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14名省人大代表為坪圍村美麗鄉村建設點讚

2020-12-24 騰訊大粵網

昨天,河源市14名省人大代表到源城區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專題調研活動,為源城美麗鄉村建設建言獻策,為河源決勝小康、率先振興、同步現代化貢獻力量。市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常務副主任吳善平,副市長範秀燎,區長孔德勝、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剛參加活動。

調研組首站來到源城區埔前鎮坪圍村調研,實地查看坪圍村村容村貌、產業發展項目、汙水處理設施等,並分別聽取了全市、源城區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基本情況匯報。

調研組充分肯定了源城區特別是坪圍村美麗鄉村建設工作,認為源城區在美麗鄉村建設工作上有組織、有規劃、有投入,並緊緊圍繞「農業強起來、農民富起來、農村美起來」的奮鬥目標,突出重點、抓住關鍵,有效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同時,源城還因地制宜,著重整村規劃、產業規劃,發揮示範帶動作用,推進全區美麗鄉村建設。調研組希望今後我市的省人大代表要圍繞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多提意見和建議。

據了解,此次調研主要圍繞美麗鄉村建設這個主題,調研組還將前往省內外兄弟市調研,向兄弟市學習美麗鄉村建設的成功經驗,為我市美麗鄉村建設建言獻策,助力我市美麗鄉村建設。

來源:源城發布

相關焦點

  • 大鵬新區綜合辦帶「創文課題」赴河源坪圍村開展扶貧協作交流
    坪圍村位於河源源城區埔前鎮,素有「河源南大門」之稱,總面積約13平方公裡,其中耕地面積約2800畝,山林面積約7000畝,下轄5個村民小組,全村共847戶3332人。就在三年前,坪圍村還是頂著一個貧困村帽子的省定貧困村,短短三年的時間裡,村裡的61戶貧困戶186人實現了全部脫貧,坪圍村更是被評為全國文明村。
  • 坪圍村:無花果田間的「幸福」
    全村共有5個村民小組,區域總面積為13平方公裡,其中耕地面積2800畝。據深圳對口幫扶河源指揮部政研組組長鍾建生介紹,坪圍村原來家家養豬,然而養豬會汙染東江水源,後引進無花果農作物,又經2018年《第一書記》公益扶貧項目宣傳後,坪圍村搖身一變「廣東無花果第一村」,享譽省內外。
  • 河源坪圍村:鼓足精氣神 脫貧有幹勁
    清晨6點,天剛蒙蒙亮,記者跟著62歲的陳友蘭來到無花果園裡鋤草。前陣子種下的無花果,已經結出了一個個小小的果子。  「7月開始,這片無花果便可以豐收了,一直持續到年底哩!」她給記者算了一筆帳:在無花果園一個月能掙3000元,無花果種植還有集體分紅,一家七口人去年分到了7852元。
  • 河源「檸檬大王」有個科技農業鄉村教育夢......
    市第六、七屆人大代表曾令鋼有著「檸檬大王」的美譽,身為農業界的人大代表,他一直關注科技農業和鄉村教育,努力為河源農業注入科技力量,帶動農戶增收致富。他帶頭建設鄉村優質小學,致力於讓農村孩子享受城市化優質教育,推動河源鄉村教育發展。
  • 別羨慕了,《我和我的家鄉》裡的美麗鄉村,咱河源也有!
    別羨慕了,《我和我的家鄉》裡的美麗鄉村,咱河源也有!、建設美麗鄉村看完電影如果你也想去美麗鄉村打卡不用跑遠,河源就有!自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連平縣三角鎮石源村以良好的黨建基礎為引領,以富民興村產業為重點,以人居環境整治為抓手,鄉村振興實現提效破局。
  • 勐伴鎮組織人大代表外出學習考察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為紮實抓好基層黨建引領作用,助力農村人居環境大提升,加快美麗鄉村建設進程,傾力打造生態優美的「山水勐伴·甜蜜小鎮」,同時進一步拓寬代表視野,拓展思維,強化履職能力。10月31日至11月1日,勐伴鎮組織州、縣、鎮人大代表和各村支書、主任40餘人以「走出去、學進來」的方式,分別到景洪市普文鎮、大渡崗鄉、勐海縣勐遮鎮和州委組織部參觀學習,為推進我鎮基層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方面工作找差距、謀方法。
  • 河源埔前鎮8條鎮通村線路開通運行
    南方網訊(記者/楊智明 通訊員/歐彩雲)9月3日,隨著8條「鎮通村農村客運」線路開通運行暨埔前公交首末站投入使用,河源市源城區埔前鎮與市區其他公交線路實現了無縫接駁,為埔前鎮內各村村民乘車出行、探親訪友、購物消費、銷售各類農副產品等打開了更加便捷的通道,進一步打通村民出行「最後一公裡
  • ...河南省人大代表李道法:扎紮實實推進鄉村振興 點讚「志願河南...
    大河網訊(記者 劉楊 劉曉明)「我是一名農村基層幹部,去年的建議就是和鄉村振興有關,今年還是關注這個。」1月13日,河南省人大代表李道法在接受大河網記者採訪時說。
  • 河源:吹響鄉村振興衝鋒號 助力爭創全國文明城市
    進入新時代,站在改革開放40周年的歷史新起點上,河源市委七屆五次全會吹響了新時代河源改革發展衝鋒號,河源正努力在「四個走在全國前列」中,抓住「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等四大機遇,努力建設成為全省綠色發展的示範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排頭兵,走出生態河源、現代河源「兩個河源」相得益彰的發展新路。
  • 區人大、政協赴青山鄉視察美麗鄉村建設工作
    11月29日上午,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100餘人,就青山鄉美麗鄉村建設情況進行了實地參觀考察。在土門店村黨群服務中心,代表們聽取了鄉、村委相關負責同志作的情況介紹,並認真察看了村莊環境、基礎設施等情況,詳細了解美麗鄉村建設的規劃和建設情況。
  • 青島市人大代表曲寶來:加強農村文化建設,促進全面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兩會上的濃「農」關注從不缺少。在2021年青島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了要「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13日公布是2021年政府市辦實事中也有多項設計農村地區的基礎設計和環境提升的。
  • 「小康路上的代表」紫金柑坑村:人大代表勇作為 村民告別泥巴路
    在紫金縣人大代表黃運添的大力推動下,柑坑村啟動了入戶巷道建設工程,5公裡的村道於今年11月底實現了硬底化,村民告別了走泥巴路的歷史。柑坑村地處偏遠,經濟落後,連接自然村道的入戶巷道都是泥土路,給過往的村民帶來極大的不便。紫金縣人大代表、柑坑村支部書記黃運添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 河源鄉村振興成績單出爐,這些縣區、鄉鎮、單位獲評優秀……
    五縣二區中,源城區、江東新區的綜合評價等次為「優秀」,其他5個縣為「良好」;30個市牽頭部門有24個綜合評價等次為「優秀」,6個「良好」;33個參與部門中,22個「優秀」、11個「良好」。鄉鎮考核方面,源城區埔前鎮、源南鎮,紫金縣鳳安鎮被評為「優秀」等次。
  • 客家古邑打造「兩個河源」 創新鄉村振興模式助民脫貧
    河源市委提出,要建設生態河源、現代河源「兩個河源」的發展思路,決勝小康、率先振興、同步現代化的奮鬥目標,奮力推動「示範區」「排頭兵」和「兩個河源」建設。推動「示範區」「排頭兵」和「兩個河源」建設邁進新時代,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建設機遇下,河源發揮緊鄰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的地理優勢,再領使命:積極貫徹落實省委的部署要求,主動接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雙區」輻射,堅定不移以全域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綱」,全力打造與大灣區同等水平的營商環境,奮力推動「示範區
  • 廣東十大美麗鄉村名單揭曉
    此次活動歷時一年,經過全省20個地級市推薦,共有284個美麗鄉村、128條美麗鄉村精品線路入選,吸引了近千萬網友參評,最終評選了一批廣東美麗鄉村中的典範。其中,廣東十大美麗鄉村分別是:廣州從化區呂田鎮蓮麻村、汕尾海豐縣附城鎮新山村、韶關南雄市珠璣鎮靈潭村、梅州蕉嶺縣三圳鎮九嶺村、江門開平市塘口鎮自力村、河源東源縣康禾鎮仙坑村、梅州大埔縣西河鎮北塘村、佛山禪城區南莊鎮紫南村、清遠英德市浛洸鎮魚咀村、惠州惠城區三棟鎮鹿頸村。  會議還揭曉了20條「廣東美麗鄉村精品線路」和50個「廣東美麗鄉村特色村」名單。
  • 人大代表徐佳:為鄉村教師發聲,為鄉村教育代言
    更難得的是,在繁雜的本職工作之餘,徐佳還儘自己所能,為鄉村教師發聲,為鄉村教育代言,忠誠地履行人大代表這一神聖職責。「還想當人大代表嗎?」「想。」「為什麼?」「還想解決更多的問題。」去年,徐佳藉助參加全市人大會的契機,向屈子祠鎮另一位來自深圳汨羅商會的人大代表提出捐助閱覽室的請求,成功引資3萬元,幫助中心小學充實了圖書閱覽室,幫助清泉小學新建了八塊大型宣傳欄。
  • 如何建設美麗鄉村
    美麗鄉村是國家建設重點。一號文件連續多次聚焦「三農」,強調要大力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鼓勵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各具特色的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模式。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以鄉村振興戰略為主題,文件指出: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良好生態環境是農村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
  • 美麗鄉村建設讓平和大溪更加宜居
    今年以來,平和大溪鎮以改善人居環境,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為著力點,深入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完善農村基礎設施,推進村莊美化綠化,在保持原有的質樸自然韻味上,紮實推進建設美麗鄉村,讓整個鎮更加的宜居。大松村鳴樓前面的水塘裝上了護欄 (大溪鎮供圖)美麗鄉村建設帶動鄉村旅遊大松村具有豐富的旅遊資源,擁有千畝梯田、千畝油茶基地、上坡組土樓群和1300多年珍貴名古樹羅漢松等。今年,該村以美麗鄉村示範點建設為抓手,帶動鄉村旅遊。
  • 「美麗鄉村建設」城關鎮郭家土城村:堅持內外兼修 建設美麗鄉村
    自開展美麗鄉村建設以來,該村堅持改善環境提顏值、優化布局提氣質、文明鄉風提內涵,立體化建設美麗鄉村新格局,打造十裡荷香畫中土城、重陽古街美麗家園。抓環境塑造,鄉村舊貌換新顏建設美麗鄉村,生態環境是基礎。
  • 菏澤東明武勝橋:發展特色產業,建設美麗鄉村
    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全鎮今年重點打造2大片區13個村,完成3個森林村,造林面積2000畝,玉皇新村創建為國家級綠色村莊。抓黨建煥發新活力玉皇新村是全國人大代表、十八大代表、玉皇新村原黨支部書記王金書個人投資5.2億元興建的AAAA級文化旅遊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