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李春頂教授近期多篇學術論文被國際知名SSCI期刊接受和在線發表。論文《Effects of the 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 for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第一作者+通訊作者)被國際經濟學期刊《The World Economy》接受發表。論文《Trade Protectionism and US Manufacturing Employment》(第一作者+通訊作者)被經濟建模類期刊《Economic Modelling》接受並在線發表。論文《The 2008 Financial Crisis and the Lack of Retaliatory Trade Intervention》(第一作者)被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期刊《CESifo Economic Studies》接受並在線發表。論文《Comparing Alternative China and US Arrangements with CPTPP》(第一作者)在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的工作論文系列發表(NBER Working Paper w.26877)。
同時,李春頂教授近期還有多篇論文被國內重要CSSCI學術期刊接受發表。論文《利己還是利他:中國擴大進口戰略的經濟效應》(第一作者+通訊作者)被經濟學權威期刊《中國工業經濟》接受待發。論文《WTO 改革如何影響中國經濟》(第二作者)在管理學類重要期刊《中國軟科學》2020年第6期發表。論文《美國貿易政策的制定與決策機制及其影響》(第一作者,原發於《當代美國評論》)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國際貿易研究》2020年第6期全文轉載。
另外,李春頂教授的專著「國際經貿前沿和熱點系列」一套三部書,分別是《中國國際貿易摩擦的治理路徑研究》(獨立作者)、《國際貿易國外學術研究前沿》(第一作者)、《中國開放宏觀經濟十年回眸》(獨立作者),正在經濟管理出版社編輯出版中。
部分研究成果的簡介如下:
1. 「Effects of the 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 for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he World Economy, accepted and Forthcoming.
摘要:本文構建了一個內生性貿易不平衡的多國-多部門一般均衡數值模型系統,量化模擬了全面而先進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及其未來成員擴張的經濟效應。模擬的結果發現,大部分成員國將受益於貿易協定,而大部分非成員國將受到貿易協定的排斥效應而受損,但對特定國家的影響存在不同。中國、印度和歐盟加入CPTPP將顯著提高成員國的利益,減少非成員國的損失。美國退出CPTPP對美國的負面影響隨著更多國家加入而增加,世界整體將從貿易協定中獲益。
2. 「Trade Protectionism and US Manufacturing Employment」, Economic Modelling, Online and available at: https://doi.org/10.1016/j.econmod.2020.03.017.
摘要:本文構建全球大型一般均衡數值模型系統,量化模擬了美國的貿易保護措施對美國製造業就業的潛在影響。模擬的結果表明,美國的貿易保護措施不會增加反而會減少其國內的製造業就業,如果貿易夥伴採取報復性措施,美國的就業損失將進一步增加。其機制是,雖然國內外商品之間的替代效應會有利於增加美國製造業就業,但製造業與服務業之間的替代效應,以及貿易報復的影響都具有負向的衝擊,綜合整體影響就是美國製造業就業受損。
3. 「The 2008 Financial Crisis and the Lack of Retaliatory Trade Intervention」, CESifo Economic Studies, online and available at: https://doi.org/10.1093/cesifo/ifaa012.
摘要:2008年的金融危機並未引發全球報復性貿易保護,這與1930年代的大蕭條引發大規模貿易政策幹預形成鮮明的對比。論文通過討論模型結構對最優關稅的影響,以解釋這一現象。我們使用簡單的貿易模型,分析早期文獻為何在數值計算中得到較高的最優關稅(100%及以上)。通過使用數值一般均衡校準和模擬方法計算最優關稅,並探討模型結構對最優關稅水平的影響。逐步在基本的一般均衡模型中增加更多現實的特徵,計算出不斷下降的最優關稅。這表明隨著全球化的深入,貿易報復的激勵在不斷下降,也就很難形成全球性的貿易保護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