我不知道╮(╯_╰)╭)
乘車途中,將風油精搽於太陽穴或風池穴。亦可滴兩滴風油精於肚臍眼處,並用傷溼止痛膏敷蓋。
三,車技性暈車:
趕上一個新手兒,在旅途中一腳一腳的跺剎車,快準狠,仿佛上輩子是一個鼓手,走路都打著節奏╮(╯_╰)╭。
怎麼辦?
遇上這樣的鼓手,哦不司機,千萬別玩兒手機,別嚼口香糖,別一直歪著頭看一個方向。
閉會兒眼,歇一會兒。吃塊薄荷糖。
如果已經引起不適了,喝點山楂茶或者檸檬水可以快速緩解。
還有一個非常有文化的方法...指掐內關穴:
用大拇指掐在內關穴(內關穴在腕關節掌側,腕橫紋上約二橫指,二筋之間)。
其實,
除了以上的三種暈車原因,還有一種原因是大家很少意識到的,就是空調。
空調如果直吹到我們的頭部,會引起頭暈、感冒甚至於發燒。因為頭部上有幾個非常怕冷風的穴位。
比如風府穴:
醫生說,後腦勺上的風府穴 是頭部最薄弱的地方。
還有腦門兒
這個就是女司機的個人經驗了,還沒有找到科學依據,但是每次冷氣一直吹腦門,就仿佛腦漿凝結住了,一種懵逼的既視感。
所以,女司機溫馨提示,上車時第一件事兒調整空調的角度,別直吹自己~
OK,關於暈車我能幫你的就這麼多,從今天的文章內容裡大家就應該能嗅出十一小長假的氣味了吧?女司機本人已經進入「迎國慶,盼十一」階段了。小長假你想要去哪兒?想要了解點什麼信息?留言,留言,留言,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就到這裡,再見吧~
女司機系列文章傳送門:
除了豪車什麼才是女生眼中的撩妹戰車
大寫的不服女司機駕駛中的「精彩瞬間」
女司機手記:慢充插口與快充插口
女司機專用貼:關於電動汽車的那些門外問題
女司機有問必答系列之電動汽車電池壽命
女司機有問必答之關於新能源汽車保險
電動生活網 電動讓生活更美好! ▼長按二維碼→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