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 格蘭切斯特村——聽說諾貝爾獎是喝下午茶喝出來的

2021-02-17 淺藍深藍

在劍橋大學有個不成文習慣,就是不同學科的權威教授和學生都喜歡相約一起在學校咖啡屋或茶園共進下午茶。

這可以讓人們在自由、放鬆、隨意、平等的氛圍中進行交流,激勵師生們迸發靈感、產生思想的火花。

所以也有人說,劍橋大學的諾貝爾獎是喝下午茶喝出來的

 

今天劍橋君就大家介紹一個下午茶的好去處,同時也有諾貝爾村之稱的英國的格蘭切斯特村(Grantchester Village)。

 

從1904年至今,劍橋大學一共有107名學者獲得了諾貝爾獎,在英國的諾爾獎中,超過四分之三都是來自於劍橋,而這些現任的或者已退休的諾獎得主,他們都偏愛住在離劍橋市中心不到兩英裡遠的世外桃源——格蘭切斯特村。

 

關于格蘭切斯特村,其實在八十年前徐志摩就已經為它的傳說加持過。在他那篇著名的《我所知道的康橋》一文中,他這樣動情的描述格蘭切斯特村:

有一個老村子叫格蘭切斯特,有一個果子園,你可以躺在累累的桃李樹蔭下吃茶,花果會掉入你的茶杯,小雀子會到你桌上來啄食,那真是別有一番天地。

——徐志摩

格蘭切斯特村幾乎與劍橋大學一樣古老且聞名。700多年來,劍橋大學的學生,如培根、牛頓、達爾文、克倫威爾等等,都曾或步行或騎馬或划船,到這裡郊遊。

劍橋大學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人——伯特蘭·羅素更是這裡的常客,因此格蘭切斯特村便被冠上了「諾貝爾村」的美譽。

 


格蘭切斯特村裡面有家特別著名的老茶園——格蘭切斯特茶園 (The Orchard Tea Garden)。

它始建於1868年,原本只是個普通的種果樹的園子,直到1897年春天的一個早晨,一群劍橋大學的學生來到這個他們常來的果園小憩。園子的女主人史蒂文森太太照常在她的寓所裡設下方桌,賣一些自製的紅茶和糕點。

學生們有的在屋裡喝茶,有的在園中追逐嬉戲,其中一位學生建議史蒂文森太太不妨將屋中的茶桌搬到園中,在綠油油的草地上,在果子樹下,披著陽光,呼吸著新鮮空氣,邊吃邊玩,方才是理想中的樂園。

於是這位賢惠慈祥的太太接受了學生們的提議,把桌椅移到了園中的果樹下。

 

誰也不曾想到,這個小舉動打破在屋內品茶傳統,從此成為了劍橋的一大文化特色。

學生們在果園裡品茶的消息在劍橋大學各學院傳開,這裡成為了他們在刻苦鑽研學術之餘身心放鬆、暢談理想、訴說衷腸的好地方。

露天品茶,也成為了這個果園最美麗的風景,吸引了劍橋無數的精英偉人前往。

 

隨手翻開這裡的訪問名冊,會發現圖靈(計算機發明者)、懷特(飛機發動機發明者)、盧瑟福(發現質子,成功分離原子)、克拉克瓦森特(發現DNA雙螺旋結構者)以及經濟學家凱恩斯、哲學家羅素、宇宙大爆炸理論開拓者霍金等偉人。

 

為了增加收入,史蒂文森一家還把果園旁的小房子出租了。

1909年,劍橋大學國王學院一位年輕的畢業生在這裡住下,他的名字叫做魯珀特·布魯克

 

魯珀特·布魯克對於英國人而言,正如徐志摩對於中國人。

兩者也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他們都是浪漫的詩人,都出生於20世紀初期,都曾就讀於劍橋,都崇尚自熱,都長得不錯卻又都英年早逝。

 

布魯克從劍橋大學搬出來,指望在這裡能避開鬧哄哄的社交生活,結果卻事與願違。

 

年輕有為,且富有魅力的布魯克,招來了一大群來訪者,最終以他為中心,形成了一個固定的朋友圈,即著名的「格蘭切斯特小組」(Grantchester Group)。

其中包括小說家福斯特維吉尼亞·伍爾夫、哲學家羅素維根斯坦、經濟學家凱恩斯和藝術家奧古斯塔斯·約翰。伍爾夫曾把他們戲稱為「新異教徒」(The Neo-Pagans)。

當時的歐洲處於一個相對和平的時期,人們無憂無慮,充滿樂觀精神,他們常常遠足郊遊、品茶嘗鮮、談古論今,各種新思想、新觀點層出不窮。「格蘭切斯特小組」正是這一時代特徵的體現。

這個小組與倫敦的另一個文學社交沙龍——博盧姆斯伯裡小組(Bloomsbury Group)遙相呼應,他們中的許多人同時也是博盧姆斯伯裡小組的成員。

 

1914年一站爆發後,布魯克參軍並隨軍赴往加裡波裡(土耳其的一個半島),途中不幸染上敗血病,於1915年4月病逝,年僅27歲。

下面讓我們點開視頻一起欣賞魯珀特·布魯克關于格蘭切斯特村的詩《The Old Vicarage, Grantchester》:

 

今天,人們漫步穿過草地,仍然可以在果園中獲得心靈的平靜,迸發出智慧的火花。

 

當靠在綠色的帆布躺椅上,仰望著頭頂的藍天綠葉,品嘗著新鮮的櫻桃,聽著Pink Floyd的那首《Grantchester Meadows》,時間仿佛回到了一百多年前那個自由、恬靜而又充滿詩意的時光。

In the lazy water meadow

I lay me down

All around me golden sun flakes

Settle on the ground

Basking in the sunshine of a by-gone afternoon

Bringing sounds of yesterday into this city room ….

慵懶的草地,金色的陽光,往昔的林林總總…

正如羅素所說:「The ability to spend leisure time wisely is the ultimate product of civilization. 明智地度過閒暇時光的能力,是文明的終極產物。」

圖片為Varsity Academy為深潛企業家營組織的果園下午茶

自由、悠閒的交流可以產生智慧。當你百思不得其解時,不妨去到格蘭切斯特村。

在仍然瀰漫著魯珀特·布魯克氣息的屋子裡讀詩會友,或者在果樹下喝一個英式下午茶,談天說地。

各種新思想、新觀點在這裡交匯、碰撞,也許下一個會影響世界的好點子就由此產生。

 

Varsity Academy往期文章精彩回顧

霍金的牛津賽艇隊舵手歲月

在劍橋大學學習是一種什麼體驗

倫敦神秘的牛津劍橋俱樂部什麼樣子

劍橋大學賽艇隊

一葉舟輕,雙槳鴻驚 


相關焦點

  • 觀點||劍橋大學的下午茶,為何能喝出六十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英國劍橋大學每天下午有兩個小時的時間,常常有計劃、有組織地安排不同學科的權威教授一起在學校咖啡屋或茶園共進下午茶。有人說,劍橋大學60多項諾貝爾獎是喝咖啡喝出來的。弗雷德裡克·桑格教授是生物學史上的傳奇人物,他一個人解決了現代生物學的兩大實際難題:怎麼測定蛋白質的序列和怎麼測定DNA(脫氧核糖核酸)的序列。在測定DNA序列順序時,他絞盡腦汁,百思不得其解,於是在下午茶時間和其他系的科學家求助。物理系一位教授向他建議,「何不用物理的方法來測核酸結構」。
  • 劍橋大學下午茶喝的是咖啡嗎?是!但喝的更是科研文化!
    英國劍橋大學每天下午有兩個小時的時間,常常有計劃、有組織地安排不同學科的權威教授一起在學校咖啡屋或茶園共進下午茶。在這裡,每一名教授都可以隨意闡述自己的研究領域、研究方法,同時每一名教授又在吸納其他領域的研究方法,通過互相學習以及知識的組合,產生出大量的、邊緣的學術思想、學術理論。
  • 為什麼是「吃」下午茶而不是「喝」下午茶?
    談及茶飲形式,除了早茶,下午茶也是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近代的下午茶發展自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式下午茶(afternoon tea),一邊吃著西式糕點一邊喝茶。十三媽媽「喝下午茶」並不等於飲茶,其實質是一種社交飲食習俗(喝下午茶最正統的時間是下午四點)。
  • 貴族喝的下午茶是綠茶,工人們喝的黃昏茶才是紅茶?
    貴族喝的下午茶是綠茶,工人們喝的黃昏茶才是紅茶?不過早先貴族喝的下午茶通常為綠茶,解膩消食,工人階層則在下班之後的黃昏喝紅茶解乏。據研究,印度紅茶的種子最早是中國傳到英國的,因為價格便宜,工人才喝得起。9月13日,復旦大學教授談崢、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程庸和《三聯生活周刊》主筆王愷在思南公館從下午茶漫談英倫文化。
  • 頭伏天,在成都喝下午茶
    下午就雨過天晴了,一個人坐車晃到城西的光華中心,想起趙劍鋒兄的辦公室剛搬過來不久。於是電話聯繫,更湊巧的是他在單位。於是上樓坐坐。光華大道這一塊前些年總是覺得荒涼,甚少來此走一走。去溫江時,常要打這地兒路過,不知有好多回,卻極少停留下來打望打望。看了一下這個位置,才知《成都文藝》前主編色波老師就住在這附近。
  • 請西人鄰居喝下午茶
    退役上校軍官、鄰居傑若是個「洋雷鋒」,常幫助我們剪草、打理花園、掏下水道等,為了答謝他,我們特意約了一個周末,請他們夫婦喝下午茶。  西人喝茶喜歡與大自然「親密接觸」,我們便主遂客願,把桌椅搬到戶外的遊泳池旁邊,讓水、水邊的棕櫚樹、鳳凰樹、芭蕉樹以及蓓蕾初綻的鶴頂蘭作陪。儘管有遮陽棚,但陽光斜照在桌椅上,仍然金燦燦、暖融融。
  • 英國人都是如何喝下午茶
    英國每年消耗的茶量約佔各種飲料總消費量的一半,基本上80%的英國人每天都在喝茶,喝茶已經成為英國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可是你知道英國人喝下午茶都有哪些講究嗎?首先,你得打電話給下午茶酒店訂個座。如果你不這麼做,對於一些比較受歡迎的酒店,你可能會排隊很久。
  • 愛喝下午茶的你,可知道國內與英式下午茶的區別?
    現在下午茶已經成為我們身邊耳熟能詳的就餐方式,用餐時間介乎午餐喝晚餐之間,如果要認真探究起來,這就要追溯到英國17世紀時期開始,沿襲至今久而久之演變成現代人休閒習慣。那麼我國的下午茶與英國人的下午茶又有什麼區別呢?今天就讓我們看看兩者之間差別。
  • 待嫁苟芸慧約上好姐妹喝下午茶 懷孕的李亞男忍不住喝咖啡
    至於閨蜜李亞男同樣有喜事,自從和老公王祖藍宣布懷孕好消息後,很多新聞就馬上出來。原來這兩位幸運的閨蜜近日就相約一起喝下午茶聊天,懷孕的李亞男還是忍不住喝了一杯咖啡。已經準備好嫁人的苟芸慧日前就約上了懷孕初期的好姐妹李亞男喝下午茶,當天兩人去到銅鑼灣一間酒店喝下午茶聊天。人逢喜事精神爽的苟芸慧從很遠就能認出這位大美女,而且顏值在餐廳內相當搶鏡。至於在對面背著鏡頭的就是李亞男。
  • 柯南解析:羽田浩司喝了一杯下午茶,這幾點就暴露了出來!
    柯南解析:羽田浩司喝了一杯下午茶,這幾點就暴露了出來!   詹姆斯的卡彭耿。FBI的詹姆斯初次登場提起的卡鵬跟詹姆斯告訴柯南自己生於英國,生於芝加哥。那是阿爾卡彭住過的城市。這個伏筆在之後血染情人節被二次提到這裡關聯的事情是1929年的芝加哥情人節大狂殺。這是慘案的締造者,就是卡彭。
  • 英國的下午茶文化讓人羨慕
    英國人習慣於三餐兩茶。每天人們工作、學習一段時間後需要停下來休息一刻鐘左右喝杯茶吃點東西,這段時間叫 Tea Break茶休。茶休分為Morning Tea上午茶和 Afternoon Tea下午茶。上午茶一般在上午10點半左右,下午茶一般在下午4點左右。
  • @重慶市民朋友們,一起來「喝一場下午茶」吧!
    近日,重慶市商務委開展了包括「喝一場下午茶」在內的「十個一」促消費活動。在嚴格執行疫情防控的相關規定下,精選主城範圍裡有影響力和代表性的咖啡館,邀請廣大市民喝咖啡、品甜點。▲圖片來源於網絡在消費升級倡導下,「下午茶經濟」領導了新一輪新消費潮流。據重慶市咖啡行業協會統計,截至2019年底,我市約有1300多家咖啡館,還有眾多的文藝範兒單體店,西式下午茶已成為都市消費的新時尚。
  • 閨蜜下午茶喝什麼?準備這些讓你的下午茶好喝又有格調
    每當我呼朋引伴要和閨蜜來一場下午茶的時候,我往往會選擇用紅茶來招待她們,而每一次我都能讓她們乘興而來,盡興而歸,因為每次我選擇的紅茶總是會十分對她們的胃口,就連平時最挑剔的朋友也會稱讚我為她們準備的紅茶非常好喝,所以在下午茶時間喝上一杯對胃口的紅茶真的是一件極其舒適享受的事情
  • 有一種美好人生,叫英國人喝下午茶!
    一杯茶喝下後,整個身心得到了很好的慰藉,綿綿細雨中散步歸來,一杯熱茶所提供的溫馨美妙得難以形容。「這是英國女作家簡.奧斯丁在她的傳世佳作《傲慢與偏見》中寫到的生活片段。書中的人物既有上層社會擁有莊園和馬車的先生小姐,也有來自鄉村的無拘無束的男孩女孩,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愛好,就是在午後喝下午茶。
  • 在重慶的茶館裡喝下午茶是種怎樣的體驗?
    聽起來高大上的下午茶被發明出來竟然是因為中午吃不飽?雖然中國自唐朝就有了下午茶雛形,但真正把下午茶發揚光大的卻是英國人,而且興起的理由也足夠讓你忍不住翻個白眼:竟然是因為英國的貴族們中午吃不飽,從而流行起來的「加餐」。
  • 在廣州塔上喝下午茶,是怎樣的體驗?
    在廣州塔上喝下午茶,是怎樣的體驗? 在英國,下午茶曾一度被視為 貴族生活方式的標誌 從維多利亞到新時代 隨著世界文化的大融合
  • 和老虎喝下午茶聽熊熊講故事
    1《老虎來喝下午茶》 陪伴英國人半個世紀的兒童故事 《老虎來喝下午茶》(The Tiger Who Came to Tea)是一部23分鐘短片,雖然播出了一段時間,但目前豆瓣網上標誌看過的觀眾也不到950人。
  • 珠海有哪些喝下午茶的好去處?
    廣州人的生活,少不了下午茶。懂得享受的人,都知道在忙碌的生活間隙,抽出空來,喝點下午茶,放鬆一下。在宜居的珠海,有哪些喝下午茶的好去處呢?3.益健美食大廣場餐廳位於北嶺嶺南路,附近也有很多食肆和逛街的好去處,許多當地人都喜歡來這裡喝早茶,餐廳寬敞明亮,菜品的選擇也很豐富,而且做得新鮮可口,清淡營養。
  • 在這裡喝下午茶,除了人少環境好,重點是可以免費續杯!
    就喜歡找個安靜的地兒,一坐一下午。如果去咖啡館,一般環境好的去晚了都沒地兒,而且很多時候你點一杯咖啡你也不好意思坐一下午哇!早就聽說它家的下午茶可以免費續杯,但一直都沒去過!要不是去隔壁咖啡館沒位置,也不會真正感受這免費續費的豪氣吧(哈哈)他家下午茶時間是從下午14:00-17:00,可以點的種類大概有4-5種吧!
  • 優雅下午茶居然用手吃?原來人們喝下午茶的姿勢是錯的!
    下午茶禮儀在古老的英國城堡中,陰冷漫長的下午很是難熬。貝德芙公爵夫人安娜(Anna Russell)每到下午四五點鐘,天慢慢暗下來的時候,心中就莫名地有一種下沈的感覺,像裂開一個大洞,空虛難耐。於是她吩咐僕人送上一壺茶,烤吐司和牛油,開創了下午茶文化。這是有關英國下午茶起源的一種流行說法。