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方便大家更好的掌握英語作文考點,本文整理了歷年考研英語小作文和大作文的題目和命題規律,以供大家參考。
小作文
據統計:每年小作文的全國平均分為5.5-6分左右,所以對於滿分10分的小作文來說,提分的空間還是很大的!
小作文,是一種應用性短文,包括私人和公務信函、備忘錄、報告等。僅僅信函類就包括辭職信、申請信、道歉信、慰問信、祝賀信等等,一起來看下歷年考研英語小作文類型統計吧!
題目匯總
【英語一】
已考類型:
辭職信1次, 詢問信1次, 建議信4次、 道歉信1次、 告示2次、 推薦信1次、 邀請信1次、通知信1次
未考類型:
感謝信,祝賀信,慰問信,申請信,投訴信,介紹信,請求信
【英語二】
已考類型:
感謝信1 次、建議信3次、 祝賀信1次、 投訴信1次、 倡議書1次、 介紹信1次、 詢問信1次、通知信1次
未考類型:
道歉信,推薦信,邀請信,慰問信,申請信,請求信
命題規律
從往年的考試命題來看,建議信是考察比較多的類型,但是很多未考過的類型很有可能是今年命題的方向,尤其是慰問信、申請信、請求信這三類在英語一、英語二中都還沒有考過,所以更需引起大家的重視。
在考研英語試卷上,考場上一般都會選擇先以小作文為開端,如果能順利的完成一篇感覺不錯的小文章,不僅能給自己信心,很快進入寫作狀態,還能給大作文預留下充分的時間。因此同學們在學習大作文寫作的同時不要忽略了對小作文的備考練習!
大作文
題目匯總
歷年考研英語大作文題目及題材一覽(2000-2020)
命題規律
1、常考話題有四大類:道德倫理類、教育文化類、社會生活類、環保生態類。
2、常考話題類別隔年反覆考察。
3、話題貼近大學生生活或與近年社會熱點話題。
4、命題不會涉及時事政治或敏感話題
5、命題體現和諧社會原則:個人自身的和諧發展、個人與他人或與社會的和諧關係、個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規律總結
1、考題集中於較大的一般性話題
歷年考試主要涉及一些一般性話題(general topics)。如愛心(2001)、成長(2003)、代溝(1992)、友誼(1994)、家庭(2005)、承諾(1998)、崇拜(2006)、健康(1996)、資源利用(2000)、文化交流(2002)、樂觀心態是成功的關鍵(2007)、合作的重要性(2008)、網絡的「近」與「遠」、文化融合(2010)、旅途之「餘」(2011)、樂觀面對生活(2012)、作出選擇(2013)等話題。
命題中的圖片和圖表往往是單個或局部情況,但如果僅圍繞個別現象,分析就沒有了深度,往往要追溯到總體情況。如2006年考題圖畫中英國球星Beckham的髮型,也要升華到對普遍的偶像崇拜(idol worship)現象的評價,而非僅僅針對Beckham個人。
2、內容貼近日常生活和簡單社會常識
考題要顧及到全國考生的知識水平,不同專業考生的知識共性,不可能考察太專業或太偏的話題。所以內容以個人生活體驗為主,如愛心、成長、友誼、養老、健康等等;稍微複雜一點的話題如環保、保護野生動物、文化交流也只需要考生大致地通過常識進行判斷、分析和點評,點到為止就可以,關鍵要在語言的精確度和精彩度上下工夫。
大作文寫作時間只有30~40分鐘,不可能像論文一樣挖掘詳細的數據、考證具體年代地點或提出標新立異的思想。2000年「世界商業捕魚簡史」命題有點難度,但考生無須關注商業捕魚的歷史變遷和具體現狀,不用藉助數據或案例,只對兩張圖片中魚群的多少進行大致對比,並指出人類過度開發資源的問題就到位了。160~200字的字數限制也只能讓考生分析到一般深度。
3、考生的觀點態度要走經過設計的「主流」路線
圖畫作文和圖表作文的主旨好像是個謎語,命題人已經把自己的觀點傾向濃縮到了圖片中,通過圖畫圖表來使主旨模糊化,需要考生在5分鐘內審題,進行常識判斷並加以破解。主旨往往具有positive的傾向,考生需要在圖畫寓意中發現哲理或是思考問題的積極解決方案。絕不可能向國外考試那樣,學生可以通過腦筋急轉彎給出另類的觀點。在構思的時候往往要走「主流」路線,才能提供符合命題人思路的正確觀點,從而順利得分。
4、命題不會涉及時事政治或敏感話題
正是因為日常生活話題容易判斷是非,所以考官儘量通過主旨濃縮來讓考生進行猜謎。
5、命題中的「和諧社會」傾向
在以上分析的基礎上,我們重新審視歷年考題的命題,發現以中老年教授組成的命題團隊普遍趨向常規主流觀點。那麼考題圍繞著時代背景和主流思想,已經逐漸形成了以「和諧社會"」核心的命題思路。只不過總體以和諧作為公式的話題可以分成和諧的三個不同層次:
個體和諧發展:自信的重要性、節儉與浪費、如何看待成功、夢想與現實、抄襲(plagiarism)與誠信、職業選擇和規劃;
個人、他人與社會的和諧共處:個性與團隊合作、如何看待競爭、網絡的利弊、偽劣商品問題(fake commodities-商家為牟利而危害社會)、亂收費問題、如何看待中國傳統節日和洋節;
人類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環境汙染話題(空氣、水、噪音、土壤、人類食品)、亂砍濫伐問題、人類對歷史古蹟的破壞及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