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斤情感
這部電影改編自美國作家E·B·懷特的小說《夏洛的網》,著名作家懷特以散文名世,其辛辣幽默的文風自成一格,於1971年獲得美國國家文學獎章。在他的作品中,《夏洛的網》無疑是充滿想像力的,自1952年面世以來,斬獲售賣4500萬本的佳績,感動半個世紀的讀者。
《夏洛特的網》是在小說的基礎上,加上獨特的科技技術演化而成。該片由蓋瑞·溫尼克執導,達科塔·范寧 主演,於2006年在美股上映。這部作品經過多次改變上映,但唯有該片讓我覺得深入人心,治癒幽默系的基調為觀眾帶來截然不同的體驗。
在扎克曼農場中,小豬威爾伯與夏洛特的奇妙之旅滿載友誼的溫暖,他們為了幫助威爾伯躲過成為美味的劫難,展開了一系列小妙計和決策,最終威爾伯在博覽會贏得了全部人的掌聲。故事有悲有喜,他們在短暫的時間內增強彼此的愛,完成了小說中想表達的哲學意義。
在這部電影中,導演使用了別具一格的CG動畫技術和真人出鏡構建畫面呈現,以動物的形式傳遞給觀眾,將獨特的創作風格傳遞給觀眾。因此,本文我將從「創作風格、 人物塑造、象徵意義、人生感悟」四個方面呈現這部電影受歡迎的原因。
01、影片改變小說的呈現方式,採用計算機CG技術反映動物的思想狀態,利用幽默溫暖的語言體現影片的魅力亮點,獨特的寵物片反而成為觀眾喜愛的模樣
①計算機CG技術呈現牧場美妙的畫境,引人身歷其境
眾所周知,這部電影是一部真人與動畫結合的新奇方式,類似這種的電影形式並不少見,比如日本動畫《鎌倉物語》。小說的形式正是一部經典的童話故事,想要完整的呈現絕非易事,導演用如此獨特的CG技術,才完美的將真人與動物合體呈現。這成為影片的立意基礎,讓小說內容與影片襯託得相得益彰。
很多人認為電腦技術汙染了電影,即「五毛錢特效」,該影片不然,除了小豬威爾伯、奶牛等真實動物出境,另有電腦繪製的蜘蛛和老鼠。可見導演的用心之處,為了呈現更好的畫面,僅憑CG技術就製造出兩種迥然不同的特效。我們不乏看到以下畫面:夏洛特獨有的蜘蛛造網,它在月光下走動,纏繞,凝華都是CG技術獨一無二的展現,威爾伯表情的變化,老鼠先生的行為方式都成為劇情中獨一無二的亮點。
②動物威爾伯作為主線,貫穿全劇,帶來迥然不同的奇異感官
影片本身並為局限於人物的第三視角,而是完全由動物主導劇情結構,從一個新奇的角度來呈現威爾伯和夏洛特是如何靠聰明才智徵服世界。比如在電影前期,導演就呈現出動物不同的性格特徵和智慧,豬生得意的威爾伯,歷經風霜的老山羊,為友誼奉獻的夏洛特。正是這種傳神的畫面,將動物之間從素未蒙面到為愛奉獻的歷程傳達出怦然心動的感覺。
劇情轉折出現在老山羊的一句話,老山羊告訴威爾伯他的命運最終會以火腿的形式出現在每家每戶的餐桌上,這無疑是個巨大的噩耗。小說中夏洛特如同威爾伯的依靠和母親,直到生命最後一刻,也竭盡所能幫助威爾伯,電影劇情做了些許改編,將夏洛特和威爾伯比作兩個孤獨的靈魂,直至他們相遇結下深刻友誼後,這隻弱小的蜘蛛才許下諾言要救威爾伯。
小說與電影劇情展現出同樣的深刻寓意,而電影最大不同則是將畫面整體化、豐富化,以具象的故事帶領觀影者走入與人類相反的世界中心。威爾伯由最初的得意生風,到想盡辦法拯救自己,這種有趣的表現形式靈活的塑造出動物世界最美的友誼模樣,讓觀眾在開懷大笑的同時思考人類與動物的平衡關係。
③導演將治癒系風元素融於其中,成影片一大亮點,
對於影片的整體風格應該是這樣的,有趣故事中帶有治癒系元素。小說是利用文字讓讀者用想像力感知故事情節,這部電影則是用最直觀的畫面,加上幽默詼諧的語言和治癒元素,讓我覺得這部電影確實讓人驚喜萬分。在劇情中,威爾伯因為身體瘦弱差點被爸爸送進屠宰場,慶幸的是,佛恩想盡辦法救下了威爾伯並把它養在穀倉裡。相比許多觀眾看到這裡,感動於小女孩的善良和溫柔,這便是導演設置的治癒點之一。
導演處理結尾更是無比溫馨,一幫小夥伴包括夏洛特的付出,讓威爾伯成功活下並成為所有人喜愛的對象,全場人歡呼的那一刻,意味著威爾伯再也不用擔心成為餐桌上的一道菜,生命就此有保障。顯然,電影的結局是眾望所期 ,如歸而至,讓人類與動物的心在這一刻變得更加接近,也讓觀眾感懷這份同獨屬地球村的情懷。
02、艾拉伯爾類似反派的形象凸顯出這個牧場的醜陋一面,即人類動物的揮之即來,用之即去,主人公的形象的確立側面加深觀影者對威爾伯的印象
爸爸艾拉伯爾呈現的角色從一開始似乎一直處於反派,導演設置的爸爸非常普通,甚似農村中的父親觀念:養豬需要花相當程度精力和財力,因此瘦弱的小豬是不受歡迎的。其實這也是導演設置的有趣點,正是爸爸對威爾伯的唾棄,最後威爾伯的成功才顯得如此令人深刻。
當然,《夏洛特的網》並不是向觀眾傳達人類虐待動物的惡行,但不可否認導演確實有一些諷刺人類主宰動物命運的影子。但這部電影表現時並未停留在人類主宰動物命運上,而是刻畫了動物是如何靠自己的智慧,抵抗住人生命運的故事。其中當之無愧的便是夏洛特和威爾伯。
艾拉伯爾思想轉變是電影的主題之一。艾拉伯爾從最開始嫌棄威爾伯,到最後與眾人一起為威爾伯歡呼鼓掌,正是體現出艾拉伯爾的思想轉變,不論是因為它聰明還是可愛,都並不妨礙艾拉伯爾重新將威爾伯當成朋友。
其中在我看來,威爾伯之所以能給觀眾留下印象深刻,還是得力於「反派爸爸」艾拉伯爾的形象,正因為有正有反,才更加凸顯動物的智慧其實遠遠超出人類。導演利用真人形象和動物形象的有機結合,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將兩個主題表達完整。
03、清新細膩的情感通過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的生動相處,得到了最佳呈現,這種精緻般的鏡頭下,卻象徵著各個截然不同的主題
①愛與守護
《紐約時報書評》這樣評價電影:「這是一本關於友誼的書,更是一本關於愛和保護,冒險與奇蹟,生命與死亡,信任與背叛,快樂與痛苦的書。它幾乎是一本完美的,不可思議的傑作。」如此高的評價基於這是一本描述友誼情感的童話,友誼下埋藏著各種不同的主題和風暴情感,就電影劇情來說,愛與守護是最顯而易見的主題。
《夏洛的網》小說中流露出最直觀,最激烈的友誼元素,電影也是如此,導演在描述夏洛特和威爾伯的友誼無疑是風暴式,威爾伯長大後,他再次坐在穀倉裡,看著成千上百的小蜘蛛,威爾伯抬頭望天空中飛舞的蜘蛛絲,隨著Ordinary Miracle音樂響起,仿佛蜘蛛夏洛特再次創造驚嘆的神話。
夏洛特的愛確實是毫無暴露且存於永生的,而它的愛全全用來保護這隻弱小的豬——威爾伯。導演將最真摯的情感滑入人心,感動於內心深處,這正是導演最初的本意,讓愛和守護在人間永久的傳遞下去。
②生存與死亡
影片中,夏洛特和威爾伯生動的形象表現出他們想真實的生活狀態,即使現實世界不存在。這種類似「桃花源記」的世界,也將動物真正的內心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來。說到底,動物想要的不過是活下去罷了,因此,生存與死亡成了影片中難以表達的情感。
影片中生存與死亡的狀況完全相反。在牧場中,沒有一個動物能真正活到老,他們都為了牧場的運營而努力奮鬥著,夏洛特和威爾伯則成了例外,一隻瘦弱的豬和渺小的蜘蛛仿佛不會受到任何幹擾。但老山羊認為威爾伯終究會被做成火腿,因此這場無聲的硝煙才就此展開篇章。
威爾伯生似乎意味著夏洛特的死,生與死終是被兩隻動物平攤。小說中的夏洛特願意為威爾伯付出一切,他像是威爾伯的摯友,付出生命也在所不辭。電影中的夏洛特在穀倉最黑暗的角落織網,威爾伯被各種動物欺負,本以為夏洛特的出場是個大反派,其實不然,他和威爾伯從相互猜疑,到分享喜悅和訴說衷腸。一場完美的友誼誕生在骯髒的牧場裡。
隨劇情發展,夏洛特為了救下威爾伯,他們在報紙上找到各種和威爾伯有關的詞彙,將這些人類看來不可思議的詞彙用網編織出來,因此這些詞被稱為神跡。最終威爾伯得救,但夏洛特永遠的失去生命。
淡淡的憂傷在畫面中蔓延,直至深入每一名觀影者的內心,渲染出關於生存與死亡的真諦。導演將死亡展現的並不十分悲情,反而在影片中用這種有些幽默的方式讓人們感受友誼的美好和真摯。
04、基於電影《夏洛特的網》,我將結合現實生活,談談人與動物平衡狀態的三點思考
①人類與動物的平衡關係是相互制約
電影艾拉伯爾的女兒佛恩對待動物便是帶著真誠的心,她的友好和善良相信觀影者都能真誠的感受到。不僅如此,佛恩陪伴威爾伯一起長大,做好朋友。回到現實生活,其實蜘蛛,果子狸就像威爾伯一樣,他們有自己的生活圈,朋友圈,如果人類不加以幹涉,很多奇怪的疾病很難到達我們面前。在我看來,動物和人類是一樣的,同為地球村,做到相互友好,各不打擾就有機會阻擋一些疾病的發生。如此看來,人類與動物的平衡關係是相互制約。
②人類與動物的平衡關係是相互尊重
電影裡佛恩非常看重威爾伯的生命,在她看來,威爾伯和自己一樣,都能夠擁有享受生命的權利。確實如此,在弗恩保護下的威爾伯達到了豬生巔峰,成為所有人喜愛的對象。
現實生活的現狀卻不容想像,許多人類將動物當成揮之即來,揮之即去的東西,他們不在乎動物的生命,房屋自己處於人世間的主宰地位。在我看來,地球村的生命應該是平等無疑,作為動物的鄰居,我們應該選擇尊重生命,正如電影所呈現,佛恩救下威爾伯,威爾伯帶給佛恩家庭想要的掌聲與財富。如此看來,人類與動物的平衡關係是相互尊重。
③人類與動物的平衡關係是相互糾纏
牧場中不僅出現小豬威爾伯,另有蜘蛛夏洛特,山羊,大鵝,老鼠,導演側面反映出在人類世界的動物數量之多。其實並非如此,電影表現的僅是萬千世界的渺渺一粟,在地球上的動物物種數量讓我們難以想像。
因此,人類與動物都不可能真正意義上某一方消失,這意味著我們必須學著尊重地球上的每種生物。既然共存,糾纏,為何不選擇在自己的世界好好面對生活呢?即使經常碰面,也要像老友相互打個招呼,因此,人類與動物的平衡關係是相互糾纏。
總結一下:
《夏洛特的網》取得成就非比尋常,斬獲兒童文學獎項蘿拉·英格斯·懷德金獎,其表現的童話藝術成就極有研究價值,它不是單純的童話故事,而是通過動物的思想行為呈現對人生的探索。
而電影《夏洛特的網》通過精巧的CG技術展現,將小說中的種種有趣故事搬上熒幕,帶引觀影者對人類與動物平衡關係進行深度的思考,這便是對小說的最好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