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坪圍村:鼓足精氣神 脫貧有幹勁

2020-12-24 南方網

  春和景明,河源市源城區埔前鎮坪圍村的80畝無花果園,樹葉綠得發亮。

  清晨6點,天剛蒙蒙亮,記者跟著62歲的陳友蘭來到無花果園裡鋤草。前陣子種下的無花果,已經結出了一個個小小的果子。

  「7月開始,這片無花果便可以豐收了,一直持續到年底哩!」她給記者算了一筆帳:在無花果園一個月能掙3000元,無花果種植還有集體分紅,一家七口人去年分到了7852元。

  曾經頂著「貧困村」帽子的坪圍村,短短三年時間,村裡貧困戶全部脫貧: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此前的3582元提高到18899元;村集體收入從4.5萬元躍升至45萬元,是此前的10倍。

  這幾年,村裡的變化大家有目共睹。如今,驅車從205國道而下,高速路出口的指示牌非常顯眼:「全國文明村——坪圍村歡迎您」。沿著9米寬的村道驅車駛入,一幅美麗鄉村的畫卷徐徐展開,道路兩旁綠樹成蔭,瓜果飄香。

  在坪圍村,精準扶貧扶起了貧困群眾的精氣神,扶出了他們創新發展的強烈願望和自信心。

  前不久剛脫貧的羅觀福勁頭很足。每天一大早,他便開著摩託車,載著老婆一起去3公裡外的深圳大鵬新區轉移產業園的工廠上班。

  從村口到鄉道的路上,數十輛摩託車疾馳而行,全是趕往產業園上班的坪圍村村民。浩浩蕩蕩的摩託車大軍,成為了當地獨有的一道風景線。「就業脫貧是最高效的脫貧路徑!」蹲點採訪中,多位貧困戶道出了心聲:「家門口就能找到好工作,誰還出去打工呢?」

  三年來,駐村扶貧隊陸續出臺多項政策,給貧困戶發補貼,鼓勵就業。去年,全村61戶貧困戶中總共有59人新增就業,共接受了141292元獎勵。

  無花果種植集體分紅也是一年比一年多。去年,全村無花果收益分紅達到20萬元,貧困戶每戶平均增收3278元。看到這兩年村裡合作社的無花果收成越來越多,陳友蘭打算,明年在自家地裡也種上無花果,「生活有希望了,一定要幹好!」

  一場春雨過後,坪圍村頭的無花果園上空掛起一道彩虹。村民們正忙著鋤草施肥,期待今年的豐收。

  撰文:南方日報記者 鄭佳欣 彭琳 李赫 蔣才虎

  攝影:南方日報記者 鄭一見

  策劃:郎國華

 

相關焦點

  • 大鵬新區綜合辦帶「創文課題」赴河源坪圍村開展扶貧協作交流
    坪圍村風貌(圖片由大鵬新區提供)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8月4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黎陽 )8月4日,在大鵬新區黨工委委員、綜合辦主任王繼良的帶領下,大鵬新區綜合辦黨支部17名黨員帶著「課題」來到河源坪圍村
  • 坪圍村:無花果田間的「幸福」
    河源是一個擁有得天獨厚自然環境的地方,各區資源稟賦不同,而產業扶貧的政策打開了不同地方的想像空間。5月24日,在深圳對口幫扶村源城區埔前鎮坪圍村,媒體採風團身處碩果纍纍的無花果田,感受扶貧示範村的魅力。
  • 河源14名省人大代表為坪圍村美麗鄉村建設點讚
    昨天,河源市14名省人大代表到源城區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專題調研活動,為源城美麗鄉村建設建言獻策,為河源決勝小康、率先振興、同步現代化貢獻力量。市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常務副主任吳善平,副市長範秀燎,區長孔德勝、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剛參加活動。
  • 3年61戶貧困戶全部脫貧!這個村是怎麼做到的?
    劉志堅原來是深圳市大鵬新區經濟發展服務中心投資推广部部長,2016年來到坪圍村,他開始走街串巷,走訪村裡的貧困戶,幫大家想法子、謀出路。劉志堅發現,坪圍村有著臨近產業轉移園的區位優勢,就業脫貧是最有效的方式。
  • 河源埔前鎮8條鎮通村線路開通運行
    在啟動儀式上,源城區副區長曹新華表示,源城區人民政府著力於改善廣大農村地區基礎設施條件,進一步打通村民出行的「最後一公裡」,逐步消除制約農村發展的交通瓶頸,提升和改善農民群眾基本出行條件,助力我市鄉村振興戰略、脫貧攻堅、四好農村路建設,以及美麗鄉村建設等目標任務實現,重點擦亮埔前鎮陂角村作為「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這一品牌,並著力將其打造成為「河源第一村」。
  • 貴州省教育廳到關嶺調研脫貧攻堅工作
    11月27日,貴州省教育廳調研團走進關嶺自治縣,調研學校常規管理和脫貧攻堅工作。並在花嘎小學召開座談會,聽取各中小學基層黨組織建設和脫貧攻堅政策落實、控輟保學工作中的先進典型事跡等情況匯報。    調研團對關嶺自治縣鄉村學校寄宿制管理、易地搬遷安置點學校建設、民族文化進校園、校園文化打造、控輟保學「七長制」貫徹落實、東西部協作、貴陽一中教育集團「1+1+3」組團式幫扶等工作取得的成效給予充分肯定。
  • (脫貧攻堅在行動)廣東河源:靠山靠地搞產業 種茶種菜促脫貧
    桂林村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種植茶葉歷史悠久。劉遠忠 攝   人民網河源6月27日電(劉遠忠)靠山用山也能脫貧,種茶種菜同樣賺錢。在廣東河源,依靠天然的綠水青山和幫扶政策支持,當地因地制宜,通過發展現代農業種植業,帶動貧困地區實現穩定脫貧。   6月26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指導,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省委農辦聯合主辦的「脫貧攻堅在行動 鄉村振興看南粵」網絡主題採訪團走進河源市貧困地區,實地了解當地富民增收之道。
  • 67件水彩作品公開亮相 全面展示河源脫貧攻堅成果
    12月8日下午「欣欣向『融』——廣東水彩名家走進河源」作品巡展活動啟動儀式在河源市美術館舉行,67件水彩作品公開亮相,全面展示河源脫貧攻堅成果,「欣欣向『融』——廣東水彩名家走進河源」。此次活動由中共河源市委宣傳部、深圳對口幫扶河源指揮部、深圳市文聯、河源市文聯聯合主辦。走進河源市美術館水彩畫展廳,仿佛走進了水彩畫的繽紛世界,寬敞的大廳內掛滿了別具風格的水彩作品,田園風光、客家圍屋以及我市的新農村面貌在一幅幅水彩畫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 辦好文化點 提振精氣神
    原標題:辦好文化點 提振精氣神(建設好村為民服務中心③) 核心閱讀 為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各地村為民服務中心開展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實踐:有的設立了村文化點,宣講脫貧故事、進行公示評比,激發群眾脫貧致富的志向;有的打造農家書屋、組織集體讀書學習,培育文明風尚,改變陳舊習俗;有的建起了文體廣場、開設棋藝室,讓鄉親們在家門口就能參加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
  • 武警部隊組織「提振精氣神、聚力迎大考」 教育活動交流發言
    著眼樹好標杆、正好導向,2月6日下午,武警部隊以電視電話會議形式組織「提振精氣神、聚力迎大考」教育活動交流發言。下面,中國武警網(ID:capfnet)帶大家一起關注:武警部隊參謀部黨委「提振精氣神、聚力迎大考」交流發言擼起袖子加油幹,是領袖的囑託、時代的召喚,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使命責任。參謀部鮮明提出「轉作風嚴紀律、強素質提能力、創新局打勝仗」口號,奮力書寫參謀機關嶄新歷史的第一章、第一頁、第一行。
  • 客家古邑打造「兩個河源」 創新鄉村振興模式助民脫貧
    客家古邑打造「兩個河源」 創新鄉村振興模式助民脫貧金羊網  作者:林海生、陳驍鵬  2019-11-06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全國如火如荼開展
  • 深圳大鵬 以跨越山海的力量書寫脫貧攻堅大鵬「答卷」
    多年來,大鵬新區下足產業造血「繡花功」、打好民生幫扶「組合拳」、高標準推進產業區域協作,在脫貧攻堅過程中展現了「大鵬擔當」和「大鵬作為」。在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在望的歷史性時刻,廣西巴馬、河源源城脫貧攻堅戰場上可見一個個煥然一新的美麗村莊,一項項蓬勃發展的富民產業,一張張幸福洋溢的真實笑臉,精彩的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大鵬「答卷」即將繪就。
  • ...爭分奪秒衝刺 全力以赴攻堅 確保如期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自治區黨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石泰峰出席會議並講話,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凝心聚力、一鼓作氣,爭分奪秒衝刺,全力以赴攻堅,確保如期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 脫貧攻堅 | 河源龍川:提升「造血」能力 寶安把對口幫扶當自家事辦
    脫貧攻堅 | 河源龍川:提升「造血」能力 寶安把對口幫扶當自家事辦 2020-09-11 20: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在阿幹鎮引起強烈反響
    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發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最新號令,引發阿幹鎮幹部群眾強烈反響,為全鎮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增強了信心、鼓足了幹勁。大家紛紛表示,一定要緊繃弦、加把勁,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堅定信心、勇擔使命,堅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奮力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
  • 腦袋「富」幹勁足 湖南十八洞村不斷增強發展內生動力脫貧奔小康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重中之重。不久前,中國郵政發行了《精準扶貧》紀念郵票一套六枚。哪些山鄉巨變的新成就印在了精美的郵票上?脫貧的鄉親們又有哪些心裡話要說?今天,我們繼續推出系列報導「脫貧攻堅這一年 郵票裡的新變化」,與您一起,透過方寸小郵票,感受湖南十八洞村脫貧大變化。
  • 總有一張照片,讓你深深感動 | 在河源,這場影展值得你看……
    獻出一份有「厚度」有「溫度」的脫貧答卷活動現場,一組組精彩的攝影作品,藝術性展示了河源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取得的輝煌成就,展現了深河兩地精準扶貧的偉大工程和生動實踐,再現了廣大幹部群眾及社會各界不畏艱難、齊心協力脫貧攻堅的精神風貌,記錄了脫貧攻堅中的鮮活畫面和生動場景。
  • 「我的脫貧故事」脫貧路上雖充滿艱辛,但結局是美好的|大方縣興隆...
    面對坎坷的命運,我沒有低頭,以非凡的毅力和自強不息的精神,靠種植魔芋鋪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脫貧路。王才勳。馬應 攝2018年12月,我順利通過了脫貧「雙認定」核驗,不僅自己成功脫貧,還帶動周邊7戶貧困群眾實現脫貧。
  • 增強凝聚力 提振精氣神——鐵路法院開展2020年冬季運動會
    增強凝聚力 提振精氣神——鐵路法院開展2020年冬季運動會 2020-12-21 22: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醫理論中的精氣
    中醫學關於精的理論,受古代哲學精氣學說的深刻影響,但又與之有著嚴格的區別:古代哲學精氣學說以精或精氣為構成宇宙萬物本原;而人體之精是構成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精微物質和生命繁衍的根源。人體之精的生成,儲藏和施洩是三個不同而又相互關聯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