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外島有沒有真正值得利用"小三通"去臺灣外島的地方?
中國東南沿海多個省份出入境管理部門發布公告,自2019年9月20日起恢復受理金門、馬祖、澎湖"小三通"個人旅遊籤證申請。但這些開放的臺灣離島有什麼好,真的值得利用現在的"小三通"去旅遊?
目前公布開放的20個城市分別是福建省的福州、廈門、漳州、泉州、龍巖、莆田、三明、南平、寧德。浙江省的溫州、麗水、衢州;江西省的撫州、上饒、鷹潭、贛州;廣東省的梅州、潮州、汕頭、揭陽等20個城市,可在我國出入境管理部門辦理籤證和籤注,利用"小三通"自由往來金門、馬祖、澎湖,以及在臺灣西部外海範圍內自由往來,而不必前往臺灣本島。
在臺灣西部的離島地區,金門、馬祖、澎湖的陸上觀光資源相對較少,但這些離島的漁業資源和海平面以下的海洋資源豐富。尤其是澎湖列島地區,是東南沿海海洋資源保護最好的地區,也是最像海洋中神奇水族館的地區。
一位資深潛水教練曾告訴我,東南亞最美的潛水地點不是十大著名的旅遊潛水勝地,而是一些從不知名的島嶼,這些島嶼因為叛軍和海盜的傳聞而罕見(如菲律賓叛軍地區),只有最大膽的漁民和資深潛水探險者才會去。這裡幾乎沒有人類的幹擾,所以這些島嶼的底部幾乎是一個失落的海底世界,比任何潛水勝地都更令人驚嘆。
以臺灣澎湖地區為例,江浙沿海的漁業資源相對枯竭,因為臺灣澎湖地區孤立於臺灣海峽中間,擁有大量島嶼和珊瑚礁,海洋資源豐富,卻不能對外大量出口海產品,這是特殊的地理環境造成的,
臺灣外島的水下風光遠遠超過東南沿海地區。神奇的水下水族館
活珊瑚群落在東南沿海很少,大部分都是死的、漂白的珊瑚。而在澎湖,只需離海邊幾百米,就能看到成片的活體珊瑚群落,還能看到巨大的臺狀鹿角珊瑚。它們很像水底的綠色靈芝林。它們都是有顏色的珊瑚群落。
即使是澎湖一個很普通的小海灣,珊瑚覆蓋率也在60%到90%以上,離島海底的美景實在令人驚嘆。在澎湖的珊瑚群落中,最具特色的是藍紫色的鹿角珊瑚(也是鹿角類的一種),呈現藍紫色,規模生長,美麗的藍紫色鹿角珊瑚猶如海底世界的薰衣草花園。
澎湖位於臺灣海峽中部,由於營養豐富的洋流,所以島周圍的營養物質豐富,海洋生物生長較快,種類繁多。澎湖列島海域的潮差特別大,潮差高達2至3米。由於高潮差的存在,無法在澎湖地區建設停靠大型船舶的碼頭,蓬華列島沒有大型碼頭和海上設施的建設,因此澎湖列島的現代化發展十分緩慢。
在澎湖的一些小碼頭,為了防止漲潮時把停在淺水的船舶弄翻,淺水錨地有很多用來固定船舶的纜繩,可以保證退潮時船舶不翻。澎湖的漲潮現象非常有趣,也使得澎湖海岸出現許多地質奇觀與漁石,是澎湖特別的風景。
臺灣離島之美與旅行之樂
通過航班前往澎湖本島馬公島,在飛機上就能看到這裡湛藍的大海,這裡遠離大陸架,海水湛藍。豐富的珊瑚礁,呈現出寶石藍的色澤,這才是外婆澎湖真正的面貌。在馬公市區,這裡的建築非常乾淨,建築有各種不同的顏色,房屋的風格參差不齊,高層建築不多,會讓人有一種美國海島的感覺。
之前"臺灣個人遊"和"小三通"開放後,澎湖建起了針對遊客的免稅店,雖然免稅店的化妝品和奢侈品價格沒有太大優勢,但很多臺灣和離島的土特產品質不錯,伴手禮和食品也可以免稅購買。很多遊客都會到這裡的免稅店購買臺灣當地食品。
登上離島的坡頂,看到有歷史的老眷村,漁船林立的漁港,漁業和旅遊業是這裡的支柱產業。澎湖的海鮮很有名,不僅美味還很便宜,同樣一桌的海鮮餐,價格只有福建旅遊城市價格的一半,而且澎湖這邊的海鮮菜品、食材搭配方式都是以前從來沒有見過的,澎湖酒店的海鮮確實做出了很大的名氣,為了生存所以很有新意。
澎湖海鮮種類繁多,有海鮮拼盤(珍珠螺、石螺、八爪魚、海魚)、砂鍋魚頭、龍蝦三明治、芝麻蝦、龍鬚卷、蒜香蟹、豬腳面、清蒸青口魚、焗鮑魚等。澎湖海鮮食材絕對新鮮,海鮮味道鮮美,海鮮品種繁多,連續幾天每天都可以吃到海鮮,餐廳和大排檔有很多不同檔次的食物選擇。
澎湖島上沒有收費景點,所有景點都是免費的,交通工具可以租用自行車或電動自行車,島上也有巴士和觀光巴士路線。推薦參觀的景點,是島上的漁村、柱狀節理奇觀、燈塔、上海漁巖、海灣沙灘等,主要費用只是交通費用。島上的交通價格都是明碼標價的,沒有所謂的黑車,澎湖的旅遊環境很好,對於遊客很熱情,尤其是大陸遊客,原因應該大家都能猜到。
島上的公共運輸和島際遊船班次較少,需要查看時刻表才能乘坐島上的公共運輸,錯過一次就要等很長時間,班車和遊船班次其實是連在一起的。因為臺灣不承認大陸的駕照,也不承認大陸駕照的英文副本,所以島內不能用大陸駕照開車,只能租自行車和電車騎,不要以為離島會很平坦,如果要借自行車一定要借山地車,因為島上的路不小,橋很多。
澎湖馬公市附近的天后宮免稅店、隘門海灘、張雨生故事館、遊客服務中心等都值得推薦。此外,北澎湖航線也有道路可走,如鯨魚洞、大果葉玄武巖、漁翁島燈塔等,也值得一遊。只要沿著澎湖的203公路走完北線,離島的主要道路很少,一般不會迷路。
從馬公市出發,經過白沙鄉,就可以來到澎湖跨海大橋,這座橋連接西面的白沙鄉和西嶼鄉,曾是東亞著名的長橋。大橋附近的航道不夠深,只有兩條航道,所以大橋建成後,實際上這段航道的大型船舶航行功能將基本喪失,整個澎湖主島鏈將形成一個開放的C形狀態。
離島水上旅遊活動、離島旅遊特色
臺灣的離島遊,海上和海底遊是最有特色的內容,澎湖的馬公島、七美島、吉貝島,到上海的馬公島活動就最多了,有滑翔傘、香蕉船、浮潛、潛水、滑板、帆板、帆船、海上獨木舟等等,海上的內容可以玩很多,價格也比國內旅遊區便宜很多。
以澎湖的海上皮划艇為例,價格為700元新臺幣(約合160元人民幣),附帶每人一張照片、冷飲和食物。海上皮划艇活動,穿泳衣或普通衣服均可,一般不會弄溼(翻船的情況另計),一般皮划艇只濺入極少量的海水。
經過短暫的划槳訓練和划船路徑講解後,遊客們開始了海上獨木舟之旅。走過沙灘,到海邊獨木舟停下來,沿途可以看到海星、寄居蟹等在沙灘上。你會發現,海星是被退潮留在沙灘上的,它們不會坐以待斃,海星可以控制身體漂浮在水面上,隨著退潮緩緩流向大海,而不是海星還可以躲在潮溼的沙灘上,等待下一次漲潮。
登上獨木舟,獨木舟最容易翻船的時候就是上下船,一般平靜的水面划船不會翻船,所以然而上船一定要穩,用槳來平衡船身。一出發,船隊的隊形就全亂了,反正是四面八方的亂,教練會耐心地拖著皮划艇往回走。
劃獨木舟,在淺水區可以看到大片的海葡萄和南方扇藻,這些海葡萄可以直接食用,路過有仙人掌的小島,還可以在島上摘仙人掌果吃。採摘完仙人掌果實後,不能用牙齒咬,正確的做法是就地取材,利用仙人掌大根的刺,沿著果實中間切開,然後一拉頂蓋,就能捅開仙人掌果實,裡面是紅色的仙人掌果肉,果肉可以直接食用,那味道很特別,很有紀念意義,仙人掌味的冰淇淋也是必吃的特色冷飲。
開始漲潮時,教練將所有的獨木舟串聯起來,用機動船拉回碼頭,即在退潮的瞬間出發,漲潮的瞬間返回,這樣的海上獨木舟之旅會非常舒適。回來的路上,獨木舟上會發放冷飲,可以邊吹著夕陽的海風邊吃冷飲,回到碼頭後,還有熱乎乎的魚湯和魚丸吃,吃這種漁民常吃的食物,特別冰涼爽口,很有海上海島生活的感覺。
臺灣離島不好玩,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體會和看法,但從性價比來說,臺灣離島遊,確實比三亞或者東南亞海島要好,如果你真的去過臺灣海島,玩過離島的水上水下之美,也許你會認同我的這個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