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保爾」張海迪:五歲高位截癱,享受正部級待遇,後來怎麼樣?

2020-12-10 不精準的人

我們常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我們雖然在一生中會遇到各種磨難,但是只要我們堅定信心,勇敢向前,就會看到另外一片屬於我們的天空。

張海迪的堅強品質時至今日仍然深刻地影響著我們。她用自己頑強的信念作為生命的支撐,用對知識和對美好目標的追求作為生命的支柱,砥礪前行。

張海迪,作為一位英雄人物一直存在著,普通人所了解的大多是那個在輪椅上發言、談笑風生的樣子,但是這僅僅是她表現出來的一部分。張海迪其實也有和普通大眾相似的地方,比如她有愛好,她有追求,她有煩惱,她有各種喜怒哀樂。

一、「中國的保爾」:五歲截癱後如何面對生活

一個人的思想、情感、理想和性格,並不完全是先天形成的,大多情況下是在後天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培養起來的。

1955年9月的一個普通的一天,張海迪誕生了。她的出生讓身為文藝工作者的父母倍感興奮,將全部的愛寄予她一身。張海迪的父母可以說是在當時非常民主的一對父母,他們在張海迪的生活中充分尊重她的選擇,給予她寬鬆、自由的家庭環境。

在這種民主寬鬆的背景下,張海迪不僅擁有開朗樂觀的性格,而且也充分激發了她身上的好奇勇敢的天性。

美好的時間總是短暫的,從小就比較活潑可愛的張海迪在五歲的一天,和其他的小夥伴一起玩遊戲的時候意外摔倒,在我們看來,小孩子摔倒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張海迪在這次摔倒後卻被查出患上了脊髓血管瘤。

在隨後的日子裡,張海迪的父母為了治好她,帶著她去過各地的醫院,醫生對脊柱做了四次大的手術,導致最後脊柱嚴重彎曲變形,無法支撐住她的身體,只能依賴輪椅。

遭受到命運沉重的一擊的張海迪在家人的關心和呵護下,儘管有過輕生的舉動,但是最終堅強的挺下去了。張海迪就是這樣以堅強的意志和信念同病魔做著鬥爭。與此同時,她還勤奮學習,充實自己。她在認真工作的空閒的時候,自學了多國語言,此外,還翻譯了諸多的外文書籍。創作的有《絕頂》、《海邊診所》等優秀作品。

二、堅守崗位,奉獻自己,享受正部級待遇

張海迪儘管從小遭遇不幸,但是始終以頑強的意志支撐著自己。她不僅完成從小學到碩士的學業,而且學習各種技能來提高自己的實力,充實自己的生命。她的感人事跡逐漸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了解,所感動。

新聞媒體對她進行專門採訪後,在全國進行報導,並引起了巨大的反響。許多和她有著相似經歷的人,在看到她的事跡,也逐漸重拾信心,勇敢地面對生活的挑戰。

在此後數年間,張海迪憑藉著自己對社會的貢獻獲得了多項榮譽稱號,既有國內頒發的,也有國外授予的。張海迪在面對這些榮譽獎賞時,並沒有迷失自己,而是更加認真工作,服務社會。

她常常去養老院、殘疾人家庭等去看望老人和孩子,關心殘疾人的社會保障問題,提出切實有效的建議,以改善這些弱勢群體的生活狀況。

張海迪的成就是引人注目的,先後獲得了各種獎項,擔任過中國作協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並且多次擔任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席團主席,享受正部級待遇。

張海迪雖然長期遭受病痛的折磨,但是她依然用自己的意志支撐自己。在她的工作崗位上也一直默默地奉獻著自己,即使當選殘聯主席,也是保持一個謙虛的心,低調做事,做著為老百姓服務的實事。

三、激勵著幾代人樂觀向上的「海迪姐姐」,現狀如何

張海迪當選為中國殘聯主席後,受到廣大網友的祝福,成為家喻戶曉的時代偶像,受歡迎的程度並不差於如今的偶像巨星。光環下的張海迪並沒有迷失自己,。她曾說過自己是顆流星,會把光留在人間,這句話始終帶領著她不斷地向人生更高的山峰攀巖跨越。

時至今日,儘管張海迪已經獲得了較高的榮譽和成就,但是她前進的步伐並沒有停止。她充分利用自己的偶像光環,積極發展公益事業。她將更多的目光投向社會,向社會民眾提出呼喊,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幫助他們。

在她的熱心號召和幫助下,越來越多的公益組織以及個人群體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生活條件也有了明顯的改善。

身居高位的張海迪並沒有忘記自己的初心,她總是以自己的方式去奉獻社會,以真誠的態度去面對社會,給予無數殘疾人士以強大的力量樂觀堅強。

總結

張海迪以殘疾人的身份取得巨大的成就的示例,給予了我們諸多思考和啟示:首先:張海迪從五歲開始便遭受著病魔的侵擾,但是她並沒有向一般人那樣頹廢,對生活失去希望,相反,她尋找到了自己的信念,並向著這個信念不斷前行。

她不但翻譯外文書籍,而且自己也進行創作。她創作的這些書籍,不僅是支撐著她自己的精神食糧,而且對於她的讀者來說,這也是一種無形的鼓勵和支持。

其次,張海迪從一名普通的人一步步成長為我黨的一位好幹部。走上從政道路的張海迪並沒有被權利金錢迷惑心智,而是在她的崗位上一直默默地做實事,利用優勢幫助更多的人。

她不做平凡無奇的庸人,而是盡心為人民服務。將自己的價值都奉獻給自己的祖國和人民。

我們雖然不能像她一樣取得成就和光榮,做出巨大的貢獻,但是平凡的人有不平凡的力量,我們在自己的崗位上盡力為社會和人民服務,無愧於自己,就能實現自己人生的真諦。

相關焦點

  • 「當代保爾」張海迪:5歲高位截癱,官至正部級,如今現狀如何?
    保爾的一生貧窮而動蕩,他的每段經歷都讓我們揪緊了心,但最終又被他越挫越勇,越戰越強的精神所深深折服和驚嘆。而在當代社會,也有一位女保爾,名叫張海迪,被稱為「當代保爾」,5歲高位截癱,官至正部級。而她的現狀如何?
  • 「當代保爾」張海迪:5歲高位截癱,用鏡子讀書,現狀如何?
    「當代保爾」張海迪:5歲高位截癱,用鏡子讀書,現狀如何? 前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的曠世名作《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成功塑造了「保爾」這一形象。保爾身殘志堅,憑藉自己的努力成為了一個時代的標籤。
  • 張海迪5歲高位截癱,後官至正部級,被贊輪椅上的當代「保爾」
    在張海迪5歲那年,被查出了脊髓血管瘤,家裡人遍尋名醫都無疾而終。自此,往後的16年,一家人都在為她到處奔波,張海迪也在與病魔作鬥爭。在這期間,她先後做了四次大手術,才勉強保住了生命。不幸的是,她身體的三分之二都沒有知覺,最終只能高位截癱,本該奮鬥的青春年華卻只能靠著輪椅生活,這一度給張海迪帶來了很大的打擊,她不想這樣無能的活著,還曾一度想要輕生。在父母家人的陪伴呵護下,她才在這段陰影中熬了過來。她開始提升完善自己,在自己空閒的時候還自學了多國語言,翻譯了諸多的外文書籍。
  • 還記得「當代保爾」張海迪嗎?如今官至正部級,和丈夫相敬如賓
    但是對於張海迪來說,身體的殘疾只是束縛住了她的肉體,而她的靈魂依然自由且輕盈此生種種,不過都是歷練。高位截癱,自學成才命運不幸的的巨輪正向年幼的海迪駛來。在五歲那年,她就得了硬脊膜外血管病變。此後漫長的十六年間,海迪已然動過四次大手術,摘除了六塊脊椎板。
  • 當代保爾張海迪:5歲身體高位截癱,自學成才,終成一代人的榜樣
    張海迪的父母當時都是文藝工作者,他們對自己的長女寄託著美好的希望,從小對女兒愛護有加,而小海迪在父母的呵護下過得十分幸福快樂,和許多孩子一樣對未來充滿了嚮往和希望。但在她5歲那年,一場災難性疾病降臨到了她的身上。
  • 蕪湖「張海迪」四歲時高位截癱 創作翻譯童書300多冊
    蕪湖「張海迪」在江城蕪湖,有一位像張海迪一樣的姑娘,她四歲時因病高位截癱,30多年來,只能趴在床上學習、工作。漪然學習和工作的地方是一間十幾平方米的小房間,一張床,兩把椅子,因為高位截癱,那張床和筆記本電腦就是漪然全部的世界。漪然原名戴永安,今年36歲。她4歲時就因病高位截癱,生活起居一直依靠父母照料。漪然的爸爸告訴記者,外語和文學一直都是女兒最喜歡讀的書,尤其是兒童文學類的書籍。更讓人震驚的是,漪然通過自學,熟練掌握了英、日、法等多國語言。
  • 張海迪成了改革開放後第一個全國典型
    從報紙上第一次報導張海迪到團中央命名表彰,只用了一年三個月時間。現旅美自由撰稿人、曾在團中央負責宣傳工作的高伐林回憶當時的情景時,接連稱:「驚人,確實驚人!」對張海迪而言,1983年3月7日,也是特殊的一天。
  • 張海迪;她完成自己的翻譯後,將那些哀傷的片段留給丈夫完成
    王佐良握著張海迪的手,眼睛溼潤了。只有他知道,他不會的,面前這個才是他一生想要守護的女人。一、傳奇女性:張海迪張海迪,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字,被譽為"當代保爾"。張海迪5歲的那一年因為身患脊髓血管瘤導致高位截癱。
  • 新娘被撞高位截癱 躺著寫11萬字日記(圖)
    去年1月20日早晨,新婚84天的她在邢臺市上班途中被逆行的轎車撞成重傷,醫院診斷:脊髓嚴重損傷高位截癱、多發粉碎性骨折等病症。病床上,她靠著堅強的毅力寫出11萬字「生命日記」。  她被評為「誰讓我們怦然心動,誰讓我們熱血沸騰」的「邢臺十大好人」,被親切地稱為「折翅天使」、「新時代的張海迪」、「中國當代女保爾」,她的事跡深深感動了社會。
  • 張海迪寫小說、畫油畫 她活得很精彩
    張海迪,1955年出生於濟南。5歲時因患血管瘤導致高位截癱。1970年隨父母下放到山東莘縣農村,當過一陣子孩子們的老師。她通過自學掌握了針灸醫術,為鄉親們解除了很多病痛。後來,她還在廣播局當過無線電修理工。
  • 高位截癱二十年身殘志堅,武安網絡作家發表三部小說
    高位截癱二十年身殘志堅,武安網絡作家發表三部小說
  • 高位截癱四年後 遊泳冠軍重新站起來了(組圖)
    高位截癱四年後 遊泳冠軍重新站起來了(組圖)昨天在江門殘聯康復醫院,當這位22歲的昔日全國少年遊泳冠軍,微笑著對記者講述他的經歷時,記者深深地領悟到了堅強的含義!  意外摔倒成高位截癱  李漢華,13歲時曾經拿過1995年全國仰泳少年冠軍,短短數年間,拿過36枚各類金銀牌。很多人都看好他以後能拿奧運冠軍。
  • 1983年3月7日張海迪被授予「優秀共青團員」稱號
    1983年3月7日,共青團中央作出關於授予張海迪「優秀共青團員」稱號和向張海迪學習的決定。同日,團中央舉行命名表彰大會,王震到會祝賀。  5月9日,中共中央在對共青團中央和中共山東省委《關於進一步開展學習、宣傳張海迪活動的報告》的批覆中,殷切希望全國人民特別是青少年要深入地向張海迪學習,樹立共產主義人生觀。葉劍英、鄧小平、李先念、陳雲、彭真、鄧穎超、徐向前、聶榮臻分別題詞,號召全國人民學習張海迪。解放軍總政治部、全國總工會、全國婦聯分別發出通知,號召向張海迪學習。
  • 女孩按摩不當險高位截癱
    近日,一位26歲的廣州小夥子在上班時突然中風,而原因竟然是在數天前他曾經接受過不正規的按摩,導致血栓形成所致。你以為這就是全部了嗎?記者從南京醫生口中了解到,就在這段時間,他們已經遭遇過多例按摩、針灸不當導致疾病的患者,個個都很驚人。推拿不當:10歲女孩險些高位截癱就在前幾天,南京市中醫院推拿科的周偉醫生,接診了一位外地患者。
  • 7歲女孩學跳舞,這個動作導致她高位截癱!
    【兒童重症康復】河南省新鄉市的7歲女孩棠棠,在完成舞蹈老師留下的舞蹈作業時,不小心摔倒,導致高位截癱。只有眼睛能動的她曾被多家醫院拒之門外。棠棠媽痛哭:「都怪我沒有保護好女兒!」
  • 台州一63歲男子伸個懶腰仰個頭致高位截癱
    台州一63歲男子伸個懶腰仰個頭致高位截癱 伸個懶腰仰個頭,竟然有如此嚴重的後果。今年63歲的浙江台州男子陳某伸懶腰時仰了一下頭,竟然就癱瘓了,而且還是嚴重的高位截癱。
  • 高位截癱女子意外懷孕31周 欲做引產遭醫院拒絕
    高位截癱卻意外懷孕31周,孕婦現在陷入困境。 吳勝 攝  家住南京六合區的凌女士高位截癱,胸椎第四節以下全無知覺,只能整日臥病在床。高位截癱的她  怎麼也沒想到自己會懷孕  丈夫患肺炎,家境拮据  高位截癱的凌女士是江蘇六合區人,今年36歲,平時在家洗衣做飯,沒有正式工作。丈夫原來做電焊,幾年前因為肺部手術,不能再從事重體力勞動,後來轉行做了操作工,一家人的生活很是拮据。
  • 中國正副部級幹部待遇揭秘 差別最大在醫療
    照此算來,中央黨政系統的部級單位至少有74個,但正部級幹部肯定不止74個,因為有的副職也是正部級幹部擔任。此外,國家林業局是副部級單位,但局長賈治邦是正部級幹部。中央駐香港、澳門聯絡辦主任都是正部級幹部。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沈德詠、張軍都是正部級幹部,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黨組書記葉小文也是正部級幹部。供銷合作總社是正部級單位。
  • 「副國級」與「正部級」,待遇有何差別?說了怕你不信
    《人民的名義》中趙立春是副國級,僅次於趙立春的是正部級沙瑞金。趙立春和沙瑞金,二人是劇中權柄比較重的人物。那麼二者待遇有何差別?且聽小編細說端詳,坐好小板凳,說了怕你不信。劇中交代的漢東省新老權力交替,就是這樣簡單。那麼趙立春和沙瑞金待遇有何差別?說了怕你不信!主要集中在待遇和退休後的待遇這兩大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